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34242500000009

第9章 走宁夏(1)

一出银川机场,天旷地远,阳光敞亮,刚才还汗津津黏糊糊的胳膊,好像用干沙子搓过一样爽净。人粥似的闷燠的北京给甩远了,它追不上我了,眼下的空间突然无比的阔大。远望沙碛漫漫,身边人流熙攘,满眼晃动着由大陆性气候和风沙天气酿造出来的一张张棕色的油性面孔,满耳交响着男女声的“京兰腔”——一种兰州话与北京话嫁接后略带沙音和尘土味儿的普通话,流行于甘宁青新广大地面,听来颇觉亲切。是不是因为要搞西部大开发了,这里人说话的嗓门格外的大。

我知道,在一九五八年民族区域自治之前,宁夏是甘肃的一个专区。于是,作为离乡多年的甘人,便忽然有归家之感。然而,这是错觉,一种却认他乡是故乡的错觉。宁夏这块成吉思汗倾了全力五次才勉强攻下,且最终因之魂断六盘山的地方,这片以红枸杞、黄甘草、白滩羊、黑发菜驰名于世的塞上沃野,能没有自己独立而骄傲的历史和现在么?

宁夏文联余光慧女士坐着张贤亮主席的“蓝鸟”来接我们。她说张主席慷慨得很,这车就让你们用上几天,他宁可步行数日。余女士为人麻利,属于西部那种办事干脆的女性。她顺手递我一张手写的日程表,除了必要的文学活动,还安排了看贺兰岩画和中卫沙坡头。她问我还有何要求,我沉吟了片刻说,能不能到固原看看?她说,从中卫到固原,要纵穿整个卫宁平原,路途远,时间也紧,不过,只要你不怕辛苦,非要去,也能去。

她自然无从知道我想去固原的来由。在我四五岁时就知道了固原这个名字,因为同院的小伙伴田田是固原人。田田的父母前后生过两对龙凤胎,生下了田田兰兰龙龙凤凤四兄妹,此事曾在兰州广为传扬。田田是头一对龙凤胎中的男孩,女孩即是他的同胎妹妹兰兰,小时候我们昏天黑地玩在一起。可叹半个世纪了,田田那张质朴的脸,兰兰那翘得高高的小嘴,还有我在他家吃过的一顿鲜美的羊羔肉,竟还未从记忆中抹去,悲夫!

银川变得美丽多了,平添了好多现代建筑,习习晚风中徜徉于新扩建的“步行街”,有种身在高原的抬升之感,如踩高跷一般。前些年我曾第一次匆匆到银川,只记得灰蒙蒙的天底下,矮平房密麻麻挤成一簇,只有赫宝塔和承天寺塔一西一北高耸云中,遂显得塔愈高而房愈矮。不知那天是我心情不好,还是天阴得重,竟觉得银川老城如一座萧瑟的大村寨。我听人说,昔日银川民谣曰:“一个公园两只猴,一条马路两个楼,一个警察看两头。”极言其小而寒碜,现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银川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一带属碱性土壤,远看白茫茫一片,故有此名。又一说是,古代银川一带盛产白银,故而名之。这些说法都于史无证,被当地历史学家推翻了。有记载的一则说法是,前秦符坚的骢马城就在这一带,骢马是一种青白毛色相间而呈葱白色的名贵骏马,因符坚是氐族首领,而氐族语又呼骢马为“乞银”,故而放牧“乞银”的地方就叫“乞银城”,后来叫顺了嘴就叫成银川了。这种说法我看倒有几分道理。一九二八年旧中国成立宁夏省,其时银川也叫宁夏城,两个名字重叠,叫起来不方便,需要改。后值******来宁夏,马鸿逵召集社会贤达拟了“兴中”、“怀远”、“银川”、“兴庆”等几个名字,请蒋挑选圈定。谁知马鸿逵递毛笔时手一抖,蒋没有接住,掉到纸上,可巧就掉到银川二字头上。蒋很不高兴地摆手说,勿圈了,勿圈了。遂只得定为银川,蒋也默认。这传说确否,不得而知,但好玩得很。

那么宁夏的名字的来历呢?追溯起来,那可就是一部伟大的传奇了。宋初,党项羌李元昊确立西夏帝国并称帝,版图之大,气焰之嚣张,立国时间之久,为史所罕见。李元昊此人强项而英纵,似乎特别喜欢斗气儿。范仲淹恳求他,只要答应不再使用“帝”字,他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李元昊并不买账,偏要大用特用这个“帝”字,能把人气晕。形势对他不利时,他也假装顺从,自我蔑称为“兀卒”,其实埋了钉子,后经人破译,乃“吾祖”的谐音,对方回信若依此称呼,即落入“我的爷爷”之陷阱。你说可恼不可恼?但宋朝硬是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有强悍的实力。

