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75

第75章 人体特异潜能与生俱来

人体内是否存在着特异功能?人体特异功能怎样才能被开发出来?这是古今中外长期争论不休的世界性生命课题。中国春秋时代的圣哲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气功的实践和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探索,对这一重大生命课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提出了开发人体特异功能的一整套完备的功理功法。

老子认为,人体特异潜能是先天就有的,但“身在闺房人未识”,它们得不到关爱,得不到帮助,好像受着烈日暴晒和置放在俎板上的鱼肉,深受痛苦的煎熬。它们秉性细微柔弱,所以历世不久,就将在悲惨的命运中告别人间,悄然遗失……

“先,後之相隋也”

老子指出,人体特异潜能是与生俱来的。他在亲著“总结”道经第3章曰:“先,後之相隋也”。兹诠释如下:

“先”指先天;“後”指后天;“隋”本义裂肉。裂就是废,引申为废肉。所以整句的意思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体特异潜能,是在后天变成裂肉而被废弃的。

为什么说“先”指先天,“後”指后天?联系上文就能明白。上文指出:“難(读作堇),易之相刑也”。意思是容易遗失的短尾鸟(先天潜能的代词)是特殊的阴阳变化使之“剥离(刑)”的。这句话说明,特殊阴阳变化的发生和存在,是先天潜能从特异潜能组织中“剥离”出来的条件。如果没有特殊的阴阳变化,先天潜能就会在后天变成裂肉而被废弃。

人体内存在着无穷的潜能。这一理念来自老子亲身的实践。他在练功实录的诗歌中说道:“光明圆满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前来朝见它的主人呀!”、“众多的潜能都吃得酒足饭饱,唯有我离开人群,独自潜修在善房之中”……这首叙事诗篇详细记录了老子亲身参与开发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的过程和感受,在气功史和人体生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先天潜能的遗传力极为薄弱,所以要倚仗气功修炼去哺育它、开发它。否则就会在后天逐渐毁败而消失。由于先天潜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未能获得人们的认识和帮助,以致日渐衰败,变成了“裂肉”。

清段玉裁注云:裂肉为尸所祭之余也。古人也讲卫生,“尸所祭之余”的肉,上面可能沾上大量细菌或日久腐败,人若食之,就会生病,所以要将它当作废物处理,引申为废弃。这种“裂肉”若能及时获得气功修炼的哺育、帮助,在气功引发的人体特殊物理变化和特殊化学变化下,经过长期的作用,就能变废为宝,开发出人体特异功能。

“身在闺房人未识”

老子在气功与人体生命科学的实践和研究中,发觉先天潜能是人体内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所以他用“玄”来表达他对先天潜能的认识。

《说文》云:“玄,幽远也。幽而入覆之也。”这一意义应用于古代人体生命科学,所谓“幽而入覆之也”。《说文》:“幽,隐也。从山从幺。”指极微细的东西埋藏在人体深处。“入,内也。”在里面、在体内。“覆,一曰盖也。”把这极微细的东西上上下下严密覆盖住。综上所述,“玄”指有一种极细微的东西被某种体内物质紧密地包裹着,隐藏在人体的深处。这种隐藏在人体深处的极细微的东西,就是先天潜能及其潜能组织。

人体特异潜能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它虽然与生俱来,但是人们看不见它,不知有它的存在,真所谓是“身在闺房人未识”。于是问题就接踵而来。人们不认识它,连主人也不了解它,他得不到任何关爱和帮助,就像草木得不到阳光雨露,很快就会凋谢,逐渐地悄悄逝去。老子将先天潜能的悲惨处境称作“昔”。他在“总结”第4章指出:“万物昔而弗始也”。兹诠释如下:

