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水知识篇》(下)
34239100000003

第3章 泉水叮咚(3)

盛夏中,当地村民只要来到冷泉边,即可饮到甘甜的天然冰水。据化验,泉水中含有多种元素,对人体有清热解毒、醒神利尿、健胃化食、降低血压的功效,常饮对身体有益。当地人称此矿泉水为“延年益寿汤”。

永远保持一盆水的盆泉

在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娘子关,这里有众多的泉水。据统计,在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大小泉眼共100多处。在众多的泉眼中,有一处最有特色,十分吸引人。

这眼泉位于娘子关城堡对面南山深处一块大岩石中央。这块石的中央凹人,成为一个小水潭,水潭大小恰似一个洗脸盆。奇怪的是这个盆里的水冬暖夏凉;在炎炎的夏日,太阳把石头烤得发烫,而盆里的水却保持清凉,当地的人们无论下地、放牧、打柴归来路经此处,必到盆泉中痛饮自然恩赐的“清凉饮料”。

在严寒的冬天,即使到处冰天雪地,而盆泉里仍一盆清水,没有结冰。更奇怪的是,这盆在大石中央的水总是保持在一定的水位线上,有人将水舀去,不久,水又回复到原来的水位线上。而且,这水从不溢出盆外。

这个神奇的“盆泉”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到达里参观。

永无落叶的无叶井

无叶井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西樵山上。西樵山是一座死火山,火山口处积水而成为巨大的山顶湖泊。这里绿水青山,风景秀丽,清泉遍山,最有名的就数无叶井了。

其实,无叶井是一个不断往外冒水的泉眼,只因人们给这眼泉加砌了井壁,并加了井口石,故称为“井”。无叶井并不深,井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断,井水从井底不断往上涌出井口而流到井外。井旁绿树成荫,枝叶繁茂,但即使在深秋万木落叶的时候,井外到处布满落叶,但井里也没有一片树叶,故名“无叶井”。这是因为井中泉水不断往上涌,使水面产生一种向外的推力,将落叶推出井口,因此井内永远见不到落叶。

鲜甜美昧的鸡汤泉

民间俗语中有一句叫做“食在广州”,可见广州人讲究食,懂得品味美味佳肴。不知道大自然是否知道广州人懂得品昧的原故,特别恩赐了一眼美味的泉水给广州人——这眼泉叫“鸡汤泉”。

鸡汤泉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旗岭山的南端。泉眼有拳头大小,泉水洁白清凉,终年不断。如有人到这里作客,好客的主人就会到泉边提上泉水让客人尝尝这里的“鸡汤泉”。

客人尝过,果然觉得有一种清炖鸡汤一样的鲜甜味,使客人大为赞叹。经科学部门鉴定,认为这是一种可供饮用,有治疗胃肠疾病功效的甜质矿泉水,而且可与著名的法国巴黎矿泉水媲美。

充满神话传说的玉液泉

峨嵋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的一山一水都充满着神话色彩。位于四种峨嵋山金顶之下万定桥边的玉液泉,就有“神水”之称。

玉液泉泉水清澈,水量可观,饮之甘甜润喉,自古人们就喜欢用此“神水”烹茶。在泉旁的大石上。有明代龚廷试题刻的“玉液泉”3个浑厚的大字。字旁有一石碑,上刻“神水通楚”4个大字。清代人荆所江把玉液泉称为“天下第一泉”。泉旁石崖上,还有明代御史张仲贤题写的“神水”2字。游人到此,都喜欢听听有关“神水”的故事,品一品“神水茶”。传说,春秋时代,楚狂接舆来此隐居,朝夕诵经,感动天女,便引来瑶池的玉液琼浆供他享用,这就是“玉液泉”名称的来,由。又传说隋代高僧智岂页云游到此,常烹“神水茶”饮。后他回到湖北玉泉寺后,日夜思念“神水”。一日,一位自称龙女的姑娘表示愿为高僧取“神水”。大师高兴地说:“你如能将我留在峨嵋山的钵和禅杖取来,我便信所取的是‘神水’”。次日,高僧果然见自己的钵和禅杖从泉洞飘出,钵中盛满“神水”,高僧取水烹茶,清爽沁心。这就是峨嵋“神水”与湖北玉泉寺泉水相通的故事了。

