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34346500000295

第295章 (一)妇产科疾病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引起的阴道炎。因阴道毛滴虫适宜在 PH5~PH7.5的环境中生存,故可通过公共浴池、衣物、器械、性交等途径传染,在阴道内繁殖,引起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局部或全身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

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脚盆、内裤、浴巾不能公用。

2.发病期间严禁到公共浴池、游泳池等,避免交叉感染。

3.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治疗,定期复查,达到治愈。

4.必要时夫妻双方同时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多见于孕妇、糖尿病人及接受大量抗生素和雌激素治疗者。主要表现在外阴烧灼痛、白带增多、阴道排出凝乳状或豆清样分泌物。

“健康教育处方”

1.发炎期间最好每天用2%~4%小苏打液冲洗阴道和清洗外阴1~2次。

2.外阴瘙痒时,切忌用热水烫洗,以免使皮肤、黏膜破损造成继发感染。

3.勤换内裤,勿穿紧身内裤,保持通气、干燥。换下的内裤、浴巾和脚盆,必须用开水烫洗。

4.治疗期间应禁房事。

宫颈炎

子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慢性为多见,主要是因病原体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急性者白带呈脓性,慢性者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

“健康教育处方”

1.就医治疗,向医生了解治疗方法的原理、疗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2.治疗后2~3天,阴道会有较多量的血性样或黄水样分泌物排出,常需应用月经垫。应特别注意外阴卫生,一般3周左右停止。

3.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引起外阴局部不适时,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早晚各一次。

4.要穿全棉的内裤,以保持外阴清洁。

5.暂禁性生活1~2月,不能游泳。

盆腔炎

盆腔炎是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症的总称。

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手术操作引起宫腔有创面、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常在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

“健康教育处方”

1.急性盆腔炎需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警惕脓毒性休克的发生,一般需住院治疗。

2.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劳逸结合。

3.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金针菇、香菇、胡萝卜等。

4.做好避孕工作,避免人工流产。

宫颈癌

宫颈癌是宫颈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不清,可能与早婚、早育、多产、病毒感染等有关系,临床以性交后出血为早期主要症状。

宫颈癌按浸润的范围不同,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健康教育处方”

1.避免早婚、早育、多产及不洁性交史。

2.定期接受妇科普查,每隔半年或一年一次。

3.一旦出现性交后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及时到医院就诊。

4.去除不良嗜好,保持饮食均衡。

5.宫颈癌早期手术可根治,中、晚期放疗加手术可缓解,改善生存期限,应积极配合治疗。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年妇女。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尔发现。常见的症状有月经量增多,行经时间延长,白带增多,尿频或排便不畅,腰酸、下腹坠胀、腹痛,腹部可摸到肿块等。

“健康教育处方”

1.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如果肌瘤小,无自觉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可定期门诊随访,了解肌瘤生长情况。

2.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年龄已近绝经期的,可用药物治疗。

3.肌瘤大,有症状者或肌瘤虽不大而有严重贫血者,最好手术治疗。

4.凡子宫肌瘤者忌用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

5.有贫血者注意纠正贫血,并保持心情愉快。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孕妇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致血红蛋白值 <100G/L,称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因妊娠4个月以后,铁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后半期,需要量增加到4MG/日,虽然铁的吸收率增加40%,仍不能满足需要,故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常以乏力、心慌、气促、皮肤黏膜苍白等为主要表现。

“健康教育处方”

1.孕前应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增加铁的贮备。

2.孕期注意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3.视贫血的轻重给予铁剂治疗,必要时输血。

4.产时预防出血、感染。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 20周后出现的一种孕期特有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本病的病因不清楚,但贫血、双胞胎、精神过度紧张或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使发生妊高征的几率增加。

孕期应注意预防妊高征,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

1.孕前纠正贫血、积极治疗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原发病。

2.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检查。

3.适当休息,充足睡眠,放松情绪。

4.一旦发病应按医生指导进行必要的治疗。

妊娠合并肝炎

患肝炎的妇女怀孕或妊娠期妇女患肝炎均称为妊娠合并肝炎。妊娠期新陈代谢增加,营养消耗增多,使肝脏负担加重,因而妊娠期易患肝炎,也易使原有肝炎病情加重。一旦患妊娠合并肝炎,应注意休息,改善饮食,护肝等综合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

