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些幼虫都长大了。蝇蛆从喜鹊残骸下面爬出来,向一旁爬去。它们藏到落叶和各种脏东西下面,还有一些钻进土里,在那些地方进行最后一次蜕皮,然后化蛹。蜕掉的蛆皮形成一个精致的小筒,也就是伪茧,保护着白色的蛹的娇躯,埋葬虫、暗色埋葬虫和阎虫的幼虫都钻进土里,在那里化蛹。
到了这个时候,喜鹊只剩下还带有一些肌腱的骨头架子和不多的羽毛了。可是连这些东西也有昆虫吃。这些昆虫就是出尾虫、皮蠹和露尾甲等。最后,这只死喜鹊只剩下一把骨头,干净得像用水洗过一样;为幼虫的颚所啃得动的东西都被吃光了。
很多昆虫,多半是甲虫和蝇类,是依靠尸体生活的。大的鸟兽的尸体有自己的寄居者,小的鸟兽的尸体也有自己的寄居者。时期不同,寄居在尸体上的昆虫也不同。凡是寄居在尸体上的昆虫都有很敏锐的嗅觉,所以能够老远就闻到尸体的气味。
吃尸体的昆虫没有敏锐的嗅觉就无法生存。在森林里和草地上,并不是到处都能找到鸟、兽的尸体的。那些金蝇和甲虫为了安置自己的后代,会从老远的地方向每一只鸟兽的尸体赶去。
嗅觉有时也会让吃尸体的昆虫上当。有些植物的花会发出尸体的气味,惹得许多金蜂和小甲虫甜向它飞去。例如,各种海芋就是这样。这种植物的小花都聚集在一根总苞的多肉的肉穗花序里,被气味引诱而来的吃尸体的小昆虫在花间爬行时,沾了许多花粉。当它们飞到海芋花上时,就把花粉带了过去。
在吃尸体的昆虫之中最有趣的就是埋葬虫。它们不光在死老鼠或是其他动物尸体上产卵,而且还把死者埋到地里。当然也不是任何动物都埋,喜鹊就埋不了,因为个儿太大。若要埋诸如老鼠、田鼠和像麻雀那样大的鸟,是它们力所能及的。
埋葬虫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埋葬死老鼠或是死山雀的。要是土壤太硬,挖掘困难,它们要把尸体拖到比较合适的地方去埋。如果两三只埋葬虫对付不了,它们还会去找“帮手”。
我们用一只盛着沙子的洗脸盆上面放上一只死田鼠,来观察埋葬虫。死田鼠一发生气味,埋葬虫就出现了。一共飞来了6只。它们在死田鼠身上爬了一会儿,就钻到了它的身下。
不一会儿,死田鼠就微微动起来,埋葬虫开始干活了。
埋葬虫在田鼠的身下挖掘沙子,并且总是在轻轻推动死田鼠。由于死鼠躺在沙子上面,埋葬虫在它身下爬,所以田鼠是压着它们的。埋葬虫挖掘沙子的时候要微微拱起身体,当然就推动了压着它们的田鼠,不时有一只或两只埋葬虫爬到外边,跑到田鼠身上爬来爬去,或是钻到它的毛里乱爬。几乎始终有埋葬虫在田鼠的身上爬,至少有一只。显然,每一只埋葬虫挖了——阵沙子后都要从尸体下钻出来。
由于埋葬虫的挖掘,田鼠的尸体渐渐陷进沙子里面。抛到外边的沙子起初形成了一道小山的沙堤。过了一会儿,当田鼠已经有一半陷进沙坑的时候,沙堤开始坍塌了,而那些沙子就被埋葬虫堆到田鼠身上。这只死田鼠好像在慢慢地沉进沙子里,然而不是乎平稳稳地沉下去,而是一边颠动一边沉下去。
到了最后,死田鼠不见了,在它躺过的地方只留下一个勉强看得出的小沙堤。
沙子是很容易挖掘的。这些埋葬虫用不着找帮手,没有帮手它们也对付得了。可是,如果埋葬虫遇到它们对付不了的坚硬土壤,又会怎样呢?
