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病,自己吃一些药就可以了,甚至对于某些疾病已经形成了某种习惯,即出现了这种症状就毫无顾忌地用此种药。殊不知,如果不对症用药,往往没有什么效果,或者只治标不治本。比如:
(1)头痛使用止痛药。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和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2)感冒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流感。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是没用的。
(3)皮炎、瘙痒症用激素。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因而对某些皮肤疾病、瘙痒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是无益的。长期涂抹可能诱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溃疡或不愈。
(4)腹泻使用抗生素。腹泻并非全由感染引起,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腹泻,这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无效,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服用一些助消化药物。多年来养成的不良用药习惯应该改正,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几个原则:第一,你首先得相对比较清晰地了解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第二,你要知道,你吃了这个药到底是对哪个症;第三,还要了解,这些药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呢?最后,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要清晰自己到底有没有过敏史。只有正确地用药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