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下)
34598000000029

第29章 世界之最(15)

但是,当气温上升或者把停育的昆虫放到暖和的地方,经过一定的恢复期,它们便又能照常活动。如果把这类昆虫饱养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再给以充足的食料,它们一年四季便都能进行繁殖。

引起昆虫滞育的条件,主要是光照的长短、温度的高低和营养的好坏。昆虫对光照长短的反应非常灵敏,一般都说它具有“信号”作用。光照对昆虫滞育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短日照能引起某些昆虫的滞育,长日照有抑制滞育的作用。因为日照的时间长,气候就暖和,这些昆虫的活动也就多,所以也就不会进入滞育。例如三化螟、玉米螟就是这样。

有一种叫剑纹夜蛾的昆虫,在温度为21℃~28℃昼夜光照6小时~15小时的条件下,幼虫化蛹后便完全进入滞育,但是,当光照延长到17小时以上的时候,它就不再滞育了。

温度对昆虫的滞育信号作用与日照相似。一般情况下低温可引起滞育,而高温可以抑制滞育。因此,每年10月以后光照逐渐缩短,温度下降,很多昆虫便相继进入滞育阶段。

食物中的营养与含水量,也会影响昆虫的滞育。同一种昆虫,营养好时很少有滞育的个体出现,而营养条件差时却大部分会滞育。

同时,同是一种食料,由于含、水量不同,也影响着滞育现象的变化。如棉籽含水量在20%以下时,有62%的棉红铃虫滞育;棉籽含水量为30%~40%时,滞育幼虫60%;当含水量高达70%~80%时,就只有5%的幼虫滞育。

昆虫的种类不同,滞育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如玉米钻心虫的幼虫滞育期有六七个月。棉花红铃虫的滞育期有七八个月。麦叶蜂和梨实蜂的滞育期在10个月以上。有一些吸浆虫的个体可滞育长达七八个年头。

②昆虫过冬的情形昆虫过冬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身体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在快要进入过冬前,它们就急急忙忙地吃东西,使身体内的脂肪含量逐渐增加,到停止取食准备过冬时,体内脂肪含量就达到了全年中的最高阶段。昆虫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了,冬眠时消耗又少,所以也就能长时间不吃而不会饿死。同时,体内水分减少,原生质内的盐类、糖类和其他物质的浓度提高,结冰的温度就要下降。因此有许多昆虫在摄氏零下很多度也不会被冻死。

昆虫还有一种特殊的过冬本能,叫趋温性。当天气变冷的时候,它们就向暖和的地方迁移,有的飞到暖和的屋子里躲起来,有的钻人很深的土里去,有的躲藏在残枝碎叶下面和枯草丛中。在冬天,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比大气温度要高7摄氏度,20厘米的深度要高10度多。还有些昆虫躲到树木下或钻进树干里躲避起来。

昆虫能不能安全过冬,第一个条件是越冬场所的选择起着一定的作用。选择过冬场所主要条件是保暖,尽量避开露天状况,经常是隐藏在遮盖物下面。这些地区的温度要比露天场所高,变化也较缓慢,潜入表土以下过冬的昆虫,可利用土壤温度保暖。第二个条件是有适宜的湿度,这样才能防止因冬季干旱而造成的大量死亡。过冬的昆虫苏醒以前,必要的湿度是昆虫体内有机质顺利解脱过冬状态的必要条件。因为湿度是恢复虫体水分平衡所必须的。

干燥的环境不但不利于昆虫过冬,更为严重的是影响着过冬幼虫的化蛹、成虫的羽化和卵的孵化。

第三个条件是避开天敌的损伤。昆虫进入过冬的滞育状态后,便没有抵抗天敌侵袭的能力。因此在选择过冬场所的时候必须尽量找到能隐蔽的地方,或在身体外面结上丝网;或作个茧壳;或钻到与体色相同的树皮缝里;或利用自身保护色的变化。这些现象都是昆虫适应环境的自卫本能。