我们用一块不大的厚木板来代替坚硬的土壤。把洗脸盆中央的沙子扒开一些,把木板按在里面,在木板上洒上沙子,然后把盆里的沙子弄平。这块木块就是“坚硬的土壤”。
在木板的上方放一只死麻雀。埋葬虫飞来了,一共4只。它们照例先对这只猎物作了一番调查,最后,埋葬虫便钻到麻雀底下去了。麻雀颤动起来,这表示埋葬虫开始工作了。过了一小时、两小时,埋葬虫早已掘到木板了。它们对付不了这种“土壤”……这时死麻雀突然慢慢地向一旁移动起来。死麻雀一颠一颠地移动着,因为埋葬虫在推它。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只死麻雀被挪到柔软的沙子上面。
如果死动物离开松软的土壤或沙子很远,彼此间的距离不是5厘米~10厘米而是远得多的情况下,有时埋葬虫最后会坚持到底把死动物挪到柔软的土地上,有时它们弄得腻烦了,就把做了半截的工作丢掉不管。如果来的埋葬虫不只两三只,那么工作通常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如果来的埋葬虫太少,那就怎么也不能把死老鼠或是死鸟挪到木板的边缘,而只是在木板中央把死老鼠挪个地方,到最后,就会放弃这个动物尸体。
有时,埋葬虫在工作的时候飞走了,也有时在飞走了一只之后又飞来一只、两只,甚至更多的埋葬虫。这是埋葬虫邀来的帮手吗?要检查这一点并不难。埋葬虫一飞到给它准备的死动物旁边就给它们身上做个记号。如果飞走的埋葬虫是去打帮手的话,那么它应该随着找到的帮手一齐回来。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飞走的埋葬虫一般都不是很快就飞回来,而在它走后飞来的埋葬虫都不是应邀而来的帮手,它们只不过是来晚了一些而已。
如果用金属网来代替木板,当埋葬虫挖到金属网的时候,它们便试着去啃金属网,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于是它们会动手把死老鼠推向松软的土壤。如用线网来代替金属网,结果,埋葬虫就把线网给咬穿了。这一点不足为奇。在大自然中,土壤里当然不会有金属网或线网,但有植物的根。在某些地方,这些植物的根妨碍了埋葬虫替死鸟兽的尸体掘坑,所以埋葬虫就必须把这些根咬断。当它们遇到金属网或者线网时也试图去咬断。
蚂蚁的世界
人们对蚂蚁的印象大概往往都是这样的:终日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蚂蚁给人的这种印象恰好反映了动物、特别是低等动物的行为目的。
它们把毕生的精力几乎都放到了与生存紧密相关的摄食活动上。
在昆虫世界里,与摄食相联系的行为多半是本能行为,蚂蚁也不例外。蚂蚁的摄食行为正表现了它天生所具有的本领。
蚂蚁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蚂蚁,摄食方式也不相同。有一种生活在北部非洲的蚂蚁,是典型的单独收集食物的蚂蚁,每天早晨,蚁巢中的蚂蚁纷纷出动,各奔东西。它们之间从不合作,总是自己干自己的。这种蚂蚁收集的对象多半是植物的种子和腐烂的动物尸体。
总之,它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细小的、不活动的、能够由一只蚂蚁搬运的食物上。
另一种蚂蚁在收集食物时则表现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当一只工蚁在巢外发现一个比较大的、不能活动的食物时,它就回到巢中,并从嘴里吐出一点儿食物给其他成员,然后它就在巢中转圈并抬起身体,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作为信号。这时,另一只工蚁会靠近它,并接触它的身体,于是后一只工蚁就跟着前一只工蚁,一路爬向需要搬运的食物处。在通常的情况下,这种蚂蚁只组成两个个体的合作小组来搬运食物。
第三类蚂蚁是一种群体合作的蚂蚁。有一种生活在森林中的蚂蚁,总是成群结队地出动寻找食物。一般是走在“队伍”的边缘或前缘的兵蚁先发现猎物。猎物通常是活着的昆虫,它能够抵御少量几只蚂蚁的进攻,兵蚁发现它之后,立刻向浩浩荡荡的工蚁大军主体释放一种气味,这种气味吸引了许多工蚁向昆虫所在的地方爬去。不久,这些工蚁齐心协力肢解了这只昆虫,然后把它运回巢穴中。
与这种蚂蚁相似的另一种蚂蚁是美国南部以及中国部分地区的蚂蚁。它们采取向捕食动物不断增兵的方法,有时可捕获到相当大的昆虫。捕食过程也是挺有意思的。当一只蚂蚁发现了偶然接近它们的势力范围的昆虫后,立即跑回巢穴,并释放出化学物质信号。这种物质的气味在两分钟之内便消失。被化学物质信号所吸引的工蚁们迅速地爬出巢穴口,沿着信号指示的方向爬去。如果这种工蚁发现眼前这只昆虫在各方面对于它们都合适的话,便都迅速地回到巢穴中,释放更多的化学物质,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工蚁去参加它们的工作。就这样,不断的有蚂蚁返回巢穴内传递信息,从而使更多的蚂蚁来增援“前线”。
活着的昆虫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移动它原来的位置,那么增援的工蚁们怎样根据所获得的信号来寻找猎物所在地呢?科学家们是这样解释的:工蚁回到巢穴中释放的化学物质消退得很快,以至于不可能精确地指出猎物所在的位置,而增援的工蚁们也没有十分精确的行动方向,恰好使得它们只能在某一区域内分散搜寻目标。于是,它们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目标并向猎物靠拢,使猎物无法逃脱。
