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伤花怒放
3423100000036

第36章 上帝也疯狂:神圣反摇滚十字军 (1)

不出任何人的意料,宗教势力一直是反对摇滚的最坚决和最不动摇的生力军。它对摇滚的反对自摇滚产生起就不曾放松,而且此一反对一直延续至今,但花样却不断翻新。

在摇滚刚刚萌生的50年代,加拿大一名宗教人士便将摇滚称为“三R”(即Rock、Roll、Regret),第三个R是悔恨,“你曾在摇滚之后有过这种感觉吧。你难以入睡,因为你知道这种音乐与放纵只不过是对你的愚弄和欺骗。”爱尔兰的天主教杂志更是认为,教会的“敌人”是用摇滚歌曲“作为不道德宣传的工具”。美国芝加哥的一名主教在摇滚刚开始流行时便宣布,在天主教学校里不准播放这类音乐。一位天主教头面人物更是宣称:“在音乐之中明显地存在着神与恶魔的界线,前者鼓舞人心、宏扬美德,后者使人堕落、败坏德行。”

在一家音乐杂志上,一名天主教徒坚决主张实行音乐检查制度,因为在他看来,摇滚是恶魔的诅咒,“它会使青年人转向恶魔崇拜,怂恿年轻人用性来进行自我表达,教唆他们干无法无天的行为,并破坏神经的稳定性。”

纽约大主教斯佩尔曼曾经在数千人参加的祈祷大会上引用一篇批评“猫王”的文章,并强调父母应当对孩子们更加负责任。他严厉地责怪父母、教师和神父们“没有持续而坚决地祈祷,以让那些淫荡的音乐舞蹈受到制止”。波士顿的一名主教大人也指责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不负责任地播放由“淫词秽语”组成的音乐,他谴责摇滚乐使青年人成了好斗之人。在这种音乐的熏陶之下,青年人们自然是远离了上帝。

也许正是由于上帝的代言人们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摇滚,我们便看见了摇滚乐手们在神与摇滚之间的痛苦挣扎。

第一个为人所知的这类挣扎者是吉米·斯诺。他是乡村歌手汉克·斯诺的儿子,自己则是一名摇滚歌星,曾经在50年代多次与“猫王”同台演出。当他在一个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时,他认为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这声音自然是对摇滚不利的),于是他放弃了摇滚而成为一名福音传教士。在布道、会议的各种场合,他开始大肆攻击摇滚,说摇滚的坏影响虽一时看不出来,但待以时日便会清晰可辨。他宣称有数百名青少年都曾向他诉说参加摇滚舞会、PARTY之后的苦恼。他认为摇滚有一种“邪恶节拍”,当青少年听后或随之跳舞便会“引起帮派打斗和结伙捣乱,学习成绩也会一落千丈”。他四处宣讲摇滚的“罪恶性”,指责它败坏道德,引起青少年不法行为等等。

在早期摇滚中曾经让青年人激动不已的“小理查德”和杰里·李·刘易斯同样也是深陷上帝与摇滚之争中的人。

“小理查德”(原名理查德·彭尼曼)原来在美国佐治亚州一家餐馆里刷盘子,后来却成了一名影响极大的摇滚歌星。在他身上,同样存在着与吉米·斯诺类似的上帝与被“上帝”视为邪恶的音乐之间的冲突。1957年,正当他的摇滚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却突然宣布放弃摇滚而要做个牧师。他说:“你如果想同主在一起……你就不能要摇滚,主不喜欢它。”但是,尽管他在进教会学校之后再没有玩过摇滚,临到毕业时,他还是没能获得毕业证书。因此,他只得在60年代初重返摇滚歌坛。

在重回摇滚的初期,他从不敢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提及此事,因为在他心目中,摇滚依然是邪恶的,他无法使自己从这个观念中完全解脱出来。由于他长期远离摇滚,“小理查德”虽然还保持着从前的狂热劲头,却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光芒,而且心中从未能摆脱过背叛上帝的痛苦。终于,在70年代,小理查德宣布永远放弃摇滚和同性恋,永远为主工作,除了布道不做其他事。他这一次对摇滚的攻击更加激烈,他说:“我认为这种音乐有一种邪魔之力,我同全国各地的乐队和歌手都见过面,他们的某些歌词是有邪魔之力的,是与主相抵触的……我相信这种音乐是唆使人们远离基督的,它具有某种传染性。我坚信上帝希望人们远离摇滚而走向永久的磐石。”