“万物”是先天特异潜能的代词,因其品种数量甚多,故称万物。《说文》:“昔,干肉也,从残肉。曰以晞之。与俎同意。”“晞”是太阳晒。“俎”是宰鱼割肉的砧板。每日太阳晒和放在砧板上宰割,对生命体而言,那是最最痛苦不堪的事情。本章以“昔”比喻先天潜能在后天受到痛苦的煎熬;“弗始”就是辅佐以“无”的意识功能态。“弗”本义弼,意为辅佐。“始”是元始时代的简称,指气功修炼时克隆元始时代的外貌形态特征。所以整句的意思是:

人体特异潜能遭受到烈日般的暴晒和受宰割的痛苦命运,所以才要在气功修炼中辅佐以克隆元始时代外貌形态特征的“无”的意识功能态。

后世流行本(如《河上公章句》)脱离本文上下文意,擅自将“昔”篡改为“作”,将“万物昔而弗始也”句,篡改为“万物作焉而不辞”句,并误注为“万物各自动也,不辞谢而逆止”。完全曲解了文意,从根本上抹杀了老子著作的本旨。

老子还以“莫”描述先天潜能“奄奄一息”的悲惨境况。他在“总结”第14章告诉我们:“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兹诠释如下:

“金玉”是功能转换的形容词;“室”是机体组织的代称;“莫”古暮字。《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这一意义应用于人体生命科学,指先天潜能处于日薄西山的危险境地。所以整句的意思是:

“金玉”般的功能转换充斥在机体组织内,“日薄西山”的先天特异潜能得到了气功修炼的救助。

先天潜能可能是人类的祖辈遗传给后代的潜基因。其生命力与人体其他组织细胞相比,不知要衰弱多少倍。它虽然与生俱来,但人类却不认识它。它们被禁锢在人体的幽隐深处,得不到锻炼,得不到关爱,缺少必需的特殊营养素的哺育,随时随地会遭受灭失的命运,所以老子用“莫(暮)”表示它们身处危境。

“共聚而居”是特异潜能在体内存在的组织形式

特异潜能以聚居的形式,散在地处于人体隐蔽的深处。老子在“总结”道经第15章指出:“戴营”。兹诠释如下:

“戴营”是三个单音节词。《说文解字注》:“戴,分物得增益曰戴。”本章指人体潜能在坐善修炼中导致分异并获得增益;

“营”,《说文解字注》:“营,市居也,市居谓围绕而居。”本意以“营(市居)”说明人体潜能以“围绕而居”的组织形式存在于体内,引申为“共聚而居”。系老子自创汉字之一,意为具有特异垂示功能的阴性事物。我们可以根据古汉字因形求义的特点,窥测其内涵。此字从示从白。“示”本义天垂象见吉凶。这一意义表示大脑意识层高功能具有预示特异信息的功能。“白”本义阴用事物。说明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品质属于阴性。综上分析,“戴营”的完整意思是:获得增益的“共聚而居”的潜能组织,分异出具有特异垂示功能的阴性事物。

这一短句蕴含以下三个意义。

第一,增益。“戴”含增益的意义。这一理念体现了本文的主导思想。老子气功讲科学,讲自然生成,不搞任何歪理邪说。增益就是用坐善修炼的方法,向自然界摄取特殊营养素,对人体和潜能补充营养,给予规范治理,使之增益,从而使体质得到改造,使潜能复苏、生长、成熟、升登。

第二,聚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指出:营,市居也。市居谓围绕而居。这一理念告诉人们,同一品类的特异潜能是以“共聚而居”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这是特异潜能存在于体内的组织方式。

第三,阴用事。“从示从白。”白“从入从二。奇数属阳,偶数属阴。”入“是内的意思,外属阳,内属阴。例如眼耳鼻舌身等日常知感器官在外,属阳性。特异潜能在人体的深层,属阴性。再以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用事方式为例,它们在人的外貌上根本无法觉察,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在开发特异功能时,必须采取有利于阴性事物生长和发展的功理功法,才能将它们开发出来。这一理念反映了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品质属性,故以”阴用事谓之。

后世流行本(如《河上公章句》)不明原文的意义,擅自将此句篡改为“载魂魄”,造成后世注释者全部出错,违背了老子创作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