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6时许,“三色箭”飞行表演队在顺利完成了前面。几个动作后,按计划转入“10机向上双瓣开花”项月。这项动作的实施过程是:10架飞机从跑道另一侧与跑道成90度角对正,向跑道这一侧的观众席飞来。10架飞机的前9架排成正菱形编队,第10架飞机紧跟编队尾后。机群在到达跑道之前的表演中心点时,垂直向上拉起作斤斗,途中正菱队一分为二,4架以4机正菱队向左作90度横滚,向左作斤斗,另5架变砌机人字编队向右作90度横滚,向右作斤斗。从观众席看去,两组飞机滑行的航迹构成一个眼镜形图案。与此同时,末尾的第10架飞机从两个圆弧相切之处垂直向上跃起作斤斗,状似一枝美丽的花蕊。3组飞机拉完斤斗后改平,在表演中心点交汇。其中两组多机编队以与跑道成平行方向相对飞过,第10架飞机则与它们垂直交汇。这个动作是一个难度极高、危险性极大,同时也是最为精彩的表演项目。图案优美新颖,动作惊险奇特,尤其是3组飞机交汇的一瞬,最为惊心动魄。为增强观赏效果,交汇时飞行高度仅为50~80米,各组垂直间隔约10米。其他国家的表演队很少有进行三向交叉飞行的。
“三色箭”飞行表演队不是头一次表演这个项目了。他们有经验,而且充满信心。可是这一次出现了意外。整个动作的前半部分都完成的很好。拉起,编队一分为二,各拉斤斗,一切都按方案顺利实施。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动作,改平交叉。3组飞机同往常一样,从3个方向高速向交汇点飞行,大家越靠越近,交叉——就在这时,灾难发生了。
拖后的单机10号机在与5机人字编队垂直交叉时猛地与其中一架撞在了一起,空中发出轰地一声巨响,两机凌空,爆炸,化为两个火球,机体残片四下飞出。10号机向它的前下方——观众席坠去,另一架飞机飞行姿态骤然改变,顷刻间又与编队中的另一架飞机撞在了一起,这架飞机也爆炸起飞,与肇事机双双下坠。由于事发突然,高度太低,飞行员根本来不及跳伞,这两架飞机栽到跑道尽头,燃起大火,而10号机则扎在了人群密集的观众台上!
短短几秒钟之内,令人赏心悦目的空中芭蕾变成了一场大灾难。浓烟和烈火迅速吞没了坠机地点附近的观众,幸存的观众惊恐万状,厉声尖叫,四下奔逃。整个表演场乱成一团,恐怖不堪。事后查明,在这场瞬间发生的惨祸中,3架飞机上的3名飞行员全部遇难,受殃及的观众中84人死亡,500余人受伤!在世界航空表演史上留下了最惨痛的一项记录。
事故发生后,在意大利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前联邦德国国防部长立即宣布取消原定宁9月25日举行的联邦德国空军日庆祝活动,同时建议其他盟国军队也暂停类似活动。随后有不少国家作出了类似决定。“三色箭”飞行表演队也接到命令,立即停止一切飞行表演。他们的表演活动直到两年后才恢复。
有关方面组织力量对失事原因进行了调查。8月30日,前联邦德国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认定系飞机驾驶员操纵失误所致。以后西方新闻界陆续报道了有关人士的看法,他们反复观看了现场录像后认定事故主要原因是10号机改平时恢复的高度不够,以致交叉时与对方飞机的高度差太小,结果酿成惨祸。
这次灾难给世人造成的心理阴影是相当大的。它再次证明了航空表演活动的危险与艰辛,人们在为个别飞行员的一时失误痛惜不已的同时,也不由得对这些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人类开掘美、奉献美的空中勇士更增添几分敬意。
1990年,“三色箭”飞行表演队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重新飞人蓝色的天空。
三色彩箭永远指向前方。
“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
“篮色冲击波”(BlueImpuse)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表演飞行队,隶属第4航空团第21中队(宫城县松岛基地)。
1959年,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赴日访问表演,给日本航空自卫队很大震动。1960年,按当时航空幕僚长源田实的指令,在静岗县滨松北基地的第1航空团组建了一支飞行表演队——“空中机动研究班”。这支部队的领导稻田三佐在队员中募集别名,最初称为“天龙”,后决定为“蓝色冲击波”。1965年,“空中机动研究班”改称为“战技研究班”。
赖队最初使用5架F-86F,故这个时期表演队又称为“F-86F蓝色冲击波”。组队第1年共进行了13场表演,并以拉烟显示航迹来增加表演的艺术性。这支飞行表演队通常每年第4季度表演20~30场。1964年10月10日东京第18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蓝色冲击波”以5架时速450千米钓F-86F用蓝、黄、黑、绿、红五色彩烟在300米空中拉出象征奥林匹克的5个直径1830米的圆环,使94个国家的选手和数万观众惊叹不已。6年后,大坂万国博览会开展时,“蓝色冲击波”飞行队又成功地在蓝天上绘出“EXP070”的复杂图案,显示出高超的飞行技巧。
