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同事久了成朋友一言不慎皆成仇
同事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简单:互相知根知底,最有可能成为无所不说的朋友;又因为言多必失,互相之间又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一言不慎,又极容易反目成仇。
1.尊重朋友的意见
我们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和别人意见不同而得罪了许多朋友。所以,常常有些人总是劝人不可以在意见上与人作对,与人冲突。这种看法,其实是很片面,很肤浅,而且也是不老实的。无论一个人,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的极愚蠢的极狂妄的人外,几乎每一个人都更喜欢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如果你对他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没有说一个不字,第一次见面他也许很高兴,但不久之后,他就会觉得你完全是一个滑头的人。处处都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看得起你的。
那么,你会问:怎么样才能对人老老实实表示自己的意见,而又不会得罪人呢?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的,很简单的办法,同时也很有道理的办法。
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实,你只要细心观察社会和人生,你就会发现只要你的办法是对的,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你要知道,得罪人的不是你的意见本身,而是你对别人意见的态度。如果在你表示不同意时,把自己的意见看作绝对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简直是愚蠢幼稚、荒诞无稽,那你就伤害了朋友的自尊心,而且还是伤得很厉害。
因此,你只要遵守一个铁的原则:在你表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你要假定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你不要强迫人们立刻相信你的意见,你要容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你的意见,而且还要供给他们考虑你的意见的根据。若要朋友和你自己一样地相信你的意见,你必须提供给对方相当充分的资料,叫人足够相信你的意见,既不是盲从,也不是武断。
在这同时,你还要表示愿意考虑别人和你不同的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据使你相信。你要表示,假使对方能够使你相信他的意见,那么,你就立刻抛弃你自己原来的看法。
这样,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意见。
这样才是最理想的互相交谈方式。
有的时候,如果你自己的看法和众人的意见相差太远,你可以事先做这样的声明:“也许这是我的偏见。”或者再加以补充,说:“我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和大家一致。可是目前我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理由这样做。”
许多人在众人面前,常常没话可谈,就是因为他到处都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如果他一方面不愿意随声附和自己不同意的意见,一方面又怕说出自己的意见会“得罪人”,那么怎么办呢?那当然只有不说了。
2.让别人也说两句
你应当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同事听了很感兴趣,但是说话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无休无止,说个没完,否则会令人疲倦。说一个题材之后,应当停顿一下,让别人发言,若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而整个局面由于你的发言而人心向你,这个时候仍必须由你来支持局面,那么,就必须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维持其生动活跃的气氛。
在谈话当中,同事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但是,在说话过程中,应容许别人说话,有别人说话的机会,更好的方法是找机会诱导别人说话,这样气氛更浓,大家的兴致更高,朋友之间也更融洽。当说到某一细节时,可征求别人对该问题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试述自己的见解,务必使对方不致呆听着,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人。
如果你的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别人仍没有将说话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主动发言的能力,应该设法把谈话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即使你精神好,也应该让朋友休息。自己包办了大半个发言的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尔为之的方法。千万不要以为别人爱听你自己的说话,就不管别人的兴趣与否随便说下去,那么,就是违背了说话艺术之道。
同事、朋友间最好的谈话资本,是有朋友的话在里面。那种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人,常常坐在一个角落里,吸着香烟,当他偶然听见另外一些人哄堂大笑时,也照例跟着一笑,但是,这种笑显然是敷衍的,因为那种笑容随即就收敛了。他的眼光已经移到窗外的墙壁上或者是其他的目标,这种人不会单独来看你。你要明白,这类人或因年纪小,或是学问兴趣较高,而时下在座的其他人比较市井俗气一点,谈天说地,问题无非是饮食男女、金钱美色,或出语俚俗,言不及义,使较有修养的人望而却步,所以,他才独自躲在一角。
对这种朋友只要你知其症结所在,你便可以在几句谈话中探得他的学问兴趣如何,然后再和他谈论下去,这样便很自然引开谈话内容。只要你恰当地提一些问题,就可以保持着一个增长你学识的机会,他见你谈吐不俗,在这举世混浊中,一定会引你为知己,如此一来,僵局就打开了。年纪较大或较小的一类,因年龄差距大,社会经历、生活经验不同,因而兴趣不同,趣味也无法相投。所以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来打开话题。
3.主动和朋友说话
要想你的话能发生灵效,你必须先竭力使你的话确有一吐的必要不可,说话中除报告一些事实,还要表明对这些事实的态度。
说话成功的人,大都是富有活力和精神抖擞的人,他具有超越的爆发力,把他内心的情绪爆射出来。倘若你因为害羞,不敢和人交往,不敢和社会接触,那是多么可惜的事。因为畏怯是可以征服的,害羞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特有感情,这种心理和感情,是可以纠正,而且也是必须铲除的。
如果你觉得害羞,只要有耐心去纠正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倘若把自己关在屋子中,对着镜子说话,深信你一点也不觉得害羞,一点也不觉得难堪,这又是为什么呢?
可以这样地说:身体上你是没有什么毛病,可是你没有发展社交能力,所以你在人群之前,会感到内心的不安,你假如有这种现象,应该鼓起勇气慢慢与朋友一次再一次地交谈,虽然开始谈不好,也不用灰心,反正老朋友之间是不会计较的,说话的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
有良好的口才,说话流利,是会使你所说的话发生良好的效果。要使口才好,说话流利,首先应克服害羞的心理,那些具有滔滔不绝口才的人,只要一开口,许多朋友都会过来围住他们,好像他们都是人生最好的伴侣,不愿意轻易离开他们,这是多么值得我们羡慕啊!
一个有善辩口才的人应当明白,这并不是天赋予的特种权利,这种天才也并不难造就,一分天才,九分努力,倘若还觉得有些怕见人,有一种克服这弱点的办法,当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可故意走到某家商店前,向售货员问一声现在是什么时候,或是故意走到警察局问某街路怎样走法,你尽可试验一下这种方法,它一定可以增加你多与人们交谈的勇气,减少害羞的心理。
我们常见许多会说话的人,真是值得我们钦仰,一开口,仿佛像江河里的流水,滚滚不绝,但另一部分人,常是讷讷不能开口,一句话要说大半天,还是辞不达意。这究竟有什么分别呢?其实,原本生来的口才并不分高低,只是由于后一部分人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与精神,以致他们只得退步。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想像勇敢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中都是值得尊崇的。所以,你不要顾虑脸红心跳,你应当向大家开口说话,你总不能只听别人的讲话,你总不能让人家把你当作一个没有感应的木偶,你应当勇于忍受一切难堪,鼓起你的决心,主动和朋友说话,那么,不久之后就可以成为滔滔不绝、能言善辩的人。
4.朋友间少讲客套话
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和你说话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欢,惟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针芒刺背,坐立不安,终于逃了出来,如释重负。
这情形你大概经历不少,同时你就得想想,你如此对待过你的朋友吗?
虽然是客气,但这客气显然是给人痛苦的。开始会面时的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太不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双方的兴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做极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大概朋友初次会面,略讲客套后,第二次第三次的见面就应竭力少用那些“阁下”、“府上”等名词,如果一直用下去,不在相当时间以后废除,则真挚的友谊必无法建立。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倒一杯茶吧。你说“谢谢”,也就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么最多说:“对不起,这事情要麻烦你。”也就很够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呵,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拿这些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等一大串,你在旁边听见也会觉得不舒服的,可是你自己也有这样毛病吗?
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成语似的流水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讨厌。说时态度更要温雅,不可现出急促紧张的状态。还有,说时要保持身体的均衡,过度的打躬作揖、摇头摆身作态来帮助你说客气话的表情,并不是一个“雅观”的动作。
把平时对朋友太客气的说话略改为坦率一点,你一定可以享受到友谊之乐。对平时你从来不会表示客气的人们稍为说话客气一点,如家中的亲人、你的孩子、商店的伙计、计程车司机等,你一定会收到意外的好处。
要避免过分的客气话,在一个朋友家中,这是窘迫主人的最好的利器,而当你是主人的时候,那又是最好的最高明的逐客方法。这方法的奏效,更胜于把他大骂一顿,如果你怕朋友们到家里干扰你,拼命跟他说客气话好了,临走勿忘请他有空再来,你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的。
前面说明太多的客气话使人不愉快。现在,来讨论说客气话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第一,缺乏真诚的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贵号生意一定发达兴隆。”“小弟才疏学浅,一切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看来,是非加以改正不可的。
第二,要言之有物,这是说一切话所必具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毋宁说“阁下上次主持的冬季救灾义演晚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他的著名工作。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经营手腕。
请人“指教一切”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
5.同事、朋友面前不自吹
爱自我夸耀的人是找不到好朋友的,因为他自视甚高,睥睨一切,不大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他一心只想找那些奉承和听从他的朋友。人们对这种人是尊而远之、惟恐避之不远。这种人如果让他做生意,他觉得没有人比得上他;如果他是艺术家,他就以为自己是一代大师。凡是有修养的人,必定不会随便说及自己,更不会夸耀自己,他自己很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在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没必要自己去说。
请你不要自吹自擂,与其自己夸耀,不如表示谦逊,也许你以为自己伟大,但别人不一定会同意你的看法,自己捧自己,决不能捧得太高,好夸大自己事业的重要性,间接为自己吹嘘,纵使你平日备受崇敬,听了这话别人也觉得你没品位。
千万不要故意地与人为难,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自己和别人的意见不同。如果你说这是黑的,他就硬说这是白的,但是,如果下一次你说这是白的,他就反过来说它是黑的,这种处处故意表示自己与别人看法不同的人,和处处随声附和别人的人一样,都是不老实,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们憎恶,是不忠实的朋友。说话是帮助你待人处世的一种方法,说话的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口才很好而到处不受人欢迎的人,不要为了要表现你的说话口才而到处逞能,惹人憎恨,口才一定要正确而灵活地表现,而不是为了自吹自擂,借以宣扬自己。
听了对方说话之后,发现其中有一点与自己的意见不同,立刻就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就也立刻以为自己的意见全被否定了,这当然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这种场合,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了,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那一方面。这样,对方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的部分其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即使你所不同意的地方是对方的次要方面的意见。不过,你最好仍能预先表示,对于对方的看法观点是同意,即使它是最不要紧的观点。这样做,对方才体会到这是老实的表现,是真诚而又实在,并没有做违心之事,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也是为了缓和双方的气氛。
不要抹煞朋友的一切意见,在做法上也要这样做,如果抹煞了朋友的一切,别人的好处一点也不承认,这样,谈话就可能不融洽,要再继续谈下去也有困难。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有多远,冲突得多么厉害,我们要表现出一切可以商量的胸怀,并且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接近的看法,使双方不致造成僵局。
什么都可以谈,但是,在浩渺无边到处都可以航行的谈话题材的大海洋里面,也有一些小小的礁石,要留心地避开它,对于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做一本百科全书,即使是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所以,坦白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绝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这是使别人对你的谈话,认为有值得参考的价值,没有吹牛,没有浮夸,没有虚伪。
对陌生人不夸耀自己的私生活。例如: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或是老向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了不起。不要在一般的公共场合把朋友的缺点和失败当作谈话的资料,不要经常重复同样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诉苦和发牢骚并不是一种良好的争取同情的手段。做人的基本态度也应该这样。
6.诚心地赞美朋友
对朋友发出一番赞美之辞,不仅是加深友谊的成功秘诀,同时也能唤醒朋友的潜在力量,提起朋友的自尊心,从艰难困苦中超越出来。现实生活中需要赞美的场合很多,赞美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赞美使对方感到愉快,自己也心境开朗。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太不注意,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需要,更没有意识到你的一番赞美之辞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心理,从而又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这个人的信赖与友情。
莎士比亚说过:“我们得到的赞扬就是我们的工薪。”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别人“工薪”的支付者。你也应该慷慨地把这种“工薪”支付给你的朋友。我们平时听到的最多的牢骚是什么?不是“太累了”或“太苦了”,而是“干了这么多,谁也没有说个好字”。这类似的牢骚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人们需要得到“工薪”,而应付“工薪”的人又太吝啬了。
有人说,赞扬是一笔投资,只需片刻的思索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报酬。这话有些道理,但似乎又含有太多的实用主义的味道。赞扬不应该仅仅为了报酬,它还是沟通情感、表示理解的方式,如同微笑一样,也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们能活上两个月。”
这里所说的赞美,是指诚心诚意、真真实实的赞美,而不是虚伪的应酬话,也不是言不由衷的阿谀之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给人以诚心的赞美,有些人就是不肯赞美别人,他们的理由是:
①第一次与人接触,关系还比较生疏,对人家的情况不大了解,如何对人家表示赞美呢;
②有的人因为他的成就大,获得的评价很高,我们没必要当面再去称赞一番;
③第一次与异性交往,尤其是面对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尽管觉得她是个美人儿,可如果我嘴里说出赞美的话,人家会认为我居心不良;
④有的人太普通了,还有许多毛病,实在不怎么样。就算有点可取之处,但也不过是些琐碎、细小的事情,对这种人表示赞扬没什么意思;
⑤对于服务人员,没有必要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因为他们做得再好,也是为了赚我们的钱。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理所当然,没必要再对他们表示满意和感谢;
⑥关系要好的人,彼此间早已相知,何必还要表示赞扬?对方从不怀疑我对他的感情和信任,似乎再没什么必要表示自己对他的喜爱和赞赏,弄不好反倒显得生疏;
⑦对于领导者,我不可随便表示赞扬,因为是上司确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对他尽说好话,别人发现了岂不要说我溜须拍马、讨好领导吗?