飘兰花之香的兰泉

在湖南凤凰县南华山中,有一眼不起眼的泉,但当人们将泉水捧到嘴边时,便闻到一股兰花的香味,到处寻找,未见有兰花踪影。原来,这兰花的香味来自泉水,这就是芳名远播的“兰泉”了。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华山上树木葱茏,山涧中的泉水也浸润得清香扑鼻了。这些传说不一定可信,但兰泉的香气从哪里来呢?确实耐人寻味。兰泉之水清澈见底,无论是暴雨还是大旱之时,兰泉都不浑不竭。炎炎夏日,人们喜欢取兰泉之饮,清凉甘甜,能消暑释劳,常饮还可以健胃舒体。

鱼与人和平共处的风景鱼泉

广西全州县邓家村,有一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风景鱼泉”。鱼泉有一个大水池,水池四周被十几棵枫、樟、檀树所环抱,池边清风习习,凉爽舒适,夏日,树民们都喜欢到池边乘凉观鱼。池中泉水清澈见底,水池里生长着上百条鲤鱼、草鱼和青鱼,每条重二三斤至十几斤。这里的鱼与人们和平相处,人们不轻易去伤害池鱼,池鱼也一点不怕人,人们在池边洗菜,池鱼还聚游到人们身边,抢食人们手中的蔬菜。因而,观鱼聊天便成为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煮出盐来的盐泉

在四川省大巴山南麓的巫溪县,有一座号称“川东古刹之冠的猎神庙”。关于这座庙的来历,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猎人在森林里追赶一头浑身似雪的白鹿,追到这座庙前,猎人正搭箭欲射时,白鹿突然不见了,猎人眼前腾起了一圈圈银色光环。猎人仔细一看,原来面前是一个山洞,一股洁净的泉水从洞口涌出。猎人高兴地掬水而饮,谁知水味极咸,原来这是一口盐泉。从此,人们称这口盐泉为“白鹿泉”,并建了猎神庙。

据史书记载,在1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盐泉就已被开发利用了,人们已懂得将盐泉的水煮成盐。当地还有一段传说: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将这里作为,根据地,起义军一面打击明朝官兵,一面引泉煮盐以供军用。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泉盐生产的规模已较大,有盐灶336座,煎锅1081口,号称“万灶盐烟”。

目前,这里已建成了巫溪盐厂,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所产泉盐销于川东、鄂西等地。

一喊即出的喊泉

或者很多人不相信,泉水也会听人的话,但世上确实有这样的泉。在安徽省寿县,有一眼怪泉,人站在泉边对泉喊叫,就有泉水涌出来,声音越大,泉水越大;声音小,泉水则少;不叫它,泉水就不涌出来。人们称它为“喊泉”或“叫泉”、“咄泉”,“咄”就是吆喝、叫喊的意思。

在广西兴安县白石公社三友大队蒋家屯外有一座由白云岩构成的高约80米的马鞍山下,也有一口“喊水井”。人在泉口喊,碗口粗的水柱就会应声从4个泉眼喷冒而出。

诸如此类的“喊泉”在我国及世界个别地区也有发现。

我国古籍中也有记载,如《粤西偶记》中就记载了泅水(今广西凌云县)有一眼“骂泉”,平时没有水,但当牧童口渴,来到泉边大声喝骂,拍手顿足时,泉水就马上流出来,当牧童喝足水后,泉又停止流出。

喊泉

这些喊泉有季节性的间歇喊泉和无季节性的永久喊泉两种。

水久喊泉一年四季都可以喊出水,而间歇喊泉只有雨季的4~7月才能喊出水,其余时候喊不出水或隔一定时候才喊出一次水。

“喊泉”是由于岩洞的特殊地质结构,受声音、水生动物活动的诱发造成的。当人在“喊泉”前叫喊或发出其他声响时,声波传入洞内储水池,产生共鸣、回声、声压等一系列的物理声学作用,洞内生物受到惊动,激起水波,使处于将要溢出的临界状态的储水池水面受到压力,诱发引起虹吸作用,引起涌水。若储水池的供给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则成为永久喊泉;供给水主要来自地表水的,则成为间歇喊泉。

