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34408900000008

第8章 阅读爱好对人格影响的研究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阅读疗法作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治疗中的一种辅助疗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汉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治疗疾病的记载。有关阅读治疗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是由J。M。高尔特(John Minson Galt)撰写,并在1848年的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的《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和消遣》。文中提出了阅读治疗的原则、功能与实施方案,分析了病人类型以及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类别。但是,阅读治疗作为一种正式的疗法却是20世纪才提出的,1916年Samnel Mechord Crothers首先在他的一部著作中使用了“Biliotherapy”(图书治疗)这个词。20世纪,阅读治疗的研究与应用首先在美国开展。在50-70年代,西方图书馆学界形成了阅读治疗的研究热潮。50年代早期,关于阅读治疗的论文已达400多篇,1961年“阅读治疗”一词首次被收入《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主持召开了“阅读治疗研讨会”;70年代,前苏联有4000多所医院图书馆为病人提供服务,大型医院有专业人员指导病人阅读;1984年,国际图联(IFLA)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强调了阅读治疗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新的阅读治疗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但阅读治疗的开展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其利用潜力还未被充分认识,许多关键性的学术与应用问题还未得到解答,从而影响了阅读治疗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开展与普及。

我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及小范围的临床治疗上。在理论研究方面,王波和傅新在《阅读疗法原理》一文中分别从发生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生理学原理和心理生理学原理四个方面对阅读治疗的原理作了论述,并指出,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入手都可以对阅读疗法的原理作出合理的解释,阅读的治疗作用实际上是多种学科原理综合运用的结果。人类学教授叶舒宪先生在《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一文中将文学治疗的原理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①符号(语言)游戏的需要(维特根斯坦、利奥塔等的语言游戏说、文学游戏说);②幻想补偿的需要(弗洛伊德的艺术白日梦说,霍兰德的防御置换说);③排解、释放压抑和紧张的需要(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荣格的原型说);④自我确证的需要(布鲁东的超现实主义说、拉康的镜像说);⑤自我陶醉的需要(柏拉图的迷狂说、巴赫金的狂欢化说)。其中幻想与补偿的需要及排解、释放压抑和紧张的需要相对于其他三种需要来说更贴近阅读治疗的机理。此外,文章中还提到春山茂雄认为冥想能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做“脑内吗啡”的荷尔蒙,它通过情绪来改变身心状态,从而在体内形成一个任何药物都无法比拟的“制药厂”,行使人体的自然治愈力,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令人感动的事情、美丽的景色、兴趣爱好、音乐绘画等艺术、小溪的潺潺流水、婉转动听的鸟鸣、大海的涛声、风声……都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显然,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可以起到这个效果。一些临床心理的书籍也对阅读疗法的原理有相关的论述,邱鸿钟教授编著的《临床心理学》将阅读疗法作为一种临床实用的治疗方法正式写入临床心理学。书中提到,古人阅读对心理的调节作用共有五点:第一,读书可以养心。“读书既可使人明事理,维系易溃散之心,亦使身心有所栖泊,而不致被声色货利所迷恋。”第二,读书可以广人之智,陶冶情操,变化气质。第三,诗文小说有诙谐之趣,闲适之趣,故读书可以舒郁解愠,导闲适之怀。第四,读书可以使人知人论世,改变认知。第五,读书吟诗可以增进形象思维,益智柔情。而书中所说梁启超所总结的小说对人的心理作用曰熏、浸、刺、提,刚好和上文中提到的文学的共鸣、净化、领悟相合。

一些临床的医生和教师在接受了阅读治疗的观念之后,随之进行了实际操作,而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如宫梅玲、王连云、魏彦平在《谈“阅读疗法”在排除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到,1989年,赖尔登和威尔逊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试验报告,认为图书治疗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尤为突出。于青则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实施文学艺术疗法,疗程3~18个月。在治疗前后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是治疗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康复治疗时间与社会功能恢复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疗法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宫梅玲、丛中、王连云等在随机抽取泰山医学院2000级两个班的医学本科生共100人进行了阅疗前后的对比实验后发现,大学生阅疗前后心理问题比较显示:阅读疗法在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方面有显效。心烦焦虑、人生目标不明确、孤独、忧郁悲伤、厌学、交际困难、自卑7种心理问题在阅读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0(p<0.01)。同样是在泰山医学院,高文凤、宫梅玲等选择2001级的两个班,一个为阅读治疗班(阅疗班),进行三个月的阅疗,另一个为对照班,不进行阅疗。阅读治疗前后采用SCL-90、SDS、SAS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结果显示,阅疗班与对照班相比三个月后阅疗班学生的SCL-90总分及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外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可以说,阅读治疗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几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关于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的介绍比较少见,目前仅从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读书治疗》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心理学》上见到有相关的介绍。一直以来,阅读疗法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书目,虽然王波的《阅读疗法书目》中曾提到一些书目,但都是由经验所得,而不是通过临床检验的,所以说服力较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阅读疗法一直是一种疗效确定的临床心理辅助疗法,在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阅读疗法有着其他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要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应的,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日渐增加,这就对在心理学领域从事临床和理论研究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种疗法,阅读治疗也应该有其适应证和适应人群。阅读疗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疗法,它必须通过被治疗者的心理起作用,而人格是一个人特有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因此,被治疗者的个性特点是一个可以用来判断该患者是否适合阅读治疗的重要指标。由于在文献整理过程中未见到相关文章,所以本研究在对大量的阅读治疗的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性调查,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阅读爱好者的人格特征;

(2)了解阅读爱好习惯对人格的影响;

(3)了解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对人格影响的差异;

(4)探讨适合阅读疗法的人群心理特征。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是:

(1)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求证古代文献中的阅读疗法理论;

(2)有助于推广阅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3)有助于了解适合阅读疗法的人群心理特征,有利于阅读疗法的辨证施治,因人施教。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河北省邯郸市两所重点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429名。按照调查情况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按照其对阅读爱好程度的自我评价,分为阅读爱好组及对照组。第二次是根据其对文学作品的体裁偏好分为小说爱好组、诗歌散文爱好组、人物传记爱好组及杂文爱好组。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29份,收回42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17份,无效问卷12份,问卷有效率97.20%。

研究对象共417人,其中阅读爱好组114人,其中男性67人,女性47人;对照组79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30人。由于调查对象均为在校的高二年级学生,所以不存在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

(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综合方法。要求研究对象填写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及自行设计的阅读爱好情况调查表。在填写量表和问卷之前,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对象讲述填写的要求,量表采取实名填写,以增加可信度。量表与问卷均由被调查对象本人填写。

对所有回收的量表和问卷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编号,将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

(三)工具

调查采用的主要是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该量表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45分钟的时间测量出16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量表共有187个测题,分成16种因素,每种因素包括10~13个测题。分别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16个因素。除了以上16种人格因素外,还可以根据实验统计的结果所得的公式,推算出许多种能够描述人格类型的双重因素,如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

工具之二是自行设计的阅读爱好情况调查表,设有10个题目,主要包括日常的读书习惯、家中的藏书数量、喜爱的作品类型、个人对阅读喜爱程度的评价、个人对阅读意义的认识等题目。

四、阅读疗法治疗原理的各家学说

很明显,阅读治疗的适应证应该是某些心理疾病,或者是某些身心疾病。其治疗原理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概括是一个“阅读——心理——生理”的过程,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已经有许多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探讨的仅是阅读对心理领域的影响。沿用上文提到的分类方法,我们将文学治疗的原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发生学原理

