书城艺术三只耳朵听音乐
34209400000028

第28章 “情商重于智商”——《中国学生必读文库》艺术卷总序

20世纪是“IQ”(智商)的时代——人们纷纷醉湎于高智商的累累硕果,频频赞叹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可是,当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划破太空时,它那轰天巨响,不仅撼动了天宇地廓,而且震醒了人的脑海——一贯崇尚“IQ”的20世纪人,此时比任何时候都要猛省到“EQ”的超重要性——卫星上天,不仅是“IQ”的骄傲,更是“EQ”的胜利!它的发射地——前苏联,正是因为历来重视艺术教育和“EQ”开发(而人的宏观视野、形象思维、感悟、想象和情怀这些“情商指数”,正是由艺术教育熏染而就的),所以才能成此首举的!在这之后,心理学家提出了“艺术即思维”的命题,美国著名哲学家哥德曼教授在60年代还制订了一个“零点计划”——其所以谓之“零”,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人们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以“零”为起点,来充分重视艺术教育,重视“EQ”开发,以培养出“情智双全”的新世纪人!

“EQ”——情商(另译作“情绪商”或“情感智力”)是一种无法像“IQ”那样可用一整套题目测量的素质、潜能,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人格魅力、精神火花和道德力量。它具有“诗人、哲学家的气质,而不是心理测验专家所能度量的。”(英《星期日泰晤士报》)美国心理学家把这种比智商更为重要的、决定事业成功的个性特征称之为“情商”(“EQ”),也就是指“除社交风度以外的那种对自身的感知力,对冲动和愤怒的控制力,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勇气。”据美国贝尔实验室对一百五十名电气工程师的研测,他们中最有成就和价值的人,是“为人和善、在危机和变化的时刻,能脱颖而出的人物。”而这种“高情商”的造就是与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艺术教育,绝非仅为一种技能训练,更非饭后茶余的消遣品;而是“通过艺术学习,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前途等等……”(马丁·杰克)

我国历来崇尚艺术教育与情商开发。孙子曰:“《诗》可以兴也。”而“兴”则是审美情感的激发。近代梁启超先生非常重视情感教育。他认为:“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邪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饮冰室文集》)蔡元培先生更是在1917年就提出了“美育救国”。他说:“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主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知育,而源于美育。”

我们再将时间表拉到九十年代,听一听中国科学泰斗钱学森的一番令人深思的话……

1991年12月22日,钱学森在接受国家最高褒奖时,满怀深情地特地提到了他的夫人蒋英:“我还要向在座的领导和同志们介绍,就是蒋英和我的专业相差很远。我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蒋英是干什么的?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演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些,活一些……”

请仔细品味一下钱老这一番貌似平淡、实为极其深邃隽永的话语——他们夫妻俩的专业虽然“相差很远”;但是,歌唱的妻子通过音乐给她的丈夫带去了“诗情画意”,带去了“对于人生的深刻了解”和“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还带去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使我们的“导弹之父”得以“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些,活一些”。所以,我们的导弹上天还应该记上蒋英一功,记上音乐一功,记上“情商”的大功!

随着“情商”的“升值”,右脑的开发随之蔚然成风。根据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的大脑功能不对称脑半球分工理论的类推:大脑的左半球负责对言语、文字、计算等信息的加工,而右半球则负责对音乐、图形和方位等信息的加工。美国脑科学家曾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切片观察,发现他的大脑神经突触比普通人要多得多,这大概是与爱因斯坦常拉小提琴分不开的——因为,左手管右脑。左手在运指揉弦时的飞速运动,会同样飞速地刺激右脑神经。这样,“在频繁的信息传递的突触,功能必然增强,数目增多,这反过来提高了大脑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道路上的运动速度与容量。”(《音乐心理学》)日本的“七田式教育”和东京儿童教育中心的“零至三岁右脑教育”,都是以开发儿童右脑为主旨的新型教育法。他们用图片、录像带加上动作的连续,来刺激那些还包着尿布的两岁的幼儿的右脑——因为右脑具有瞬间接受大量刺激的功能,如加以训练的话,可以促使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右脑的发育,这种从小就培养大脑左右开弓,比翼双飞的双向开拓法,是为了造就既拥抱电脑、又拥抱贝多芬,既能用科学语言创造、又能用艺术语言对话的21世纪新人!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回他在布拉格科学协会作物理专题演讲,在阵阵热烈掌声后他起立作答说:“如果我用小提琴演奏代替言辩,将会更加愉快,更易理解。”于是,他拉了一首莫扎特的奏鸣曲,用音乐对科学家的掌声表示谢意……

21世纪是“EQ” “IQ”的时代,21世纪的世纪人应该是爱因斯坦式的全能人,是霍夫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那样常以书法、绘画和图表象征性表达化学方程式的、同时用科学和艺术两种语言说话的巨人。“IQ”只有在“EQ”的照引下才能摘下精神——物质的桂冠,放射出万丈光芒!

“EQ”重于“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