第四个条件是将来的食料。不管哪种昆虫,只要能度过冬天继续生活,那就要考虑到食料。因此,昆虫要选择的过冬场所都不会离寄主太远,或者就在原来的寄主上。

昆虫的种类多,生活习性复杂,过冬的虫态也不一样。以卵过冬的昆虫,大部分把卵产在很深的土里、树皮下、植物茎秆中和枝杈处。蝗虫产卵前选择向阳背风的斜坡,靠近草根、土块的地方,先伸长腹部把地面钻个洞,产卵时排出胶液把产下的卵包严,做成一个不怕水浸冰冻的保险胶袋,100多粒卵就在卵袋里过冬。蝉是用矛头形的产卵管把卵产在树木树条的木质部中。大青叶蝉用锯子状的产卵管,把树皮锯开个月牙形的小口,把卵产在皮下。

盲蝽象产卵的方法更为巧妙,先用口器在选择好的产卵部位刺个小洞,再把产卵管插进去产下一粒卵,露在外面的一端,还留下一个既透空气又防寒遮风的盖子。

过冬的幼虫大部分是老熟幼虫。许多幼虫有爬迁能力,这对选择过冬场所具备了有利条件。有的钻到植物附近的表土里或残枝落叶里,有的隐藏在老树皮的缝隙里、伤疤缝里和枝杈处。危害玉米、高梁的钻心虫,都是以老熟幼虫在寄主集中的村舍附近,尽量向里钻蛀,使隧道延长,并用啃下来的硝屑和粪便将隧道填满,又在隧道口和接近身体的地方吐丝结网,以保护安全过冬。谷子钻心虫和水稻螟虫,由于它们生活的部位靠近寄主根部,不易被带到村舍附近,因此,它们就向根茬下方钻蛀,使蛀洞延伸到根茬地下部分,借土温来保护过冬,刺蛾幼虫过冬前,作个像鸟蛋形的硬茧,外面还有变曲的花纹,这样不但能安全过冬,鸟类也不敢伤害它,很安全了。

危害小麦的叶蜂,过冬的地点在土里。收获后的麦田要翻耕,在浅土里睡眠很不安全,它们就钻到耕作层以下。有这样厚的土层作保护,也够安全了,用不着再找地方。

以蛹过冬的昆虫在数量上少于幼虫,种类不多,主要是鳞翅目和双翅目两大类。一般蛹都有一层比幼虫厚得多、硬而坚固的外壳,抵抗能力也较强,只需找个避风的地方或土室就能度过冬天。

以成虫过冬的昆虫大多数是在成虫期能取食的种类。因为只有把肚子吃饱才能储备下大量的供冬季稍耗的养料。有鞘翅的昆虫,由于身体外有很厚的表皮和坚硬的鞘翅作保护,好像穿着一身避寒的盔甲,因此冬天到来时,只要选择向阳的缝隙、枯叶残草或有腐烂物质的浅土,钻到里面就可以过冬了。苍蝇、蚊子绝大部分是以成虫过冬。每年冬季降临时,它们便选择石洞、菜窖、空房和畜舍等阴暗避风的角落躲避起来,度过冬天。

昆虫“睡”了一冬,到了春天怎样醒来,什么时候会醒呢?一般认为天气暖和了昆虫就会苏醒。昆虫在春季苏醒之前,最主要是先喝足水。因为昆虫过冬前为了免遭冻死,排出大部分水分,身体内失水太多,就妨碍了正常的生理活动,即使天气暖了也不能恢复活动。它们就借身体的表皮、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各个能吸收水分的器官,尽量吸收水分,等到身体活动所需的水分够了,才开始活动。如玉米钻心虫在春季化蛹前,必须大量吸收水分,不然就不能化蛹。

昆虫的过冬和苏醒时间,除了因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外,主要与所需食物的生长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蜜蜂和蚂蚁是昆虫中最勤劳的了。它们每年都要等到寒霜降临,才归巢休眠,来年春意刚露,便争先出巢活动,因为它们受食物限制并不是很严格的。菜白蝶当各种菜花刚刚现蕾,它们就破蛹而出,在田间飞舞寻找适合的寄主,取食、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以卵过冬的蚜虫,只要所需寄主开始发芽,它们就冲破卵壳,爬出来吮吸嫩芽的汁液。