成吉思汗可能也是被李元昊的后裔们气坏了,发誓非荡平西夏不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灭掉。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他中了西夏人的毒箭,毒发而亡。关于他的死地,史书有两种记载,一说死在甘肃清水行营,一说死于六盘山凉天峡,近年来以后一说占上风。他临死时,围困了半年的中兴府(即银川)并没有真正攻下,西夏国主李一面表示要献城,一面故意拖延着。成吉思汗咽气时最后留下话,说他死后暂秘不发丧,等李来献城时,予以捕杀,并坚决屠城。可见他恨西夏恨到了什么程度。能叫一代天骄恨之入骨的对手,肯定也是顶天立地的枭雄。在宁夏,你还会听人提起黑城子,那是西夏的故都,又名哈拉浩特。“哈拉”黑也,“浩特”城也,它在遥远的额济纳旗弱水流域,离居延海已不远。那里的最后一主“黑将军”似应早于李元昊,他勇冠三军视死如归的惊天气概,和他在城破前窖藏贵重金银文牍器物的故事,至今流传在民间。俄国人柯兹洛夫,匈牙利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嗅觉都灵得很,他们都曾艰难跋涉,远赴黑城,掠走了大批文物。

西夏啊西夏,在历史的长夜里,二百年,太匆匆,你来得迅,去得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像一个酷烈而又浪漫的噩梦。元灭西夏后,置宁夏路,始有了宁夏之名。所以,宁夏宁夏,就是扫平西夏,永保安宁之意。

去看岩画的那天,天气晴好,贺兰山在银川城的西北方向若隐若现,勾勒出雾岚似的一溜长线,其幻影如一队骑手控驭着骏马,与我们的汽车并排比赛速度,车跑多快,它们也跑多快。一查书果然,“贺兰”乃蒙语骏马之意,看来古人的艺术感觉与我辈并无两样。原以为游人如织,临近时才发现因洪水冲垮了道路,静寂无人。我看见山根下有两座相距不远的玲珑宝塔,颇幽玄,就提出要去,随行的考古专家许成先生说,那是有名的拜寺口双塔,当然好看,可惜“看山跑死马”,路也不通,还是看岩画吧。不久车被鹅卵石窝阻挡,我们只有弃车步行了。忽见一渠由山中蜿蜒而下,水流湍急,用手一试,寒彻肌骨。猛抬头,铁泥堆积似的贺兰群峰背依蓝天,正垂睑俯视着我们,一种旷古岑寂、万年无人的洪荒之感顿袭心头。

所谓贺兰岩画便藏在这数不清的山谷中。我们一入谷,细看沟谷两崖,果有姿态各异的奇怪图案赫然而现。岩刻五花八门,还杂以天书样的西夏文字,其中似人似怪的头像特别多,考古家说那叫“类人首像”。有一头像毫光四射,听说已被命名为东方太阳神了。动物也多,似有马、驴、牛、羊、鹿、狗、虎、骆驼、鸟等等,均在似与不似之间,多半是我瞎蒙的。还有大手印大脚印之类,看多了也烦。

突然,我发现有一幅画煞是有趣,画中人做骑马蹲裆式,下体某个部位吊得老长,显系夸张,他左手抡一老虎样野兽,右手抡一不明武器,颇有点洪教头式的逞能。许先生凑过来一看说,这是在跳舞呢。经他指点,我慢慢看出点门道了,发现画中人或做弯弓射箭状,或做挥鞭牧羊状,或做操戈战斗状,还真够多样化的。我无法想象,是何人于何时用何种工具刻制了如此多的奇怪图形。许先生说,它们是古代游牧于贺兰山一带的北方诸民族的生活风俗和精神崇拜的写照,目前国内发现岩画的地方不少,但论学术价值,论文化意蕴的复杂和深邃,似皆非贺兰岩画可比。但它不是同一时期,同一民族的制作,比如这条沟里,南面崖上多狩猎形态,裸体人形,比较早,北崖有西夏文字,就比较晚。至于年代,迄今无定论,因山体类花岗岩型,用再硬的石头也刻画不出来,必须用金属钝器,甚至必须是铁器,所以不会早于春秋战国。对于年限,我这门外汉却有些不同看法,我总觉得它的上限要早得多,早到新石器乃至旧石器时代才对。古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可以攻,石何能例外?我见过上古人类的特种石斧,不明兽骨制成的尖锥,还有天上掉下来的陨铁做成的石钺,其锋利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