首先,从发生学原理来看,发生学的逻辑是,如果一个事物最初是因为某个原因而发生的,那么它就会保持最初的天性,始终发挥为这个原因服务的功能。如果能够证明文本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治疗而发生的,那么阅读这个行为先天就具有了治疗的功能。文本首先是由文字和语言构成的,语言学家在研究原始语言的过程中发现:原始语言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也就是说,原始语言的发出总与言语主体身心的某种隐在的欲望和冲动有关,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性,表现出对客体的显著的主观倾向,有时则直接在形体与表情上明确地表现出来。文学作为语言最艺术的表达方式,在体现语言的情绪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语言作为一种心理能量的载体,可以对郁积的心理起到一种发散、疏导作用,也可以对软弱沮丧的心理起到一种强化、补充作用。而且人类文化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源头来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发生的动机,都是因为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有太多的无助感、敬畏感、茫然感、空虚感等精神危机,需要创设精神支柱和价值系统来加以疗救,从而才导致了这些学科的发生……”

(二)心理学原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阅读疗法的原理可以分为共鸣说、净化说、平衡说、暗示说、领悟说几种。共鸣就是人们在观察外部世界包括欣赏精神作品时,总是事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期待视野,有意无意地将作品中人物的特征、经验、情感等和自己的相对照,如能找到吻合之处则发生强烈的认同和共振,从而获得感情等方面的支持,因而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共鸣又可以称为移情,读者要与文本实现情感与精神的交流,就必须要随着不同文本的性质实现心理互置,完成角色关系的转换。当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的感受与自身的心境一致时,必然要引起情感的波动。还有一种移情我们称之为角色效应,这是指接受主体在读解过程中暂时卸下蒙在自己脸上的社会角色的面具,取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把作品中的事件、人物遭遇、环境氛围等,当成自身移情之所在,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瑞典作家拉午斯·于伦斯藤在回答他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我写作是因为上帝很会精打细算,只给了我唯一的“自我”,使我来到世界上为了只体验一次人生……而我愿体验更多次人生、可能的人生,探索更广大更广大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拉午斯·于伦斯藤说出的不仅是作家的愿望,也是许多读者选择阅读的原因,在这种过程中,读者脱离了一切现实事物的烦扰,自由翱翔在无限的精神世界中,压抑也因此得到了解放。

文本有时是真实情况的再现,有时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加工,无论哪种情况,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都是一种“白日梦”,这种学说后来成为了很多人解释文学的治疗作用的基础理论。他指出:“……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修正。”“当一个作家把他的需要奉献给我们,或者把我们认为是他个人的白日梦告诉我们,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快乐。”“富有想象力的作品给予我们的实际享受来自我们精神紧张的解除。甚至可能是这样:这一效果中不小的一部分是由于作家使我们从作品中享受到我们自己的白日梦而不必自我责备或感到羞愧。”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的白日梦,但是由于人的欲望有相通性,所以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相应地满足了自己内心的愿望,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作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人总是有未能满足的欲望,一方面,“本我”不断要求这个欲望的达成,另一方面,“超我”却在抑止它,这种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是造成人们焦虑的根源。想要解除这种焦虑,可以转移、替偿、陶醉或者升华。他在《弗洛伊德论美文选》里这样写到:“为了忍受生活,我们不能没有缓冲的措施……这类措施也许有三个:强有力的转移,它使我们无视我们的痛苦;陶醉的方法,它使我们对我们的痛苦迟钝、麻木……代替的满足,正如艺术所提供的那样,是与现实对照的幻想,但是由于幻想在精神生活中担负的这种作用,它们仍然是精神上的满足。陶醉的方法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并改变它的化学过程。”“生活中的幸福主要来自对美的享受,我们的感觉和判断究竟在哪里发现了美呢——人类形体的和运动的美,自然对象的美,风景的美,艺术的美,甚至科学创造物的美。为了生活的目的,审美态度稍许防卫了痛苦的威胁,它提供了大量的补偿。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可以明显解读其心理内涵的文学作品称为心理型作品,而将另一类需要作深层心理分析的作品称为幻想型作品。对于心理型作品,荣格指出:“心理的模式加工的素材来自人的意识领域,例如人生的教训、情感的震惊、激情的体验,以及人类普遍命运的危机,这一切便构成了人的意识生活,尤其是他的情感生活。诗人在心理上同化了这一素材,把它从普通地位提高到诗意体验的水平并使它获得表现,从而通过使读者充分认识到他通常回避忽略了的东西,和仅仅以一种迟钝的不舒服的方式感觉到的东西,来迫使读者更清晰、更深刻地洞察人的内心。”而对于幻想型作品,荣格认为作品中的内容来源于集体无意识,“创作过程具有女性的特征,富于创造性的作品来源于无意识深处,或者不如说来源于母性的王国。每当创造力占据优势,人的生命就受无意识的统治和影响而违背主观愿望,意识到的自我被一股内心的潜流所席卷,成为正在发生的心理事件的束手无策的旁观者。”人们在阅读这样的作品时,“仿佛有谁拨动了我们长久以来未曾被人拨动过的心弦,仿佛那种我们从未怀疑其存在的力量得到了释放……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在荣格看来,艺术家是远离时代生活的人,他由于对现代文明缺乏适应能力或不感兴趣而越来越沉湎于内心生活,并在返回无意识的过程中找到了能够满足他的精神需要的东西,“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吸引、压倒并且与此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了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的长夜。”“创作过程,在我们所能追踪的范围内,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通过这种造型,艺术家把它翻译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的最深的源泉。”而这些东西,又正是整个社会所缺乏、整个文明发展所背离了的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所以它一旦被发现,就会迎合整个时代的“无意识需要”,起到纠正时代弊病、恢复社会心理平衡、有机地补偿和调节人类生活的作用。

另外,美学研究表明,文学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它能够给人以美感,使人感到愉悦,得到休息。从文学的发展史来看,文学最初的形式是诗歌,甚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诗歌的存在了,因为诗歌富有节奏和韵律,所以更加方便记忆和流传。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历史的时候甚至将原始语言称为诗性语言。诗歌之所以成为最初的文学形式,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诗歌的韵律可以引起直觉的快感,这种快感主要来源于生理。我们知道,人的生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人的心跳、呼吸都有一定的节奏,甚至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将人的遗传基因转换成音符,并按人类基因的排列顺序将之组成了一首曲子,放给被试者听,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都回答在听到这个曲子后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虽然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还无法很好地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当音乐或者诗歌的节奏或韵律和人体生理上的某个节奏吻合的时候是可以引起生理上的愉悦的。随着文学的发展,诗歌不再是文学的唯一形式,但我们在阅读散文或者小说的过程中,如果读到一些琅琅上口的句子,仍然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这就是文学在生理方面带给我们的愉悦。