许多人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主要是因为:
第一,不理解赞扬的意义,或是主要从庸俗的角度来理解,似乎只有有求于人或巴结讨好人才会有意识地给对方戴几顶高帽子,而心地坦诚、作风正派的人不必要搞这一套;
第二,因为没有掌握赞扬的艺术,怕自己说错话,或是曾经赞扬过别人,但效果不佳,因而便误以为赞扬没什么价值;
第三,由于心理不平衡,有嫉妒心和虚荣心,便对职务和成就比自己高的人不肯赞扬,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又不屑一顾;
第四,老实巴交,为人拘谨,不好意思对别人表示赞扬,同时又顾虑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怀疑和不好的看法;
第五,只想自己需要别人的赞扬,而从不考虑别人也很需要得到自己的赞扬,尤其是有自卑心理的人,即使多少能想到别人的需要,但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对别人赞扬不赞扬,无足轻重,没什么意义。
这些想法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赞美使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一个人每个小成绩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就会有信心去尝试更艰难的工作。
7.善意地批评朋友
和赞美相对的是批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自古已然。批评之所以被人拒绝,一般出于两种原因:其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当事者感到委屈;其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的立场,暗示当事人行为的“笨拙”或“愚昧”性质,引起了当事者的反感。基于友谊的批评,应能避免这两种错误,讲究批评方法和批评艺术。
行动失误、办了错事的人,常有防卫其自我尊严的倾向。如果有人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指责他的想法不够高明,行动不够周密,他的尊严将更感受威胁。这时防卫倾向会更增强,充耳不闻乃是极自然的反应。批评人时,切忌只顾自己一味发脾气,得理不让人,如不讲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其结果与初衷只会适得其反。
一次,李主任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啪的一声将一份报告摔在秘书小王的桌上,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同时都愣住了。李主任以为这是个惩一儆百的好机会,接着大吼道:“你看看,干了这么多年,竟写出这样空洞无物的报告,送到总经理手中,一定会以为我们都难胜其任!以后,脑子里多装点工作,上班时间精神振作一点。”说完,他一甩手走了,把个小王晾在那儿,尴尬异常。过后,李主任满以为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可事与愿违,大家都躲着他,布置工作,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手头有要紧事。李主任这才略品出一点滋味,恍惚意识到此举不明智。我们应学会使批评更具魅力和人情味。
如果将批评寓于真诚的称赞之中,其效果可能会更好。
期末考试结束了,儿子伟伟除物理考得不好以外,其他成绩还不错。父母将儿子叫到跟前,和蔼地说:“伟伟,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物理一定会考得和其他科目一样好。”伟伟高兴地接受了这番赞扬,同时也意识到下学期要加把劲,把物理科的学习赶上去。
试想,换一种说法,加入“但是”两个字,“但是,你如果加强一下物理就更好了。”这很可能使伟伟怀疑赞扬之辞原来是批评的“前奏”,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他的学习不会有裨益的。
有时将批评寓于无声行动中,会更具有说服力。
有位司机介绍说:那天他开车违章被拦截,执勤人员礼貌地递给他一张卡片,他还以为是罚款单,可接过一看,上边却印着“安全行车是您和所有家庭的幸福”的字样,他感到非常惭愧,主动认了错。他说:“开车十八年,执法单位这样做,真是破天荒头一回。”这种“感化”的批评更具有魅力和人情味,使人乐于改正。在批评时,应尽可能避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宜用诚恳的态度、平静的口吻,不含讽刺意义的词句,使对方感觉到批评后面的善意和友情,他当然不会有拒绝的理由。
人们常讲:“耳大有福。”这句话的对错与否,我们不去评论,不过无论在哪儿的寺庙中,佛像的耳朵通常都很大。耳大之所以有福分,那是因为这样的人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我们就不同。我们常爱听悦耳之言,而对那些逆言就不想听。耳朵装的只是单一的动听之言,所以我们的耳朵就很小。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只要他肯学习,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怕批评,那他一定可以从另外的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学到东西。我们常讲的判断能力,正是从旁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决定在取舍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8.与同事进行轻松愉快且健康有益的交谈
与人交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通过交谈,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友谊,增强团结,促进工作,激励斗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心灵。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情趣横溢、健康有益的交谈,不仅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而且还给人以莫大的精神享受;而枯燥乏味、单调无聊、死气沉沉的谈话,只能是浪费时间,令人厌烦。
那么,如何才能使交谈顺利进行、圆满成功?这就要了解交谈中的艺术。
一是端正态度,充分尊重对方。
与人交谈,首先要尊重、体谅别人,对人要谦虚谨慎,诚恳率直。不要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不要自以为是,武断专横;不要虚情假意,恭维奉承。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谐融洽地相处,推心置腹地交谈。态度不端正,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思想上一旦形成鸿沟,交谈就很难进行。
二是全神贯注地听。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让人家尽情地讲,你要恭恭敬敬地听。即使你不同意人家的看法,也不可匆忙打断他,要等他讲完再阐明你的意见。要善于听讲,要分析话中之音,做到既明白对方谈话何时达到高潮,又知道对方言谈何时接近尾声。这样,你的发言才能适时、稳妥,而无需打乱别人谈话,影响他人思路。
三是适当地发言。
交谈,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参与谈话的人,不但要“听”,而且还要“讲”。听人说话,要做到聚精会神,心领神会,切不可漫不经心。与此同时,还要做出积极反应,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等不同方式随时表露出来;不要消极活动,呆头呆脑,无动于衷。
全神贯注地听,仅是交谈中的一个方面。谈,在某种意义上说,显得更为重要。谈的方式多种多样,你可采用任何一种:直截了当地陈述事实,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委婉地表示不同意见,进行评论。这些方式都能使谈话顺利进行。
在交谈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是”、“不”、“可能”一类字眼作答,一两个字不能给人以启示和激励。要设法使别人从你的话中得到鼓励和启发,使他感到有东西可继续讲下去。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使谈话变成长篇大论的演讲。对某一话题,你可能有很多东西要讲,但他人也可能有高见要谈,要做到使大家都有发言机会。说话要干净利落,简明扼要,发言冗长,使人烦躁。
四是跟上交谈的节拍。
当话题几分钟以前已由乒乓球赛转到篮球赛,如果你再谈乒乓球赛,显然是跟不上谈话节拍;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篮球赛,假若你把排球赛也塞进来,显然是不识“火候”;
当大家正评论球类比赛,你却谈起飞机、大炮一类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显然是离题十万八千里,那只会使人啼笑皆非。
密切注视谈话进行的情况,要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正谈论的东西上。只要头脑清醒、目光敏锐,只要跟上谈话的“节拍”,就不会出现那种对方需要你作答、而你却未听见的尴尬局面。
五是把握住中心话题。
交谈中,不要偏离话题。当大家正议论新发明的特效药,切不要因听到有人谈他姑姑是如何服用此药而得救,你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你姑姑如何如何,或讲她服用APC治愈了感冒。
如果这样做,那就是不知不觉地偏离了谈话的主题。
六是及时改变话题。
话题的转变,在交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大家对某事似乎已详尽谈论,感到兴致索然时,就要立即转换话题。转变的方式很多,让旧话题自然消失就是其一。另一种方式,就是重提刚议论的事情,然后迅速更换话题。比方说,当大家感到对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诗人再也没什么新东西可讲时,你可以这样转变话题:“是啊,古往今来,靠勤奋自学而蜚声文坛的作家、诗人,真是举不胜举。大家也知道,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发明家更是遍及四海。”这样,大家就会重新兴致盎然地交谈起来。第三种方式,可直接突然地改变话题,而无需再说别的。“关于体育锻炼,是否就谈到这里?现在让我们谈谈外语学习吧。”或者干脆说:“现在改变话题。”
改变话题,要注意“火候”,既不能太迟,又不宜过早。当话题仍然引人入胜,切不要因你感到索然无味,就谈别的东西,并强迫他人跟着你转。
七是积极弥补失言。
与人谈话,失言总是难免的,特别是在心情过于激动时,更容易发生。由于一时忘记了别人的禁忌,忽略了他人的生理缺陷,忘掉了某人的不幸,有伤人家感情的话语,有损人家尊严的言词,有失人家体面的言论,都可能出现。一旦失言,就要视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弥补。假若过失严重,但你和对方很熟,恐怕你最好说:很对不起,老×。
说完立即谈及其他东西。如果接近失言的危险边缘,要竭尽全力迅速摆脱,这时特别需要冷静沉重,莫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大喊大叫向人家赔礼道歉。
他人失言,你要尽力帮助补救。对于他想出来的转移话题,不但要感兴趣,而且还要带头谈论。如果他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你还要迅速、主动地找个适当话题谈起来,以帮助他解脱困境。
八是适时结束谈话。
一席圆满成功的谈话,总是进行到恰到好处时结束。太早,令人扫兴;太晚,使人厌倦。
三、善跟下属打交道工作顺利事好办
跟下属打交道的学问,并不是“命令”二字所包含得了的。不管手下的人多还是人少、素质高还是低,领导者都要通过恰当的说话办事技巧,让他们愿意为你办事,这样,你的工作才会更顺利。
1.以德服人赛神助
宽容,应该是每一个领导应具备的美德。没有一个下属愿意为那种对下属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为一点小错抓住不放,甚至打击报复的领导去卖力办事的。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说当领导的要能容人、容事、容得不同意见、容得下属的错误(只要能改就是好同志)。只要你具备了这种宽容大度,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你对下属的宽容,对日后请他们办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官者不仅要对部下示以宠信,同时还要向他们显示自己的大度,尽可能原谅下属的过失,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笼络手段。俗话说:“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对那些无关大局之事,不可同部下锱珠必较,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要知道,对部下宽容大度,是制造向心效应的一种手段。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他有一个从史与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将此事泄露出去。有人却以此吓唬从史。那个从史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消息后亲自带人将他追回来,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过去那样倚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却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从史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百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围兵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史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会将你斩首。”袁盎问起:“你为什么要救我呢?”校尉司马对他说:“我就是以前那个偷了你的侍妾的从史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吴国,脱了险。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灭了。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黑暗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惊,左手奋力挣脱,右手趁势抓住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并告诉庄王说:“刚才烛灭,有人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头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拿火来看看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冲在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袁盎和楚王的宽宏大度,远见卓识,也可以洞悉他们驾驭部下的高超艺术。部下当然以死为他效命。无独有偶。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拥众十万,兵精粮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了。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许都的好多大臣,都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便归顺袁绍。
相拒半年多以后,曹操采纳了谋士许攸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
这么一来,那些动过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手的确十分高明,它将已经开始离心的势力收拢回来。不过,没有一点气度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做领导的这样做了,下属当然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
2.与下属同心同德
如果要想下属把你的事办好,必须把你的事情、你的欲望,变成下属自己的欲望、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托下属办的事,他才能积极地、主动地给你办成、办好。而要想达到上述目的,你必须重新认识你的下属,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维上不维下的思想。可以说,那些不考虑下属利益,不关心下属喜好,单靠走上层路线而发迹的人由于没有下属支持,多半不能长久,真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聪明的领导事实上是很在意下属的态度的。时刻注意下属的态度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是一项明智而长期的投资。因为下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上司获益或至少不受损害。或者说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上司办了事。
(1)下级是工作成绩的真正创造者
虽然,领导的谋划水平对政策的成败至关重要,但是要使其成为现实还离不开下级默默无闻的细致工作。如果上司的成绩像座长城,那么每个下属的辛勤劳动就是一块块砖石。如果上司是舵手,那么下属便是发动机、便是螺旋浆。
虽然领导可用威胁等高压手段迫使下级去服从、去工作,但它肯定会使下级产生逆反心理,进行消极怠工和暗中抵制,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目标的实现。而最高明的办法则是像日本企业那样,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去加班、去奋斗。而要达到这种管理境界,领导就必须注意及时地了解下级的需求、情绪、态度等等,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下级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认识到:为领导工作便是他们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选择。
有些时候,某些政策的制定还必须听取下级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人物的意见。不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领导就很难把工作顺利推行下去;而且,当一项工作最后不了了之以后,领导的威信就会受到很大打击,这是领导最大的失败,也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局面。
日本的企业就是非常注重关心员工对公司的态度的,企业的老板和管理人员想方设法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忠诚。有些企业还专门设立了“出气室”,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对上司不满的员工能够将怒气发泄出来,从而使他们能以平衡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出气室”中,设有每一个领导的模拟像,心怀不满的员工可以走过去将之暴揍一顿或大骂一通,直至觉得怒怨已消。可见,日本企业的领导者对员工态度的体察和反应已到相当细致和微观的地步,难怪日本企业能生产出第一流的产品,创造出第一流的生产效绩呢!
