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玩味
34248100000068

第68章 速冻食品深陷“细菌门”需严控产业链

17日,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其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速冻食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的结果,显示其合格率为74.3%,其中,不合格产品首次涉及湾仔码头,而此前被曝光的三全食品再次榜上有名。至此,继思念和三全速冻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国内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中华工商时报》11月21日)

速冻食品深陷“细菌门”,与速冻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密切的关系。速冻食品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必须把控好每个相关环节。整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若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这种细菌在食品中滋生。

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做到严控温度,不会导致细菌的出现。但在运输流通、终端则难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冷链、零售终端的冷库、冷柜等设备温度不达标,都有可能产生。在流通领域中,速冻食品的传输,就可能导致温度升高。不少物流公司与生产企业的转运时,速冻食品的环境发生改变,这些环节是最容易导致病菌产生的过程,如何做到流通领域严控温度,这需要制度来保障。物流企业需如何保证温差范围内的速冻食品转移。而如今很多物流企业只保证承接的运输品不损坏,而未达到更高一级的服务,不会因为物流的因素而导致食品产生细菌和发生变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单地说是一种致病菌,它本身并不致病;但是,它能够产生一种毒素叫做肠毒素。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至80℃、30分钟可被杀灭。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速冻面米食品在零下5℃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菌的生长和繁殖。

中国的速冻业面临着一种恶劣的竞争环境的束缚和标准不一的困境。要给速冻业“细菌门”解冻,除了从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理清速冻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时,要严控转移中的温度变化,控制转移时间。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只有严控速冻食品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才能不给细菌滋生的空间和时间,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安心、放心。

(2011年11月25日 中国质量报 荆楚网 中国食品报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