净化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讨论悲剧快感的时候,他提到悲剧有“卡塔西斯”(catharsis)作用。但是由于他本人没有对这个词作出明确的注解,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卡塔西斯”的含义有过多种解释。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净化说,第二类是宣泄说。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一书中指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总之,人受到净化之后,就会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罗念生则认为,悲剧的作用就是使太强或太弱的情感变得合乎中庸,这同样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似乎应该是这样,人们在有比较明显的情绪的时候会选择阅读悲剧作品以使自己平复。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通过阅读悲剧,读者的情绪得以宣泄,但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是为了宣泄情绪才选择阅读悲剧的。那么,为什么悲剧能带给人快感呢?有人认为,悲剧体验是一种近乎庆幸的感受,即看到作品中的人物受苦受难,为自己没有遭受同样的痛苦而快乐。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远距离看苦难的感觉,因为没有关系到自身,所以苦难看起来也会有些诗意。叔本华认为,悲剧能让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真谛,认识到生存就是痛苦,进而有了某种领悟,减少了对生活的欲求,从而得到“解脱”的愉快。康德则认为,我们在体验悲剧苦难的同时,认识到苦难并没有把我们压倒,因此而生出了自豪感。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体会阅读悲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我们就不难看出,在我们全心投入,也就是和剧中人共鸣的时候,感觉到的主要是“痛”,只有在走出作品的环境,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之后才体会到“快”。“痛快”一词最能生动地说明悲剧快感的真谛,只有先经历过痛苦,才能更明确地体会到快乐。所以关于文学作品的净化学说,笔者认为,它更类似这样一个过程,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想象,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一种痛苦的生活,这时读者的情绪低落,心情悲伤,甚至生理上都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但在停止阅读之后,读者从剧中走了出来,不再受到书中所描写的悲惨环境的刺激,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因此一下得到放松,从而有了一种分外轻松的感觉。这应该是悲剧快感的主要来源。当然,文学的净化作用应不仅仅限于悲剧,文学的教化作用一直都是被公认的,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可以使人更高尚、更豁达、更纯洁,这也是几千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平衡学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于1958年提出,是一种阐释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他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大部分与他人的关系是通过各种事件形成的。而这个主体与他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这些事件的认知。阅读的可贵就在于,人们通过它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在这时接受主体或许会发现某个人跟自己的经历、性格都十分相似,可是他却比自己更贫穷、更弱小、更倒霉、更悲惨。在阅读之前,读者可能仅限于和单位里的一个人相比较,那个人根本不如自己或同自己差不多,但他却借着某个事件飞黄腾达、志得意满,引起自己的愤懑和不平。阅读之后,接受者开始尝试与文学作品中的那个人比较,结果找到了平衡、愉快和健康。平衡学说和净化学说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但平衡说更直观地反映了读者的某种心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不与他人比较,但现实生活不如意的人往往看到的是身边的人的生活状态都要比自己好,因此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悲观的想法,进而变得自卑。而在丰富的文学世界中,读者很容易找到一些生活状态还不如自己的参照,这使得文学接受者重新找到了心理平衡,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种平衡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称为补偿。最初把“补偿”一词引入心理学的是阿德勒,他指出,心理补偿是人的自卑感以某种“辅助性策略”来获得心理的平衡,相当于器官有缺陷时机体的代偿。按照阿德勒的观点,病态的自卑感作为一种心理缺陷会自动地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一种自我调节机制,阿德勒将之称为“导向虚构”(guiding fiction),把自卑感转变为优越感,借以获得心理的平衡和补偿。像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某些自卑的人表现得非常傲慢,就是这个原因。继阿德勒之后,荣格进一步发展了心理补偿的理论,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补偿定义为心理的自我平衡、自我调整、自我补充。荣格的心理补偿理论的核心是,因为意识有选择,有指向,所以它就必然排斥或抑止潜意识中大量的东西,这种抗衡随着意识的片面性增长而增长,当这种张力变得非常强大的时候,被压抑的潜意识就会进入到意识中。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选择阅读描写的主要内容与自己生活相近的文学作品,如年轻的男女比较喜欢看描写爱情的作品,另一种选择方法则刚好相反,比如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却喜欢看冒险类的书籍,因为他可以在作品中去实现他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愿望,这就是补偿作用的主要体现。

暗示就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使患者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一种观点、信息或态度,以消除某种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效果的心理疗法之一。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阅读内容积极、乐观的读物,往往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文学的妙处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和自己经历相似的人,但又不会怀疑这个故事就是在写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自我保护、自我掩饰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于他人的面前,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暗讽有时比直谏来得有效的原因。另外,文学的暗示作用往往是通过象征起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象征具有超越功能和整合作用,它能使彼此对立、相互冲突的心理内容处于有机统一的状态;它既能解除因内心分裂而造成的冲突和焦虑,又能使人摆脱懒散松弛的状态;它能使人超越平庸而肤浅的生活,能够组织和调动人的潜在的、受压抑的心理能量,并给这些能量指引新的方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象征是心灵的对应物,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和显现;象征的奥秘归根结底是人的心灵的奥秘。象征对未来的召唤是精神发展、人格成熟的内在需要。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象征的艺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给文学作品中的人或事物赋予特定的象征,正是通过这种象征的暗示作用,读者获得了新的心灵的力量。

一般认为,共鸣、净化和领悟是阅读或者说是审美心理活动中彼此衔接的三个链条,领悟是读者在经过共鸣、净化之后,对欣赏对象深层意蕴的追问和思索,这种追问和思索就叫做“悟”,一旦悟有所得,人就仿佛突然之间被智慧的灵光所击中,顿时感到生命发生了飞跃,人格境界得到了升华。领悟在阅读治疗中的效果最明显和持久,但也最不易达到,而且要想让病人正确地领悟,还需要医生及时的干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阅读治疗的思想,关于读书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以下我们具体予以论述。

(三)诗教说

先秦时期,文学作品的形式以诗歌为主,这些诗歌多来源于生活,采自民间,出于众人之手,内容清新健康,娱乐和言志的功能很强。当时的主流社会主要是通过“诗教”来造就人才,孔子就曾经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他在评论《诗经》时曾经说:诗三百,思无邪。在论及诗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其教化功能时,他对弟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读诗可以使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读诗可以使人提高欣赏水平,丰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认识;读诗可以提高人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素质,使之变得更加合群,更有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读诗可以疏郁泄闷,解胸中块垒,常读诗的人,对身旁的父母能够尽孝,对远处的国君能够尽忠,知识面也更加宽广。

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出要“知人论世”和“得意忘言”,这和现代阅读疗法的理论不谋而合。“知人论世”就是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经历,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回到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认真体会作者所写的每一句话的真实意思和感受。这实际是把作者当做知音甚至自身,与作者作心灵的全面沟通,歌哭相偕,情感共振,从对方那里汲取精神和道德力量,同时也让自己孤独苦闷的心灵得到宣泄和寄托。“得意忘言’,是指在阅读时,要把语言文字看做是表面现象,要认识到隐藏在语言文字之后的才是对客观世界的细致体验,才是事物的本质。把文献读透之后,得到了“意”,也就是“道”,语言文字自然就变得毫无价值,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中一语点破阅读的治疗性质,首次将书和药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直接联系起来:“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王符在《潜夫论·务本篇》说:“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也。”司马迁则在《报任少卿书》中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文学在发泄郁结情绪方面的作用:“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夔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四)入情文气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佛教得到深入发展,这个时期的文风变得清丽空灵,道家的恬淡虚无思想在文章中得到深刻体现。文人们都希望能通过阅读这类图书,使自己的心境保持在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中。而佛教的发展,更是将佛经引入到了人们日常阅读的书目中,阅读佛经时要求信众必须抱着虔诚的态度,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心理暗示,所以在魏晋南北朝这种动荡的时势中,玄学及佛学起到了很好的安定人们心理的作用。因为这两种文学的心理调节作用极佳,魏晋南北朝虽然政治和社会环境恶劣,仍然产生了许多飘逸潇洒的精神快乐者,他们遗世独立,不为凡尘俗事所扰,他们少欲少求,留下了大量具有同样的气质的作品。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塑造了“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先生,诗作《咏怀》“陶性灵,发忧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稽康《卜疑集》塑造了“机心不存,泊然纯素”的德安先生,诗作则处处流露出超然世外、悠然自得的情趣;谢灵运的游记寄情于山水之间,引领世人在书中观览世间大好景色;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洋溢着“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出世态度,“放逸之致,栖托仍高”。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家在文学理念上主张“文气”和“入情”,前者要求把文学家的个性和禀赋贯穿到文章当中,使文章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更张显气质和灵魂,后者强调文学的抒情特征,认为“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文学乃‘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南北朝的许多文章感情丰沛,读之令人心中激荡不已。

