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宇航知识篇》(一)
34218700000006

第6章 攀登月球(4)

月亮上的特产是环形山。环形山一般是圆形的,四周山壁突出,内坡比较陡峭,外坡比较平缓,样子很象火山口。有些环形山中心还耸立着一个孤立的山峰,叫“中央峰”。环形山的山壁有高有低,一般高度在200~500米之间。环形山的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环形山是月亮南部边缘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四周山壁高达4250米,简直是被高山包围的大平原,把我国的海南岛装进去还绰绰有余。有些环形山四周山壁不高,可是中间底部深陷。

最深的是牛顿环形山,比外围的平原低7千米,比山壁低8858米;把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装进去,可以看不见山尖。

月亮上的环形山很多,“陆”上有环形山,“海”里也有环形山,“陆”上的环形山比“海”里的多。用望远镜能够看清的直径在1千米以上的环形山,大约有33000多个,直径在1千米以下的只能算是坑穴了,多得不计其数。这些坑穴把月面弄得千疮百孔,瘢痕满目。

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火山喷发的结果。火山喷发时岩浆喷涌出来,向四面八方流去,形成了环形山壁,火山口就是环形山中间的盆地。另一种说法认为行星际空间有许多游荡的石头——流星体,因为月亮没有大气保护,它们可以毫无阻拦地冲击月面,造成坑穴和环形壁。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月亮上的“海”徒有其名,可山却是名副其实。山脉不多,大多以地球上山脉的名字命名。月亮上的山同地球上的山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加险峻陡峭。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千米。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兹山脉,最高的山峰高达9千米,地球上的最高峰见了它也得“甘拜下风”。

除了“海”和山以外;月面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结构;以环形山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的长而宽的条纹——“辐射纹”,像峡谷一样长长的裂缝——“月谷”,“海”的分支——“湾”,比“海”高而比“陆”低的区域——“沼”,范围比较小的“暗块”——“湖”,等等。

同地球一样,月亮上也有土壤,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人们原来以为月亮上的尘土很松软,可人类登上了月亮以后,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却只有几分之一厘米深。土壤里含有氧、硅、铁、硫、钴、铝、镁、钛等元素,没有发现与地球上不同的新元素。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土壤里含有不少玻璃质的小珠,它们很可能是流星体撞击月面,产生高温高压,熔化了岩石,向周围飞溅形成的。

土壤下面是岩石,大多是由熔岩凝固而成的玄武岩。在地球上根普遍、含量很丰富的钠和钾,在月球上倒很少见,而在地球上相当稀有的锆、铪、钇和稀土元素,在月岩中含量却很高。月岩中含有很多的铁、铝和钛,将来可以开发这些矿藏,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们利用放射性纪年法,测得月面岩石的最高年龄是47.2亿年,与地球年龄差不多。很可能月亮和地球是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同时诞生的。

月亮确实荒凉沉寂,但还不是一个完全僵死的天体。它内部的温度仍然相当高,月震、山崩、火山喷发等类似地质变动的自然现象也在发生。月亮还在活动着。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人类向宇宙进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我们的近邻——月亮。月亮是地球酌卫星,顾名思义,它就象一名卫兵,环绕在地球的周围。月亮与地球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它的柔和的光亮,曾使天文学家和诗人们激动不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赋诗著文,为月亮编织了层层奇妙的面纱。

自从伽利略以来,人们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上有许多环形山,山与山之间有凹地,天文学家开始把它叫“海”,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海,更没有水。月球上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坑,这是由宇宙中的流星击中月球所造成的。为什么月球这么“不幸”呢?说来还得怪月球自己,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很小,它“抓”不住空气,于是月球上的大气层很薄很薄。流星在闯入月球过程中不能烧毁,可以无遮无碍地、无情地砸到月球上,就留下了点点“伤痕”。

月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现象的世界,这一点科学家们是清楚的。我们探索月球的目的,并不想从月球上寻找生命,而是想把月球开辟成一个宇宙航行的基地,从这里向更远的宇宙探索。此外,由于在月球上更便于了解宇宙空间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更多的仪器放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宝贵资料。还有一点是,月球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未开发状态,还是几千万甚至几亿年前的老模样,因此研究月球岩石和地质构造,对了解地球的生成及演变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人们一直对月球感兴趣的原因。

2000年前,人类就向往月球。16世纪意大利物理和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了望远镜,人类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月球。这大大有助于人们认识月球。18世纪末,拍摄到的照片仍然是始终面向地球的月半球,分辨率为1千米左右;同时出版了月球图。至此,人类能看到月球的轮廓,但对月球结构、月面实际隋况以及月球空间环境仍不清楚。