(2)下属手中握有选票
确如《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砰砣是老百姓”,领导若想坐稳位子,就必须真正地关心下级,注意他们的态度和反应,因为他们手中握有选票。
现在,在干部制度中正在推行一种民主评议制,其做法就是由群众来投票,作为考核和升迁的标准之一。如果领导不注重与群众搞好关系,那么关键时刻就很可能造成对领导不利的局面。
群众的态度有价值了,可以对领导形成一定的制约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领导会越来越重视下级的态度,而下级也会对上级形成更多的制约。选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领导政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属可帮助领导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俗语云: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对领导形象的最好宣传莫过于借他人之口,收己之惠。这要比领导自吹自擂有效得多,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感。而且,下属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还会把这些好名声传送到一个很广泛的范围内。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社会名誉,会给领导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声名远扬会使领导受到更上一级领导的重视,从而为其“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契机,在我们的周围不乏其例。
相反,如果上下级关系恶化,臭名远扬,即使领导的“后台。”
再硬,终究难犯众怒,逃脱不了狼狈下台的命运,谈不上下级为你办事,更谈不上事业的发展。
重视下属可防止“后院起火。”
领导为什么要重视下级的态度和反响呢?很显然,他们是最了解领导的,领导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下级记在心上。当下属感到被冷落、被压制或心怀不满时,他们不仅不为你办事,而且很可能倒向领导的政治对手一边,从而使其腹背受敌,造成形势上的不利。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堡垒内部的人才最知道自己防御的弱点,反戈一击常常是致命的。《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死不就是因为他对待兵卒过于粗暴严苛、从而激起部下谋反所致吗?每一个领导都应该记住这一教训。
只有当你真正地理解了上述道理,你这个领导才能真正体会与下属同心的深刻含义。也只有当你真正地与下属同心了,那时你所要办的事,你的下属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办妥办好了。
3.知人委大任
并非是不管什么事,委托一个能干的下属去办就行了。各种事情,这里还有一个一般和特殊、轻与重、公与私的区别。
那么,什么是特殊的事?特殊的事为什么要自己人办?其实任何事情,它的特殊与一般都是相对的。之所以称之为特殊,那是指事情与人的利害关系。如果这件事,我把它交给任何人办都可以,那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特殊。如果某件事必须由我自己亲手去办或者只能委托给最亲近的人去办,这种事不管大小,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特殊的事情。
(1)签约
这种事是关系到单位重大切身利益的大事,决不能随意委托人办理。这里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首先,要选择有一定身份的下属,因为他是代表单位,并直接代表(代理)
领导办理签约事宜的,如果你委托一个身份过低的人去,对方会认为你对事不慎重,或认为你根本没有诚心,很可能会把事情办糟。其次,你所委托的人要有一定的形象。如果你的代表是个猥亵的、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的人,对方肯定也认为你是个很无能的领导,他们会欺你没有人才,压制你,看不起你,最终吃亏的还是你。再次,你所委托的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合同是现代经济交往中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依据,如果你所委托的人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与合同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签约过程中,就会被对方所愚弄,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又次,你所委托的签约人必须是你信得过的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签约这一件事情而言,具备以上诸方面条件的人,才是你应该托负的“可靠的人”。
(2)出席会议
现今的领导人,会议特别的多,有时自己根本分不开身。这时,就需要委托下属代为出席了。事实上,当今大家的一致做法都是这样,除了非亲自出席的以外,能推的则推,推不掉的一律由下属代开。出席会就不必要求十分的严格了,只要你的下属具有文书秘书的才能,发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就可放心地委托他去了。
(3)送礼
这是现今社会联络感情的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送礼这种事,派什么样的下属去办才合适呢?这里面说起来却有些事要特别注意。一是单位之间礼尚往来的祝贺式公礼。这种“礼”是礼节性的,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所以,只托一般的下属去办即可。
二是单位向职工送礼,这是在年终岁末,对一些离退休老人劳动模范进行慰问式送礼。这种礼最好是领导自己亲自送,如果有必要则应委托工会、公关等部门的下属去办理。
4.下属有敌意怎么办
作为上级
……你可能得罪了某位下属,使他对你充满敌意,随时想进攻你。对这样的下属,该怎样去应付呢?
首先,应正确对待这样的下属
不管下属与你之间有什么过节,也都是因工作而引起的。你们之间没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也没有必要用另外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下属,更不要用不光彩的手段去整治这样的下属。
其次,找出下属充满敌意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下属对你充满敌意,要么是你真的得罪了他,要么是他对你误解了。如果是你在某些事情上得罪了他,并且是属于你的错误,你要坦诚地向他道歉,并设法予以补偿。假如对方的心胸不是太狭窄,相信道歉和补偿是可以化解他的敌意的。化解下属的敌意需要时间,不要性急,特别是对敌意很深的下属,更需要领导的耐心。
如果是下属误解了你才对你充满敌意,你要想办法向下属解释清楚,化解他的敌意。暂时解释不清的,可以另找机会解释,总之,要使他明白是他误解了你。
如果经过你积极地努力仍不能化解下属的敌意,并且你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他对你的敌意还是有增无减,这时候你就不要再心慈手软了,可以将其调离或开除,不这样,你就无法正常工作。你也不必为此内疚,因为你已经给他机会了。
5.下属逞强怎么办
争胜逞强的下属凡事爱争强好胜,所以周围的人都成了他竞争的对象。因此,他根本没有知心可言。有时候,他们的本意也并不坏,只是一遇机会就吹嘘夸大,炫耀自己,所以有意无意中会伤害别人,因此人缘极坏。
他们外表显示出的气质太强,但他们的内心,却是非常柔弱的,他们很容易被美好的言辞说服,很容易信任一位名人的言论,而且更容易卷进流行的风潮里。对付这样的下属,要掌握以下几点:
(1)不必动怒
自以为是是许多人的通病,对这样的下属不必动怒。这样在周围的环境中就会给他造成压力,使其失去市场。
(2)不必自卑
也许这类型的人确有比你高明之处,但也不要自卑,因为人无完人,你决不会在各个方面超过所有的人。
(3)承认不足
要用勇敢的精神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和学习,这样就会使他的进攻失去目标。
(4)推心置腹
如果对方不是故意与你为敌,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有理有据的谈话可以化解矛盾,改变他对你的态度。
6.下属狡诈怎么办
阴险狡诈的人属于卑鄙的小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损事都能做得出来。他采取各种手段,骗取上司的信任,逐步夺取上司的权力,最终完全取代上司,这是一种十分阴险狡诈的小人权术,亟须识别。
(1)小人常想方设法骗取领导者的信任。小人为了骗取领导者的信任,可以不顾廉耻,不讲道德,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吹、拍、抬、拉、吃、喝、嫖、赌、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美人计,全都使得出来。
(2)小人一步步往
上爬,占据重要位置,取得信任之后,便是权力的逐渐增大,地位逐步提高,最后成为说话算数的实权人物。
(3)小人常打着领导者的旗号,指挥他的下属。并采取各种手腕,使这些下属逐渐投靠自己。
(4)小人一方面要继续蒙骗住领导者,使他对自己深信不疑;另一方面,要使他的下属看出今后的天下非我莫属,乖乖投靠自己、培植自己的势力。
(5)等到自己控制大部分下属,这时候,小人得势也就不怎么费力了。
对付这样的下属,首先应以“防”为主。阴险狡诈的人,善于背后施坏,暗里插刀,放冷箭,打黑枪,让你拿不准他什么时候给你一脚,而且小人之脚往往阴狠毒辣,上司若是防备不及,则必遭大劫,落得身败名裂,后悔莫及。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上司,为了不至于伤于阴险狡诈的下属的暗算,还是首先防范一下为好。
其次,要明辨是非,不偏听偏信。小人皆是口蜜腹剑,嘴上甜甜蜜蜜,心里却暗藏祸心,这正是其阴险狡诈之处。对付这样的下属,要洗净耳根仔细听,要善于听,要善于抓住话的关键。认真思考分析他说话的目的。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
第三,放长线,钓大鱼。小人一般都有得志便威风的毛病。有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张狂”。所以,对付阴险狡诈的下属有时也可以用欲擒故纵的方法,“放长线,钓大鱼”。先假装不知,让其尽情表演,等他原形毕露时,再巧妙揭穿他罩在脸上的虚伪狡诈的面纱,不给他容身之地。
第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阴险狡诈之徒善于揭人伤疤,在你最怕尴尬或不应该丢人的时候,让你尴尬,让你出丑。你不要生气,你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也揭他一把,把他丑恶的行径抖露出来,让大家认清他的丑恶嘴脸,让他也尝尝难堪的滋味。
7.下属心有不满怎么办
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级动物,在工作中,稍微不顺意,便会产生不满情绪,轻则抱怨,重则会消极怠工,甚至会做出一些糟糕的事情来。
由此可见,员工的不满情绪是有很大危害的。
作为他们的上司,你该如何对待员工的不满情绪呢?