(五)和韵宣泄说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中国的文学也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个名人名文辈出的时代,以唐诗为例,仅《全唐诗》这一诗集中,就收集了2300多位诗人所作的近5万首诗歌,其余未收集的难计其数,而且著名诗人辈出,不少诗作流传甚广,妇孺皆知。这些诗作的内容更是涉及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仅就唐诗对情绪的宣泄一点来说,唐诗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比,格律上的限制较少,没有对字句的苛刻要求,更多的是对诗词的内容和所表达情感的重视,所以这个时期的诗歌,可以说是最能够宣泄情绪,表达的情感的。

宋代推崇理学、长于思辨,所以在关于读书与自身的关系方面有着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一论述突出说明了读者的主体意识,指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阅读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读者被作者的语言所牵引,进入到作者所描述的环境、气氛和情节中,似乎仅仅是在接受而已。但由于看什么书,喜欢看什么书是由读者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所以在选择读书的种类之时,就已经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求知和情感方面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读物又不过是一个媒体,一个读者满足精神需要的工具。所以一旦明白了学习的真谛,所有的读物都是为自己服务的。接受美学对文本的分析是:文本虽是由作者完成的,但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形式结构系统,而是一个处在潜在状态的深层语义结构系统和表征了某种特定价值趋向的意义系统。因此,作品意义的生成,既不是文本对象的客观反映,亦非接受主体的主观引申,而是分布在两级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张力场内,应以开放的动态建构去把握它。陆九渊的说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与唐诗一样,宋词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词有各种曲牌,每种曲牌都有特定的节奏模式,人们对词欣赏多了,便在生理上慢慢适应、接受了各种曲牌的节奏,对词不仅有语言、情感上的预期,也有了节奏、音律上的预期和依赖,读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而又合乎节奏、音律的词,不仅情为所寄、虑为所托,还有一种预期得以实现、心理和生理节奏随着文本和谐共振的满足感。宋词和唐诗一样,音律上的复杂性虽然对表达有所限制,但这种形式上设置的难度对作家是一种筛选,能够保证从事诗词创作的作者都具有较高的素质,使作品的艺术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之上。格式、音律上的多重性也带来了读者对作品预期的多样性,预期越多,带来的满足也就越大,对爱好者的保健、治疗作用也就越大。越是高明的诗词爱好者,对诗词的评鉴能力越强,对诗词越有一种成瘾的嗜好,读到一首完美的诗词,得到的快感也就越大,治疗作用也就越大。

另外,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部哲学著作,中国的文学和医学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如中医重“气”,气为血帅;文学同样重“气”,不论是孟子“养浩然之气”也好,庄子之养气者为真人始也好,历代文人无不把养气作为作文的根本保证。故古人有言:医理、儒理,其理一也。

五、传统中医学对阅读疗法的应用

无论在中国的文学史还是医学史上均有大量的关于阅读治疗的医案,这些医案有力地证明了阅读疗法对疾病治疗过程中作用的神奇。

第一桩是《七发》治疗楚太子。汉代枚乘创作的《七发》不仅是一篇辞采飞扬的赋中精品,在中国心理治疗史上也是一篇重要文献。明清之际的李渔曾说:“陈琳之檄,枚乘之文,皆前人已试之药也。”《七发》记录了一场虚拟的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全文的大意是: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视,认为太子犯的是王公贵族常见的富贵病,此病非针药可治,只有听“要言妙道”方能去。于是吴客鼓动如簧之舌,展开了奇幻瑰丽的七步想象。前面几步借助瑰丽的想象引起楚太子的兴趣,最后第七步从无穷的想象归结到人生应有高雅的情趣,要多听“圣人辩士”之言。畅想至此,太子“涩然汗出”,“霍然病已”。从内容看,题名《七发》兼具“以七事相启发”、“七次抒发”和“七次发汗”的多层意思。吴客抓住楚太子追求奢靡的特点,极力引导他畅想豪华、排场、壮观的事物和场景,使之兴奋发汗,从而解除由精神空虚引发的身体不适。

在《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阅读治疗的案例。汉宣帝特别喜爱王褒的作品,让王褒和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并为侍诏,无论打猎、游玩,经常带着这些文化随从作赋,欣赏娱乐。有一次,“太子体不安,若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至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中虽然对治疗的过程着墨不多,但从这段短短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很有价值的信息:第一,在汉朝,至少在汉宣帝,已经将阅读看做是一种可以治病疗法,否则,他不会在太子病的第一时间想到让不是医生的王褒进宫服侍太子;第二,阅读疗法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太子的疾病得以治疗,而且在病愈后还要求“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见,太子已经深刻认识到阅读的好处,并且将阅读从治疗提高到了日常养生保健的高度上来。

随着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问世,及七情致病的学说的广泛应用,在各个医家的医案中有关阅读治疗的记载越发丰富起来。其中更具特色的是中医的情志相胜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善;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举病论》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国阅读治疗的一大特色就是按照情志相胜理论选取读物,或者自己创作一些作品让患者阅读。《三国志》是这样描述华佗的这一则医案的:“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瞠怼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三国志》毕竟是一部史书,所以对这个案例的记载并不十分详细,我们在《华佗传》中可以找到更为详尽的记述,书中提到的这个郡守是因为平时为人过于谨慎,思虑过度而病,根据中医的理论,脾五行属土,在情志则主思,肝五行属木,在情志主怒,根据五行生克木克土,所以怒可以胜思,这就是华佗认为该郡守盛怒之下可以病愈的主要理论依据。

无独有偶,《后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宜阳太守孙翼,长年忧思气结,服用各种药物均不见效,便派人请来当地名医石胜诊治。石胜详细了解了太守的病因病情之后,便给太守开了一个奇妙的处方,然后索要了许多珍宝银两便不辞而别。石胜走后,太守忙展开处方细看,只见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背上歪歪斜斜写着“太守”字样,下面还落有一首讽刺诗:“太守姓孙实不祥,呼宗唤爷度时光,开口比人小两辈,姓儿也比姓孙强。”太守看后勃然大怒,命人追拿石胜。此时石胜早已不知去向,太守越想越气竟吐出了一些黑色秽物。谁知秽物一吐,顿时感一阵清爽,胸腹舒畅,病情大大缓解。

另据《广阳杂志》所载:明末高邮袁体庵者,神医也。有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数荀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书寄何,其入至镇江而疾愈,谒何,何以书示之曰:“某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言,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面北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以上几个病例分别使用的是“怒胜思”和“恐胜善”的做法,以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一方面可以说是五行制化在情绪上的应用,另一方面,肝主舒泄,怒有助于肝气的升发,可以宣泄某些恶劣情绪的羁绊,重建心理上的平衡。临床上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多故意忤逆患者的心意,或夺其所爱,激其发怒,令其气结得以尽情宣泄,而且,从临床上看,患者之所以会忧思气结,多和其性格和一贯的处事方法有关,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得这种神经症的患者往往是因为超我太强,本我受到强烈的抑制,通过刺激使其发怒就是让患者能将压抑的本我发泄出来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另一则以恐惧治疗喜极发狂的案例,则是利用言语刺激,使患者处于某种应激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说医生运用阅读治疗,其出发点可能主要是情志相胜理论,选择阅读只是形式问题的话,那么文学史上的记载则是不折不扣的关于阅读治疗的记述了。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与河南主簿张应之是好友,张应之曾对他谈起阅读疗病之法。欧阳修在《东斋论》中记载到:“应之虽病,然力自为学,常曰:我之疾,气留而不行,血滞而留逆,故其病咳血。然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闲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呼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因多取古书文字贮斋中,少休,则探以览焉。夫世之善医者,必多畜金石百草之物,以毒其疾,须其螟眩而后廖。应之独能安居是斋以养思虑,又以圣人之道,和平其心而忘厥疾,其古之乐善者欤?”