1.注意休息、饮食卫生,补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低脂饮食。

2.积极护肝治疗。

3.需用药时注意看药物说明书,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

4.注意预防感染。

5.防止产后出血。

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多种原因、多种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共同症状,一般多见于中年妇女,当瘙痒严重时,患者坐卧不安,可影响工作和学习。瘙痒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夜间瘙痒常常较重。

“健康教育处方”

1.外阴瘙痒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故应就医检查,有针对性治疗,切忌自己乱擦药。

2.虽属难言之隐,但应正确认识,配合医生治疗。

3.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勤换月经垫。

4.保护外阴清洁干爽,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

5.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应为棉制品,须透气。

6.应作血糖和尿糖检查,如为糖尿病应及时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绝经前后的更年期内(约 44~55岁),卵巢功能衰退或在生育年龄因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或丧失,内分泌紊乱而出现面色潮红、阵热、心烦等一系列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健康教育处方”

1.应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正确的认识。更年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经的生理阶段,出现一些症状是性激素减少所致,经过一段时期后将逐渐适应而自愈。

2.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睡觉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西泮(安定)等镇静剂。

3.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及社交活动。

4.应让丈夫和其他家人了解妇女的这一生理过程,给予更多的理解和体谅,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5.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和钙剂。

6.性生活可照常,如阴道干涩,性交时可适当使用润滑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顾名思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当育龄妇女出现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时,应去医院妇科就诊,排除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如无妊娠、肿瘤、炎症、外伤或全身性出血性疾病等病变,可考虑是功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与加强自我保健。

“健康教育处方”

1.加强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的健康教育,注意经期卫生。

2.注意精神调节,解除顾虑,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

3.经期少进生冷刺激食物,平时注意调养,经期忌涉水、游泳,尤其是须防受寒,注意保暖。

4.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周期治疗。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产后3~4周的哺乳期,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乳头破损或皲裂侵入,也可直接经乳管侵入。临床表现为乳汁排泄不畅,患侧乳房红胀、炎症部位变硬、压痛,患侧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白细胞增高。若脓肿形成,则肿块有波动感。

非哺乳期乳腺炎多为大汗腺或皮脂感染引起。

“健康教育处方”

1.哺乳期间应保持乳头清洁。

2.按需哺乳,每次哺乳应使乳汁吸尽,防止乳汁淤积。

3.乳头有破损或皲裂存在时,则应暂停或减少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

4.炎症局部采用湿热敷,可缓解症状。

5.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

经前乳胀(小叶增生、纤维瘤)

经前乳胀指月经来临前2~3天,甚至10多天,乳房一侧或二侧胀痛难忍。有的尚见硬块存在,触之胀疼明显;有的乳头特别疼痛,刺痒厉害,不能近衣。然而在月经干净后大多数人症状消失。少数人硬块仅仅见缩小。临床称为“小叶增生”“纤维瘤”。本症大多是肝气郁结造成。

“健康教育处方”

1.要调整内心世界,力求心胸开阔,处事泰然。

2.如确诊为乳房小叶增生纤维瘤时,不必惊慌。早期可以采用气功锻炼与药物治疗组合的方法控制病情。

3.饮食宜清淡,蔬多于荤,鱼多于肉。

4.保证充足睡眠,免使心情烦躁、肝火上升。

5.选食化痰核、消结块的食品如慈菇、海带、地栗等。

崩漏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

“健康教育处方”

