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口才经典训练教程
34400600000017

第17章 说服口才兵法因人而异的说服谋略

俗话说:“按病开方,对症下药。”意思是说,去医院看病,每个病人的体质和病症不尽相同,作为大夫应该因人而异,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开出有效的药方,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我们在社交场合中说服别人也可以借鉴这条原则。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说服他人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对方的面子。反之,了解了对象的情况,即使发表一些大胆的言论,也不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说新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个叫许允的人在朝中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觉察后,派虎贲卫士去抓他。

他的妻子赶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夺理,难以请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与哀情求饶。

于是,当魏明帝派人审讯许允时,徐允直率地回答道:“陛下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是最了解的,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甘愿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发现他们都很称职,于是将徐允释放了,还赏了他一套新衣服。

徐允提拔同乡,根据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他都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知晓跟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来选择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经典范例了。

说服他人,除了要考虑对方身份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洁、眼神犀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性格急躁;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性格开朗;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性格稳重;那些安静、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性格孤僻;那些目中无人、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骄傲自负;那些懂礼貌、讲信誉、实事求是、尊重别人的人,往往谦虚谨慎。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说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在《三国演义》的六十五回中,东川张鲁遣虎将马超攻打葭萌关,守关之将告急。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与马超对敌。

刘备说:“子龙领兵在外回不来,那就急速派遣翼德去迎战吧。”

诸葛亮说:“主公先别说,让我来激激他。”

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大叫而入,主动请求出战。

诸葛亮佯装没有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把云长从荆州唤回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若知虚实,你哪能安然无事?马超神勇无比,天下皆知,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发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了也未必能敌他。”

张飞说:“我愿立军令状,这就去迎战马贼,若不能胜他,甘愿受罚。”

激张飞立下军令状后,诸葛亮就派他为先锋前去解围。张飞威猛鲁莽,马超勇力过人,二人在葭萌关酣战了一天一夜,斗了二百二十多个回合,虽然非分胜负,却打掉了马超的锐气,后被诸葛亮施计说服而归顺刘备。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针对张飞脾气暴躁的性格,常常采用“激将法”来说服他。每当遇到重要战事,或说他难当此任,或说他贪杯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扫除他的轻敌思想,更加激发其斗志和勇气。

针对关羽自负的性格,诸葛亮则常使用“推崇法”。

马超归顺刘备后,关羽提出要从荆州到四川与马超比武,为了避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诸葛亮便给他写了一封信进行说服:“我听说关将军想与马超比武,一争高下。依我之见,马超虽然神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并驾齐驱,怎能与你”美髯公相题并论呢?再说,你担当镇守刑州的重任,如若有失,罪莫大焉!关羽看了信后说:孔明知我心也。就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头。

战国时期知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在他的《鬼谷子·权篇》中精辟的总结出与人交谈的方法。他说:“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要去说服别人,对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说服方法,这对于说服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我们不妨学学古人的智慧,须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