所以,寄主的萌芽时间就成了蚜虫孵化的信号。专门吃蚜虫的食蚜蝇,只要等蚜虫刚开始孵化,它们便紧跟着活动,寻找有蚜虫的地方,把卵产下来。危害小麦的叶蜂,每年它们“睡”得最早,小麦开始抽穗期,老熟幼虫一感到气温升高,便钻到很深的土里“睡”起了大觉,来年小麦刚返青时就赶紧醒来,化蛹、羽化为成虫钻出来,在小麦的鲜嫩叶片上产卵。

睡在残叶枯草里的小甲虫和小叶蝉等多种昆虫,冬天总是“睡”不踏实,天气略为变暖,它们就“醒”来活动一下,天气稍冷时就再“睡”下。万木回春时,它们便急急忙忙地活动起来,到处寻找可口的食物。

昆虫的鸣声昆虫发出来的声音和发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发音所起的作用来分,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声音的本身能吸引同类中的异性,或用声音来进行自卫、报警。这种声音应该算是真正的呜叫。另一种声音是在昆虫进行其他活动时发出来的。如飞翔时由于翅膀振动,发出来的嗡嗡声;成群昆虫取食时咬碎植物叶片,发出的沙沙声。这些声音都比较轻微,不能算真正的鸣声。

昆虫真正的鸣声,是由身体上的特殊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能为人们听到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寻找配偶、自卫和警报的需要而形成,不是指其他活动所造成的音响。

不同昆虫,能发出声音的部位和发音器官的构造也不相同,一般可分为摩擦发音和振动发声两类。

借助摩擦发声的昆虫,它们的发音器官,一般是由长在复翅上的一排坚硬的细微突起,叫做音锉的部分和一个可以刮击叫做刮击器的部分组成的。音锉很像一把梳子,不同昆虫音锉上齿的数量和排列密度,以及翅的薄厚和振动速度等都影响鸣声节奏的高低。

蟋蟀的鸣声清脆好听,它在呜叫的时候,复翅举起,约与背面成45度角,向左右两侧张开,又迅速合闭。这样左复翅上的刮器便不断地与右复翅上的音锉发生摩擦,造成复翅的振动,发出声音来。这时整个复翅起到了共振器的作用。当刮器对音锉刮击越重,复翅振动的强度就越大,呜叫的声音也越响。

蝉的鸣声是通过振动发出来的。它的发声器是生长在腹部第一节两侧的两片有弹性的薄膜,叫声鼓。声鼓与身体里的发声肌相联系,外面有一块起保护作用的盖板。不同种类的蝉,盖板的长短大小不同,所以各种蝉在呜叫时身体的动作也不一样。盖板和声鼓之间,有一个空腔,叫做共振室,能增强声音的强度。在发声器官的稍后点,有一块很平滑光亮的薄膜,叫做鼓膜,是蝉的听觉器官。

蝉的鸣声,主要是靠声鼓和声肌发出来的。

蜂、蝇、蚊等昆虫是以翅膀的振动发声的,音波的频率和翅膀的振动频率是相等的。天蛾这样的昆虫为什么能发声?因为这类昆虫的嗉囊部分含有相当多的空气,有时经过肌肉和肠道的突然收缩,会把空气从口腔挤出,发出声音。

昆虫为什么不知疲倦地呜叫呢?昆虫呜叫是同族中的个体在一定范围内互通音信的方法。这种通信方法,不论在寻找配偶、进行生殖活动,还是在合群迁飞以及警戒自卫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雄蟋蟀在孤单时便发出普通的鸣声,能招引几十米外的雌蟋蟀闻声而来。当雌雄聚到一起时,雄蟋蟀又改变声调,发出求偶的鸣声,便于接近交配。

蝉的鸣声在昆虫中是比较响的。当听到有雄蝉高声呜叫的片刻后,便会看到有不会叫的雌蝉被招引到同一树枝上停歇,然后逐渐移近,进行交配。

蝗虫发出的声音,除了能在生殖活动中起作用外,对于在迁飞时尚未起飞的蝗虫有召唤它们共同起飞的作用。

有些昆虫,还能用鸣声来报警。蝉被捕后,能发出紧急而响亮的鸣声,这种惊叫声能使附近的蝉纷纷飞走。蝉鸣有时也起到恐吓作用,使猎获者感到吃惊,造成逃脱的机会。某种食蚜蝇,能模仿蜂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以致其他动物常把它误认为蜂子。这种现象只能是生物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产物,而不是有意识的模仿。