从60年代中期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相继引进F404J和F-4EJ战斗机。进入超音速战斗机时代,F-86F开始从航空自卫队中淘汰。飞机老化和件供应困难,使得维修工作越来越难。1980年底,策1航空团第1中队“战技研究班”(“F-86F蓝色冲击波”)在表演545次后解队。航空自卫队曾考虑用当时主力战斗机F4EJ“鬼怪”组成新的一“蓝色冲击波”。鉴于各国第一流飞行表演队均使用本国研制的飞机,1981年2月,重新组建的“蓝色冲击波”换装三菱公司研制的T-2超音速教练机。表演机增为6架(4架编队特技、2架单机表演)。新的“T-2蓝色冲击波”隶属第4航空团第21中队,基地也转到松岛。
“T-2蓝色冲击波”有8架飞机。8名飞行员全是飞行技术精湛的教官。飞行时间一般为2000-3000小时,除队长以90%时间用于飞行表演队外,其他队员30%~40%的时间还要担任飞行教官业务。公开表演时6机上天,两位不上天的飞行员一个为观众当解说员,一个在管制塔中密切注意飞鸟或其他妨碍飞行的异常情况,为飞行队提示注意避险,“蓝色冲击波”的T-2表面涂色方案由航空自卫队在LqS0年向社会募集,收到设计方案2055件。出人意料的,选中的方案设计者竟是19岁的立高岛高校3年级女学生。
E-86F是美国北美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斗机。采用35度后掠翼设计的XP-86于1947年10月1日试飞成功。次年4月26日在小角度俯冲时超过音速,成为继X-1的第2架超音速飞机。生产型F-86A“佩刀”于1949年装备美、国空军。1952年,增大翼面积,采用全动平尾、高空高速机动性能改善、航程增加的F-86F试飞,其海平面时速1118千米。F-86F参加了侵朝战争,是米格-15强劲的对手。50年代,F-86F成为西方第一线主力战斗机,共生产2000余架,日本航空自卫队从美国购人180架,又由三菱公司组装生产300架,作为第一线战斗机直到①年代中被F-104J全天候战斗机取代。
T-2是三菱公司为航空自卫队研制的超音速教练机。它装备两台石川岛播磨公司仿制的英法合作研制的“阿杜尔”涡扇发动机,加上新型的攻击-导航系统,可进行超音速战斗机的战术训练。T-2第一架原型机1971年7月试飞,在11月9日进行了超音速水平飞行,马赫数达到1.3。航空自卫队订购了乃架。每架价格850万美元(1978年美元值)。
T-2设计中强调阻力小、结构简单和重量轻,外形很像英法合作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双后掠角上单翼下反角9度,全动平尾下反角15度。后机身有两块小腹鳍;座舱左侧下方有20毫米“火神”6管机炮一门,翼尖可挂空对空导弹。机腹和翼下5个挂架还可携带油箱、炸弹和火箭巢。在T-2的基础上发展的单座攻击机F-1于1977年6月试飞。
“红箭”飞行表演队及其用机
“红箭”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中央飞行学校(C.F.S——TheCentralFlyingSch001)。该校成立于1912年。1921年,中央飞行学校组成了第一支飞行表演队,使用索普威斯“鹬”式双翼机进行飞行编队特技飞行表演。以后,表演机型不断更换,到40年代末,使用“流星T.7”喷气教练机的飞行表演队“陨石”编成,这也是最早的飞行表演队。红箭”成立于1965年,据首任中队长李琼斯的回忆,建队的设想是由几位飞行好手在卫生间里的议论而产生的。“红箭”飞行表演队最初使用全机涂成柠檬黄的“蚊蚋T.1”喷气教练机,不久即改用了全机红的基本涂色方案,并一直延用至今。
“红箭”队员都是皇家空军的职业军人,在战时要分到战斗部队作战。他们在进队时就不是新手,而是从各部队选来的飞行尖子。尽管如此,他们在编队飞行前都要作300次单机练习。每个队员在编队中都占有规定位置,学飞每一个位置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当他们以9机密集编队在空中翻飞并不停变换队形时,其精湛技术令人叫绝。图10所示为“红箭”飞行表演队编队的各种队形。
红箭的几种飞行队形
“红箭”队使用过两种飞机。第一种为“蚊蚋T.”轻型教练机,到1980年更换为尸隼T.1”高级教练机。
“蚊蚋”(Gnat),是由富兰特公司(后并人豪克·西德利公司)的主任设计师贝德尔设计的。他在二战时曾为韦斯特兰公司设计过强火力的:“大旋风”(Whirlmnd)双发战斗机。
在喷气战斗机愈造愈大的50年代,贝德尔曾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种制造工时为一般战斗机1/5、价格为1/3。而且性能并不逊色的超轻型飞机。1954年8月,由富兰特公司自费开发的F0139“蠓”(Midge)试飞。该机总重仅2吨,时速却达973千米。在这个基础上,富兰特公司又研制了装备雄力为14.6千牛“奥菲斯”B.Or1喷气发动机构F0141“蚊蚋”,于1955年7月试飞;这种飞机是由公司自费开发的,但在试飞前的3月份,英国供给部向富兰特么司订购了6架试验用的“蚊蚋”,用作30毫米“阿登”机炮、“奥菲斯”B.Or2发动机和外挂武器等试验。尽管“蚊蚋F.1”与当时的第一线战斗机相比,全机装备费用只及其1/2,但是还是未被英国空军采用。
