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好学生、以全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刘翎,在接受广州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骆风先生采访时,列出了一张她童年时期的读书表,内容是:
1.故事类:《故事大王》、《黑猫警长》、《一千零一夜》(连环画)、《圣经故事》(连环画)、《侦探故事》、《推理小说选》、《逻辑推理丛书》;
2.童话类:《格林童话》、《动物的故事》;
3.古诗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古代诗词一百首》;
4.名言类:《名人名言》等;
5.传记类:《科学家故事100个》、《中国历史才女小传》、《中国古代爱国者故事》;
6.历史类:《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
7.科学类:《动脑筋爷爷》、《化学故事》、《物理故事》、《数学故事》;
8.外语类:《英语故事有声读物》。
此外,父母还为她订阅了许多报纸杂志,如《少年报》、《童话报》、《小学生阅读》等。
通过所列书目不难看出,刘翎在幼年时期阅读数量之大,涉猎范围之广,为其后来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专家认为,培养儿童阅读兴趣要从零岁开始。2006年开始,德国在一些地区开始实施对新生婴儿送“阅读礼包”计划,其中包括一本经得住啃咬的“图书玩具”,提供零岁至10岁儿童最佳阅读和语言提高信息的“阅读测量尺”、阅读建议以及父母们的必知信息。幼儿满两岁后进行常规体检时,可以获得第二次赠书。
德国各地图书馆针对0岁~3岁、4岁~6岁~7岁以上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身心特点,开展了许多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哈赫曼女士所负责的图书馆每年组织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参加“海盗导游”、图书馆“寻宝”活动,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们熟悉了图书馆的地理环境和各项服务设施,消除了对图书馆的陌生感。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参加“阅读之夜”,孩子们要在图书馆里过夜,在烛光中进行勇气测试,一起完成小型任务,并可以阅读直到入睡。
哈赫曼说,丰富多彩的活动会吸引孩子们走进图书馆,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同身体不断长高一样,孩子们的阅读需要也是不断成长变化的,阅读兴趣需要持续培养直至成为终生习惯。
美国科学家对婴幼儿早期阅读作过专门研究:推孟的研究表明,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卡斯顿研究了大学一年级新生,得出的结论是,54%的学生在学龄前期就开始阅读了。麦克吉尼特的观点是,每个四五岁的孩子都应该能够学习阅读。德金指出,4岁是儿童对书面语言最感兴趣的时期,应当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还有的学者认为,孩子在学龄前期不但已经有了阅读的需要,而且做好了阅读的准备,家长一定要善于培养和引导孩子的这种积极性,使孩子养成爱书读书的良好习惯。
玩书以诱趣 可以说,在孩子0岁~1岁这个阶段,书是他们最为理想的玩具。他可以像玩玩具一样来玩书,啃、撕、咬、扔等都可以成为他们对待书的方式。此时,父母可以暂时抛开书本的内在功能,把书当成玩具来看待,允许鼓励孩子随意、尽情地玩弄书。在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抓着孩子的小手指着书中的画图,为他读书上的文字。虽然孩子不能懂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不清楚读书的意义,但却自然开始了阅读行为。这一点,犹太人表现得特别突出。
重复以强化 到了1岁~3岁的时候,孩子会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或不断读一本书,这是这一阶段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是他们的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时大人反复叙述已产生厌倦情绪,但孩子仍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保持呵护孩子这种积极的求知火花。
专家认为,1岁左右的孩子已学会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1.5岁到2岁之间的孩子,已经能够指认书中的各种事物。2岁~3岁的孩子则开始模仿成人的阅读行为,在不断观察以及与家长的共读中,对书籍越来越感兴趣,并已经注意书的结构、方向、顺序、页码等等。
读说以促思《培养天才儿童60法》一书的作者、美国的杰瑞·克里斯认为,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是“教孩子热爱阅读。”他建议父母:最好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之前,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听自己讲故事,让他看着描述故事的图画。不久,孩子就会阅读下去了。目前,“家庭朗读教育”风行美国,早已成为一种教育时尚。现任总统布什就是这种教育的受益者。老布什夫人还将他们的经验归纳为:(1)宜早不宜迟;(2)养成朗读的习惯;(3)让书籍伸手可及;(4)选择好书;(5)念得生动有趣;(6)孩子自己念书之后,仍然念书给他们听。
从听成人念故事、讲故事、看图说故事到自主地探索性地逐字认读是3岁~6岁幼儿阅读发展的进程。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父母应鼓励孩子多读书。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转换,由父母为孩子讲故事变为由孩子来讲大人听。初始阶段大人可以给孩子以适当的提示,出现语句错误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也可以鼓励孩子“再来一次”。
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不但会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沉浸在书本带来的喜悦之中,还会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语言的逻辑性、表达的艺术性有所关注,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释疑以明理 孩子在自读书本时,难免会产生诸多疑惑,家长应帮助扫除这些障碍。
唐彪在他的《父师善诱法》中明确提出:“凡书随读随解,则能明晰其理,久久胸中自能有所开悟。若读而不讲,不明其理,虽所读者盈笥,亦与不读者无异矣。”家长帮助孩子扫除了读书过程产生的疑惑和障碍,会使孩子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始终保持旺盛的读书兴趣。
购书以增识 书店是科学文化的集散地,是了解、探视外面世界的窗口,是人类精神成长的乐园,是拥有成千上万忠诚老师的课堂。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是无言的教授,是爱书之人的良师益友。常进书店的人一定会有“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之感。
19岁成为博士生的肖从文三四岁的时候,就常常跑到爷爷一个朋友开的书店里去看书。在小从文看来,那个地方简直是个天堂。因为人小,人们几乎都不注意捧着书在柜台底下的他。没有人打搅,他经常成天在书店里泡着。肖从文自己回忆说,“那时候还真看了很多书,包括一些古典名著。我当时最感兴趣的是科幻小说,有些书的内容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可想而知,常去书店既可以帮助孩子扩大知识面,激发读书兴趣,又能培养孩子的分辨和选择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孩子经历了玩书、读书、讲书、购书的历程,树立“发愤读遍天下书”的志向,确定“读书破万卷”的信心,懂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道理,养成“有关家国书常读”的习惯,掌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达到了“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存”的境界,孩子则会体会到“有味诗书苦后甜”的幸福和愉悦,“其进则不能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