同“小理查德”一样风靡歌坛却也深陷痛苦的是杰里·李·刘易斯。刘易斯在1952年时进入得克萨斯州的西南神学院,为将来成为牧师而攻读。他从小练习钢琴,但生性狂野。一次,当他用狂放的节奏弹奏《我主真在》时被神学院院长听见,院长怒不可遏,宣布刘易斯犯下“渎神”之罪而将其开除。此时刘易斯的堂兄已经将自己奉献给了主,他劝刘易斯静下心来作同样抉择,但刘易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认为,他可以通过演唱“恶魔的音乐”捞到钱,等钱捞够之后,他可以洗手不干,用这些钱来建一座自己管理的教堂。于是,他开始在小酒吧、破饭馆里弹奏钢琴谋生。

1957年,刘易斯等来了一个机会。太阳公司推出了他的《全体继续震动》,此曲大受欢迎。但是,许多电台因其“太过刺激”而禁止播出,许多牧师和教会人士更是纷纷表示为刘易斯遗憾,一些人认为他比“猫王”还要淫荡和邪恶。同年,当太阳公司要他录制《巨型火球》时,他自己便也认为这类歌是“邪恶的,唱它是一种犯罪”了。

但是,刘易斯依然前进,并发展出了他所特有的舞台风格。他在舞台上把钢琴视为仇敌似的猛砸,所以有人说他是在“揍”钢琴而不是奏钢琴。他在猛砸一气之后,会突然站起身来,一脚把琴凳踢开,嘴里大声嚷嚷,怪里怪气地尖叫。他还经常在观众面前慢条斯里地梳理他的长头发,然后又突然把它们弄乱。当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有时候干脆用头或者脚来弹钢琴,或者站到钢琴顶上去弹奏。偶尔,他还会把琴键掰下来扔给观众。因此,有评论家说,跟刘易斯比,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简直是个安静的乖孩子。

1958年,刘易斯的知名度达到了最高峰,“猫王”服役去了,刘易斯似乎可望成为新的摇滚之王。但刘易斯只看到了好的一面,因为“猫王”一走,反摇滚的强大火力便集中到了他的头上。本来,反摇滚者对他的演唱风格就深怀不满,加上刘易斯自讨苦吃,竟然在他22岁时同他13岁的表妹结婚,而且他竟然愚蠢地认为公开这个秘密无关紧要。在刘易斯周围有许多人早婚,他的姐姐在15岁前已结过两次婚,刘易斯自己也曾在14岁和16岁时结过两次婚。因此,他觉得这一切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对别人而言,事情显然不那么简单。

刘易斯是在他的英国之行期间公布这一消息的,随后,英国的《人物》杂志号召青少年们联合抵制刘易斯的唱片和演唱会;一家报纸则刊出刘易斯的照片并号召“把这个黑帮赶走”;《晚星》杂志也鼓励读者抵制刘易斯演唱会……这样,刘易斯的英国之行成绩惨淡。连曾向他欢呼过的歌迷们也开始向他喝倒彩。最后,连刘易斯英国巡回演唱会的组织者也宣布演唱会不再继续举办。回到美国之后,刘易斯发现自己同样成了孤家寡人,并且被列入了唱片工业“票房毒药”的黑名单。从此,尽管刘易斯仍然百倍努力,他再没能重有往日荣耀。

刘易斯最终知道了主的厉害。因为他将自己一生的短暂辉煌和长久失落归结为自己远离了上帝的怀抱。他的一生都挣扎在成为上帝的牧师或作为撒旦的使者之间。当他对自己的一生作总结时他说:“这是由于我把听众同我一起拖向了地狱,用《全体继续震动》这类歌怎么可能让他们升入天堂?你不能同时为两个主人效劳,你只能恨一个爱一个。”也许在刘易斯心中,曾经千百遍地后悔自己选错了为之效劳的主人。