1.月经量多,来势猛急时,应速送医院。

2.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体质调理性治疗,预防反复。

3.严禁房事,外阴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坐浴。

4.饭菜品种要杂,荤素混合食用,并且容易消化。

5.月经淋漓,日久不止,更年期反复崩漏,或者年老停经后又见崩漏,忌疏忽大意,应作进一步检查。

6.育龄期妇女未避孕,突然大出血,兼有小腹下垂,腰酸痛、经血中有大血块,需防流产,速去医院查治。

闭经

女子年逾18岁尚未初潮,或已建立月经周期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闭经患者常伴有腰酸乏力,精神疲倦,甚至头昏、失眠、毛发脱落等。性器官发育不良或畸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患、全身性疾病都可引起闭经。青春前期、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的无月经都属于生理现象。

“健康教育处方”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与精神不良刺激。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以增强体质,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3.体质虚弱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多吃些鱼、虾、山楂、桃子等。

4.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及含脂肪类丰富的食物,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肥。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次做人工流产。

痛经

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的无其他原因的腹痛及腰骶部疼痛,称为痛经。通常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本病以未婚或已婚未孕的青年妇女多见,患者多有小腹阵发性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及腰骶部,疼痛时间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常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甚则可出现血色苍白、手足发冷、昏厥等。

“健康教育处方”

1.气血不足,身体虚弱者,平时要适当增加营养。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但经期不宜作剧烈运动而应注意休息。

3.保持情绪舒畅,正确认识月经是妇女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对月经产生恐惧、羞涩、厌恶等不正常心理,以免血液流动不畅而加重痛经的症状。

4.少吃寒凉、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在经前或月经期。

5.经期不宜游泳并尽量避免淋雨、涉水。

6.经期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保暖。

7.注意经期卫生,勤换月经带同内裤,以免细菌滋生。

8.月经期绝对禁止房事,以免加重痛经和细菌侵入阴道而引起感染。

9.多吃些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0.分清痛经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

月经不定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是指月经周期或先或后都在7天以上。主要是气血失调,冲任功能紊乱所造成。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耳鸣头晕、四肢酸软等是脾肾亏损所致。月经下行不畅、乳胀、小腹疼痛拒按等,是肝气郁结,气滞血淤所致。

“健康教育处方”

1.如因工作遭受挫折等原因造成经乱的人,应该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2.生活规律,劳逸有度,顺应日出而动,日落而眠的自然节律。

3.适量选用乌骨鸡、羊肉、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4.勿冒雨涉水,免使小腹受寒邪侵犯。

5.克制性生活,以蓄养肾中精气。

6.参加温和性的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月经提前

月经周期提早7天以上称为先期。月经先期与量多常常同时出现。患者除了先期与量多外,如再伴见经色淡红、质量稀薄、精神疲乏、腰脚酸软、心慌头昏等症,大致是体弱虚证。可用补气益肾的方法治疗。如伴有经色紫红夹血块、口干喜冷饮、心烦容易动怒等症状,大致是血热实证,可用凉血清热的方法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

1.月经前期和行经中不宜参加太重的劳动和太激烈的活动。

2.忌食辣椒、大蒜、生姜、羊肉、狗肉等动火助热食品。少食山楂、红糖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3.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4.心情烦躁有碍经期调整,故宜豁达大度、恬静和乐观。

月经推后

月经周期延迟一周以上称月经后期。月经后期与月经量少常常同时出现。如见到腰酸肢冷、耳鸣头晕、腹痛空空有下垂感,而且喜按喜暖,大致是肾、血亏损的虚寒证。如果见到小腹胀痛拒按、经色黯而有块、块下痛胀减轻、精神抑郁,则是血瘀气滞的实证。

“健康教育处方”

1.偶见经期延迟与量减少,又无明显不适,不必惊慌,可观察2~3个周期再作定论。

2.饭菜要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少食寒冷性食物,忌食酸性、有固涩作用的食物如乌梅、白果、石榴等。

3.心情要开朗。心情抑郁会使气行阻滞、血流不畅、月经难下。

4.月经后期与量少和体质虚弱有关,患者要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先兆子痫

孕妇在妊娠6个月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伴有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烦躁失眠,严重时还可见到肌肉抽搐,这些征兆称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健康教育处方”