欢迎游人的喜客泉

明代学者焦希程曾写过一篇游记,记载了他在贵州省平坝县城西部沙作铺游览时,见到一眼怪泉,当人们站在泉旁裂隙拐弯处猛烈击掌时,泉就大量逸出气泡。如果在左边鼓掌,左边泉水冒气泡;在右边鼓掌,右边泉水就冒气泡,气泡涌出的声音,就好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鼓声。因此,人们称之为“鼓客泉”或“击掌泉”。

云南省石屏一中校园内,有一眼泉也类似,叫“喜客泉”。泉底有上百个气眼往外冒气,终日不息,气体冲起的水花高出水面二三厘米,好像开水在沸腾,其“啪啪”的水泡声,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泉边一块石碑上刻着“喜客泉”。另一块上刻着“喷珠”。背面刻着清代康熙乙酉科举人涂啤所书的二副狂草对联:“不是虎丘,宁无聚石谈经处;谁穿花径?为有喷泉鼓客来。”

另外也有一种怕鼓掌的泉。据广东水文队考察介绍,有一种泉终年水位不变,但当有人在泉口猛烈击掌时,就看到这泉的水面渐渐下降,一直降到泉眼裸露,当掌声停止后片刻,明澄的泉水又徐徐涌出,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人们把这种泉也叫“击掌泉”。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于鼓掌或外界声波振动,使泉口上方压力增大而迫使水通过弯曲裂隙外流形成的。

闻钟鼓而流出的钟鼓泉

在寺庙里,每逢清晨或黄昏,就会传出阵阵钟鼓之声,即所谓晨钟暮鼓。这对于大家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广西桂平县白石山之北,有一座白石寺,寺旁有一眼山泉,名“漱玉泉”,每当寺里的钟鼓声响起来的时候,它就会闻声而喷涌出泉水;当钟鼓声慢慢停下来时,它也随声慢慢停止流淌。因此,人们又叫它作“钟鼓泉”。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以为这是神佛的力量,使泉水也昕其话,所以寺庙一直都香火旺盛。其实钟鼓泉与其他地方的“喊泉”、“击掌泉”或“击石泉”的原理是一样的。因钟鼓响起来的时候,其声波使泉口上方压力增大,使地下水通过裂隙往外流出而成泉。

不多不少的一勺泉

一般名山都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人们往往把这些现象与鬼神联系一起,成为神奇的传说。在江西省南城县之西南隅,有一座“麻姑山”,传说这是麻姑仙女修道成仙的地方。山上有一座麻姑庙,庙内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麻姑仙坛记》碑刻。庙旁有3眼清泉——半月泉、麻姑泉、一勺之多泉。

其中,一勺之多泉最为奇特,在这只有一勺之大的泉窝里,无论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一年四季总保持一勺之多的水量,当有人用手掬水饮后,泉马上又补足一勺之多,所以人们称它为“一勺之多泉”,简称为“一勺泉”。神话传说,每年三月三日,麻姑仙女用此泉酿酒浸灵芝,献给西天王母祝寿。

当然,神话传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那只不过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罢了。据科学考察,“一勺泉”是因地下水沿裂隙溢聚而成,其涌水量极小,并千百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加上泉窝面积极小,仅仅只能容纳一勺之多的水量,当人们掬去泉水后,很快就可以补充满。

探其真相后,就不足为奇了。

甜、酸变换的双味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上的日月有更替,想不到在同一眼的泉水中,每天也有更替的现象。在江西省于都紫阳观内,就有一眼怪泉,不知情的客人来到这里,尝一尝这里的泉水,觉得泉水带有微微的甜味,客人还以为是主人好客放了糖。第二天再去尝泉水时,觉得泉水变成酸味了。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原来是一眼双味泉。这泉每逢单日为酸味,而逢双日水就变为甜味。