不理不睬的态度,不但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加深加重员工的不满情绪。不要认为如果你对员工奉承几句,他就会去除不满,会过得快快活活。事情没这么简单。
要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上司有必要做好以下事情:
(1)严肃对待
决不能以“那有什么呢”的态度加以漠视。即使你认为没有理由抱怨,但雇员认为有。如果雇员认为它是那样重要,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那么你就应该把它作为重要的问题去处理。不能忽视小问题,结果让它恶化成大问题。
(2)认真倾听下属的意见
遇到下属产生不满情绪,上司一定要抽些时间,私下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使员工感到受到了尊重,及时缓和了他们内心的压力,而且也可以使你了解一下日常工作分配是否出现不均,员工对工作的编排是否有异议。说不定你能发现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一位打字员可能抱怨他的打字机不好,而他真正的抱怨是档案员打扰了他,使他经常出错。因此,要认真地听人家说些什么,要听弦外之音。
(3)注意态度
在和员工倾谈时,态度尽可能祥和一点,避免以一种对抗式或质疑式的语调,以免使会谈沦为互揭短处的谩骂。
当你心绪烦乱时,你会失去控制,你无法清醒地思考,你可能会轻率地作出反应。因此,要保持镇静。如果你觉得自己要发火了,就把谈话推迟一会儿。
如果你对下属提出的问题,已有解决方法时,不妨首先把你的方法向他解释,看看他是否满意,最低限度已表示了你的诚意。
(4)公正看待问题
如果是自己的错误造成了员工的不满情绪,上司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并真诚地向员工道歉。如果员工的不满并非公司或上司的错误,完全是员工的问题,上司也不能乱加批评,而应耐心地向有不满情绪的下属做好解释工作,让他能够理解。
8.善于与下属沟通
沟通是用人的前提,缺乏良好的沟通,用人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在公司的管理者教育训练中,受训者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公司内部的“沟通不良”。针对这个问题,惟一的解答就是要“做好双向沟通”。
没有找出真正问题,自然无法对症下药。
一般人往往滥用“沟通”这个名词,认为所谓“沟通”就是让双方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在一家公司里,上司和下属正为了彼此是否“说了”和“听到了”而争执。
的确,当这位上司交待下属做事时,下属都回答:“是的,我知道。”
但是,这位上司和下属对工作内容的了解,却有很大的出入。
结果,下属做的和上司想的完全不一样。
上司很生气地说:
“我那时不是说得很清楚吗?不了解就应该来问我。你又不是没听见?”
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下属如果真有问题,是不是会来请教他呢?
难道这位上司没有错吗?他认为只要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就是尽到了责任了。
其实不然,重要的是这个错误所造成的困扰。如果只是一味地怪罪“倾听者(下属)没有用心听”,事情还是没办法解决。
不妨做个简单的沟通练习。
在传达讯息时,不给对方发问的机会,只由说话者做单向发言。
情况好的话,有50%的信息可以正确传达给倾听者,也有可能两者间的传达和接收完全错误。
另一方面,即使说话者不善言辞,如果能给倾听者确认的机会,那么90%以上的信息,仍旧能正确传达。
信息的接收有赖于倾听者的理解力。
所以,说话者必须抱着“详细说明”的态度,藉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
有了“沟通是从误解开始”这种体会后,一切的沟通才有可能成功。
9.尊重下属的兴趣和人格
正确对待下属的个人兴趣,是领导者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领导的众多下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兴趣。领导者,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应当发觉,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现象。客观事物的千差万别,决定了人的兴趣必然是千奇百怪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心理素质各有不同,兴趣也就迥然各异。其次,应当认识到,这些兴趣的存在,是允许的、合理的。不仅不应扼杀人的个性和爱好,而且要鼓励一切有益的兴趣都得到发展。
那么,在日常领导工作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进事业的发展呢?
(1)要用心发现下属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郭沫若也说过:“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有了感情和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地沉湎于其中,不仅吃苦受累在所不惜,而且常常因此寝食俱废,甚至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石破天惊的奇迹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所以,从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思想、气质和用心所在,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潜力和才干,这无疑为领导者知人善任提供了极好的信息。所以,每一个领导者都要与下属融洽相处,细心观察和发现下属的兴趣,以作为考察和发现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2)充分利用下属的个人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他的长处和优势。分配他所感兴趣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就油然而生,工作就会干得很好。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就会感到百无聊赖,索然无味,即使提供给他的条件再好,待遇再高,也难以做出成绩来,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是“舍长取短”。所以领导者在给下属任职、定岗和安排任务时,应尽可能照顾到个人兴趣,使工作与兴趣、专长一致起来,为其提供一种适合其兴趣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干的,也是他最感兴趣的。例如,让“求知型兴趣”的人去钻研科学,研究问题;让“事业型兴趣”的人去独当一面,开创新领域;让“艺术型”、“运动型”、“娱乐型”兴趣的人去从事和组织文体事业,等等。另外,兴趣与年龄、职业和性格也大有关系。例如,老年人愿做比较稳定的工作,年轻人则活泼好动;技术人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性格外向的人喜欢交际,愿意从事社会活动,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自己埋头苦干,如此等等。领导者要善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扬长避短,量才授职,使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3)帮助下属调整个人的兴趣
世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客观需要和个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转移”。这种转移并非都是坏事,有些顺应历史潮流和需要的“兴趣转移”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如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从政等,使他们为国为民作出了更大的贡献。近些年来对经济、法律、管理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极大的好事,应当大力提倡。领导者就是要善于在客观需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下属的各方面条件,满腔热情地帮助下属把兴趣调整到更合适、更需要、更能发挥能力的方面去,并为其新的兴趣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4)积极培养下属的个人兴趣
领导者虽然有责任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宜其施展才能的岗位上,但由于工作需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能使每个人的兴趣都得到满足,有时甚至完全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生硬地强调“个人服从组织”,搞强迫命令,显然是下策。上策是对下属说明情况,晓之以理,使下属心情舒畅,自觉以大局为重,服从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应当想些办法,培养他对新岗位的感情,为使其胜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事实证明,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人们学习某一学科,或者从事某一工作,开始并不一定都有兴趣。但只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坚持在这一行干下去,天长日久,兴趣自然就产生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这一行,并干出成绩来。这里还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当发现此人确实难以适应此种工作,或属于埋没人才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变这种现象,不能用“要干一行爱一行”来卡人家、压人家。二是当发现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有其他兴趣爱好时,不要说人家“不务正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兴趣爱好,只要无碍工作,都应当允许,有的还要给予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作出更多的贡献。
10.理解下属万岁
上司和部下的关系出现滞涩时,上司动辄抱怨说:“年轻人都不肯与上司沟通。”然而,如果冷静观察可以发现,实际上管理阶层拒绝与部下对话的情形甚多。“我们向来都采用这个方式”,或“你说这话早了十年!”上司经常以这种口气,强迫部下接受自己的想法。部下完全无法感受到上司愿意商议的态度。
在另一方面,年轻的部下会认真地寻求沟通。倘若对自己受到差遣的工作心存疑惑,“为什么我必须做这件事呢?”部下会以单纯的心境询问上司。“这种事情,忍一忍吧!”如果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部下当然会心里不痛快地别扭起来。自己原想探求答案却被教训一顿,任谁也无法接受。
部下们寻求的是说明,而非教诲。他们心里感到难受的原因,并不在于讨厌那份工作,而是在于不明白必须做那份工作的理由。因此,平凡工作的意义、公司未来的计划、公司对自己的期许等,都希望上司能予以说明。
大多数的上司对此却心存误解。由于抱着年轻人讨厌工作的成见,因此拒绝利用语言作说明。即使被要求说明,“就算你爱穷根究理也没用!”上司总是简单地加以拒绝,终究以“闭上嘴巴工作!”收场。然而,上司如果能舍弃成见,从正面聆听部下的问题,双方的沟通必定可以获得成功。部下们希望获得合理的解释。而只要上司能说到他们理解为止,彼此自然可以相互接纳。
电影导演为了让工作人员理解自己想表达的理念,必须彻头彻尾地说清楚。有时甚至会出现彼此人生观互相抵触的情形。惟有当双方仔细沟通,全体工作人员理解之后,他们才能当作自己的作品努力完成。如果导演只知道说,“照我所说的话拍制吧!”绝对不可能制作出其所希望的电影。
为了牢牢地建立起人际关系,你务必和对方认真商议。
如果你想节省下那股精力,必定无法和对方缔结相互领会、志趣相投的关系。一旦发生某种误会时,即使花上一晚的时间也必须说清楚。倘若无法以言语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你的热情也将相形减少。所谓吝惜双方沟通的努力,即代表着你吝惜建立人际关系的努力。
四、说话管好嘴巴办事不放空炮
我们套用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俗语,对办事来说,往往“成也说话、败也说话”。只有做到说话管好嘴巴,办事不放空炮,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1.小心办公室的舌头
久处办公室的白领人士更应学会说对话、人对事的本事。
首先学会如何表达意见。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口才不错,为此而沾沾自喜?抑或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擅辞令的人,以致错过许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办公室里,能够与周围的人好好沟通,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随和而谨慎的人,处事有条不紊,十分重要。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说话技巧,请从此刻开始,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无论何时,当你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你要采用肯定的语句。
所以若你想请上司加你的薪水的话,你不应该这样说:“你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不能获得加薪?”而要说:“我认为我应该获得加薪的奖励,因为……”如果你能提出一些充实而又正当的理由,你的上司会觉得拒绝你的要求是很困难的事。
如果你想使对方赞成你的一个新计划,请不要一开始就批评现在正采用的老计划,否则对方会马上找出一大堆理由来反驳你。
反之,当你一开始就陈述新计划的种种好处,令对方同意你的意见,则无需多少争论,旧计划便会被抛弃不用。
采用肯定而积极的词句能帮助你顺利达成心目中的目标,此外,你还须谨记一件事:没有人会有兴趣听你不能做、不知道或不同意的事情。请尽量强调事情积极的一面——如果存在的话便会自行显露出来。
你要知道如何坚持原则。
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身旁的人如何对待你?你是不是时常遭受欺负与被人利用?朋友都似乎不懂得尊重你?你有没有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为他人而忘掉自我?
如果你不希望再被人“践踏”,找回自己,却又找不到申诉的对象,与其依赖人家的慰藉,不如从今天开始,下定决心做一个有原则的人,让人不敢小觑。以下是几个助你建立自我形象的方法:
假如你常常遇到一些粗鲁无礼的人,他们根本不懂得尊重别人,更没有把你放在眼内,随时会打断你的话,令你感到很困扰,下一次,你不妨这样对他们说:“你刚才打断了我的谈话。”或“这些话你以前已讲过了。”须知道使别人尊重自己的方法,首先是要维护自我的尊严。
对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无须害怕,大声地向对方说个“不。”
字。一个总是顾虑到会伤害他人,怕对方觉得你很自私的人,其实是天生自虐狂,不想让自己生活得快快乐乐。
当你遭遇到无理的对待时,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还抱怨说:“他们总爱欺负我。”或“我是身不由己。”你应该说:“是我鼓励他们如此待我,一切都是我亲手所造成的。”
若是对方把未完成的工作推到你的身上,没有理会到你的感受与难处,就算你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也须自我控制,清楚地告诉对方他应该负起应尽的责任,你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干。
你该如何说“不”?