昆虫中能发出响亮鸣声的,一般说都是雄虫,有些种类雌虫也能呜叫,但声音比较小,不易被人们听见。有些种类靠翅膀振动发声的昆虫,雄、雌发声的高低不甚明显。

昆虫中能呜叫的首先应该说到蟋蟀。蟋蟀是一个总称,在我国书籍的记载中就有二三十种。普通蟋蟀是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从南到北都有分布。由于它们善鸣好斗,自唐宋以来,我国人民就有用小罐饲养它的风习。还有“油葫芦”,体形较大,分布也广,因为它们喜欢吃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的幼苗而得此名,油葫芦的鸣声响亮尖锐;“金钟儿”,常生活在草丛中的石块下,鸣声很受人们赞赏。

其次要说的鸣虫该数螽斯了。螽斯种类也很多,在我国知道的约有100多种。蝈蝈要算螽斯中最能鸣叫的,它除了声音清脆外,白天也不断刮刮刮刮的鸣叫。蝈蝈体色青绿,头上有两根长须,因此,常被捉来放在小笼中,当做点缀。

另一类熟知的鸣虫,就是蝉。在我国书籍记载的蝉有120种左右。它们的形状大致相同,只是身体有大有小,颜色有黑有绿,有的还带点红色,它们有一个长吻管的嘴,用来刺吸植物的汁液。有二对透明的大翅膀和一对珠子样的大眼睛。最早出来呜叫的蝉,叫蟪蛄。它的鸣声是吱吱吱吱连续不断的叫,声音很尖。蟪蛄开始呜叫得早,可是它的寿命不长,到7月中旬就听不到它的声音了。接下来的是蚱蚱蚱响,人们给它起个别名,叫黑蚱。蚱蝉有个怪脾气,下雨天和晚上不喜欢呜叫,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群蝉齐鸣。蚂燎蝉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出来呜叫,鸣声是“莫斯脱……莫斯脱”的重复着,好像在告诉人们“天热了,天热了”。深秋将至,寒蝉便出来“伏了,伏了”的叫起来,像是喊着伏天快完了,天气快冷了。

还有一种叫红娘子的小蝉,身体黑色,肚子红色,背上有两个红色斑。它在草丛中生活,体内含有斑蝥素,可作中药材。鸣鸣蝉的叫声是“喔喔喔喔哇……喔喔喔喔哇”,它们生活在浅山区,在城市一般不能听到它的声音。除此之外,还有春蝉、夏至蝉、茅蜩蝉等等,它们的鸣声都不一样。

蝗虫的呜叫声,远远不及前面说的种类,而且发出的声音大体相同。能发声的蝗虫有飞蝗、痂蝗、花尖翅蝗、凄凄蝗、赤翅蝗、鸣蝗和尖头蚱蜢等等。由于它们都是用后腿和复翅迅速摩擦发出的声音,因此,都有点扎扎扎、凄凄擦、沙拉拉的声调。

还有些昆虫也能发出鸣声,但声量很低,不注意时便听不见;或者声音较大,但不是经常发音,当受到惊扰时才呜叫几声。如天牛被捕时便能发出“吱吱吱”的声音。有不少水生昆虫,有时也能发出“吱吱吱”的声音。晚上飞行的金龟子和一些大型蛾类,以及白天活动的蜂、蝇、虻、蚊,都因飞行时翅膀的振动而发出声音。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于人类的昆虫很多种昆虫直接加害于人类的身体,或传播病菌引起疾病,或寄生于人体外部,或刺蜇人体引起中毒,为害很大。其中虱子、跳蚤、臭虫、蚊、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虱子不但吸食人类的血液,扰乱人类的休息,而且能够传染流行性斑疹伤寒病。虱子吸食患病人的血液时,就同时把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吸人体内。当这个虱子再吸食健康人的血时,就会把含有病原体的粪便排在人的皮肤上。这些病原体就从皮肤搔痒的抓痕处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因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