一年四季泉水都不断流淌,每日都交替变着甜、酸味,故称为“双味泉”。

甜、酸、苦、辣、麻的五味泉人们喜欢把心情复杂的时候比喻为“打翻了五味瓶”,但实际上谁也未尝过“五味瓶”

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想尝一尝,就可以到江西省永丰县富溪乡的九华山脚下,这里有一眼天然的奇异泉水——五味泉。

初饮此泉水,觉得甜味适中,沁人心脾。但细细品味,又觉得有点辣嘴麻舌。咽下喉头,觉得又有点苦味。再打一个饱嗝,喷出的是一股微微的酸味。果然酸、甜、苦、辣、麻,五味都有,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五味泉”。

经专家初步测定,五味泉水中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多种功效,在国内实属罕见。

五味泉晶莹透澈,清冽甘美,凉爽沁肺,口感极佳,各项指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有关方面正准备在这里建饮料厂,用此泉水酿制成美酒及“可乐”、“果露”等多种饮料。到时,天下人都可以尝到这奇特的“五味泉”了。

不用烧开水的茶泉

一般客人到访,我们都会用开水泡一壶香茶招待——热茶代表主人的热情。然而,在湖北省神秘的神农架的大酒壶山脚附近,有一股很特别的清泉,只要你舀一杯泉水,把茶叶放人杯中,很快,卷得很紧的茶叶就会飘飘悠悠,慢慢舒展开来,像花蕾缓缓绽开。10分钟后,杯中的泉水由清变绿,由淡变浓,并散发出一种米兰的清香,还略带一些桂花的甜味,与热水泡的茶一样可口。

这种以生泉水便可沏茶的水并不多,堪称为一绝。据说,在神农架的那么多泉水中,只有这一股有此特异功能,因此,人们就把此泉称作“茶泉”。

遇烟即沸腾的沸泉

海南省万宁县北大黎族苗族地区,有一处温泉,只要遇上烟雾就会“沸腾”。这处温泉共有泉眼数十个。主泉坐落在一条宽5米、长40多米的山沟里,其余副泉则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腰上。泉水汇成两道细流流人附近的龙尾河,使龙尾河长30米的河面,在早,晨、黄昏的阴天,都覆盖着弥漫的水蒸气。

这处温泉有个奇怪的现象,如果该泉附近连续受到噪音的影响,特别是把点燃的香火或其他烟火,放在任何一个泉眼之上连续盘施几分钟后,附近的所有泉眼都冒出连环般的气泡,并发出“啧啧”的微音,泉水也随着滚动起来,其状如汤沸,涌出的水量也明显增加,水温也从50摄氏度上升到75摄氏度以上。这时,整个泉面,甚至整条山沟都弥漫着强烈硫磺味的水蒸气。如果继续对泉眼施加影响,这种奇特的现象就会继续存在。对这种奇特现象,目前尚未找出形成的原因。

不能“同甘共苦”的甘苦泉

河南省焦作市西太行山南麓的月山上,有一对并列的井泉,两泉之间相距仅30厘米左右,若搅动其中一泉之水,另一泉之水也随之微微动荡,可见两泉之水有相通之处。

相传有两兄弟步行来到这里,大家正走得口渴,见此两井之水清澈,哥哥便到一井打水来喝,喝完后大赞井水甘甜。弟弟闻知,也到另一井去打水,一喝之下,感到井水是苦的。

哥哥说:我们兄弟一脉相承,为什么要骗我?弟弟听后不服气。两人相闹之下,一路人走过来,告诉他们,这两水虽相通,但其味不同。原来这两口就是著名的甘苦泉了。这两口井虽然相通,但却是从不同的泉眼涌出的。所以味道不同也不出奇了。

笑声阵阵的笑泉

安徽省无为县鼓楼乡的轩车山下,有一眼奇怪的泉。当有人站在泉边高声谈话或拍手时,就会听到附近有阵阵笑声发出,但转头四望,却不见别的人影,如果迷信的话,一定以为会有鬼神作祟。其实这是泉水遇到声音时,发出像沸水般的翻腾之声,这声就像人的阵阵笑声,当人停止说话时,这“笑声”也随之平静下来。因此,人们称它为“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