1.孕妇要重视孕期保健,保持情绪安宁,勿思虑过度,耗费心血,或工作和操持家务过劳,损伤气血。

2.饮食宜清淡、少盐而富于营养。尽量多食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益气补肾、通利小便的食品。

3.睡眠要充足。睡姿宜向左侧,这样有利于改善肾、子宫血液循环。

4.直系家属中有过子痫病史的孕妇,或患有肾病、心血管病的孕妇,以及高龄孕妇,羊水过多者,均要格外注意孕期保养,定期产前检查。

5.坚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以利活动气血。

6.子痫重症应速去医院治疗。

产后腰痛、肢体关节痛

产褥期(月子里)因机体血脉空虚,气血运行不畅,稍微劳累或感受寒外邪即易发病。腰痛、肢体关节酸痛麻木是常常见到的一种病症。

“健康教育处方”

1.产妇毛孔松弛汗出较多,切勿捂汗,宜勤擦或及时更衣。

2.产房空气要清新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以免风寒入侵。

3.虽然提倡产后早点起床,但也宜量力而行,勉强过早起床活动、久坐久立,甚至操持家务,容易损伤筋骨导致肌体酸痛。

4.勤洗澡,应选用擦浴,慢慢再淋浴。水温宜稍高于皮肤,浴室气温接近体温,谨防着凉受寒。

5.夏季仍宜穿长衣裤(薄型布、绸质)空调控温不宜过低,以皮肤略有汗出为妥。空调房也宜有通风口,电扇只能吹转弯风。

6.忌进生冷食品,包括水果、汽水、饮料。产后 2周内更宜注意。

产后腹痛

分娩后下腹疼痛,称作“产后腹痛”,古称“儿枕痛”。有的人腹部疼痛剧烈,而且拒绝触按,按之有结块、恶露不肯下,此是淤血阻在子宫引起;有的人疼痛夹冷感,得热痛感减轻、恶露量少、色紫、有块,此时寒气入宫、气血阻塞所致。也有失血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空空、恶露色淡的。

“健康教育处方”

1.如果腹痛较重并伴见高热(39℃以上),恶露秽臭色暗的,应速送医院诊治。

2.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容易引起胀气食物。

3.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

4.产妇不要卧床不动,应及早起床活动,并按照体力渐渐增加活动量。

5.禁止房事。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怀孕后由于体质虚弱或受跌扑外伤,导致阴道出血,量不多,严重时可见腹腰痛,小腹坠胀,此为先兆流产。而堕胎或流产在3次以上者称习惯性流产。

“健康教育处方”

1.患有肺结核、贫血、肝炎、甲状腺等病,以及体质欠佳的妇女容易胎漏、胎动不安,故怀孕就积极治疗,待病愈后再受孕。

2.注意营养,多食补肾健脾的食品如芡实、淡菜、鸡肫、海参等。

3.不吃辛辣、动血、助热的食物和寒性食物。

4.休养期积极参加气功或太极拳等温柔的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

5.阴道见红等症状出现后,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少起床,忌收腹增加腹压动作。

6.严禁房事。

7.孕妇、家属一旦发现下身见红,应冷静处置。

8.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

9.如患者有流产史,至上次流产日期前1~2周时,宜少食多餐,勿过饱。

10.习惯性流产者需隔半年至一年后再受孕。该时期内最好采取男性避孕法。

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指妊娠8个月后,经检查确定胎头并不在下腹部,常见有臀位、横位、足位等。其原因可能是子宫发育不良、骨盆狭小、胎儿发育失常等引起。

“健康教育处方”

1.患妇不宜久坐久卧,可进行诸如散步、揉腹、转腰等轻揉的活动。

2.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怀孕妇女不必焦虑忧闷。

3.忌寒凉及胀气性食品,如西瓜、山芋、豆类、奶类、糖等。

4.大便要畅通,最好每日大便。

5.在有关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转胎。

带下病

女子随着发育成熟,阴道内常有少量的白色透明无臭的分泌物,称白带。如果白带量多,气味异常,颜色有改变或带血,或伴有外阴瘙痒,则为白带异常。多见于某些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的恶性肿瘤等。

