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结婚,总喜欢找和父亲或者母亲相似的人,有人却发誓坚决不找像父母那样的人共伴一生。可也有人抱怨:“为什么我做不到?父亲就可以做到?”于是努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还有人恼怒“我怎么这样?”因为母亲就是这样的,受够了母亲的“这样”,然而自己却无可拒绝地也变成了“这样”。对于这些,都不必过于纠结,其实,这都是你的情感DNA在作祟。
情感DNA,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是指人体遗传基因上的一段“无形”的DNA片段。它来源于你的父母,是你父母情感DNA的重组结合体。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将如何与爱人相处,在爱情里又能得到怎样的幸福,都受情感DNA的影响。所以,你的婚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遗传给你的情感DNA。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成年的我们,竟然和我们的父母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他们,我们都会在某一瞬间,发觉自己成了另一个她或者他。或者是说话的口气,或者是思考的方式,都是那么的相似,哪怕年幼时,我们曾经在心底里对自己说过千遍万遍:我一定不要像他们一样,可最终,我们还是和他们那么相似,而且是惊人的相似。因为,耳濡目染的家庭生活,血脉相传的性格底蕴,让我们继承了父母的情感基因。
在继承了父母的情感DNA之后,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倾向于选择与父母中的与自己异性的一方类似的异性作为终身伴侣。有这么一句话,“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很多女孩都有恋父情结,对于男孩也差不多,从小到大,很多男孩都崇拜或者欣赏自己的母亲。而在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时,很多男女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拿对方和自己的父母做比照,就算是某些男女真的因为什么原因而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也会在潜意识中,选择那个和父亲较为类似的人,和母亲较为接近的人做自己的爱人。
遗传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和配偶相处的方式,教育子女的方法,甚至连处理家庭争端的思路,我们都可能与父母近似。谁叫我们是他们的孩子呢?来自父母的情感DNA,左右着我们的婚姻。
众所周知,遗传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显性基因遗传的几率相对较大。我们所遗传的父母的情感DNA也一样,显性基因遗传的概率比隐性基因遗传的概率大得多。
人的性格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情感DNA同样也有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变异。如果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成年后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从小的家庭环境大相径庭,那么其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对这个人的情感DNA也会产生影响,从而部分“抵消”父母遗传的情感DNA的对其性格、习惯和婚恋观念的影响。而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所读的图书、所看的电影,甚至所做的旅行等,也都会引起情感DNA的部分变异。最能够引起情感DNA变异的,是我们所经历的爱情和婚姻,在恋爱、分手、再恋爱、结婚之后,我们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情感才是最幸福的,这种最适合我们的,并不一定就完全符合我们所遗传的情感DNA的模式。
但是,无可否认,父母的情感DNA,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在处理婚姻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多参考彼此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多了解彼此父母的情感DNA,因为他们的DNA,就在我们和我们的另一半的内心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