朋友提出的要求很过分,或不是你的能力所能完成的,你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所以勉强答应下来,可是,这件答应为人家办的事情,从此却成为你的重担,不但无法妥善完成任务,对自己的信心与能力,也是一种莫大的挫折。
德国有一名心理学博士,最近接受一家电视台的访问时,谈论到如何摇头,对别人说“不”的技巧。对于那些较内向而不忍看见人家失望的表情的人来说,无疑这是个喜讯。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伤害对方?
在说“不”时,务必让对方了解我们拒绝的苦衷和歉意。
如果自忖无法照办,在拒绝时要避免使用让对方存有某种希望的语气。应尽快将你的意思明确地告诉对方,不要拖延时间,这才是真正的好意。
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我再考虑看看”等,这种讲法,讲的人或许自己认为那是代表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是真的要替他想办法。这反而耽误对方,所以要拒绝,一定要把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
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样便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拒绝。
搬出第三者也是一种高明的拒绝技巧,例如:“我很了解你的情形。但是钱已经借给我姊姊了,现在钱不在我这儿,实在很抱歉。”这样较容易使对方信服。
为了让事情圆满解决,偶尔撒个谎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容易拆穿的谎言不要说。如果对方要求借三千元,那么你就借给他五百元,同时心里要有准备,这一笔钱是不可能要回来的。
该怎样与生人交谈?
在同事面前,你可能笑声不绝,妙语连珠,是大家谈话的核心所在,但是在陌生人面前,你是否手足无措,坐立不安,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如果你有这些烦恼,你的生活圈子将会日渐狭窄,朋友会一个个减少。假若你还不急谋对策,尝试与陌生人接触,慢慢成为好朋友,专家认为你的性格会因此而改变,变得内向而孤僻,不苟言笑,心胸狭窄而执著,给你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查尔曼博士是当今举世知名的心理学家,最近他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为害怕与陌生人交谈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只须持之以恒,一步步实践,必然可以克服这种心理毛病。
你要注意说话的声调,不妨轻声把自己的意思清楚表达出来,但语气必须肯定,人们自然觉得你满怀自信,增加对你的好印象,你也可以借此而信心百倍。
尽管你很害怕说话的时候与对方对视,但你还是要多尝试这样做,切勿把视线投向远方,或只看着自己所熟识的人,否则对方可能误会你不尊重他,相反,说话的时候,与对方的视线接触,能让他觉得你很喜欢与他交谈,对你产生好感。
与刚认识的朋友交谈,你应该主动热烈地向他问好,微笑能消除彼此的隔膜,也能表示出你是一个随和的人,你要别人喜欢你,首先你要学习喜欢对方。
面对陌生的朋友,你要表现得落落大方,应尽量避免做出一些小动作,以免增加自己的紧张,也令对方感到不自然。
说话之前,你需要想清楚,切勿口没遮拦,像一个没有教养的人。谈吐得体的人,永远受人欢迎。
学会如何开口求助。
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想请同事予以援助,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却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尤其是当自己的要求被拒绝,虽不至颜面无光,也会感到十分尴尬。究竟应如何开口请人家帮忙呢?
有求于对方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事情,说话的态度必须谦虚、客气。
应当客客气气地表明请求的理由,如果觉得难以启齿而拐弯抹角,则是下下之策了。
交谈的时候,不宜唠唠叨叨地谈些芝麻小事,等到对方开始厌烦地想“这个人到底想说什么?”好不容易才转入正题,如此一来,成功率必然很低。
虽说在请求时须谦虚,但也不必自卑,低着头瑟瑟缩缩的,或者老是回避对方的视线,那只会增加对方不信任的感觉。
你要避免虚荣心作祟,气焰嚣张地说:“你要是没有办法也没关系,我已经拜托过某某大首长了……”这样的处世技巧实在太笨拙了。人家不免会想:“既然某大首长都拜托过了,还来找我干什么,显然是吹牛皮,不够诚恳。”你这一趟也就白跑了!
你如何在办公室闲谈呢?
适当的闲谈十分重要,可舒缓气氛。一般人是利用闲谈互通小道消息,找出公司最新动向等。
几个人聚在一起,让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那才够融洽。切忌一开始时就打断人家的话题,那是很不礼貌的,而且会使闲谈终止。
注意眼光接触,听者应该望着讲者,否则表示你完全没兴趣。
如果某人一边听一边眼望其他东西,他大有可能是想另找闲谈伙伴。身体语言亦很重要,将身体倚向某人表示欲邀请对方讲话;把肩膀移开,表示对讲话者内容不感兴趣或不同意。
是否有权威,就决定于话题是否可以引起议论,如果你想成为中心人物,这一招就要苦练。不过,风头不能太劲,你要清楚,你的光芒不能盖过老板,虽然一般而言,老板是较少言论的,但忘形地口沫横飞的你,肯定不会受到他的欣赏。
2.打磨你的舌头
(1)鼻音、低语和尖嗓音纠正法:
中国人里有多少用鼻音说话的?目前的调查未曾涉及到这个项目。不过,如果让用鼻音说话的人组织成一个团体,我想他们的人数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同样,要是国内所有尖嗓子聚成一伙,他们的阵容会更加豪华。
要想清除鼻音或尖嗓音这两种语言障碍,使自己具备像天鹅绒一样光滑润泽的胸腔共鸣,必须先努力克服生理上的肌肉紧张。
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学习松弛你的下颚、舌头,解放喉咙和口腔,使声音能由此传出,而无需被迫从鼻腔逃出来。
在现代生活里,紧张就像种种乱七八糟的事一样到处充斥着。
可以屈指算算你眼前的紧张:也许你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叫到一辆出租车;也许是银行的期票到期了;或者是工作太忙,或者是对于战争、贫困、种族歧视等等各种现实难题忧心忡忡。
消除造成紧张的原因可能不大容易,但下面的方法多少能帮你摆脱些紧张。
首先要放松头颈。
让头部向前垂下,闭上双眼,缓缓地默默数数。
还要放松下颚。
让下颚松驰,舌头无力地搭在下齿与下唇之上,懒洋洋地呼吸,感觉好像是麻醉药已经开始对你产生效力了。
并且要放松舌头。
如果我要求你把头垂下来,这会很容易做到,但放松舌头你也能轻易做到吗?
面对镜子观察自己,尽管你的舌头也许能做出拱起、卷曲、后退、旁伸等种种动作,但你不一定能做到让它彻底放松地卧在口腔底部。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你对待舌头,得像对待一只未曾受过训练的小犬一样,要耐心引导;你要默默地对它说:“舌头,趴低一些!放松一点!”
当下颚和舌头都得到放松了,再说:“啦、啦、啦、啦、啦。”就像你是在牙牙学语,这时,你紧张的感觉会烟消云散。
纠正低语的最好办法是用慢速朗读一些多音节词,完全依靠呼吸辅助来读,要求读清楚每一个音节。
对办公室人士来说,说话时声音过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障碍。不仅会因此令人烦躁,也使你缺乏权威感。而女性的高音更糟,听上去就像是粉笔划过黑板时的刺耳声音。
有一位空中小姐将参加一项选美大赛,而竞赛的评分标准要求的不仅是身段姿态,还要包括竞争者的谈吐。可是这位可怜的小姐不仅不习惯于喃喃低语,而且每句的尾音都向上挑起,听起来就像猫儿趴在后院篱笆上浅吟低唱一样。经过了几个课时,她的音调下降了四个音阶,发出了与她漂亮身材相匹配的圆润音色。她终于获得了比赛的亚军,不仅由于她具有的那种古典美,还由于她的美好的声音。在这次大赛中录下的录音带表明:在87位竞争者中只有5位能做到声音和她们的容貌一样美。
比较一下牛的哞叫和公羊的哞叫,牛的声音比羊要低。我并非要大家说话都像牛一样低沉,但是对听众而言,恐怕还是宁肯听浑厚的牛鸣而不愿听尖细的羊叫。
怎样才能降低声调呢?浑厚的声音通常要与低沉的共鸣相伴而来。
要想知道自己的音调究竟能降低到什么程度,可以把手掌平压在锁骨下的胸膛上,然后发“啊——”的音,同时就像下地窖一样,逐级把声音降低到最低点,体会声音降低时,胸腔震动的不同感觉。
剪几张纸,写上醒目的大字,最好是用鲜艳的红墨水,纸上写着“低”这个字。然后把它们分别贴在办公室内、电话机上、梳头刮脸时用的镜子上、书桌面上、日记本里,提醒自己时刻想到降低声调。
在交谈中也要想到“低”字,如果你经常使用电话交谈,可以手持一支铅笔,与嘴唇保持40厘米的距离,高度与膝、腰或桌面相同均可,然后向下对着铅笔,用降低的声调说话。
(2)沙哑嗓音改良法:
你的工作是否需要不停地用电话交谈?是否需要在那种像锅炉厂、跳舞厅一样喧闹的环境中吸引听众的注意?如果是,那你一定要学会如何保护嗓子,否则你肯定不能避免嗓音沙哑。
各种各样对嗓子的刺激都可能导致沙哑和喉炎。说话用力过度就是其中之一,这常常是由于急躁或在嘈杂的环境中竭力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而造成的。
吸烟——无论是自己吸还是周围的人吸,都会刺激声带。
此外,神经上的紧张,用力咳嗽,大笑和不停地清嗓子都可能使嗓子用力过度。如果在这些情况下观察喉咙,你会发现声带已经从正常的白色变为红色了,因为你迫使两片声带彼此互相摩擦。
要尽量避免用清嗓子来减轻嗓子的烦躁。许多职业演唱家都忌讳喝啤酒和牛奶,因为这两种东西很容易使嗓子分泌过多的粘液。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嗓子也有痰液的感觉,你就应该在谈话前的几个小时内避免饮用牛奶。你可以试着轻轻咬住舌尖(这样会促使分泌唾液),然后用吞咽唾液来代替清嗓子。
更好一些的办法是:喘气,然后轻咽唾液。这里有一个练习:我们经常能看到狗趴在地毯上,下巴松弛,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你也学着这样做,先打呵欠,直至使自己感到咽喉畅通,口腔、舌头都松弛起来,然后用喉咙和口腔轻缓流畅地呼气吸气。吸进呼出,吸进呼出,你能感觉到清凉的空气流过舌头,进入气管,再循环而回,这时,气流就把声带上的粘液拂去了。这个练习会使喉咙干燥,因而做完之后必须吞咽口水。
此外,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不论感到多么疲劳,也不要让呼吸动力中心松松垮垮。用于呼吸上的力量能使你具有能力——你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你需要的声音。
不要向某些社交场合、舞厅、运动场上那种具有传染性的高喊妥协。你应该运用的是加倍的呼吸辅助。
不要用尖叫高喊来发泄受挫与愤怒的情绪,那只会使声带撕裂。你应该镇定地加强语气,适当地表达情感,以此来维持吸引他人的力量。
不要使用清嗓子的方法。要想使声带清洁,应采用轻轻喘息的方法来除去粘液,让声音充满活力。这样,你整个人也会充满活力!
(3)语速不当的调整法:
一家大报的广告部经理给医生打电话来说:“你能否帮助一位女士保留她的工作?”