宗教势力反摇滚在1965年时曾达到高峰。是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圣彼德大教堂对上万名参加“意大利天主教行动”运动的高中女生发布特别宣示,对某些青少年崇拜摇滚歌星的做法大不以为然,并号召抵制“由某些愚不可及的娱乐方式而引发的狂乱骚动”。

当然,摇滚乐手们常常也对教会口出不敬之言。1966年,当约翰·列侬接受伦敦一家报纸专访而谈到宗教时,列侬说:“基督教肯定会玩完。它将会消失和萎缩。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在这一点上我是对的,事实也将证明我是对的。现在,我们比耶稣还要有名。我不知道摇滚乐和基督教谁会先消失。耶稣的确伟大,但他的弟子们太过迟钝、太过平凡了。”(在后来的《上帝》一歌中,列侬干脆唱道:“别相信上帝,要相信自己。”)

在英国,列侬的这段话似乎被放过了。但当这段话几个月后出现在美国一家叫《日记本》的青少年杂志上时,许多宗教组织,尤其是美国南方的宗教组织和人士被激怒了。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两位电台主持人在电台中称列侬的话是“荒谬而亵神的”。他们号召听众将“披头士”的唱片、画片和其他纪念物送到电台,在他们计划举办的一次大会上付之一炬(这一计划后来被迫取消,因为拥护“披头士”的歌迷力量更为强大,他们的反应使得该电台的负责人不得不公开宣布该电台“将继续播放‘披头士’过去、现在和将来推出的所有唱片”)。

在得克萨斯州的金马伦,一家电台的发言人对记者说:“我们讨厌他们(指‘披头士’),就是讨厌。”该州另一家平时用三分之一时间播出福音音乐的电台则宣布,他们将“永远地”禁播“披头士”的音乐。另几家电台则发起了征求听众意见的运动,由听众来决定是否禁播“披头士”,许多人投了赞成票。其中在朗维尤一地,1800名来电台投票的人中,97%的人支持抵制“披头士”;在圣安吉洛,当地电台猛烈抨击列侬的言论,宣称“哪怕有过万的人反对我们也不在乎,反正我们坚决不再播‘披头士’”。在全美国,一共有约35家电台因列侬的谈话而禁播“披头士”,这在美国虽然不算多,但由于各种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其影响便不能小觑。在全美各地都开始有人砸毁或焚烧“披头士”的唱片和纪念物,有些唱片商店干脆拒绝销售“披头士”的唱片。纽黑文的巴比斯牧师警告他的教会成员,凡是参加“披头士”演唱会者,将会被革出教会。南加州的“三K党”也举行了焚毁“披头士”唱片的大会,会场上的一条标语是:“在此干掉‘披头士’。”

对“披头士”的狂怒并不局限于美国。梵蒂冈的一家报纸认为,同列侬的说法相比,许多东西都算不上“亵渎神圣”。在天主教势力强大的墨西哥,“披头士”唱片的销量一落千丈。蒙特雷和瓜纳华托的教士们都在城市中心广场举行了焚毁“披头士”唱片的大会。一些学生捣毁了出售“披头士”唱片的商店。南非政府则发布禁令,禁止所有商店和电台出售、播放“披头士”唱片。

“披头士”的经纪人布赖恩·爱泼斯坦为该小组的美国巡演忧心不已,便要求列侬公开道歉。列侬断然拒绝。但是,当“披头士”于1966年8月11日抵达芝加哥时,列侬还是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力图大事化小。声明上说:“如果我说的是电视比耶稣还有名,我可能就会侥幸逃脱不受处罚……我并不是说我们比耶稣还伟大还要好,也不是把我们同作为一个人的耶稣或作为一个东西的神或诸如此类的说法作比较。我不过就是说了那番话,它或者是错了,或者是被人理解错了,反正就那么回事……我信上帝,但不是把他作为一个物体,也不是视他为天空中的一位老人。我信的是人们称为上帝的、是在我们所有人心中都存在的某个东西……我并没有说‘披头士’比上帝或耶稣更好。我使用‘披头士’一词是因为我以它为例比较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