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宇航知识篇》(一)
34218700000009

第9章 攀登月球(7)

“月球”9号送回的照片也被英国焦德班克射电天文台收到,并抢在前苏联之前发表,不过由于把水平方向的扩大率当成正确率的1/5,所以照片是歪曲的、不正确的。世界的新闻报纸都立刻发表了这些不正确的照片。前苏联的正确照片迟一天发表。在这些照片上小到2厘米的石子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月球9号”也计量了月球的辐射能。根据它的测定结果,月面的辐射线量是地球上普通场所的100倍左右。宇航员即使在月面逗留几天,这些辐射线量也不至于使宇航员受到特别的伤害。

后来,1966年12月21日发射的“月球”13号也在了月面软着陆,它把金属棒插入月面,测定月面的强度。

美国探测器软着陆月面

美国比前苏联晚4个月,也完成了月面的软着陆。美国研制的“勘测者”是三只脚的探测器,发射的时候重大约1吨,降落在月面的时候重270千克。同前苏联的“月球9号”和“月球13号”一样,它也是使用逆喷射减速,但是在快到达月面的时候,它并没有使着陆体和母体分离,而是整个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

“勘测者1号”1966年5月30日发射,经过63.6小时的飞行以后,在“风暴洋”软着陆,向地球送回11150张月面风景照片。

“勘测者”系列到1968年1月1日共发射了7艘,其中2艘(2号和4号)失败。其余的5艘分别拍摄下月面的照片。用小型铁锹在月面挖沟,用辐射线分析法调查月面的土壤,用三色滤光器拍摄彩色照片,取得了月面上物理、化学的观测成果。1号、3号、5号、6号在月面上“海”的部分着陆,7号在“山”的部分着陆,这样可以对月面上“海”同。“山”进行比较性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和照片比前苏联的“月球9号”、“月球13号”还要优越。

“月球”9号的着陆方法

绕月运行的人造地球“孙卫星”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围绕月球的人造天体,有的人把它叫做孙卫星。

继“月球9号”月面软着陆成功以后,前苏联的“月球”10号成为历史上第一颗孙卫星。

“月球10号”在1966年3月31日发射,4月3日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接近月球,并从月球附近飞过,这时逆推进火箭点火,速度减到每秒1.25千米,于是进入孙卫星轨道。它的轨道要素如下:远月点大约1000千米,近月点大约360带米,轨道倾角71°54′,周期大约是3小时。

“月球10号”包括逆推进火箭,重1.6吨,进入孙卫星轨道之后,火箭部分分离,探测器本身只重240千克。在这个探测器里装有宇宙尘测器、辐射线计、磁力计、红外线计等科学仪器,但是没有电视摄象机。这个探测器使用的是化学电池,所以电池的电力一用完,电波的寿命也就终止了。

“月球”12号的结构

4月17日发表早期观测的结果,大略有:第一,月面的辐射线和地球上的花岗岩放出的辐射线很相似。如果扣除宇宙线的影响,月面辐射线的强度和地面玄武岩放出的辐射线相似。第二,在环绕月球飞行的5小时16分里共遇到53个宇宙尘粒,得知月球附近的宇宙尘粒的密度比行星际空间宇宙尘粒密度约大1000倍。第三,在月球周围存在着微弱的均匀的规则磁场。

以后前苏联又把“月球11号”、12号、14号送人孙卫星轨道,用来拍摄月面照片,调查月球引力场以及月球和地球的引力关系。

美国在前苏联发射“月球10号”以后的4个月也发射了孙卫星。美国的孙卫星叫“月球轨道环行器”,它是由宇航局的兰利研究中心负责研制的。这是具有4块太阳能电池板的探测器,发射的时候重390千克。在月球附近逆推进火箭点火,修正轨道。推进剂用完以后,探测器重,270千克。

在这个探测器里装有广角镜和望远镜的照相机,把月面景色拍摄到底片上,底片可以在探测器里自动显象,并且传送回地面。

“月球轨道环行器1号”在1966年8月10日发射,飞行92.1小时以后,8月14日进入孙卫星轨道。初期的轨道要素是:远月点1865千米,近月点188千米,轨道倾角12.2°,周期3小时37分。8月21日近月点降到。56千米,继而8月25日继续降到40千米。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拍摄月面的细节照片。环行器1号共拍摄了月面照片21.5张,此外还有2张从月球附近看地球的照片。根据地球上的指令,10月29日,探测器上的火箭点火,使探测器撞击在月面上。

