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多年前,人们已经掌握生产味精的方法,当时主要是用面筋、大豆饼等原料,因为面筋里有很多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也有谷氨酸。如果用盐酸等化学物质,把谷氨酸从蛋白质的大分子里“拉”出来,再用碱中和,就得到谷氨酸钠(味精)。这种方法叫做水解法。
后来化学家又发明一种新的方法,用淀粉、糖和氮肥等多种营养物质作原料,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制造谷氨酸。这种方法称为发酵法。发酵用的微生物是科学家专门培养的“T特种细菌”,在适合它们生长的条件下,可以把糖和氮肥转变成谷氨酸。谷氨酸本身在水中溶解度小,鲜味低,要经过中和处理变成钠盐才有很强烈的鲜味。这才是味精。在一般的味精里,常含有20—40%的食盐,能增加鲜味。
味精——谷氨酸钠进入胃里遇到胃酸,会很快变成人体容易吸收的谷氨酸。谷氨酸是“捉氨”的能手。如果人体内产生的氨不能及时除掉,有可能引起肝昏迷。谷氨酸能“捉拿”体内多余的氨,人就不会得这种病了。另外,大脑对氨的存在也特别敏感,更需要谷氨酸来帮忙了。
现在,科学家已经研制出比味精更鲜的东西,叫“特鲜味精”,是鲜味中的精华。其中一种叫“乌苷酸”的物质,比味精鲜100多倍。
高级脂肪酸的盐类——肥皂
洗衣服要用肥皂,这是常识。可是肥皂是怎样去污的呢?
化学家把高级脂肪酸的盐类,称作肥皂。我们日常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的钠盐,也叫钠肥皂。肥皂分子有个特点,分子的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具有“亲油性”。如果衣服沾上了油污,把它浸湿,擦上肥皂,轻轻搓洗,肥皂分子中的亲油部分同油污“抱成一团”,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外表亲水的微小的“胶团”。这样,油污被肥皂和水包围起来,渐渐地从衣服上溶解在水中,再经过清水漂洗,油污连同肥皂分子一起被水清洗掉了。
在洗衣服的时候,轻轻地搓洗,可以帮助肥皂分子同油污很好地接触,增加了把油污从衣服上捉下来的机会,使油污和衣服纤维间的附着力越来越小,最后跟着肥皂分子到水里去了。
同时,搓洗的时候,空气也来帮忙了,它使肥皂液出现许多泡沫,肥皂液“膨胀”了,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和表面张力,好像孙悟空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把油污和灰尘、汗水等脏物,统统地从衣物上“抓”出来,同水一起漂去,衣服自然就干净了。
肥皂有良好的去污本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常用肥皂中,高级脂肪酸钠碰到硬水中的钙、镁等盐类,会变成不溶于水的钙肥和镁肥皂,沉积在衣物纤维的缝隙里,这样不但浪费肥皂,而且难以将衣物漂洗干净,致使衣物发黄和色泽不匀。另外,钠肥皂碱性强,会降低丝毛织物的牢度,使织物失去光泽甚至褪色。为了克服肥皂的缺点,人们研制了合成洗涤剂。俗称洗衣粉,现已广泛应用。
有毒的塑料袋
市场上的食品袋,可以盛放干、湿、生、熟食品,是安全无毒的。食品厂、蜜饯厂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当然也是无毒的。用来包装日用商品、衣服鞋袜、电气用具、五金零件的塑料袋,就可能有毒,不宜盛放食品。
无毒的塑料袋一般是用聚乙烯做的,而有毒的塑料袋则是用聚氯乙烯做的。因为聚氯乙烯树脂中有未聚合的氯乙烯单体,这是对人体会产生毒害的化合物。再说,聚氯乙烯树脂加工成塑料袋的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辅助材料,有些辅助材料又是有毒的,这些有毒性的物质在使用中,又容易被食品中的油或水抽提出来,和食品一起吃下去,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聚氯乙烯树脂本身是无毒的。如果在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时候,把游离的氯乙烯单体减少到很少很少,在制成成品时,再严格选用无毒的辅助材料,就可以制成无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
聚乙烯塑料袋和聚氯乙烯塑料袋,一般难分清楚。用燃烧的办法,能简便地鉴别出来。聚乙烯能燃烧,火焰是蓝色的,上端是黄色,燃烧时散发出石蜡气味;聚氯乙烯极难燃烧,着火时显黄色,外边绿色,并发出盐酸的刺激味。
塑料袋在使用中有没有毒害,这同使用方法也有关系。有些食品袋外面印着商标等字花,如果使用时把食品袋翻过来,让食品沾上这些颜料,是不安全的。
“不翼而飞”的樟脑丸
樟脑丸是羊毛衣物的“卫士”。在衣柜里常常躲藏着一种叫蠹鱼的小虫,专爱吃羊毛物,好好的毛料衣服常常被咬成许多小洞。可是这些小虫最怕樟脑蒸气,所以人们习惯用樟脑丸来驱赶蠹鱼。
樟脑是天然产物,产量有限,又是工业原料,所以供不应求。现在市场上卖的“樟脑精”,也有人叫它“樟脑丸”,实际上不是樟脑做的,有人称它为“卫生球”,或者“萘丸”。萘是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也能驱蠹鱼、防蛀虫。萘和樟脑一样,容易挥发,所以在衣柜里放久了,会“不翼而飞”。要注意:存放人造织物不宜放樟脑丸。
“干电”的产生
