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知识篇》(上)
34220400000007

第7章 地球的构造与变迁(3)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全部浸没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个板块上,既有大陆也有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在这些大板块中又分出一些较小的板块,例如,把美洲板块分为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从太平洋板块中分出东太平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中分出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东亚板块等等。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板块构造学说诞生后,已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大地构造现象。同时,仍存在一些尚不能圆满解释的问题,有些推论也未得到最后的证实。但这些都不会影响这一学说的发展,相反会对它起推进作用。

地球的脾气

太阳活动影响地震

在日地关系研究中,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也是天文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的地学和天文工作者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我国的统计研究表明,全国地震频率与太阳黑子11年的活动周期有关,我国南北地震带强震高潮与低潮的组成周期为22年。我国科学家还发现,某些地区地震震中纬度迁移有较显著的准22年周期,并给出了天山地带的强震迁移公式,对地震预报有指导意义。

统计发现,地震常与地磁暴相伴,可能磁暴在壳中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地震。

地壳运动的“马达”

山脉的形成显然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有人设想地球是从一个炽热的熔融的火球慢慢冷却以后形成的。在冷却过程中,地球体积逐渐收缩,于是地球的外壳就发生了褶皱和断裂,如同苹果的表面凸凹不平一样。冷却了的地球表面同样也是高低起伏的,这样就为陆地、海洋、山脉、盆地、河流等各种不同地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创造了雏形。这就是所谓收缩说。但是,本世纪初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实,放射性元素是地球内部的主要热源,它持续不断地放出热量,地球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处在逐渐冷却之中,于是人们便开始对主张地球因冷却而收缩的收缩说产生了怀疑。同时,大量的资料表明,地球上巨大的山脉并不是因地球的冷却收缩而形成的。因此,一度流行的收缩说被否定了。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设想。

他认为:全球在两亿年以前只有一块连在一起的庞大的陆地,中生代(从距今2.3亿年到7000万年以前)时才开始分裂、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位置。他找到了许多证据,证明漂移现象的存在,例如大洋两岸海岸线的轮廓,尤其是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而大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和生物群落等也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1965年,布拉德等人把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大陆和欧非大陆像玩七巧板一样地拼合起来,令人惊奇地发现它们的吻合真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但是,是什么力量推动大陆东漂西移的呢?当时包括魏格纳本人在内的一些科学家都认为大陆有离开两极地带而向赤道靠拢的倾向,正是这种力量——所谓离极力把大陆推动漂移。然而,根据计算结果,这种力量太小了,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

于是又有人提出是由于潮汐牵引的力量,但实际上,这种力量也仍然是太小了,它更不足以引起大陆的漂移。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它们的呢?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对于大陆漂移说来讲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不久以后的30年代,大陆漂移说自然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大家知道,地球的表面有三分之二以上被海洋所覆盖,然而,在传统的概念中,大洋的洋底是一个没有地势起伏的平坦的盆地。可是,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谈过的,海底不仅有延伸几千公里的绵延起伏的山脉,而且还有高达3000~4000米以上的海底火山。

世界著名的海底山脉——大西洋中脊,从深达5000米的海底升起,高度可达3000米以上,宽度超过2000公里。

它从北冰洋开始,往南经过大西洋中部,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印度洋中部,洋中脊分叉,它的东支通过南极海伸展到南太平洋,在这里和东太平洋洋隆相接,形成环绕全球的洋中脊系统,其总长度竟达70000公里以上。大西洋中脊的面积几乎占了大西洋的三分之一,其规模之大远远地超过了陆地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或阿尔卑斯山脉。

大西洋中脊有一个中心带,其宽度约为200公里,它具有高低不平的多山地形特征。在洋中脊的顶(轴)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宽约15公里的中央裂谷,有人把这个中央裂谷形象地叫做地壳的裂缝,它的确很像一条被撕开的裂缝。

