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甘肃循化(今属青海)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反政府暴力事件。原来当地群众由于信仰不同吵起架来,吵着吵着两边人感觉不过瘾,就操家伙打了起来。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好出面安抚,但其中一派人觉得清政府不地道,拉偏架,又转过头与政府干了起来,很快转化为人民的反清斗争。
于是,两千余人拿着铁锹、镰刀、锄头、耙子攻陷河州城,然后一溜小跑,由小路直接袭击兰州,形势十分危急。陕甘总督勒尔谨一看事情闹大了,只好向朝廷发电报求援。乾隆接到电报就急了,当即下令和珅为钦差大臣,带领军队离开京城前往甘肃维持治安;军机大臣阿桂也别治理黄河了,从工地直赴甘肃,协助和珅指挥。
虽然派出了维和部队,但乾隆依然气不顺,心想勒尔谨你这个饭桶,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要麻烦我给你擦屁股,一气之下将他撤掉了。
眼看上级领导被撸了,甘肃各地方官都吓得肝颤,身为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更是如此。为了重新博得国家领导的好感,他主动向中央打报告,愿意拿出自己积攒下的工资——四万两白银作为军饷,协助官兵“剿匪”。
当时乾隆虽然上了点年纪,但还远没到昏花的地步,一看报告就觉得不对头了——你就靠死工资,哪来这么多钱?于是乾隆准备给和珅传话,让他细加调查。
传话的人还没有走,和珅的报告就来了。他在报告中说,到甘肃以后,老天爷不给力,一直阴雨绵绵,部队难以展开镇压工作。要说乾隆当了这么多年一把手,确实不是吃素的,从和珅的报告中他又发现了问题。
原来,清政府从顺治六年开始制定了捐监政策,规定:向地方、向国家贡献若干石粮食,就可以发个秀才文凭,从而可去参加科考。当然,还可再捐粮食,直接授官。
这个政策实行之后,弊病丛生,一是官家与商家嫌买粮食麻烦,直接折算成银两了,使捐监粮以做国家储备粮的初衷落了空;二是,大家都不愿做亏本生意,买官花了小钱,那就得卖官大赚钱。乾隆隐隐然有个感觉:赚了这些人一些碎银子,可能会因此坍塌自己的大好江山。他觉得划不来,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个捐监政策被取消了。
捐监叫停,对其他地方没有多大影响,但对甘肃这个贫困地区影响颇大。甘肃十年九旱,一旦灾荒了,如果没有国家储备粮,那可不得了。所以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向乾隆打了个报告,说甘肃地区旱灾严重,要求特事特办,重新实施捐监政策。
乾隆最后决定,给甘肃一省开个政策口子,重新实施捐监政策,并且一再强调,只准捐纳粮食,不准折成银两。此后,甘肃地区一直上奏大旱,乾隆也只好给甘肃了一个特区名额,继续实行捐监政策。
可是,和珅的军报却让乾隆十分不解,为什么连报大旱的甘肃突然连降大雨,以至延误了用兵?难道甘肃方面谎报了旱情?他觉得其中一定有猫腻,立即发了密旨给和珅,要求和珅调查出事情的真相。
收到密旨后和珅来了精神,这下终于有他的用武之地了。他和刘全化装成外地商人的样子,潜入甘肃连年干旱的地区调查情况。
这天晚上,和珅和刘全到了一个名叫柳堡的庄子,投宿到一个叫杨瑞生的监生家里。晚上,杨瑞生让老婆烧了两样青菜,他与和珅就在堂屋坐下来吃饭。
和珅见杨端生这么好客,颇不好意思,便从口袋里掏出十两碎银往桌上一放说:“杨兄,打扰你,实在不好意思,这点银子就算我的房钱、饭钱了。”
杨瑞生看了看钱,说:“你是做生意的?好像挺有钱啊。”
“啊,啊,是的,是的,我是做生意的。”和珅愣了一下说,又推了推银子,示意让他收下。
杨瑞生当下也不客气,就拿了这银子,扯着嗓子喊他儿子去买点酒肉,剩余交给了媳妇,待秋里交“监粮”。
和珅听了,连忙问道:“杨兄,这‘监粮’是怎么回事?”
杨瑞生一边往和珅碗里夹菜,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这‘监粮’就是像我这样的监生每年向政府交的粮。”
“你们凭什么交粮?”
“凭什么,就凭当官的一句话呗!说是让我们交这些粮食以换取监生头衔,以后便可应试当官了,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那你年年都交了?”
“那是自然,要是不交那可不得了,县衙会像催租子一样地催你,以后你也再别想去应试了,唉。”
和珅又问道:“咱这儿是不是年年都遭旱灾啊?”
“旱灾?”杨瑞生摇了摇头说:“说来也怪,要说咱这地方靠近沙漠,应该旱才对。可是老天爷偏偏没在这儿闹过,倒是雨水充足,只是这里是沙土地,所以产量不高。”
“噢,”和珅听了点了点头,他心里全明白了,乾隆怀疑的不错,这里面果然大有文章。他又问道:“那你们交的粮食都搁哪儿去了呢?”
“别提了,起初政府还让我们交粮食,到后来嫌收粮食太麻烦了,便改让我们交银子了。”杨瑞生忿忿地说:
“每年要交多少?”和珅又问。
“一年六十两。”
和珅心里默默一算,一人一年六十两,这甘肃省大概有十多万名监生吧,这一下每年就是六百多万两银子,乖乖,可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