照明用的手电筒,电流是干电池产生的。干电池为什么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电流呢?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这是由铜片和锌片放到稀溶液里做成的。“发电”的道理是这样:当锌片和铜片一齐放到稀硫酸里以后,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变成二价锌离子到了溶液里,留在锌片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并且和铜片周围溶液里的氢离子结合,产生氢气。通过这样的化学反应把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变成电能。
干电池“发电”的原理,和伏特电池一样。干电池的负极是用锌片做成的圆筒,既是溶解电极,又当作容器。把导电炭棒戴上“铜帽”,成为正极。炭棒的周围是二氧化锰粉末和一些导电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同炭棒一样构成正极。再用氯化铵、氯化锌和淀粉调制成糊状物,作电解质。当导线把正负极连接起来以后,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能变成了电能,电流把电珠点亮,给夜晚带来了光明。
干电池放电时间是有限的,现在的电池,一般可以连续放电几十个小时,甚至更长。到了最后,电荷的总量减少,电压下降,电池的寿命也快结束了。干电池放完电以后,电糊把锌筒烂穿,糊状的电解液流淌出来,造成了干电池腐烂的现象,时间一长,还能腐蚀电筒、电钟、半导体、收录机、电须刀等的零件,所以,使用干电池要注意间歇放电、及时更换、不新旧混用等事项,使干电池发挥更好的作用。
盐普通而又宝贵
在古代,许多国家“盐比黄金还宝贵”。古埃及人曾把盐制成纯净的小块,刻上印记,当作钱币。在战争频繁的古罗马时代,士兵们荷枪执盾在盐路上巡罗,他们的薪金不是金银而是食盐。还有些国家,经常用食盐交换货物。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中间,就流传着“盐比黄金还宝贵”的谚语。
人每天应吃10—20克食盐,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特别是夏天,大量出汗,盐分随着汗水流失,如果不多摄入食盐,就会因缺钠而中暑。从事高温工作的人要饮咸汽水,就是为了补充盐分。
人体血液中含有0.9%的盐分,使血液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力,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一般情况下,医生给病人输的生理盐水,就是浓度为0.9%的食盐水。
食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原料之母”的美称,它可用来制造盐酸、烧碱等重要工业原料。生产1吨盐酸要用1.5吨食盐,生产1吨烧碱约需2吨盐。盐酸、烧碱都是基本化工原料。没有食盐,化学工业是不可想象的。
变色镜的奥妙
大约在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变色玻璃,它可随着周围光线的强弱,自动改变颜色。
最初的变色玻璃感应速度很慢,从透明变为黑暗需要三分钟,从黑色褪到无色时,长达一小时之久。现在的变色玻璃能在数十秒钟之内变化,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有一种变色玻璃,在强光下一分钟内能有90%的原透光率下降至32%,在三分钟内降至26%。如果突然换了一个有暗的环境,2分钟内能从23%恢复至51%,5分钟可恢复至65%。在早晚光线微弱的条件下,变色玻璃可以保持最高的透光率。
变色镜的奥妙,主要是在变色玻璃中有许多卤化银(如溴化银、氯化银、碘化银)的微晶体。
这些微粒在一立方厘米的变色玻璃中大约有一千万亿个。当某个波长的强光照射变色玻璃时,卤化银受到玻璃中另一成分——氧化铜的催化作用,银就从卤化物中分解出来。银原子能吸收光,镜片即变暗了。停止光照后,银又变成卤化银。镜片就褪色。
变色玻璃还可以用于照相机镜头。这种镜头可以自动控制进光量,在强光下不用调光圈。变色玻璃用于建筑物的窗玻璃,可以保持柔和悦目的光度;如果制成玻璃瓶,可储存对光线敏感的药物。
变色镜中的二氧化硅的成分较少,质地较软,容易起毛。变色玻璃虽则可以变2万次,但长期使用也会产生老化现象,使变色速度减慢。
能使人发笑的气体——笑气
世界上有一种能使人发笑的气体——笑气,它的学名叫“一氧化二氮”。笑气在空气中很少很少,大约只占空气体积的二百万分之一,所以人们每天呼吸空气,也不会笑个不停。
开始,人们以为笑气能使人致病。到1978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做了一个使他一举成名的试验:一边吸入笑气,一边记录他自己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他发现,笑气对神经有奇异作用,吸入大量就会使人兴奋不已而大笑起来。试验中,戴维还发现这种气体减轻了他的一颗病齿的疼痛。后来进一步研究证实,吸入适量的笑气,可以使人进入麻醉状态,减轻病人的疼痛。从此,笑气被用作牙科麻醉剂。
笑气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像氧气一样助燃。当你将一块吹熄的木条,放到充满笑气的瓶中,木条会立刻燃烧起来,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猛烈、光亮。这是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的缘故。
笑气有个怪脾气,一个笑气分子会和六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所以当水中溶解大量的笑气后,再把水冷却,就会有含笑气的晶体出现。把晶体加热,笑气又会重新逃出。人们利用笑气这种性质,来制得纯净的笑气。