海域热流测量结果表明,在各大洋的洋中脊的顶部,热流值比正常值高出7~8倍。为什么洋中脊顶部下面具有这么异常的温度呢?这是由于地幔对流的关系。由于地幔物质温度高,而洋中脊的顶部似乎是地热的排泄口,因此在洋中脊的中心地带,普遍具有高热流。距洋中脊越近,热流值越高;距洋中脊越远,热流值越低。在大西洋中脊如此,在东太平洋洋隆如此,在印度洋中脊也如此。这里,火山活动强烈,熔岩涌溢,同时这里也是海洋地震震源的集中地。

地幔对流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上升对流的时间可达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地幔为什么会发生对流呢?格里格斯认为,这是由于岩石的传导性不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在地球内部聚集起来,使得地幔下层物质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变轻,从而引起它的上升,并发生对流,这就像锅里的粥煮开了一样。美国的赫斯和迪茨认为,正是由于地幔对流,高温炽热的地幔物质才能从洋中脊的中心带往上涌起,涌起的地幔物质便形成了新的海底,所以大洋中脊也就是新的大洋地壳——海底开始生长的地方,新的大洋地壳不断地增长,便把海底从洋中脊处向两侧慢慢地推开,东侧的向东移动,西侧的向西移动,于是海底逐渐扩张,这就是所谓海底扩张说。事实证明,距离洋中脊越近,火山岛的年龄就越轻,距离越远,年龄也就越老,这说明了海底的的确确是在逐渐扩张的。

目前,无论是主张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的学派,还是主张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的学派,差不多都公认地幔对流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大陆漂移说所遇到的一个致命的打击——驱动力的问题,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可以说基本上已经解决了:

地幔对流是一个威力无比的马达。

失去平衡的滑坡

滑坡是一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尤其是在松散地层分布的地区滑坡的发生尤为频繁。

什么是滑坡呢?简单地说滑坡是指坡地的土体或岩体由于水、重力和人为等因素失去了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斜坡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这部分岩石土壤堆积物称为滑坡体。滑坡体的岩性松软破碎,一般为黄土、沙砾、碎石等,其中有些是残留在坡上的坡积物,也有些是洪水带来的洪积物。发生滑坡现象的因素除地形坡度较陡及岩性松软破碎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地下水的活动。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在浅部土层或碎石堆积物与较坚硬的不透水岩体的接触面上形成了一定的水位,水不断地向外排泄,便形成了一个凹曲面。在地下水长期渗透作用下,当土体因含水量过多而导致重量增加失去平衡,同时由于水使接触面摩擦力减小,于是岩石土堆积物即沿斜坡滑落而形成滑坡。

滑坡发生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滑坡发生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斜坡地层的岩石性质、斜坡的地质构造和内部结构;外在因素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活动、人工切坡或加载以及震动等促进斜坡丧失稳定性等因素。人类的活动,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开挖隧道以及修筑水坝、水库蓄水等,均可促使滑坡的发生。另外,地震也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滑坡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日本是世界上多山、尤其是多火山和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国家,滑坡几乎遍布日本各地。据1958年实地勘察结果,日本全国共查明滑坡5584个,面积达143263公顷,平均每年有40000公顷土地、78900问住房、218间校舍、500座神社受到滑坡的危害,甚至发生过滑坡将火车和公共汽车推入大海的事故。在美国,由于滑坡的发生,河流被滑坡体堵塞而形成湖泊;印度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形。1962年,原捷克斯洛伐克通过滑坡普查,发现了9164个滑坡,被滑坡毁坏的耕地面积达35000公顷,森林达13500公顷。瑞士总人口仅为643万,滑坡灾害曾使5000人丧生。前苏联和美国,每年因滑坡造成的损失可达数千万以至数亿美元。

我国发生滑坡的地区分布很广,而且是世界上最早有滑坡记录的国家,滑坡造成“移山湮谷”、“地移村掩”的灾害,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公元前186年,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县)由于地震引起了滑坡,死亡760人。

该滑坡记录较欧洲有文字记载的滑坡记录要早749年。

近几十年来、我国境内的滑坡活动更加频繁,尤其是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每年都有规模不等的滑坡发生。据统计,四川省滑坡、泥石流共波及90个县区,约有60000处之多;在陕西凤县、略阳、宁强、勉县等县,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段达20000多处。