这是为了避免跟以后的轨道环行器的信息相混淆而采取的措施。

以后“月球轨道环行器”每隔3个月发射一次,一直发射到5号,拍摄了99%月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制作精密的月理图和“阿波罗”登月选择着陆地点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此外,在环绕月球飞行的过程中,由于月球引力的不均匀性,轨道发生偏离,由此而获得月球内部结构的新知识。

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加利福尼亚工科大学喷气推进研究所的缪拉。他在分析“月球轨道环形器5号”的轨道数据的时候,发现当探测器经过圆形的“海”的上空的时候,它的速度增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圆形的“海”,那里的引力强,探测器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增加了速度。引力强,这就是说在这部分有比较重的东西。缪拉认为“在圆形的海底也许埋有陨石吧。”根据他的分析,在雨梅、澄海、危海、酒海、湿海的底下都有这种比较重的东西。在美国把这种重的东西叫“重力瘤”。

前苏联第二代探测器

在前苏联有以“30HⅡ”命名的无人探测器,“30HⅡ”在俄语里就是“探测器”、“探针”的意思。

从“探测器1号”到“探测器3号”,重量大约都是950千克,有以太阳、地球或老人星作为摹准的姿势调整装置,并且装有太阳能电池和姿势控制或轨道修正用的小型火箭。发射的顺序是首先把“探测器“进入环绕地球的待机轨道,再从那里进入人造行星轨道或奔赴月球的轨道。

“探测器1号”1964年4月2日发射,在人造行星的轨道上作各种各样的飞行试验。“探测器2号”1964年11月30日发射,飞往火星,但是途中因通信中断而失败。

接着“探测器3号”在1965年7月18日发射,7月20日通过月球附近,从距离月面9960千米到11570千米的地方拍摄月球背面的照片,一共拍摄25张,底片在探测器里自动显象,并且传送回地面。

1959年9月发射的“月球3号”只拍摄了月球背面的2/3,还有1/3没有拍到。这次由于“探测器3号”的工作,月背地区就几乎全部拍摄下来了,仅仅还遗留有150万平方汗米的区域没有拍摄。

“探测器3号”识别了3500个地形,前苏联把其中的155个给予命名,发表在1966年9月、10月的(天文学杂志)上。但是这是前苏联单独命名的,国际天文学会不予承认。这个学会的月面命名委员会要求各国提出候选人名单,1970竿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的学会全会上,对500多个地方的命名作了正式决定。其中包括美苏两国的宇航员、德国结核菌的发现者科赫、英国气体定律发现者波义耳等。

对前苏联来说,到“探测器3号”为止,可以说都是第一代的行星际探测器。从“探测器4号”以后可以说是第二代的探测器,3号和4号之间大约有两年七个月的准备时间。从4号以后,探测器的重量和结构都是保密的,不过可以推测,是带有太阳能电池的、极大型的探测器。

“探测器4号”在1968年3月2日发射。按原设想,它应该环绕月球飞行,再返回地球。

但是看来是失败了,因为前苏联没有公布它的飞行结果。

19郎年9月15日发射的“探测器5号”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环绕月球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9月18日“探测器”接近月球到1950千米的地方,并且转到月球的背面“9月21日探测18”似每秒11.2千米的速度再人大气层,然后降落伞打开厂溅落在印度洋上。探测器里装有植物的种子。

接着两个月以后,11月10日,“探测器6号”发射,11月14日飞行到距离月球2420千米的地方,并且转到月球的背固。1月17日返回地球大气层,降落在前苏联境内。

前苏联打算进一步发展这种回收技术,以便实现月面岩石的无人采集。1969年7月13日发射的“月球15号”恐怕就担负有这样的任务。7月17日“月球15号”进入环绕月球的剥孙卫星轨道,21日降落在月面的“危海”上。美国“阿波罗11号”人类登月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在这个时候,但“月球15号”的发射还比“阿波罗11号”早3天。当时也有人议论说,前苏联的无人探测器也许要抢在美国的前头从月面取回岩石。看来后来这个任务没有实现。不过,“月球15号”确实是第二代的月球探测器。

1970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16号”很成功地实现了月面岩石的无人采集。这个探测器重1.88吨,9月17日进入环绕月球的孙卫星轨道,9月20日在月面的“丰富海”软着陆,使用钻头采集岩石大约100克。21日根据地面指令,“月球16号”飞离月面,34日在前苏联境内杰兹卡兹干东南80千米的地方软着陆。比起载人飞行,月面岩石的无人采集只需要花1/10的费用。