糖的妙用
糖和种类很多,蔗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不但可以吃,还有很多用途。
糖可以用来消灭害虫。花生、马铃薯和许多果木,经常受到线虫的危害,科学家可以让线虫在糖水中自杀。因为浓度达到1—2%的糖溶液,会把线虫身体里的水分“吸”出,使线虫失水死去。如果把线虫放在糖水里,24水时后,线虫的尸体会溶解在糖水里。
从前的镜子是用玻璃银的方法制造的,其中也有葡萄糖的作用。因为制镜的银氨溶液,需要加一些葡萄糖溶液,才能使银溶液中的银变成金属银沉积在玻璃上。麦芽糖可帮助铸造工人“脱模”。在钢锭翻砂时,如果用麦芽糖在模子里涂一层,再浇入钢水,麦芽糖受热碳化,变成薄薄的一层碳粉,将钢锭和模子隔开,就不会造成粘模子的麻烦事了。
现在许多药物,外面都包一层“糖衣”,这不仅为了“良药不苦口”,而且可防药物变质。
蜂蜜中约含四分之三的糖,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甜味食品。蜂蜜还有防腐、防霉作用。果实用蜜浸过,就能久藏不坏。现在的蜜饯,就是果子在蜜中浸渍后制成的。
伤口出血,用清洁的棉白糖撒在出血处,并压几分钟,能起到止血作用。
燃油掺水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有些事实证明,水火可以相容。如果在燃油中适当掺水,不但不会熄灭,反而能够燃烧得更好,并且节约燃油。利用这个特点,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燃油掺水技术。
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已在蒸气喷雾式燃烧器锅炉里,采用燃料掺水技术。到了本世纪70年代,超声乳化燃油掺水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国外有许多工厂、车辆船舶采用这种技术,使节油率达到20—30%,甚至更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与天津钢厂等单位合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将燃油掺水技术应用于平炉炼钢,节油6.5—9%。
采用燃油掺水技术不仅能够节油,还能减少大气污染。原来,人们在汽油或者重油里掺入一定比例的水后,经过特别的超声乳化器进行乳化,就能得到一种由“内水外油”的微滴构成的乳化。这种含水的“夹心油滴”,直径只有1—2微米,把它送入炉膛里燃烧,油膜从液滴周围蒸发,使包水的油膜变薄,在油膜蒸发完以前,水滴就“爆炸”气化了,引起周围油膜的破裂,使液滴变成超微小的油粒子。与此同时,油表面积就比纯油的表面积增大了几百万倍,使燃油能够完全燃烧。这就是“燃油掺水火更旺”的道理。
鲜牛奶与酸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钙和磷等物质,还有维生素A、B2、B6和D等,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生牛奶煮沸食用,不但可以杀菌,还能使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变为变性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人体容易吸收。但煮牛奶时不能温度过高,时间不可太长。加热到120℃,乳糖就会焦化脱水,使牛奶带有褐色,加热时间太久,牛奶中的酸性磷酸钙就变成中性磷酸钙,成为不溶性沉淀物,难以被人体吸收。
煮沸后的牛奶放久了会吸收空气中的细菌,使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甲酸等少量的有机酸。喝了这种变质的酸牛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和中毒。可是,纯正的酸牛奶又是人们喜爱的食品。酸牛奶是用优质的乳酸菌经过乳酸发酵制成的。有天然酸牛奶、含糖酸牛奶、果味酸牛奶和香味酸牛奶等。
酸奶含有乳酸菌,能产生抗菌物质,具有抑制肠道内的腐败和防止自身中毒的作用。酸奶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它是幼儿理想代乳品,既容易消化、吸收,又能促进生长发育。
氯乙烷快速治伤
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受伤倒在地上打滚,医生跑过去,用药水对准球员的伤口喷射。不用多久,运动员便马上站起来奔跑了。医生用了是什么妙药,能够这样迅速地治疗伤痛?
这是球场上“化学大夫”的功劳,它的名字叫氯乙烷,是一种在常温下呈气体的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则成为液体。球员被撞以后,有些软组织挫伤,或者拉伤了,这时候,医生只要把氯乙烷液体喷射到伤痛的部位,氯乙烷碰到温暖的皮肤,立刻沸腾起来。因为沸腾得很快,液体一下就变成气体,同时把皮肤上的热也“带”走了,于是负伤的皮肤像被冰冻了一样,暂时失去感觉,痛感也消失了。这种局部冰冻,也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起来,停止出血,负伤部位也不会出现瘀血和水肿。这种使身体的一个地方失去感觉,又不影响其他部位感觉的麻醉方法,叫做局部麻醉。足球场上的“化学大夫”就是靠局部麻醉的方法,使球员的伤痛一下子消失的。
这种药只能对付一般的肌肉挫伤或扭伤,用作应急处理,不能起治疗作用。如果在比赛中造成骨折,或者其他内脏受伤,它就无能为力了。
伽玛射线可以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