月球自转和绕地球运行是同步的,周期为Z7.32天;可见面中约1/3是阴暗色盆地。最初称它为“海”,实际上是盆地。月球赤道直径是3476千米,为地球直径的27.25%;它的体积为地球的2%,质量是地球的1%(地球密度为5.5克/厘米3,而月球密度则是3.3克/厘米3)。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356330千米,远地点406610千米。月球表面布满沉积的尘埃,既无空气,又无水。

由于是一个真空环境,向日面和背日面温度差别极大。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天文台的纪录,月球赤道点中午温度是101℃,而子夜为-152.7℃。

在空间时代之前了解月球,只能依靠对电磁和粒子辐射的研究,利用望远镜观察,测量原始行星引起的太阳风,并寻找陨星落到地球上的碎块进行分析。在“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前,许多天文学家认为月球与地球有相同球粒陨星的组分。有的行星学者以为月球相当热。一段时间里,月球“热”和“冷”的学派争论不休,各执己见。

1893年,格罗夫·卡尔·吉伯特(1843~1918)对月球表面提出了新的解释,支持月球寒冷学派。他用美国海军观测站的0.67米焦距望远镜观察了月球18个夜晚,并假定平坦的浅灰色月球表面是与巨大的物体面碰撞而成的。196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哈罗德·克莱顿·尤里(1893~1981)这样解释他看到的月一地之间的差别:“地壳岩石大概是由于经过未完全熔化过程和长期的分裂而形成的。在月球上似乎未产生后期的分化。”美国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台长弗雷德·惠普尔断定在月球上有许多火山活动证据,最大火山口是小行星或陨星碰撞的结果。天文学家和企业家拉尔夫·鲍德温推测,大部分月面是由于强大物体碰撞、通过热和压力使岩石成形。1963年英国天文学家帕特里克·穆尔指出,月球硬壳是灼热粘稠岩浆的固化;1966年美国地质学家杰克·格林描述月球海是由玄武岩构成的,像地球上的火成岩。根据美国宇航早带回采的月岩分析,证实了美国耶基斯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台长杰勒德·凯珀(1905~1973)1954年作出的结论:月球是由放射性热物质构成的。

在上述有关月球起源争论中形成了三个学派:凯珀主张月球的形成是与地球一样长久;尤里假定月球是因太阳阴霾的某一个地方被捕获而形成,这是从动力学观点推测月球起源;乔治·达尔文(1854~1912)提出了第三种不同的说法。他介绍说,在聚变过程中,月球是由地球喷射出的物质中一个巨大滴分化而迅速旋转形成;那个巨大滴停留在近地球轨道上,以后,由于潮汐驱动分开成为月球。他的设想得到美国天文学家威廉·皮克林的支持。他还进一步认为太平洋盆地是巨大滴分化的遗迹。月一地分开论的一些支持者援引了月球密度(3.3克/厘3)低于地球平均密度(5.5克/厘米3),相当于地壳和地幔部分密度的情况作证据。

前苏联对月球起源所持的观点,是根据月球演化物理力学概念。该理论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小物体和重粒子聚集在地球周围,最后形成月球。关于地一月系的形成,前苏联倾向从8Jb轨道粒子开始,由一个小核心起,在质量上逐渐增大而形成月球;或者在绕地球质量中先形成几颗大卫星,每一个有月球现在质量的一半或1/3,以后受潮汐的摩擦,使之接近轨道并引起碰撞结合。

月儿有圆有缺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总是在有规律地变化着。人们天天看到这种变化,却不一定都知道它的原因。

早在1800多年以前,我国东汉时代的天文学家张衡就认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是太阳照耀反射出来的光。宋代学者沈括进一步指出,月亮的形状象弹丸,太阳照耀才发出光来:开始的时候,太阳在月亮的旁边,光从一侧照它,我们就看到“月如钩”;以后太阳渐渐离得远了,阳光斜照,月相也就慢慢地“满”起来。沈括还用一个半边涂了白粉的球做实验:从侧面看,涂粉的地方好像一个弯钩;从正面看,确是一个正圆。

月亮确实也是一个黑暗的天体,自,己不会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所以我们才能看见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不停地绕着地球运行,同时,月亮又和地球一起,环绕着太阳转动,这样就造成了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在地球上见到月亮就有圆有缺。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就叫做“月相”。