(1)甘肃洒勒山滑坡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个多滑坡的地区,东乡果园洒勒山的前后左右都有许多老滑坡体。这里解放以来曾发生过4次大的滑坡。1983年3月7日又发生了一次大型滑坡,其规模之大、滑动速度之快、造成损失之惨重,均属国内外所罕见。

这次滑坡的滑坡体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600~1100米,其厚度达20~35米,滑坡体的体积约600万立方米,滑坡体在地表所占的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大约2~3分钟之内,滑坡体即滑至巴谢河南岸,截断了巴谢河,掩埋了苦顺、新庄、洒勒三个村庄,毁坏良田达3000余亩,掩埋致死237人,重伤27人,损失惨重。

洒勒山主峰位于巴谢河的北岸,山脉呈东西向延伸,主峰海拔2283米,相对高差大于300米。山体从上到下由黄土、亚砂土、紫红泥岩组成。山坡的坡度为40°左右,顶部在50°~60°左右。南坡冲沟较为发达,加上1982年冬季降雪量较大,因此在第二年融雪期间形成的地下水的作用下,产生了这次震惊中外的大型滑坡。

(2)云南禄劝县烂泥沟滑坡

烂泥沟滑坡是1965年11月20日至23日发生在云南省禄劝县普福乡烂泥沟的一次特大型滑坡。在滑坡体剧烈滑动之前,地面曾出现长200~300米,宽约2米的大裂缝,至11月20日晚11时33分,裂缝急剧扩大到3~4米宽。第一次滑动,滑坡体土石方总量达2.5亿立方米;23日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滑动,滑坡体土石方总量分别为5000万立方米和900万立方米。由于滑坡体前后缘高差大、山坡陡,滑坡物质滑落后,顺沟谷高速滑动5~6公里,直到前方受到鲁干大山阻拦后,方才停积下来。滑坡在河谷中堆积而筑成了一个拦河大坝,构成了一个容量达500万立方米的水库。此外,还由于巨大的滑坡体急剧下滑而引起地面大的震动,震级达4.4级,震中烈度达到5~6度。

直接遭受滑坡之害的有4个村庄,共计85户、283间房屋;被掩埋的死亡人数至少为443人。1966年7月,即滑坡发生8个月之后,大坝又发生溃决,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泥石流,大量石块被带进金沙江,形成了险滩。

滑坡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工程措施,包括截排水工程(排除水对滑坡的作用)、卸荷减重工程(减轻滑坡重量)、坡面防护工程(加固岸坡)等。由于滑坡的类型很多,引起滑坡的原因也很多,因此,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地球嚎啕大哭

泥石流虽然也和山崩一样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灾害性地质现象,但它十分凶猛,一旦发生,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泥石流是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俗称“山洪”、“龙扒”、“走蛟”等。泥石流在一些山区,一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发生一次,但也有个别山区一年会爆发几十次。泥石流的发生远远不如滑坡那样普遍,但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滑坡。

泥石流是温带和半干旱山区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的高山区,西藏高原的边缘山区以及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造成泥石流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要有物质来源,即常年累月地积存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三是地形陡峻,也就是说,它常常发生在山区的沟谷地带。

在泥石流形成之初,通常可听到从山沟里传来雷鸣般的阵阵巨响,紧接着,泥石流便挟带着大量大小不等的石块、泥沙,前推后涌直泻而下。泥石流的每一次阵流(阵发性泥石流),相隔时间一般为几秒到几分钟不等。阵流持续一段时间后,如遇暴雨不止,就会形成另一种形态的泥石流,即连续流,也就是阵流一个连着一个,连续不断。连续流通常流速、流量很大,迅猛向前奔涌,其冲击力更大,破坏力也就更甚。

研究表明,泥石流在地球上的分布极广,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泥石流的危害,世界上泥石流发生最频繁、来势最凶猛的地区要数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山系以及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山系了,其次是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某些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