“健康教育处方”

1.忌涉水游泳,以避免下腹受冷。

2.忌过度进食生冷寒凉食品,如蛤蜊、田螺等。

3.妇女性欲出现时,阴道分泌蛋清样液体,勿误认是病态白带。

4.妇女尿道炎症,会有秽浊臭味白色分泌物流出,勿误作白带治疗。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征象之一,多发生在怀孕2~3个月期间,轻者即妊娠反应,出现食欲减退、择食、清晨恶心及轻度呕吐等现象,一般在3~4周后即自行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妇女反应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伴有上腹饱闷不适,头晕乏力或喜食酸碱之物等,这时称妊娠呕吐。

“健康教育处方”

1.保持情志的安定与舒畅。

2.居室尽量布置得清洁、安静、舒适。

3.呕吐后应立即清除呕吐物,并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注意饮食卫生,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

5.为防止脱水,应保持每天的液体摄入量。

6.严重呕吐者,须卧床休息。

妊娠水肿

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水肿。妊娠水肿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的不同分为轻、中、重3级。轻者小腿及足部明显浮肿,经休息后可自行消退;中者水肿延及大腿、外阴,甚至波及到腹部;重者全身浮肿,甚者可伴有腹水。

“健康教育处方”

1.浮肿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下肢浮肿者睡眠时宜把两腿适当抬高。

2.注意休息保暖,避免过度疲劳。

3.宜低盐或无盐饮食,少吃用发酵粉与碱制成的糕点,多吃具有利尿退肿的食品如冬瓜、荠菜、玉米、西瓜等。

4.少吃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5.保持情志舒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6.利尿退肿不宜太过。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病,是指子宫位置低于正常或脱出阴道口外。病人自觉会阴部有下垂感,阴道有异物脱出,站立或屏气时可增大,平卧时可缩小或回复。脱出物常因摩擦而逐渐发干、变硬、增厚,或破溃而有脓性及血性液体渗出,常伴有腰酸、腹部下坠、小便困难等。

“健康教育处方”

1.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两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4.保持大小便的通畅,节制房事。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7.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

产后乳头破裂

乳头破裂是指乳头及乳晕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黏水。多因乳头皮肤纤弱,又受到机械性刺激,或局部不清洁,或乳汁过少,乳头凹陷、过短,授乳方法不当,婴儿用力吮吸所致,或被婴儿咬破。产后乳头破裂大多是哺乳不当的初产妇。

“健康教育处方”

1.产前几个月,即应该牵拉、擦洗乳头,促使表皮坚韧。

2.破裂疼痛较严重时,宜停止哺乳几天,但仍旧要用吸奶器等人工方法挤出乳汁,以免使乳汁淤积或回缩。

3.涂于浮头的药物,不会伤害婴儿。只要乳孔通畅,不必硬性擦洗,稍留无妨,以免扩大创伤。

4.不要养成让婴儿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5.乳汁较多外溢时,注意洗净与保持乳头表皮干燥。

缺乳

产妇一般在分娩后2~3天即开始有乳汁分泌,但量不多,这时奶少是正常现象。如果 2~3天后乳房虽胀,但乳汁还很少,或乳房根本不胀,乳汁点滴皆无,这叫做缺乳。缺乳现象不仅可出现于新产之后,在整个哺乳期均可出现。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精神抑郁,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哺乳方法不当有关。

“健康教育处方”

1.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2.保持情绪舒畅,不看惊险紧张的电视片与电影。

3.保证合理而充分的营养,多吃含维生素 E的食物。

4.宜常喝一些啤酒,每日3次,每次100~200ML。糯米甜酒煮鸡蛋也可适当食用。

5.忌食荤性食物。

回乳

妇女生产后气血旺盛,奶多奶胀或无小儿吃奶,或因患病等原因需要断乳。

“健康教育处方”

1.不可以立即停止喂奶。

2.回奶中见乳房胀疼,可以用温热毛巾外敷,并进行从乳房根部到乳头的推揉。

3.还可服用回奶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