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曾针对自己阅读后的感觉作过一首诗:“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开编喜有得,一读疗沉疴。”宋代理学家朱熹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读书理论和读书方法的学者,他把“格物致知,读书究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的一些诗文和论述也涉及了阅读疗法。他谈自己在病中看《资治通鉴》的感受时说:“病中抽几卷《通鉴》看,值难置处,不觉得骨寒发耸,心胆欲堕地。向来只作文字看,全不自觉,直枉了读他古人书也。”

第二部分 阅读爱好对人格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阅读爱好对人格影响的调查

喜爱阅读人群在人格的有恒性、敏感性、实验性方面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专业成就的人格因素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乐群性和忧虑性方面,阅读爱好者的得分则低于对照组。而对于16PF中的其他因素,两组之间的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二、阅读爱好对人格影响的分析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根据我们调查所得,阅读爱好者和一般人群在人格的许多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以下将针对这些差异的分别予以分析。

(一)阅读爱好与人格有恒性

阅读爱好者人格的有恒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6PF量表中对有恒性得分情况的解释是: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阅读对心理产生影响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有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庄子在论述读书“得意”之道的时候就要求要辅以“坐忘”等形式,可见,通过阅读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要经历一段心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刘勰看来,阅读、欣赏作品就是拨开文辞,追溯、探访作者的情感历程,只要读者认真地“沿波讨源”,就能发掘作者全部的情感。提醒读者在通过阅读进行自我调理的时候,一定要静心沉潜到作品的情感深处,才能挖掘到力量足够强大的情志,来弥补和扭转自身情志上的不平和错位,把心中过剩的情志宣泄出去。

而现代的阅读学研究则将阅读过程分为涉入阶段、认同阶段、投射阶段、净化阶段、领悟阶段、应用阶段共六个基本阶段。这六个阶段环环相扣,同时又存在一定的渐进性,如果读者在涉入阶段都不能深入的话,其他几个阶段就更加难以展示其效果了。电影评论家中惦棐说:“艺术接受的道路并非总是平坦的。有从始至终都吸引人,使人置身于高度的艺术享受之中,如看通俗喜剧,如听轻音乐,如看齐白石的画。但也真有需要费一些力气才能看懂的好作品,需要一些知识准备,并反复看上几遍才能懂的。”而阅读在这些艺术表达形式中,对人的知识储备的要求比较高,一些文艺性强的作品,是真的需要“费一些力气”才能领会到其中玄妙的。换句话说,读书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耐心与毅力的事情,只有有恒性较高的人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阅读过程,并学有所得。

(二)阅读爱好与人格敏感性

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园之花》里曾说过:“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的心灵相关。”这段话生动地表述了文学接受理论的要旨。文学读解作为一个精神操作过程,就是要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和理解,把作品文本中的空白进行填补,把未定点加以确定化,把蕴含的各种意义潜能加以现实化,从而使作品文本这种图式框架由物的形式变成读者实际感受到的有生命的东西。

文学接受并不直接面对存在的外物,而是面对经过作家情感培育的作品文本,他的接受对象也不是承载语言的文字,而是由语言描述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不是物理世界纤毫毕现的再现,而是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外化。

文本接受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如果我们对之加以详细区分的话,至少可以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第二则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在第一个过程中,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的主要内容加以把握,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活动而对文章有了某种感性层面的理解。阅读过程不可能不加入读者的想象,否则文章就成了一个个空洞的文字,不再有任何意义可言,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作为一个活动主体,其主要的心理活动是融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说读者会将自己想象为文章中的某个艺术形象或者身处某个具体的环境,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体悟到文章的妙处。一般人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很自然的进入第一个过程。但如果读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话,他所经历的心理活动也仅仅就是想象。而实际上能使阅读的治疗作用进入一个比较深的层次的则是第二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对现有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开始通过文本这个桥梁同作者“对话”。读者一方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通过作者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又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观等为标准来与作者的观点作比较。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自省”的过程,读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不断将自己的认识加以深化的。

读者能否由第一个阶段过渡至第二个阶段,和读者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爱好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6PF量表对敏感性的说明是,该项得分较高者往往敏感,对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应该说,正是由于被调查者有这方面的人格特质,所以才会更爱好阅读,同时也能较之他人更能体会到文学的妙处。

(三)阅读爱好与人格忧虑性、适应与焦虑性

16PF中对忧虑性的解释为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根据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的理论,个人在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时感到渺小、孤独、软弱、恐惧,从而产生焦虑。阅读的过程除了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外,还可以看做是一个在思想中去经历和体会另一个世界的过程,接受者通过阅读掌握了一些在面对自己从未经历的世界时的经验,从而消除了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焦虑和忧虑也会相应减少。另外,读者在文本中还可以找到一些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可以有效地减少孤独感。

与之对应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喜爱阅读人群的适应与焦虑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适应与焦虑性的低分特征是: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高分特征是: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爱因斯坦和其他科学家都曾经提过“思想试验”的方法,也就是科学家根据某种科学理论,不在实验室中,而是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在某种情况下试验对象会产生什么情况,发生什么变化。著名的相对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试验的产物。拉午斯·于伦斯藤说写作是在体验不同的人生,阅读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假设自己处于某种环境当中,会自然寻找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同样是一种“思想试验”。通过这种试验,读者的见识增加了,对世界的陌生感相应地就会减少。而且,读者还可以从书中学习和借鉴一些经验教训,有时还可以寻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这些都是阅读爱好者适应性较好、焦虑性较低的原因。

(四)阅读爱好与人格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

量表中对这几个人格特征的解释分别是:实验性得分较低的特征是,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则是,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读书使我们不盲从,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阅读爱好者实验性高的一个很好的解释。作为阅读爱好者,在读书的种类和数量上均应有一定的基础,文学是一个自由的殿堂,在这个殿堂中,人们可以各抒己见,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相反的观点也就不足为怪了。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代表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观点和看法,在经过短期的混乱之后,就会逐渐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观点进行整理和判断,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阅读爱好者自然会拥有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思想,不会轻易盲从、人云亦云。

读书使我们更有思想,这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上文提到的读书使我们不盲从对应的,读书较多的人在经过不断地接受不同的声音,不断地分析辨别真伪之后,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看问题的方式,他们不需要靠别人的肯定和赞同来判断自己的观点,而是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

人的自我意识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在自我意识中,自己被分成了两个,一个“主我”,也就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一个“客我”,也就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库利曾生动地将这种情况称为“镜中自我”现象。一个人的自律性的高低和他的自我意识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是否自律,就在于他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一个人在自我意识不清的时候,会处于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他可能会不断尝试自己做不到或不适合做的事情,并且有可能即使失败也不认为是个人的原因。我们说,阅读的过程有的时候就是一个找参照物的过程,一些少男少女喜爱读爱情类的小说,就是因为从中可以找到许多与自己的感情或想法一致的情节。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客我”,可以帮助阅读主体更好地了解自己。