月亮公转时有8个不同位置。太阳光从右面照来。当月亮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太阳照亮月亮的背面,这时候,月亮和太阳一同从东方升起,又一同从西方落到地平线下,所以我们看不见它。月亮在这个位置是“新月”或者叫做“朔”。“朔”以后两三天,太阳光能够照亮它朝着地球那半球的边缘部分,我们可以在太阳落下去的西方天空,看见一钩弯弯的月牙儿,叫娥眉月。这就是“韧三、四,月如眉”的来历。月亮逐渐转到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成直角的位置,被我们看见的明亮部分不断增木,这时候就能看到半个明月,叫做“上弦”。半月一过,月亮一天比一天地圆起来,就到了“凸月”的阶段,难怪群众以“七洼八平九鼓肚,的说法来形容“上弦”前后几天的月相变化!等到月亮转到与太阳完全相对的一面,也就是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中间,太阳光把月亮对着地球的半面完全照亮的时候,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就看到圆圆的月亮,这叫做“满月”,或叫“望”。人们常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不过严格来说,“满月”不一定在农历十五,也可能是农历十六,甚至农历十七。

月亮的月相变化

这以后,月亮被我们看得见的明亮部分逐渐变小,经过“凸月”,又变成了半亮半暗的半月,叫做“下弦”这时候,月亮要到午夜才在东方出现,天亮以后,仍可以在天空看见宫;再过几天,下弦月尸瘦”得只剩下弯弯的镰刀似韵月牙,黎明耐才开始出现,称为“残月”。又过几天,月亮终于完全看不见了,又倒到了“朔”;新月时期重新开始。月亮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变化,平均需要29天12时44分3秒。这样的时间间隔叫做“辨望月”,农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它来确定的。因为“朔望月”的天数不是整数,就取个约数29.5天,月大30天,月小29天。

月亮为什么有时起得早,有时起得晚呢?

如果月亮是静止不动的,那么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每天都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到月亮的东升西落。但是(月亮在绕着地球公转,而且公转的方向跟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自西向东。这样,在地球自转了一周之后,月亮也已在它公转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地球必须再向前转过一点儿,追上月亮,我们才能看到它。所以,月亮升起的时间,总是要比前一天迟一点,平均每天要晚5d分钟左右。

你仔细地观察过娥眉月吗?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月亮除被照亮的月牙部分外,其余部分也不是全黑的,而是发着灰黄暗淡的光芒,好像月牙拥抱着微弱的“灰光”。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新月抱旧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不仅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照亮地球,而且地球也能反射太阳光照亮月亮,灰光就是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面,再由月面反射回地面。灰光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当地球上辽阔的海洋部分面向月亮的时候,灰光是浅蓝色的;而当地球上大陆部分朝着月亮的时候,灰光就变成淡黄色的了。

月亮。绕地球公转,也有自转。前面说过,月亮始终用它那张“笑脸”望着我们厂,就是月亮自转的证明。因为月亮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正好同它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如果月亮不自转,或者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向,那么我们就能看到月球时全貌了。由于月亮沿轨道旋转时有点摇动,所以月亮表面有41%老向着地球,41%老背着地球,18%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看不见。

月亮是地球美丽的卫星

我们的月亮是又大又美丽的卫星,她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和它的主星相比,这样大比例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找不到的。

卫星当中最大的是木卫二,直径虽有5100千米,但是和它的主星木星相比,仅仅是木星的1/29。月亮对我们酌地球来说,与其说是大卫星,勿宁说她是副行星。

从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4400千米;要是把30个地球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才能勉强到达月球轨道。

月亮要用27天。7小时43分11秒在她的轨道上绕地球旋转一周(公转),而月亮本身在这个时间里恰好也旋转一周(自转)。换句话说,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间和她自转的时间相等,因此月亮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的人们,不能看到月亮的背面。

由于月亮沿轨道旋转时有点儿摆,再加上从地球上观看月亮的人的范围分布很广,所以能看到月球表面酌59%。

新月和满月

月亮虽然发出皎洁的银光,但她本身并不发光,丽是太阳光的反射。

由于月亮绕地球旋转,位置时刻在变化,反射光的部分就有时增加,有时减少。从地球上看,月亮有时圆,有时缺。

月亮如果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时太阳照着月亮的背面,月亮和太阳一同从东方升起,又一同沉落于西方的地平线下,因此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亮,这时人们管她叫新月,或称为“朔”。

从新月再稍微过一些时候,月亮就在太阳落下去的西方天空呈现出一条像线一样的影子。接着就变成月牙,又变成了半月。

这个时候的月亮,处在与太阳和地球连线成直角的方向,她在星空中的位置由原来新月时的位置东移了90°。

一过了半月,月亮就越来越圆。从新月算起,经过十四五天,就变成了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