接下来他解释道:“这位女士六十多岁了,十五年来一直做我的秘书。我很欣赏她,但她说话的速度快得让我跟不上。几年前我还不这么在乎,可是随着业务负担和压力的加重,她的说话声音对我的刺激越来越大。我确实不愿意辞退她,但如果她还是不能减低速度,我就不得不让她离开我,以使我的神智能够保持清醒。”
后来,当这位秘书来同医生见面时,医生确实体会到了广告部经理的为难之处。
可是这位女士的困难,也颇令医生同情——她总是忙忙碌碌,发稿期限啦,紧急事务啦,所以只好让说话的速度与一天工作的节奏同步起来。因此,她说得太快,常常使整个音节含糊漏掉。
在开始指导她学习“减速”的技巧之前,医生先开了这么个处方:
做几张纸条,让她贴在诸如电话机之类能引起她注意的地方。上面写着:“慢、勿跳跃。”
和大多数说话过快的人一样,她吐字时跳跃得很厉害。
因此,医生特别强调也要求她把每一句话里的词语清楚连贯地说出来。
三周过去了,她处处留心自己的说话速度。
渐渐地,一种可喜的宁静降临到她的办公室里。有一天,广告部经理又打电话来了,他愉快地说:“以前她的声音听起来像一阵冰雹落在屋顶上,而现在,她的声音就像潺潺小溪一样轻声欢唱。”
同说话太快的人相反,还有一些人说话永远使用“慢档”。
有一位推销员发现自己总是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要说的话说完。有时,他驱车几十分钟赶到一位客户家里,却为只有15分钟的谈话时间来介绍产品而发愁。
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组织言辞,他应该学会把应该说的话安排好。这样,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缩短语言却不影响谈话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学会如何让说话速度和具体情景相适宜,同时又不丧失语言清晰度和说服力。
当他开始学习调整速度之前,一般人只需10分钟就可以轻易讲完的话题,他要花上15分钟。
而现在,他可以在10分钟内,用有效的言辞,谈完别人要花20分钟才能谈完的问题。他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加快或减慢说话的速度。
可见,调整语速有两方面的意义,无论你说得太快,还是说得太慢,都可以改正过来。
你说话的速度没有必要像子弹一样迅疾,也不必像河马那么迟钝,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重要的是让语言流畅自如。
(4)累赘成分消除法:
犯错误乃是人之常情。这样说无疑是对的,但是说话总是带“哦”却应该被判以重罪。
对于清除“哦”,早在它泛滥成灾之前就应该被消灭,因为现在它的子孙后代已经快要占领整个世界了。
“哦”只不过是我们语言的无数累赘中的一个。
“哦”和“你知道”一样都是语言中毫无意义的累赘成分,只不过是添入了些增加停顿的声音。除此这外,还有一些大家常见的累赘成分,如“现在”、“据说”、“那么”、“你知道我的意思”、“你懂吧”、“等等、等等”之类,以及喘息、碎嘴、清嗓子和哧哧发笑。
如前所述,清嗓子不仅会刺激说话人的嗓子,而且还会刺激听众的听觉,使他们也想清嗓子。
有个律师烦恼地抱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一讲话,就能发现听众的眼睛里呈现出一种痛苦的神情。
“我很清楚,”他说,“我的演讲词准备得相当不错,可究竟我说话时有什么毛病呢?”
其实问题很简单,他的毛病就是不停地清嗓子。当他后来认识到这个陋习之后,立刻改掉了。(在所有的问题中,“自我约束”的力量不可低估,只要能做到“自我约束”大部分的语言障碍都能因此而清除。)
至于哧哧发笑,对未满十四岁的人来说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超过了这个年龄还是不改,就是罪过了。
有位矮小圆胖的中年妇女说话总带着一种持续的刺耳笑声。
为了减弱她的笑声,尽可能使之不那么刺耳,专家首先采用了贴纸的方法,在纸条上写着“哧哧笑”的地方画上一个大叉子。另外一个办法是让她练习运用通畅的呼吸来说每句话。这样,她也就没功夫停下来发笑了。
除此之外,专家还采用了一个心理上的措施。
因为哧哧发笑令人联想起少年时代,所以专家问她:“你要是喜欢哧哧发笑,为什么不穿上一条少女的迷你裙呢?”清除陋习的前提是要先认识到陋习的存在。事实上,有时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足以达到清除的目的了。
贴纸是理想的警告牌。
如果发现自己说话时,常带“哦”之类的字眼,你可以把“哦”字写在贴纸上,在上面画个叉或一条线。至少要做六张这样的贴纸,分别贴在你肯定常看到的地方,诸如写字台、炉灶、电话机等上面。
并切实按照这个要求去做,要不了几天,你的障碍就会消失的。
(5)小动作的约束法:
一位事业发达的房地产公司老板坦率地表露出对陈先生的忧虑。
陈先生是他那里最有希望的年轻主管之一,人很机灵,精力旺盛。对公司的贡献也大,而且生得仪表堂堂。可不知怎么回事,他总是让人烦躁不快。
问题出在哪儿——服装样式?谈吐?声音?这位老板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他还是让陈先生求教专家。果然和他说的一样——陈是个精明强悍的人。但他的毛病立刻被发现了,那就是他的右手。
那只手在不停地动作,有时像游蛇似的扭动摇摆,有时又像只飞蝶那样滑过我的眼帘,再不就同风车轮叶一般在我面前旋转个不停。
在印度舞蹈中,手势就是语言,手借助位置、动作的变化来叙述复杂的故事。同样,聋哑人也是完全依靠手势和身体动作来传达抽象的意念。如果能正确运用手势,其表意作用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但一定是在真正的需要的时候才运用,否则只能起到分散听众注意力的作用。并非你每次提到“一”,就要伸出一个手指头,提到“二”,就要伸出两个手指头,因为这些字本身就可以表达意思。如果你的手比你的声音更吸引观众,那么手就把风头全抢去了,而它本不应该喧宾夺主。
专家给陈先生开的处方可能不怎么正规,但是挺有效。
轮到他在课上演讲时,让他右手腕上系一个红色的大蝴蝶结。并且告诉他:“只要你这只手一举起来,你就会看到蝴蝶结,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这样我们就只注意那个蝴蝶结,而不可能专心听你讲话了。”这个办法很有效,他的手终于安静下来了。
等他的课程结束以后,他把蝴蝶结带回到他的办公室,放在一个玻璃罩里作为警戒物。此后,他就能任意控制他的右手了。
你应该能够纠正,或者至少可以减少不正确的手势。美国的汤姆·韦克曾在《纽约时报》上把理查德·尼克松在1968年竞选中的手势归纳为:“自由泳、斗牛、空手道的劈砍、刺戳,上扬以及单手投篮等。”同时他也注意到尼克松在当选总统后,把这些缺点都改掉了。
在影交流效果的身体障碍中,最多见的就是多余的手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比如有些人老是摇头点首,有些人喜欢舔嘴唇或咬嘴唇,还有的喜欢心神不定地玩弄手里的铅笔、饰物,或者去掉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线头,其他如身体左摇右摆,骑木马似的前仰后合,狮子踱步一样地来回盘旋,钟摆一般地晃二郎腿,以及耸肩膀、掠头发、弹拍桌面、剔玩指甲等等。
这些身体障碍多数是因为紧张造成的。而紧张又是在谈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美国著名辩护律师克莱伦斯·达罗有时就运用一项身体障碍击败对手,当他的对手向陪审团陈述证据要点的时候,他就在桌边抽着雪茄,让烟灰越来越长,却不弹掉,直到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那支雪茄上,等着烟灰掉下来。他的对手常常因此无心再说下去。
只要这个障碍不是真正的顽症,一般都可以没有痛苦地纠正。
如果你说话时总是摇头点首,可以在打电话时在头顶上放一本书,要是能做到打完电话书还没掉下来,那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个练习要在你独自一人时做,否则别人会以为你神经出了毛病呢。)
贴在适当位置的纸条是理想的警醒物,它就像维护你谈吐的保姆。
一位极受欢迎的女性杂志的编辑请求专家帮助她改善在会议上发言的效果。她说话时鼻子像兔子一样一皱一皱的,而她自己全然不知。专家要求她写12张贴纸,上面意味深长地写着:“鼻子”两个字,字的上面画了一个叉子。
一周之后,她再也不像兔子了,重新回到了人类之中。
3.用心操练自己的舌头
办公室人士应该把驾驭自己的谈吐当作一门必修课。有一位名人曾经这样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冲突纠纷大都起因于那些令人讨厌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的确,谈吐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你失业或者砸了你的一笔买卖,有时甚至能把一个国际会议搅得不欢而散。至于因为言语磨擦搞得夫妻离异的事情就更是屡见不鲜了。人们常常根据你的谈吐来决定是否聘任你为他们工作,是否请你担任他的家庭医生,以及你能否被选作代表或议员,它甚至能影响人们是否下决心购买你推销的旧车,是否愿意邀请你到家中做客,并进一步同你交往。
即使你的思想像星星一般闪闪发亮,即使你替公司经营所出的主意像诸葛亮般精明,即使你的头脑里充满了有关艺术、体育、飞机、矿物学、音乐会、电脑等等各种渊博学识,但这一切都无法使你免遭语言障碍的困扰。除非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文雅亲切地与人交谈、沟通,否则极少有人会愿意听你说完你的见解。想想看,你的声音那么沉闷呆板,绝不可能引人注意,更谈不上达到你的目标了,你那种声音恐怕只有你的母亲才会有耐心把它听完。
马歇尔·麦卢汉的名言——“外观等于信息”也许并不适用于人类所有交流方式,但在语言交流上却是肯定适用的。
语言出现障碍或表达能力欠缺,至少会使人低估你,会导致针对你的流言蜚语无情传播,当然这会歪曲了你的形象。
语言障碍各种各样,有的就像肢体伤残,需要施以整形外科的手术矫正;有的只需要像改旧衣服一样略加修整;有的则像一个松弛的腹部,要把它绷紧;还有些就像修理汽车一样,需要调整零件;
或者像车上的齿轮,要上点油来润滑。另一些人的毛病则很像小男孩的脏面孔,要用热肥皂水使劲擦洗一下才行。
就像叉子、筷子产生之前就有了手指一样,没有含意的叽哩咕噜、尖叫狂吼、哧哧嘻笑在语言产生前就被人类广泛使用了。尼安德塔人一辈子也不分析句子,仅凭着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语调,他们照样能吓跑敌人,也能打动尼安德塔少女的心扉。
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语言便成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利器。由于萨伏那洛拉的动人言辞,使得十五世纪的佛罗伦萨从荒淫奢靡转变为严谨自律的城市;千千万万的男女老幼因为听信了彼得的蛊惑,纷纷拥入中东,为把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参与了那场徒然而血腥的“十字军东征”。
遗憾的是,昔日那些伟大演说家的声音,未能见诸文字留传后世。想想看,要是你能亲耳聆听西塞罗庄严地对罗马元老院说:“迦太基必须毁灭!”听帕特利克·亨利高喊:“对于我,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亚伯拉罕·林肯说的,“在上帝守卫之下,这个国家应享有自由的新生!”或者威廉·金宁斯·布莱安说的,“你们不能将这顶荆冠压在劳工的头上!你们不应把人类钉死在一座金十字架上!”如果你能听到这一切,该会怎样激动不已?
现在,这些话印在纸上,依然是字字珠玑,光芒闪烁。然而这些珍宝已失去它附着的形式,演说家当年的风采、人格,声音的节拍和激情——这一切,全都永远地逝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理所当然认为演员必具备动人的谈吐,但在以往的电影界中却非如此。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有声电影的出现,宛如一把横扫一切的镰刀,几乎把当代的明星们淘汰个精光,那时的好莱坞就像发生了一场黑死病似的。
在无声影片的时代中,明星们一向不必注意谈吐,因为影迷根本听不见他们的声音,所以声音的出现使大家惊惶失措。一位前程无量的明星第一次听完自己的录音之后,竟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
众多影迷心目中的情人——卡蕾妮·格菲丝在《时代周刊》对她做了毫不留情的影评之后,便告别影坛,一去不复返了。那篇影评是这么写的:“美丽的卡蕾妮·格菲丝原来是用鼻子来说话的。”
在声音与电影结合之前,银幕情帝鲁道夫·范伦铁诺的后继者——约翰·吉伯特签订过一项四年合同,年薪一百万美元。但在他拍的第一部有声影片里,他那副尖细的嗓音就引得观众哄笑不已,而这些观众仅仅一年前还在为吉伯特的热情神魂颠倒呢!