(五)阅读爱好与人格世故性

文学作品的另一功能则是能够帮助接受主体自我发现,虽然不同的人对自我的认识程度不同,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东西。这是因为,第一,从主观方面看,人们往往缺乏一个返观自身的视点,“主我”与“客我”混为一体,主我没有分离,也就无法把客我当做一个对象来观察和认识,因此就无法真实地认识自己。第二,从客观方面看,人们的心灵状态只有少数是有确切的名称、可以明确把握的,而更多的感受、体验、情感、思绪等都是不可名状的。这些心理状态往往不容易被自我意识把握。而人们在成年之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自我认识有着十分迫切的要求。但由于客我本身有着朦胧、微妙、复杂、混沌、模糊等特点,主我很难把握,这就导致了主我的心理紧张和压抑。摆脱和缓解这种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为自身的心灵状态找一个参照物。文学作品再现了历史与现实中人类的思想感情,是人类各种心理状态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中读者可以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调查中显示的阅读爱好者与对照组存在人格差异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阅读是一个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的发生,既不单方面地取决于对象,也不单方面地取决于主体意识,而是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人的认识是在主体与对象的接触中,根据对象的刺激,不断地打破原有结构,建立新的结构,不断地由初级结构过渡到复杂的结构的有机过程。文学接受过程正是作为客体的文本不断给予阅读者刺激的过程。

文学接受的完整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入而化身其中,出而分析玩味,化而重建自我。入而化身其中首先要求文学接受者的日常心态转化为接受心态,接受者这时暂时卸下了长期在社会中的角色面具,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的心理世界中。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的注意力已经由尘世中的“我”转入了心灵的“我”,进而与作品进行无拘束的心灵交流。随之,接受者进入角色,与角色同一化,这时作品已经内在于而不是外在于接受者的心灵,作品的内化程度和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契合程度成正比。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接受者从与对象同一化的过程走出来,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接受活动也进入了更深刻的层次和阶段。在经历这两个过程之后,接受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改变,新的心理图式已经形成。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阅读爱好者并不是所有人格因素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也就是说,阅读爱好对人格的影响也是有一定特异性的。所以作为治疗手段的阅读,就需要有针对性,如,我们想提高治疗对象的自律程度和独立程度,或者降低治疗对象的适应与焦虑程度,阅读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想增强治疗对象的兴奋性,或者降低其人格的紧张性,阅读则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阅读疗法与很多心理治疗相同,它对治疗对象有一定的要求,上文中我们提到,文学接受过程中入而化身其中是首先要经历的过程,所以,被治疗者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以人格因素来评价,就是人格的敏感性要高,另外,鉴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过程和积累,对于施治对象人格的有恒性也有相对的要求。由此可见,阅读疗法并不是“万金油”,只有使用得当、运用合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第三部分 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对人格的影响

一、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对人格影响的调查

二、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对人格影响的分析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对读者心理影响方面有着不同的效果,散文的清丽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可以对情绪有调节作用;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可以让读者暂时远离俗事的烦扰,进入一个无忧的世界里;小说是现实生活的缩影,阅读小说有的时候就像在观看自己的人生,在阅读小说时,读者可以找到共鸣,找到“知己”,找到支持;杂文往往语言辛辣,观点独特,经常阅读杂文可以培养人的思辨能力,提高人的成熟度;名人传记有着很好的励志作用,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类文章能够帮助读者尽快从低谷中走出,重新投入生活。

卡得纳(Cardenas)、西科纳(Schrank)等学者总结临床心理治疗的经验,将阅读治疗的适应证归纳为10个方面:①个人认知问题:生活目标迷失、空虚感、无意义感、残疾劣等感、自卑者、自高自大者等;②情绪方面的问题:孤独、自闭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焦虑等;③意志与行为方面的问题:胆小畏缩、意志薄弱、行为退缩等;④语言方面的问题:失语症、失读症、口吃等;⑤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际沟通不良、人际关系障碍、社会角色适应不良等;⑥家庭方面的问题:沟通障碍、家庭矛盾、离婚、丧偶、角色不当等;⑦性心理问题:性角色失调、对异性的认识偏差、性神经症、性变态、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等;⑧社会心理问题:酗酒、吸毒、失业、自杀、因贫困引起的心理问题、婚外情问题等;⑨心身性疾病问题: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⑩人格问题:依赖性人格、癔症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等。我们结合调查的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对阅读治疗十分有意义的结论。

(一)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格稳定性差异的分析

喜欢阅读名人传记组人格的稳定性高于其他组,尤其是和喜欢阅读小说组对比。稳定性的低分特征是: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而高分特征则是: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如果我们分析那些成功人士的人格,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些人的人格更趋于稳定成熟,能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世事变幻,即使遭受打击也能迅速从挫折中走出来。大文豪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要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要和人们中间的鄙俗做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感的精神来鼓舞自己的生活。”(《高尔基选集》)。如果对现在比较常见的名人传记进行一下整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传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述成功人士是怎样从一个平凡的人奋斗成为时代骄子的,这其中也隐含着这样一个信息,如果我们按照他们的方法努力,我们也很有可能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自我实现的,那些真正得到自我实现的人可以获得巨大的幸福感。人们正是在阅读名人传记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幸福感的强烈,所以才会对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追求,进而就会对这些成功人士进行一定的模仿。文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作家的人格和作品有密切的联系,读者的人格特征也在阅读的选择上起着明显的作用,读者和所阅读的作品中的人物在经历、职业、性格、气质、兴趣等方面越是相似,其模仿程度就越高。所以这些喜好阅读名人传记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具备稳定性高的人格特质。

说到模仿,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而调查恰恰证明了这个观点,从结果中我们可以推断出,阅读名人传记的人,就是通过模仿书中的人物,从而使人格特征发生了某些改变。

(二)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格有恒性差异的分析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书的内容可以反映作者的人格或者主人公的个性,而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读者在书中读到对自己有益的经验、积极的想法和做法时都会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自古以来在众多的成功经验中有一条几乎是公认的,那就是持之以恒,凡事坚持到底。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可以说也都有这样的人格特点,所以,调查中显示的喜爱读名人传记的人有恒性高,也就成为必然。而相对于小说,阅读散文或者诗歌,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真正体会到散文和诗歌的精妙之处,所以喜爱阅读散文与诗歌的人的有恒性仅次于喜爱阅读名人传记的人,位于第二。这是因为,只有把审美的触角进一步向艺术作品的深层延伸,才能得到比感观愉悦更深刻而持久的快乐。苏轼就曾经说过:“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因为,虽然文学作品有时会注重形式美,但其目的绝不仅限于形式本身,形式只是为了实现艺术家对深层意蕴的发掘和精神上无限象征意义的追求。对于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探究这一审美心理活动,中国古代文学家、美学家常用“味”这个生动的词汇来代替,在对艺术品的欣赏中,我们现在还常常会用“体味”、“玩味”、“研味”等词来形容,其基本含义就是指接受者在对艺术作品的咀嚼玩味和反复吟咏中,求得对作品深层意蕴的把握。

