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寻找平山团
34322800000001

第1章 [前言]让自己惊诧(1)

夜色静谧,又是一年中最好的秋光。依然是雅清苑书房,四壁如雪,满室书香。此刻,我的情感和着泪水奔腾为大江大河!

记得去年,我完成了历史文化散文集《故国中山》后,写了一篇长逾万字的结语,认真思考了河北中西部古中山国地域的文化精神特质,总结了12个字:“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近年,周边省份《闯关东》《走西口》《中原突围》等剧的上映,给我们很大的文化压力,河北也积极寻找自己的文化亮点。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一遍遍梳理古中山区域两千年历史,试图释解这12个字,找个“形象代言人”。

我想到乐毅、赵子龙、曹彬、刘琨、魏征……搜寻几十天之后,一个名字跳跃眼前——平山团!这个纯粹的农家子弟兵团队,抗战八年战功赫赫,被聂荣臻嘉奖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让“子弟兵”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别称;苦耕南泥湾创造出“陕北好江南”的农垦奇迹,是“模范中的模范”;南征北返历尽千难万险,跋涉两万七千里,创造了“第二次长征”;解放战争中,保卫延安,参加了“三战三捷”等重大战役,最后进军新疆,平叛剿匪,屯垦在最艰苦的西部边陲。可以说,正是英雄平山儿女让新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落脚西柏坡成为必然(平山团集合出发的洪子店镇,距离西柏坡仅仅5公里);正是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取得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中所走过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这里必然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质,也一定闪现出我们地域可贵而独特的精神风貌!好,开始寻找。

急忙翻开了一本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平山县志》,发现平山团有点“神秘”,这名字从1939年聂荣臻嘉奖后从就时隐时现,而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西柏坡等名字在很多年份里出现。谁参加了平山团?他们又到哪里去了?有没有当将军的?是否有健在的?迅速进行百度搜索,仅查到《寸心的表白》一文 ,纪念牺牲在陕西扶眉战役中的平山团营长栗政通,文中提到了寻访烈士事迹也非常艰难……直奔平山吧!我知道,如果连自己的县志都不记载的事情和人物,几乎不会在其他的地方出现的。果然,接下来的一年多,几乎日日满脑子平山团。我所有亲朋好友都知道了,这大有好处,他们都在翻寻他们的祖辈父辈的记忆,提供大量的资料,传记、回忆文章、党史资料,地方的、部队的,甚至包括了日本朋友给提供的“日本鬼子”的情况,桌上迅速堆高的资料让我吃惊,来自这块地域强大的热情几乎对我形成了“炙烤”,自己竟为自己寻找了无数惊诧!

为这些数字惊诧!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此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越黄河东进敌后抗战。在平型关大捷后,120师、115师都先后到达河北平山县扩军。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1700多人参加了120师的359旅,组建了718团,即平山团,移师三晋;过后两三个月里,1700多人分别参加了115师的各支部队,挺进齐鲁;不久晋察冀军区成立,又有1800多平山子弟入伍四分区部队,后来组建晋察冀军区五团,这是战斗在家乡的“平山团”。再看八路军整编后,东渡黄河时三个师的战斗兵力不足三万。而在这样一个县,在极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极为集中的村庄里有6200多名子弟输送到了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在抗战最初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这个数字是何等的巨大!何等的震撼!何等的传奇!那父子兵、兄弟兵、亲戚排,村村连队,户户军属,足以让平山成为“八路军的故乡”。

之后的八年抗战中,359旅的平山团陆续补充兵员,总数达四千余人,几乎都是清一色平山人。这样一个坚实而英勇的子弟兵团队,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很少见!抗战期间,仅仅平山县就有12065人参加八路军,牺牲近万人,就这样他们前赴后继,用躯体和灵魂链接成一个钢铁的“平山军”!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从西柏坡“进京赶考”时,还带走了500平山的青年学生,此后多年,他们守卫的中南海里一片平山乡音……

平山团的奇迹,并不偶然。早在抗战前,栗再温等平山早期党员,已经把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点燃在太行山上,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动员群众。抗战爆发前,全县党员已有700多人,占到了当时整个华北党员总数的七分之一。他们组建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展武装斗争,把平山经营成了“北方兴国”。平山团组建过程中,青年党员几乎悉数参加,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在八年抗战中,仅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7万余人参军参战,参加自卫队、农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各种组织,平山几乎人人皆兵,成为晋察冀抗战史上的一个典范。而日寇在平山制造了100多起惨案,屠杀无辜平民14000余人,牺牲惨重。“最后一把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寸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部队上……”这是平山人民发自内心的歌唱。八年间,聂荣臻、彭真率领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有三年零两 个月在平山战斗生活,最后在“晋察冀的乌克兰”里找到了西柏坡,让党中央驻扎在平山人民最坚实最温暖的怀抱。应该说平山县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山团”,他们是母与子不能分离。

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平山团,从此找到中国北方地区“人民子弟兵”的燃点。这支火炬被军队和百姓共同高举,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照亮了中国的天空。

除平山团之外,在周围区域还有“灵寿营、阜平营、曲阳营、唐县营、藁无(藁城、无极)大队、回民支队(原由定州500回民组建,后归马本斋指挥)”等等诸多个抗日子弟兵团队,从冀西到冀东,从冀中到冀南,子弟兵部队数不胜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至今。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抗美援朝,河北共奉献出100万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儿女,而牺牲人数近80万!这组数字又让我颤抖,血肉男儿的牺牲撕裂着多少母亲柔软的心房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慷慨中有多少来自河北的悲壮啊!

为悲歌慷慨惊诧!

两千多年前,古老中山国创造了“悲歌慷慨”这个词汇,之后在石家庄、保定等古中山区域发生过有历史记载的战争多达400多次,从赵灭中山,到背水一战,再到靖难之役,直至抗日战争,这片土壤里的每一个分子都浸透着悲歌慷慨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