有声电影占据了银幕,无声电影的黄金时代终于过去了。
但是,这一段往事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若想获得成功,谈吐的功夫是十分重要的。几乎可以肯定,一位成功的办公室人士,一定也是谈话自信、准确、有说服力的人士,甚至可以称之为“办公室口才家”。因为,在“办公室战争”中,每一个渴望成功者无一例外地要运用口才、驾驭谈吐,去推销自己、说服别人,从申请第一项工作的晤谈到成为董事长的演讲,在这漫长的征途中,他的聪明睿智、才干能力、计划构想,几乎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位这样的成功者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注意你的谈吐吧!
4.能耐放在桌面上
有句口号叫作“向效率要时间”,即是说,良好的工作效率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反过来,浪费时间,或者不善于安排时间,又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如此看来,时间与效率的确是相辅相成的,下面介绍一下,成功的办公室人员如何把握住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更多的工作。
要认识清楚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能干的职员,对许多不成文的“规则”,即一般上司认为下属“想当然”会遵行的事,应该清楚。
你的职责是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不管出了什么问题,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凡事找借口。好好兼顾每一份差事,别等人来提醒你,尤其是职位比你高的人。
如果你的公司是采用流水作业制度的话,当同事将完成了一部分的工作交给你接手时,可要小心检查一遍,一旦有错漏,请对方先办好,同时要清楚了解你需要完成的那一部分。遇到难题时,最好自己解决,或请教同事朋友,尽量别将问题带到上司面前。若权力范围不足以解决问题,当你向上司报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吧,好让他知道你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有,小心别在办公室树敌,在决定某件事情是否值得争论之前,请考虑它对工作的影响,它造成的损害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值得因此而与对方交恶吗?你有必胜的把握吗?最后,切莫在公众场所高声谈论公司业务,就是私底下,也万万不可故意透露业务方针。
要树立良好的时间概念。
上班迟到,他们的理由多是塞车,甚至觉得自己经常超时工作,迟到也是应该的。
这些想法永远不会存在于强人脑袋里,要跻身强人之列,必须克服上班迟到的坏习惯。
塞车,永远不是理由,只要肯估计一下交通情况,和选择适合的工具,除非是遇上意外,否则你必能准时抵达公司。
超时工作,确是责任感的表现,但相对于迟到的话,就等于打个平手,任你工作至深夜,老板也只会认定你迟到的事实,这样太不划算了。
要学会迟到的补救。
与客户相约午餐,你却因某些原因迟到了足足三十分钟。此时该如何补救。
如果这位客户是你的长期对象,过去又曾合作过很多次,即是说他对你的工作已有一定认识,迟到只是偶尔为之罢了,那你倒可以轻松点,一见面就告诉他:
“对不起,陈先生,碰巧途中遇上了车出故障,一拖再拖。所谓光阴即黄金,今天损失真大。”解释迟到的原因,同时将气氛弄轻松些,不必显得尴尬,就用行动来表示你的歉意。
若客户是初相见或不太熟络者,对方的心意,你只能鉴貌辨色。可能的话,最好在出事地点打一个电话到餐厅去,告诉对方你将会迟到,好有一个心理准备,但事情坏透,无计可施,你必须抵达目的地才能作出补救,那么,这样说吧:“陈先生,真对不起,一些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累你久候,请原谅。”不必将事情再三解释,但必要对方在口头上原谅你。其实白领人士永远不应迟到的!奉劝你不要约客户站在街上等,改为室内,有地方坐的就较为保险。
利用有限的时间。
事业成功的人士永远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工作,请谨记以下的提示:
在你工作繁忙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不必要的电话来找你,扰乱你的思绪,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请一位秘书替你挡驾和过滤,如果你还没有资格请秘书,买一部电话录音机吧,连这一个方法也有困难,可以请公司的接待员暂且帮忙,替你把信息记录下来,又或者,请比较空闲的拍档接听所有电话。
当你的桌上工作告一段落,抽一点时间去复电,当中或许有重要事件。你可以按重要程度去回复,对罗嗦人的最佳策略是,开头一句就说:“我只有五分钟时间,有重要事情吗?”又或者,索性在午饭前或下班前数分钟再复电给他们。
除了电话,不长眼的同事在你最忙的时候来烦你,有秘书自然可以挡驾,有独立办公室,当然可以挂个“不见客”牌子在门外;但如果你的办公桌是在一处大空间,你可以放一个大钟在桌上,告诉来访者你只给他数分钟,对方仍死缠烂打,索性离开座位表示有事办;或利用便条与其他同事联系,省却多讲无谓说话的时间。
在办公室里“煲私人电话粥”,这种事究竟对工作的影响有多大?
答案是难以有标准的,因为要将私人事务完全摒诸公事以外,并不容易;我们亦难以将公事从私事里划分出来。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将私人电话好好安排一下。
首先,给你自己一个限制,就是谈私人电话不要超过十分钟,这样一来不会阻挠自己的工作进度,也不致影响他人。试想想,你的上司来找你,而你正抓着电话,在与友人大谈昨晚狂欢之事,你以为上司有什么感受?
他一定认为你在“盗用”公司的宝贵时间,间接要他多付了工钱!所以下一次见到上司前来,而你又仍抓着电话的话,请立刻表现得严肃一点,并扮作在写着笔记,这样,起码令气氛好些。
更积极的做法是将私人电话全安排在固定时间里去拨,如刚上班、午饭后、下班前等,或者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还有,告诉你的亲朋戚友,在什么时候打电话才最适合。
能够尽快解决的事务决不借故拖延。
做人做事均要有原则,不过坚守原则并不等于绝不让步。
你一早决定某件事的行事方式,下属完全依本子办事,但到了某一阶段,发现有些问题,那么,你就应站出来,好好将事情解决,切莫拖延。
有人抗议这样做费时费事,有人指出那样做不科学,总之,众说纷纭。不必动气,而且切莫立刻认定有人要造反。先冷静下来,观察观察整件事。
找出当日你下决定时,各方面提供的数字与条件,再看看计划一直进行以来的报告,有什么变化。有哪些是出乎意料之外?有哪些又是人为的因素?把整件事由头到尾串连一次,撇开以往的掣肘,重新将计划草拟一次,然后找来各方面的工作人员,详细研究一下,请他们多提意见,耐心的聆听、分析。千万别摆出上司架子,否则人家有意见也不愿提,那岂非白白放走了好意见?何况一个肯接受下属意见的上司一定受到欢迎,因为表示你开通和平易近人。
综合了所有有益有建设性的资料和意见,再做出新计划书,就保证纰漏不多。
5.站得高才看得远
工作中有一些棘手的问题,费了很多时间也解不开疙瘩。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
奉劝你对难题要有另一套解决办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如果遇上一时想不到解决方法的问题,最好暂且搁置下来,改在午饭后,或翌晨再重新分析吧。
你不妨将这死结放在另一个角度去看,例如尝试想像问题是发生在某人身上。这样做你就可以抽离事件,在解除压力之下,以更客观的态度去重新观察事件,而且不会有失败感。再想像一下,某人会怎样去处理这问题呢?以他人的处境出发,或许可以有另一种发现。
要是难题牵涉到另一个人,试试从他的角度去观察。
甚至由你一人扮演双方角色,这样,既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又可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关键所在。最后,可以写下一些条子,将所有可能性写下来。
例如:要是我这样做,最坏会发生什么事?最好又是怎样?
如果什么也不做,情况又如何?逐一分析,正确的答案自然就会出现。
无论公事,还是私事,在进行顺利之际,突然给中断、打扰,当事人自然大大不悦。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对打岔者的印象是“他一定是有急切需要”,可是,当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会产生“岂有此理”的想法,甚至以为你故意捉弄。事实上,你同时会被认定为不懂得控制自我或没有组织能力。
要是你本来就是如此,那么实在有必要去进行改善,否则青云路与你无缘。
若你本性非此,就是你的表现方法有问题了。
下一次,当你要冲入上司的房间,中断他与另一位主管的谈话,询问他有关难题时,请先反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个时候会这么心急如焚?是否自己太惧怕出错?事情是否不可以再拖延?”
如果每一个问题能够有一个正面答案,或许,你已会取消冲入的行动。
有没有发现自己许多时是有理的,却在讨论之中节节败退?
据专家们指出,一般人士与别人争论时,起初会据理力争,理直气壮的,可是,一旦念及恐怕伤害别人或惹怒别人,气势就会自然消退,甚至瑟缩一隅了。
要克服这种棘手情形,自有妙法。
首先,请你认定可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人:秘书、上司、搭档,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语塞,可请这些人接着替你发言。
其次,是争取主动地位,如果讨论气氛不愉快,或者你相信自己快要控制不住自己,可以向主持者提出:“王先生,既然我们意见不一致,大家暂时又没有中肯的意见,不如改天再开会讨论吧。”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充气”、“充电”,是最聪明的做法。无论你是否被围攻,一定要小心言词,切勿用道歉的语气说话。
为了增进信心,请用笔记录下讨论时你想到的办法,待有发言机会就一一讲出,甚至你可写些鼓励性话语在旁,或许会有意外的效果。
你是否常常在进行会议时,感到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是不够冷静呢?那是你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要设法改善。会议前,先估计一下有哪些问题将困扰你,列一张清单,逐点想出一个正面解决办法来。
平日多做开会的练习,例如请一位朋友与你对讲,由他扮演对方,对你诸多刁难,着重于资讯和意见的查询,而你就设法用最直接的方法交出最佳的答案。
或者具体点来说,你正在准备一份与财政预算有关的工作,千万别说:“我从未主持过一桩超过五十万元的计划。”应该说:过去我曾做过共四个五十万元的计划,全部都在预算之下完成任务。
我想,我对财政预算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当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时,请弄清楚你要处理的问题,别让熟悉你的人,利用你的私人事件恐吓或击倒你。
当你的声音放软,双肩颓然下坠,或双眼顾盼左右,请注意你正在谈论些什么话题,以后就针对这些话题多做练习,以便今后控制自己。
花了不短的日子,费了无数心血写成的计划书,老板只看了一个下午就复示:不接受。教你的一颗心直往下沉,甚至连工作也提不起劲来。
有些人对自己信心十足,所做的事一旦不被接受,就十万个不服气,找出一大堆保护自己的借口来,什么被排挤,老板必已有内定人选……诸如此类。
成功人士都不会胡乱推卸责任,所谓知己知彼,对自己的实力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武装好出征去。从失败中学习,是很必要的。
重新翻阅计划书,把问题逐点勾出来。
计划是否够全面?细节是否够详尽?实际的数据是否具有说服力?采取策略够实际吗?除了计划书的本身,其他方面,如呈示的方式、同事间的关注程度、公司的发展现况等等,都是影响结果的因素,务请多加留意。
让自己站在老板的位置来看看整件事,或许你会有新的体会。
6.好钢使在刀刃上
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你可能感到心情烦闷,情绪紧张,无法摆脱开工作的阴影,终日忧心忡忡,就算与朋友一起饮茶聊天,也不能开怀大笑,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事情也不管,消除身心上的疲惫困惑。你或会埋怨说:“我的办事能力太差,不管我如何努力工作,事情总是无法做完,反而日渐累积起来。”
其实每个人的办事能力差不多,在于他们如何处理事情,如果你想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你要注意下列各点了:
①为每件工作定下最后完成的期限,除非在很特别的情况下,否则不要拖延。
②对于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学习坚决地说个“不”字。
③假若你整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应把一些必须马上完成的事情抽出来,专心处理。
④假若你觉得自己的心情欠佳,应暂且放下一切的工作,让自己有松弛的机会,待心情好转时再投入工作。
⑤中午时间,不要安排太多的午餐例会,你可以利用早餐时间会晤客户,尽量利用每一个机会。
⑥如果你可以用电话直接处理事务,无须浪费时间写信。
⑦把文件整齐排列妥当,这样你便无须费时找寻资料报告。
如何发挥最高的效率是攀上成功阶梯的重要一步。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
定时整理档案。你的脑袋不是电脑,记忆力最好的人也没有可能将所有东西永远记忆着,所以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部门本身不重视,或者你已有秘书代劳,但仍奉劝你应设一个私人档案柜,帮助记忆,也便于有需要时翻阅。
手袋里必备备忘录。工作繁忙的你,除了呆在办公室,亦必经常要出外,无论大小约会或有关事项,最好用笔记下来,已经办妥的就删掉,每天翻看,以确保万无一失。
不要让案前堆积信件、便笺。每天起码清理一次,因为许多事情是必须立刻进行的,不宜搁置,一旦遗漏就后悔莫及。同时拆阅时,应立刻分类,可以弃置的、应该入档案的,或者编入办事日历……工作便能一天跟一天顺畅的进行了。
初出茅庐的上班族,终日埋在文件堆里,却又发现根本没有完成任何大任务。
请坐下来检讨一下,并非你的能力有问题,只因为能力根本未获发挥!因为若你的组织力欠佳,以致被琐事围困着,奉劝你参考以下的方法:
买一本小型的记事簿,最好可以放到口袋里去,在任何时间,下班、开会、午饭甚至坐车时,只要想起有关工作上的细节、意念或行动,都要立刻记下来,然后每天晚上上床前,重温一下,按事情的重要性编排成翌日的工作顺序表。第二天,你不是就可以“按本子办事”?