具体说,“味”这个心理过程对接受主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细”。王昱认为赏画“细观之则气韵生动,寻味无穷”(《东庄论画》),张炎指出对作品应“精加玩味”(《词源》),华翼伦则说:“赏鉴精则心目与古人相契。”(《画说》)所谓“细”,从审美心理学来看,属于审美注意的问题,实质是要求接受者在欣赏过程中对各种无关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功利之心进行排除和抑止,并且用这种积极的抑止使接受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欣赏对象上来,这和上文提到的庄子的“坐忘”说颇为相似。在“味”的心理活动阶段,接受者一旦具有了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细致的欣赏态度,他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艺术的“透视力”,不仅可以体会到作品的艺术真趣,还可以揣摩到作者为文的用心。

第二,“久”。严羽论诗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沧浪诗话·诗评》)张炎论词说:“秦少游词……咀嚼无滓,久而有味。”(《词源》)欧阳修论书则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及看久之,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试笔·李邕书》)这里所说的“久”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强调了“玩味”这一艺术接受过程的渐进性特征,接受者只有长久地沉潜于作品的诗性空间,才能够自然滋生对作品整体韵味的真切、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它则涉及心理学上注意的稳定性问题。所谓稳定注意,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某个人把自己有关的心理活动在长时间内充分地指向和集中于同一事物。但是,这种稳定注意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单一呆板的心理活动,恰恰相反,它“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着,仿佛在沿客体移动,从而提示其中的一些新的方面”。中国古代文艺鉴赏家所谓的“久”,正包含着这一重要心理学思想,它要求接受者把审美注意力长久而稳定地集中在欣赏对象上,从而使接受者在积极主动的心理探求活动中对欣赏对象的深精微妙之处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领悟。

第三,“复”。朱熹提出诗“须反复读,使书与人相乳入,自然有感发处”(《诗传遗说》),陆游要求对作品“一读再读至十百读,乃见其妙”(《何君墓表》),贺贻孙也认为诗如果“反复诵诵,至数十百过”,便会收到“滋味无穷,咀嚼不尽的效果”(《诗筏》)。“复”同样也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分析:一方面,它强调了玩味的艺术接受过程的反复性,接受者只有在反复咀嚼作品的基础上才能一层比一层深地接近作品的情趣和韵味。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看,所谓“复”实际上是接受主体对自己头脑中形成的“阅读后象”进行回味和反思的一种回溯性的心理活动。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感觉并不是随着刺激物的作用的终止而同时消失的,而是以“后象”的形式保持下来。同样,在文学读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阅读后象”的现象。不过同纯粹的感觉后象相比,阅读后象要复杂得多,它既包含接受者对作品形式美的感知,更包含接受者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的体验和理性内容的思考。因此,当接受者对作品进行反复阅读和咀嚼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心中对先前阅读中形成的“阅读后象”不断地进行返观和回味。这种针对阅读后象而进行的回溯性的审美心理活动不仅可以使接受者获得一种余音绕梁的审美感受,而且还可以修正接受者在先前的阅读中出现的错觉和偏差。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阎立本观画的实例说明,“复”作为接受者对阅读后象不断回溯的心理活动,的确有助于接受者突破先前的局限,对作品的审美内涵作出更准确的把握。

“味”是一个接受主体与对象反复结合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接受主体调动和发挥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艺术体味能力和敏感的心灵感受能力的活动阶段。尤其对于诗歌和散文这种需要通过形式体会其深层含义的文学体裁,更需要接受者人格有恒性的积极发挥,而通过这类文学作品的训练,接受者的人格自然也会相对趋于稳定。

(三)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格敏感性差异的分析

与诗歌相比,小说的“以情感人”更多是用情节来感动读者,小说中直抒胸臆的情况并不是最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是作者通过环境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某种心情或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应该和文章的主人公是相通的。文学接受有一个过程,就是要求读者能“入而化身其中”,想要对一部小说有深刻的理解,就要把自己当成主人公。梁启超曾说:“凡读小说者,必常若自化其身焉,入于书中,而为其书之主人翁。读《野叟曝言》者,必自拟文素臣。读《石头记》者,必自拟贾宝玉。读《花月痕》者,必自拟韩荷生若韦痴珠。读《梁山泊》者,必自拟黑旋风若花和尚。虽读者自辨其无是心焉,吾不信也……”所以如果一个人过于理性,是很难体会到小说的真味的,如果在阅读过程中不产生和书中人的角色互换,就无法深刻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欢乐与忧伤、喜悦与悲苦,所以但凡喜欢读小说的人,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捕捉能力。

喜欢阅读散文和诗歌的人敏感性较高是和散文和诗歌对审美能力的要求有关的。正如法国作家法朗士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的好坏,不是经过分析与推敲的,而仅仅是直觉,正是因为文学接受者在接受的初始阶段直接感知作品在文辞、音韵等外在形式方面的美,才吸引他们进一步读下去,而经过长期的阅读训练,接受者可以形成一种可以敏锐地感知作品形式美和形象美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师旷之耳”。

(四)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格忧虑性差异的分析

白居易说:“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祸福。”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做到这点的,尤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与西方文学差异较大的一点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习惯性的要给故事一个完满的结局,即便有一些作品在过程中充满了悲剧色彩,在结束的时候总要想尽办法使得结局尽量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使得整个故事成为正剧。传统戏剧《窦娥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是抨击时政的黑暗的,但在最后还是要通过种种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得主人公沉冤得申。虽然这种做法可以保证读者不至于在阅读之后陷入一种悲伤绝望的感情中去,但与此同时,它对读者也起到了一定的欺骗作用。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面对自己不愿看到的事实或不愿遇到的情况时,会选择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而文学作品中的“大团圆”、“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的描述,会使读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认为自己同样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但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短暂的心理上的快慰,不能代替现实,所以,当人们面临和文学作品中同样的困难,却没有得到同样完美的结局时,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一般来说,文学是以宣传真善美为主调的。但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杂文和讽刺性文章是个特例,文章中见到的是社会的黑暗面、人性的丑恶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比我们所经历的更不公平的待遇,比我们所遇到的更可恨的小人,比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更巨大的落差。这一切都使得我们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还不错,至少会认为,这种遭遇原来不是我自己才有的,从而获得巨大的心理平衡,减少忧虑。

(五)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格自律性差异的分析

“文以载道”一直是中国文人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这里的“道”除了我们所说的道理之外,还包括了一些公认的良好的习惯和品格,自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的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们说,人们喜爱某种事物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或者功利一些说,人们喜爱一件东西是因为这件东西对自己有益,阅读种类的选择同样如此,阅读诗歌可以让我们有美的享受,阅读小说可以让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那么阅读名人传记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名人成功的原因,尤其是主观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阅读名人传记,实际上是在寻找他们之所以成功的个人因素,找到这个因素后如果可以加以训练使自己也具备的话,就意味着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也大了很多。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没有哪个是靠他人的逼迫走向成功的,他们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忍和努力,这就是人格的自律性在行为上的体现。上文已经提到过,文学阅读的过程有时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所以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名人传记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人格自律的一面。另外一方面,文学有教化功能,它告诉我们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具体到名人传记,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可以更接近成功,怎样才可以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成就。所以喜爱阅读名人传记的人,自律性明显高于他组,也就成为自然。

(六)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因素差异的分析

喜爱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人的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依次是:杂文讽刺小品>名人传记≈诗歌散文>小说。而就这些文学体裁与现实的接近性来说,也是这种排列顺序。也就是说,越喜欢阅读贴近现实作品的人,心理越健康,这和我们上文分析的喜爱阅读杂文的人忧虑性低相合,所谓“见多识广”,能对社会有多方面了解的人,人格会显得更为成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所采取的态度也就相对正确而积极。而且,阅读的另外一个优点在这里也有了直接体现,如果一个人真正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很多挫折,看到很多社会黑暗面的话,往往会变得悲观、消极,但如果这种经验是间接由书中得来的,则又不同,他们反而能用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因此,心理也就比较健康。