1959年8月,主翼加大、机身加长、燃油容量增加、纵列双座的“蚊蚋T.1”试飞。1962年,该机交付英国空军作为高级教练机使用,共生产105架。
60年代中期,英国空军飞行员的训练程序为:“金花鼠”螺旋桨初级教练机30小时;“喷气校长”喷气中级教练机45小时;“蚊蚋T.1”高级喷气教练机70小时。由于培训所用机种多、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进行中、高级飞行和战斗训练的全程教练机。1971年英国空军选中了豪克·西德利公司的HS.1182方案。这就是“隼”(Hawk)式喷气教练机,其预生产型1974年8月试飞成功,1976年底装备英国空军。
“隼T.1”采用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两侧进气下单翼布局,纵列双座的后座升高,使教官也有良好的视野。“隼T.1”舱盖向右开启,并装有爆破索,可在弹射前自动炸开舱盖。座舱内有良好的增压和空调系统。飞机可靠性高,维护性好,性能优异。除英国空军外,还有芬兰、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肯尼亚、瑞士等不少国家购买了“隼”的教练型和单座战斗攻击型。美国海军也在1982年订购了235架(舰载型,命名为T-45A“苍鹰”)用作舰载教练机。
俄空军“雨燕”飞行表演队
“雨燕”飞行表演队的前身是莫斯科郊区库宾卡某空军团。长期以来,这个飞行团肩负着双重任务:完成正常的飞行以及为各外国代表团进行飞行表演、展示新飞机的性能。1991年,在该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飞行表演中心,并从各空军部队选调了一些优秀的有前途的年轻飞行员。新调来的飞行员们尽管都是飞行高手,但也不能马上参加表演,要重新学习掌握新机型的驾驶技术,然后还要用两年半的时间针对表演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才能取得预备队员的资格。
“雨燕”飞行表演队最初只有4名飞行员。他们是机长A.库图佐夫上校,右僚机人马卡连科少校,左僚机人卡塔申斯基少校,尾机人扎哈罗夫中校。后来,表演队又增加了两架飞机,驾驶员为A.舍尔斯涅夫少校和B.加卢年科少校,都是俄罗斯空军中数一数二的尖子飞行员。
6机表演是“雨燕”飞行表演队的拿手好戏。在留空的28分钟之内,他们安排了大量的各种编队的特技节目。“雨燕”飞行表演队和许多外国同行不同之处是:6架飞机在观众的视界内完成各种复杂编队。他们仿佛被一支无形的手操纵,在碧空中织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表演的特技有“叠罗汉”、“锤子”、“星星”、“箭”、“十字架”等。6架米格机表演的“横浪”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驾驶的飞机不是专门用于表演的体育飞机或教练机,而是真正的现代战斗机米格-29。这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雨燕”飞行表演队所有的空中节目都是飞行员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新特技动作均预先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然后长时间训飞,这以后才有可能进入表演节目单。有时新的表演方案产生于偶然的错误之中。如有一次,一名飞行员起飞后作筋斗时忘记了收起落架。在降落时他才发现进行了一次“错误的飞行”,继而对飞机的性能惊讶不已。实践证明,这种飞行是可能的。于是从这以后,飞行队的表演节目单中又多了一项特技:6架“雨燕”带着未收起的起落架,开着着陆灯完成惊险的筋斗动作。观众的反响非常强烈。
“雨燕”飞行表演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全世界显示自己的飞机,吸引国外买主。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俄罗斯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定货购买。“雨燕”飞行表演队在其中功不可没。不过他们也付出了许多艰辛的代价。
有一次,飞行表演队转飞泰国,途中在中继机场降落加油。下一段飞行距离还相当远,接近于该机的最大航程。飞行员们起飞后才发现:新加的燃油是另一种型号;比通常的航空燃油烧得快。情况的严重性在于:“雨燕”们要由一架伊尔-76领飞,而伊尔-76的飞行速度比米格-29要慢得多,这无形中又加快了燃油的消耗。最后降落时,由于燃料耗尽,“雨燕”们不得不在非常情况下着陆,且只能一次成功。而这时偏偏天公不作美。机场上空天气与预报不相符,船见度不到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