两个月以后,1970年11月10日,前苏联又发射了“月球”17号。17日“月球17号”在“雨海”软着陆,把装载在着陆体里的自动“月行车1号”放到月面上,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月行车,它有8个轮子,车轮直径51厘米,车体长2.218米,宽1.6米,重756千克,车台上装有长半径2.15米的机械室。机械室盖子的内侧装有太阳能电池。白天这个盖子打开,太阳能电池工作产生电力,晚上为了保温,盖子关上。月行车上有电视摄象机,地面上的操纵人员可以一边看它的画面,一面发出指令,运转车子。为了抵御月夜的寒冷,机械室里有“同位素热源”装置。“月行车,1号”只在白天移动,夜间就进入“冬眠”状态。它一直工作到1971年10月4日,按原计划工作的寿命只有3个月,而实际上却活动了11个月。在这期间“月行车”1号运行了1540米,调查了80000平方米的月面区域,拍摄了200张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张月面照片,又在500个地区作了月面地层的物理、机械性质的研究,在25个区域作了月面土壤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当“同位素热源”装置里的同位素消耗完的时候,机械室的温度就下降,月行车的寿命也就结束。

“月球17号”成功以后,前苏联在1971年9月2日又发射了“月球18号”。“月球18号”进入孙卫星轨道,环绕月球54圈以后,9月21日逆推进火箭点火,降落在“丰富海”(北纬3°34′东经56°30′),但是着陆以后无线电通信中断。塔斯社说:“着陆地点从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高地中选择,观测结果显示在这样困难的地方着陆,是不走运的。”可以认为这就是说软着陆失败。这个“月球”18号里是否装有月行车,不太清楚。

接着,前苏联在1971年9月28日发射了“月球19号”。这次前苏联发表这样的消息:探测器第一次从月球人造卫星的轨道对月球周匣的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探测器10月3日进入孙卫星轨道,对月球进行观测。

“月球20号”在1972年2月14日发射,2月21日在“丰富海”刺匕端的山岳地带软着陆。

着陆地点是北纬3°34′、东56°30′,和失败的“月球18号尸的着陆地点相同。“月球加号”自动采集月面岩石,2月9日飞离月面,2丹25日降落在前苏联境内杰兹卡兹干西北大约40千米的地方;这是前苏联第二次采集到月面标本。

“月球21号”在1973年1月8日发射,1月16日在“澄海”东端的李蒙涅尔环形山软着陆,放下“月行车2号”。这辆。月行车”重840千克,比1号重,装有经过改进的观测仪器。

前苏联1974年还发射了“月球22号”和“月球9号”,1976年又发射了“月球24号”。

美国的得意之作——“阿波罗”载人登月“阿波罗”计划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三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硬着陆月面,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遨游太空一圈返回地球。尽管美国也获得两个“第一”(1960年4月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入轨,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与前苏联对比之下,显然在刚起步的空间技术上落后于前苏联。因此,美国上下深深感到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1961年4月22日加加林上天之后,美国就提出了赶超前苏联的口号,下定决心要显示一下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力。肯尼迪总统和约翰副总统召开科学顾问与专家会议,讨论“在俄国空间科学技术走在前面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并让与会专家们在1961年4月29日以前回答登月的可能性问题。

专家中只有布劳恩按时撰写了一份“载人绕月飞行与登月”的报告。1961年5月5日,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乘“水星”号宇宙飞船成功进行了亚轨道飞行,证明美国具备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1961年5月25日,美国政府完全采纳布劳恩的设想,庄重地向世界宣告:8年后让美国人登上月球!这就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出台经过。美国政府除任命布劳恩为科学顾问外,还把这一重大空间计划交给他负责。

在肯尼迪空间飞行中心人口处竖立着一尊肯尼迪总统半身铜像,下面镌刻着:“我相信,国家用10年时间即能达此目的!把人送上月球,并让他安全返回地球。”宇航局于t967年7月19日用加大推力的“德尔他”火箭把一颗“探险者35号”卫星(1四千克)射入月球轨道,近月点804千米,远月点7400千米,倾角147°旨在测量月球空间辐射,证明月球空间几乎完全无磁场、无辐射带或无电层启迹象。

前苏联成功地进行人类第一次宇宙飞行以后仅仅一个月,美国就决意要把人送到月球上去。

1961年5月25日,美国宣布:要在60年代结束以前把人送到月球,并且平安地返回地面。

人类登月旅行的计划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来是1960年7月29日的事情。在制造商代表云集的会议上,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名叫“阿波罗”的新计划,提出了“‘水星’飞船以后,将以人类的登月作为奋斗目标”的新设想。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太神阳”掌管诗歌、音乐和医学,和月亮女神阿尔特米斯是双胞胎,所以取这个名字作为登月旅行计划的名称。但是究竟用什么办法把人送到月球上去呢?这在当时还没有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