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玩味
34248100000080

第80章 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与爱国主义无关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规范,否则就会被定性为“叛国”。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爱不爱国,不能简单地定性,也不能肤浅地认为,也不是以简单的例子作为判断的标准。

对于这样的争议也不只出现一两次,华人向自己的学校捐款,如果是国内的某个学校,好像天经地义。然而,这位华人却将巨额资金捐赠给了美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再一次被不少人认为他的举动与“爱国主义”有关。不将这笔巨款捐赠给教育过他的国内学校,情理难容。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1月8日,环球网报道的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1月10日《环球时报》)

7个“8”组成的这一组数字是庞大的,可以得出结论,张磊在耶鲁的学习以后,他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和值得骄傲。这其中的功劳,理所当然不能抹杀国内培养过张磊的学校,甚至包含国内各级学校的培养。只要某人成功以后,只要与这人相关的学校都会自然而然地平添一份荣誉感。相信这几天,就有不少与张磊有关的学校在关注着这位从他们学校走出去的高材生,将他树立为榜样,引以为豪。“今天以学校为荣,将来学校以你为荣。”不少学校的期望,今天,不少学校应该以张磊为荣!

7个“8”组成的这一组数字,与中国文化的“发”与吉祥有关,他有意为之也好,有意引起注意与关注也罢,他高调地以这样的方式“出风头”,在慈善面前,他的作为是值得肯定的。不管他将巨款捐给哪个国家的学校,作为他的资金,他有权自由支配,任何人无权指手画脚。有多少人怀着道德优越感在这里横加指责,以及给他乱扣“帽子”的人是否应该打盆水照照自己,你实践了多少?向你的母校回报了多少捐赠?

他的这笔巨额捐赠带给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不仅是感动,而是表现出中国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在全球著名学府学有所成。他以这种方式作为回报,用他的话来说:“是感谢耶鲁管理学院给他人生和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感恩文化中非常经典的“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张磊觉得在耶鲁学到了很多,收获不少,在自己的事业获得阶段性成功后,他做出决定,回报学校一笔迄今为止该院收到的一笔最大的捐赠。这是中国感恩文化的一次推广,同时也是人类共性中的感恩体现。

如今,多少学子交钱读书,以为老师就应该教授给他这些知识,从简单的经济角度看问题,等价交换,无需感恩与回报。这种现象,在现在的高校中,有不少学生固执地坚持着。殊不知,知遇之恩不易,你有幸走进这样的著名学府,与你的努力有关,同时也与学校的选择有关,同时也与学校建立的品牌,与学校老师的品德与学识密不可分。张磊取得成功,并非偶然,也非运气。在竞争激烈的美国,他的成功,与耶鲁这样的著名品牌息息相关,以及该校的老师无私赐予的学识相连。他回报学校,无可厚非,也无争论的必要。多嘴多舌的人,狭隘地看待他,不是显示你的聪明与高尚,而是正在展示你的无知。

7个“8”组成的这一组数字,张磊没有分成多少份,来个平均主义,当个“好好先生”,从教授过他的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每人”一份,“坐排排吃果果”,分享这样的成功与喜悦。这是多少人期望看到的结果。只有这样,好像才能显示出张磊很“懂味”。可是,这样的“懂味”局面未出现,张磊有些“偏见”。于是,张磊惹火烧身,不少人认为张磊“忘本”,没有“一碗水端平”。还有人认为他“忘恩负义”,动物尚且知道“鸦反哺”、“羊跪乳”,你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不知道感恩与回馈了?甚而还有人认为他不够“爱国”,这样的“帽子”不管张磊情不情愿,都得给他强行戴上。祖国还处在伟大复兴的阶段,他应该对祖国予以回报,这是不少人给他“扣帽子”的理由。

捐与不捐是张磊的自由,与爱国主义无关,更与“忘恩负义”扯不上关系。爱国不是捐赠一笔钱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这样,那就变成了“符号爱国主义”,不捐钱你就能证明他就不爱国?这显然是狭隘地理解“个人爱国主义”。个人爱国主义是一种感性、自愿的爱国主义。这种类型的爱国者有着某种确定的爱国观,这种爱国主义在结构上与其他的价值观理念、运动相似,其政治上的表现为,力图让其本人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法律支持。

(2010年1月11日 新京报 东南网 海峡都市报 光明网 国际在线)