(七)爱好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专业有成就人格因素差异的分析

在前文分析爱好阅读名人传记的人有恒性和自律性比较高时,笔者就已经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读者通过模仿获得和书中描写的成功人士相似的行为方式,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读者对阅读名人传记有偏好的话,那么在长期的模仿中,这种行为方式会逐渐内化,逐渐成为读者的人格特征,所以,调查中所得,喜爱阅读名人传记的人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高,也就成为了某种必然。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喜爱不同文学类型的人在人格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在上文中,我们所论述的都是阅读对人格的积极影响,是否阅读就没有副作用了呢?元代的许衡对阅读对人情志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读魏晋、唐以来诸人文字,其放旷不羁诚可喜,身心即时便得快乐,但需思虑究竟是如何,果能终身为乐乎……凡无检束、无法度、艳丽不羁诸文字,皆不可读,大能移人性情。圣人以义理诲人,力挽之不能回,而此等语一见入骨髓,使人情志不可收拾。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古语有之,可不慎乎?”这段议论的大意是,每当阅读魏晋名士狂放不羁的文章,总让人感到欢喜和畅快,但是此刻也应该想一想,这些文章真能让人一辈子快乐吗?做人各有本分,不能沉溺于阅读放荡文章而丧志,这类文字对人的情志的影响大得很,一旦沾染成瘾,往往深入骨髓,不可收拾,很可能把多年来阅读圣人文章所得到的教诲抛在脑后,所以应该抱着谨慎的态度去阅读。这段话对阅读改变人格的作用阐发得很透彻,从反面论证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谨慎。

笔者咨询的一个案例也生动地说明了阅读在某种情况下显现出的副作用。

姚某,男,31岁,广东省某监狱服刑人员,所犯罪行为故意伤害。姚某是这样叙述对自己的行为的看法的:“人一定要讲义气,我的朋友出事了,我怎么能不帮忙呢?虽然我不该下那么重的手,但是他欺负我朋友在先……”在姚某的言谈中,不时会听到要“够义气”,“自家兄弟”之类的有明显江湖味的言语。通过交谈还了解到,姚某最崇拜的人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主人公令狐冲,原因就是该男主角“有义气”,姚某谈到自己十分喜爱看武侠小说,幻想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小说中的侠客那样除暴安良。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阅读并不是时时所起的都是正面的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艺术拿来感动心灵的东西可好可坏,既可以强化心灵,把人引到最高尚的方向,也可以弱化心灵,把人引到最淫荡最自私的情欲。”

阅读是文学作品的精神的内化过程,也是对作品中人物的人格的模仿过程,优秀的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加高尚,低俗的作品也会使读者变得更加庸俗,甚至,一些宣传凶杀暴力或者色情的作品,会把读者引上犯罪的道路。基于阅读对人的人格影响的巨大作用,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则要格外用心。而且,进行阅读治疗的对象本身就是有某种心理困惑或心理异常的人,尤其是一些治疗对象,其思维方式与普通人不同,文章中的某些情节可能会引起他们不良的联想,甚至模仿。比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就曾经引起了自杀率的一度上升,这也可以看做是阅读带来的副作用,这就要求在阅读治疗的施治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干预,控制阅读治疗的方向,以免出现偏差。

结语

阅读治疗是一种很有特色又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其适应证和适用人群,阅读对人格影响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阅读疗法的理论探讨,对中国阅读疗法历史的简单整理及阅读对人格影响作用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阅读疗法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系统,如教化说、宣泄说、意象说、游戏说等学说,都有其代表人物及代表性论著。本文通过对心理学各个派系对阅读疗法原理的解释进行总结,使阅读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的机理更加系统而明确,通过文献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白日梦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海德的平衡说还是阿德勒的补偿说,文学无疑都是一种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使心理状态更加良好的有效手段。

相对于西医,中医似乎和文学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一些文学著作包含了大量的医学内容,一些医学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中医一向重视人的情绪控制,阅读可以说是调节情绪的首选方法之一,所以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阅读疗法,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而针对阅读爱好对人格的影响,我们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使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检验及自行编制的问卷,对4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阅读爱好者的人格特征较之对照组在某些项目上有明显的差别,阅读爱好者的有恒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主要人格特点是有恒负责,做事尽职。一方面我们推断,有这些人格特质的人比较容易接受阅读作为心理调节的方法,另一方面则说明读书在对人的耐心、毅力、责任心等的培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想要更好地把握书中的含义,就需要对文本的内容有一定的领悟性,阅读爱好者的敏感性得分较对照组为高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敏感,所以更能体会读书之乐。所以,如果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那么有耐心读书和对所读文本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都应该成为实施阅读疗法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阅读疗法的治疗对象其人格的有恒性和敏感性不能得分过低。

阅读爱好者的独立性、自律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阅读爱好者与非爱好者相比更加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知己知彼,自律谨严。由此可见阅读在增长知识之外对良好人格特质的塑造作用,阅读除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之外,还可以使人变得更善于独立思考,人生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自律而严谨。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阅读爱好者在忧虑性、适应与焦虑性两个单项上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也就是说,阅读可以减轻人的忧虑,消除焦躁情绪,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调查结果中心理健康因素的得分证明了这个观点,阅读使我们有了一个返观自身的视点,从而使许多难以名状的情绪得以把握,从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喜爱阅读不同文学体裁的人,在人格的很多方面也显示出很大的不同。喜爱阅读名人传记的人,在人格的有恒性、自律性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在这里我们且不讨论这个观点的科学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人格的定义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人格就是人固定的行为和思考模式,所以,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是对人格的影响。名人传记中所记载的主要就是成功人士的行为方式,而且明确地表明了这种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而这些文本、文字我们当然可以看做是某种环境刺激,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受到这种刺激的影响,而且对于书中记载的内容主动进行模仿,久之这种行为就会内化,读者的人格同时也就发生了改变。而成功与行为之间,或者说成功与人格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名人传记的主人公可以说就是具备成功品质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做事有始无终、不懂得控制自己的人会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可以说都是成功所必备的品质。由此可见,阅读名人传记必然会对人格的稳定性和自律性产生影响。

“入而化身其中”,是阅读许多文学作品时对欣赏者的要求,诗歌和小说作为一种更加文艺的表现方式,对人鉴赏水平的要求相对要高,功利一些来说,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得到一定的益处,学习前人的经验也好,可以得到美的享受也好,总之不可能是毫无所得的。小说与诗歌,说理性不如杂文强,尤其是诗歌,有的纯粹就是基于美学欣赏的角度创作的,所以,对于喜爱阅读这类文学体裁的人,在人格方面自然更敏感细致。

喜爱阅读杂文的人在人格的忧虑性一项得分低于其他组,心理健康一项的得分则明显高于其他组。杂文以论说时事为主要内容,讽刺小品更是不乏将社会的黑暗面公之于众的内容,喜爱阅读这类文学体裁的人,是更善于面对现实的人。他们对现实问题不逃避,甚至会选择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前预演,所以这些人可以说是更适应环境的,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组忧虑性得分偏低,心理健康的得分则较高。该项调查显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对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临床运用阅读疗法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点,辨证施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尚需对阅读疗法的原理作更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为阅读疗法找到更科学、更系统的治疗模式,以便于阅读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