其次,令你烦扰的莫如日常的报告、备忘、信件和刊物等,它们往往会堆积在你前后左右,令你暗感郁闷,何不尝试以下的办法:
每一张经过你办公桌的纸张,只能有四种命运——丢掉它、送予另一位同事、存入档案或立刻行动。
这样,你的办公桌才得以好好清理,你才可以专心做应该做的工作。
要将计划变成事实是有法可寻的。首先你自己要清楚你要得到怎样的成果,并反问:这目标是否不切实际?对公司有无好处?
对你的前途有没有坏影响?答案非负面的,就表示你选对了。接着是找寻适合人选,或许你有不少下属,但每个人有其长处,而且一个任务并不需要所有人去做,择人而委任之才是有效之法。
目标鲜明,又有适当人选,你的下一步便是清楚地让执行者知道你的要求,好让他正确地朝目标迈进,并请他多提意见,尤其是工作时遇到什么困难,以便灵活地有所改动,迎合需要。
订立行动进度表,可以令你有系统地了解整个计划,亦是累积经验的好办法,而且,请别忘了考虑一下其他的成果,做到一举数得,才是真正的好计划。
根据进度表,稳固你的控制,虽然小节不需你费神,但知道全盘情况则是领导者之责。还有,请多多考虑各方面的反映,并对下属的表现表示欣赏。一件任务的成功,不可能归功于一个人的!
要防止文件堆积,你必须在收到文件的当时,立即决定其“去向”,当所有文件“归其所属”,办起事来就容易,亦不会挂一漏万了。
例如:把文件分成两类,第一种是可以立即抛掉的。如果你是那种稳健人物,未行动前,不妨问问自己:“抛掉这份文件,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其他部门会有影印本吗?如果再有需要,可以找回这个信息吗?”有了答案,你就应该知道怎样做了。而某些文件与你没有直接关系的,尽快把它转交有关部门或同事。
第二类是必须立刻处理的文件,把它们一一放到“待处理”的文件架,不要随便扔在办公桌上,否则容易出错。同时无论多忙,亦应花时间去“招呼”它。有些文件必须保留,以便将来翻查的,如果你暂时没有时间,也该把它放入注明“资料”的文件架上。
还有,平时要联系的人,如老板、秘书、客户等,亦最好设计一系列的文件夹,把与他们有关的文件放入,准备随时取用。
许多白领人士优柔寡断,又不知如何去克服它。以下是一些解决办法:
例如,一项计划是否值得投资?首先,写下所有好的与坏的可能性,不妨加点想像力、逻辑学,甚至不合逻辑的,慎防挂一漏万。
小心将每一个可能性详细分析,要是想来想去它只有一个好处,那么它就不值得你再伤脑筋了。
计算每一个可能性。翻看过去类似的经验,你有什么新看法或新体会?写下究竟你希望借此计划得到些什么利益,再研究一下每个可能性可以达到你需要的何种程度?经过以上的区别,这时就可选出最具价值的可能性了。
这时候不妨让选择变成你的决定,并将其他可能性忘掉,把你的精力全放到这个决定上。
有时候,一个可能性能否付诸实现,往往与你对它的信心程度有绝大关系,以及你如何去实践。如果你不起来行动,什么大计也只是空中楼阁。
在你放假的日子,工作应如何分配?那些重要工作应否交给下属去做?
请先将工作分门别类。那些文件工作、入档案等琐务,交由同事去办吧,反正都是小事,与权力无关,也对职位无直接影响。
然而,一些重要事务,如某任务的计划书,下年度的财政预算等,则最好留给自己去做;如果假期比较长,不可能留待放完假后才做,可将它假手于得力助手,但最后的拟阅仍由自己控制。
假期完了,当你发现已交出去的工作全部做妥,而且某同事似乎把工作当作分内事,没有交回给你的意图,又该如何是好?
如果对方是你的直辖下属,爽快地问他,做过一次有什么困难,并顺便告诉他,谢谢他的帮忙,下次由你自己做好了。要是他并非你下属,可以间接地向他的主管要求收回任务,但切记要表现得自然客气:“方主任,多谢你让李小姐替我做好了那份报告书,有些地方还是我日后要学习的,希望下次你可以见到。”
总之,若要在事业上发展顺利,得到上司的信任,委以重任,你需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达至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示出你过人的魄力,对工作应付自如。
如果上司交给你的不是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个对公司日后发展举足轻重的研究计划,你需要专心处理一切事宜,把握时间,准时完成老板交付你的任务。怎样才能在短促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得最好?
①不管你所面对的工作如何艰巨,你要保持心平气和,集中精神,把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
②把整件工作划分为几个独立完成的部分,每部分又分成多个容易处理的步骤,使工作变得条理分明,方便自己着手进行。
③每天为自己定下应完成之工作目标,并且分先后次序,一切依照计划进行。
④把较为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放在最先完成,此举可助你减轻工作的压力,发挥你的潜能。
⑤把你已完成的步骤写下来,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
⑥为每一个独立步骤定下最后完成之期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让自己拖慢工作的进度。
⑦不要只顾着工作,而忘了时常反省一下,须知自己一味埋头苦干,可能走失方向也不知道。
7.有了金钢钻再揽瓷器活儿
在为升迁而战之前,你首先要做的,是仔细审视一下公司方面的情况。
你应该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把它视作终生的职业,还是视它为步向成功的踏脚石?在目前的情况看来,你在公司有没有晋升的机会?还是你已看到事业发展的尽头,现在该是另谋高就的时候?像以上的问题,相信是很多工薪阶层最感矛盾的事情,假如你对于职位的去留感到很矛盾,不知应否拼尽全力,把现今的工作视为终生职业,你要用心读读下文所提到的各种因素,免致白白浪费了你的精力与时间,悔不当初。
对于公司的财政情况,你了解多少?它的盈利是否年年上升?
公司在管理方面,会不会鼓励下属创新求变,让人尽其才?公司内部的升职制度办法,你是否感到满意?工作表现出色是不是就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获得升职加薪?如果以上的问题,你都点头答是,这显示你的公司是一间颇为完善的机构,你大可放心全力以赴,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
此外,你与上司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对你的去留决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在一般情况下,当你提出一个建议时,上司能否客观地听取你的意见?假若你遇到任何工作上的疑难时,上司会不会很乐意告诉你解决的方法?相反,当上司遇到工作上的问题时,他习惯独断专行,还是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大家讨论应变的对策?一个理想的上司,应该像一个开明的君王一样,虚心纳谏,懂得欣赏下属的长处。
其次,你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具备了升迁的条件。
世界上最悲苦的人,莫过于那些自不量力,却又永远不能虚心学习的人。很多“打工仔”只会妒忌人家身居要职,好不威风,殊不知想成为一位老板很不简单,他必须具备许多外在条件与内在才能。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永远只是一名小职员,你要避免犯以下的毛病:
①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我不会做任何投资生意,我是一个不喜欢冒险的人。
②我对每一种生意都不太了解,却又没有什么兴趣寻根究底。
③我觉得与陌生人聊天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我不会主动去交朋友。
④我害怕失败,所以往往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也不敢尝试做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
⑤虽然你也觉得工作缺乏新意,时常发出怨言,但你还是忍受下去,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度过每一天,换言之,你是以薪酬的多少衡量工作的价值。
⑥你不敢向上司提出任何的要求,惟恐他会把你辞退。
⑦每天下班回家,你什么事情也不愿做,只想倒头便睡,就算偶尔与朋友畅叙,也要提早回家。
如果上面这七种情况你有其中的大部分,那说明你离一个主管的距离还比较远,暂时不要急于去谋求升迁,先把自身的功夫做足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升迁才能够水到渠成。
许多白领人士不明白为何迟迟不获升职。你必须要自我检讨一下究竟上司对你满意与否。
只完成分内工作是不够的,上司大多比较赏识肯找寻额外工作的职员。同时不管你如何超时工作来弥补迟到,当上司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你,什么也补偿不了。
当上司对你说:“这件事应该问题不大……”那就表示“这件工作由你去做……愈快愈好。”如果你能常常善解他的意图,上司对你自然另眼相看。
对公司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过去一年,公司最大收益和损失是什么?今年的目标又是什么?各部门将面临怎样的工作?与你的工作有关系吗?以上都有助于你如何着手处理自己的职务。
还有一种情况:
上司另有高就,你满以为机会来了,可是,得到的却是个不好的消息——老板决定另聘人手,让你仍留在原职位。
要是就此沮丧,你准会踏入一败涂地之境。
你应该积极地想想:老板不擢升你,是为你着想,因为经验不足,一旦肩负重任而不能完成,等于害了你。此刻,你应该坐下来检讨一下自己的长、短处。
对上,你是否能够表现你过人的领导才能和冲天干劲?赢得一致的信任?
对下,你能够在与各部门的同事相处融洽之余,又能令他们视你为领导者,乐于追随你,并尊敬你,既有长者风范而无架子吗?
个人处事方面,你是否能独立处理重要事务?可以有效地分发各种任务给适当的人选?是否可以准时完成任务?
若你能够客观地逐点分析,舍短取长,日子久了,各方面有了进步,升职机会就会到来。
所以,成功的职业人士,时刻视工作如上战场,他们的脑海中常检讨:有什么事项是我一直疏忽,而可能会对我的部门有帮助呢?又有什么任务是我一直干着,却是徒劳无功的?
大公司都有独立的人事部,但这部门只会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形有一般的了解,却对你的工作细节和困难不大了解,所以别以为他们会有何建议。
如果你“不安于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自己创造一个更高的职位。把你观察到的问题(对部门有好处的问题)写下来,花时间去做资料搜集,想出适当的解决办法,然后呈到上司跟前。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工作,平日你就该替自己打好基础:
多主动向同事们伸出援手。别以为这是纡尊降贵,同事们对你的支持,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何况大家形成默契,他日合作必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