湖南广电构建“娱乐帝国”的现实与梦想

“电视湘军”,湖南的一个著名品牌。同时也是我国电视业发展的一排头兵,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新世纪的征程中,“电视湘军”完成第二个发展阶段,正式以豪迈的姿态迎来第三个阶段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电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内容的逐步改革相伴相随、逐步推进的过程。第一个阶段,电视仅仅是个媒体,播报新闻成为主要的功能;第二个阶段,新闻立台成为主流方向,开始在各个方面呈现雏形,多元功能开始在电视上出现。第三个发展时期,差异化发展与专业化推进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今,迈入数字化时代,在技术的坚强保障下,电视内容除了新闻节目以外,还可以突破电视仅为媒体的概念。不仅仅简单地播报新闻,而新闻只能成为电视内容的一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视角早已被不少电视人发现,正在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将资源利用到最大化。

绚烂,源自寂寞。湖南电视以娱乐立台,在地方电视台中,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瞄准了一个主攻方向。并非特色的选择,要打造成特色,其难度不言而喻。这样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有捷径可寻。他们通过地方台的常设娱乐节目入手,不断改革与创新,顺应观众的需求,常变常新,以观众的需求为追求目标,改变以往“以产定销”的办台思路,改为站到观众一边,以销定产,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栏目,我们就制作什么样的节目。这是湖南电视不断探索,从以往一直由“精英娱乐”统领的娱乐江湖中,寻觅到一条大众化的娱乐道路。

执著,春风化雨。娱乐细分时代下,大众需求五花八门,娱乐需求越来越细化。学院派的娱乐主流已经不能满足多样需求,而此时,湖南卫视洞察出这样的需求,适时地不断推陈出新,从《幸运三七二一》到如今的《快乐大本营》,从《故事酒吧》到如今的《一家老小往前冲》等等各类娱乐节目,经历无数阵痛与变换,以观众的喜欢作为评判标准,观众喜欢看,收视率就是最好的检阅标准。就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湖南电视不断打磨,不断自我否定,才有今日令业界刮目相看的一些成绩。从《超级女生》到《快乐女生》,《超级男生》到《快乐男生》一个个来自民间的草根娱乐,同样获得掌声雷动,与学院派的主流娱乐形成同处一片天,娱乐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局面。

风霜,催熟梦想。以“快乐中国”立台的湖南卫视,以打造“娱乐帝国”为宗旨,迅速把控大众的需求,以草根的姿态每周出现“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以往过年才有的娱乐大戏,由于湖南卫视的率先“快乐”起来,将这种娱乐氛围化解到日常生活,让电视不再是摆设,仅仅看电视机和看新闻这样的功能。大众的娱乐需求伴随在每天的生活中,满足大众娱乐的需求,日子越来越红火,娱乐节目天天有,天天像过年,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现实得以实现。湖南卫视经过10多年的快步发展期,第二个阶段经历了不少艰辛与阵痛。不断改变思路,只有思路才有出路。湖南广电这个群体从默默无闻,与全国众多省级卫视没有多大区别的同质化,迅速在竞争惨烈的电视丛林中杀出重围,鹤立鸡群,迅速脱颖而出,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怒放,生如夏花。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湖南人“霸得蛮,吃得咸”的一些基因,在湖南电视人身上得到深刻的展现。围绕现有的卫视台为中心构建的湖南电视集团,形成差异化,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每个台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点”重要,才使“中心”可以优中选优,才可以形成集合,形成整体出击。国际频道、经济频道、都市频道、电影频道、卡通频道、购物频道等等,都在跟自己较劲,与业界同行竞争,“暗战”实施到每个岗位。边缘开花,逐步延伸,形成娱乐演艺公司,构建营运平台,电视剧制作,节目输出,人才输出,多元合作等等。湖南广电正如怒放的夏花。

超越,梦想正近。湖南广电已经具备打造“娱乐帝国”的理念,人才集群。恰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鼓劲与引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近期,湖南广电与青海卫视合作,输出娱乐节目,已经开始“走出去”,这一切的构想还在运筹帷幄中,我猜,湖南广电心中有个梦想,参照与学习的榜样——时代华纳集团。时期绝佳,机遇难求,这是湖南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与品牌。多元文化产业齐头并进,跨区域合作,在政策保驾护航下,不少项目都将成为现实。我们拭目以待,在不久的将来,梦想将照进现实。

(2010年1月13日 中国文化报 东南网 中国电视报 央视网 中国青年网 江西网 金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