蚂蚁的群体像人类社会一样,有不同的分工,个体之间又有协调的合作。实际上,蚂蚁这些行为,或单独收集食物,或群体合作捕食猎物,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所演化出来的本能行为,这里面包含了不知多少世代的经验,这些经过若干世代的选择而固定下来的行为可以称为种族的智慧。在不同的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也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小小的蚂蚁要想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练就特殊的本领。试想,在某个区域内,生活着许多以收集植物细小的种子和动物尸体为食的小动物,那么前面提到的单独猎食的蚂蚁就不太容易生存下去。生活在这个区域的蚂蚁必定要以较大的、活动的东西为食,这样就逐步演化为群体合作的蚂蚁,这类蚂蚁也就更加凶残。
大自然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蚂蚁,有杂食的和食肉的蚂蚁,也有“吃素”的蚂蚁。这种蚂蚁叫做“切叶蚁”。它们生活在南美洲,成天忙碌着寻找树叶和花朵,把收集的树叶和花朵割成碎片运回巢穴中。不过切叶蚁并不直接食用这些碎片:而是把树叶和花朵的碎片铺垫在它们建造的巢穴中的“园圃”里,然后把叶片上的蜡膜啃掉,撤上菌种,并在上面分泌一些化学物质作为肥料,经过精心的培育,不久在“苗圃”中就长出了“磨菇”——一种可供切叶蚁食用的真菌。切叶蚁家族中的所有成员的食物便是这种种植出来的“蘑菇”,所以也有人称它们为种植蚁。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看上去有些像人类中的农民。当然切叶蚁的种植行为绝不能与远古时人类开始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意义相比,但是它们这种绝妙的觅食方式却真正体现了这一层次上动物的智能,我们不能不佩服它们利用精巧的技能把原来不能被它们吸收利用的纤维转换成为可消化吸收的一种糖类物质。
说到种植蚁就不能不提到收获蚁和养殖蚁,这两种蚂蚁与种植蚁一样,都是以辛勤的劳动和独特的方式获取所需食品的。
收获蚁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当植物种子成熟时,它们便出动去采集,然后把收回巢穴中的植物种子外壳去掉,嚼啐籽仁,再把这些食物制成像饼干一样的食物储藏起来,以便在食物短缺时食用。
养殖蚁则更有意思,它们像人类饲养家畜和家禽一样,照料着供给它们食物的蚜虫。所以称它们为牧蚜蚁更为确切。这种蚂蚁把蚜虫搬到适合蚜虫生长的植物上,当条件不利的时候就把它们搬走。天冷时,它们甚至会把蚜虫搬回自己的巢穴。还有的牧蚜蚁自己不造窝,到处流浪,却在蚜虫所寄生的植物上为蚜虫修建挡风遮阳的“棚子”。牧蚜蚁对蚜虫细心照料,蚜虫回报牧蚜蚁的是香甜的蜜汁,就像人类饲养奶牛,奶牛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牛奶一样。牧蚜蚁在需要从蚜虫身体上获得营养物质的时候,只需用触角碰一下蚜虫的腹部,蚜虫就会从蜜管中分泌出一滴蜜汁来。
蚂蚁是依靠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辛勤劳动来获取食物的,而某些昆虫的摄食行为却刚刚相反,仅仅依靠个体的特殊技能便可获取它们所需要的食物。
有一种蚁蛉科的昆虫,以蚂蚁作为自己的食物,我们叫它蚁狮。它们的幼虫捕食蚂蚁的方法很有趣。蚁狮的幼虫先在蚂蚁经常出没的沙地上钻一个漏斗形的坑,自己则躲在坑底沙土下面等候。一只蚂蚁爬到坑的边缘时,一不小心滑入坑内,这时蚁狮的幼虫便蠕动身体,造成坑壁上的沙子不断下滑,使误入“陷阱”的蚂蚁无法向上爬出这个漏斗形的坑,于是便成了蚁狮幼虫的果腹之物。
食客甲虫一生都在享受蚂蚁的劳动成果。雌甲虫吧卵产在某种蚂蚁的窝中。食客甲虫的幼虫孵化出来以后,在腹部的尖端有一个特殊的腺体,腺体分泌的外敷素可以引起寄生蚂蚁对它的抚育行为。勤劳的工蚁像对待自家的幼蚁一样喂养着甲虫。它们给这些幼虫“梳洗”,并放到卵房中去。幼甲虫对工蚁给它们的这些优厚的照顾却是恩将仇报。卵房中,蚂蚁的卵和幼蚁都成了幼甲虫取之不尽的食物。贪得无厌的幼甲虫并不满足于这一点,它们还模仿幼蚁的样子向工蚁讨食吃。它们用自己的口器拍打工蚁的上颚,触发工蚁给它们吐出液体食物来。
待幼虫逐渐变成成年甲虫之后,随着腹部的特殊腺体退化,它们也必须像成年蚂蚁一样离开卵房。因此,它们就失去了享用蚁卵和幼蚁当食物的机会,失去了像幼蚁一样向工蚁讨食的机会。不过,它们马上学到了另一种骗术,它们学着工蚁的样子用触角去拍打另一只工蚁,意思是让被拍打的工蚁停止爬行,接着甲虫会赶紧凑过去,用前腿接触工蚁的背,使工蚁吐出一滴食物。
秋天到了,这种蚂蚁准备冬眠了。可是食客甲虫却不冬眠,于是,它们纷纷转移到另一种不冬眠的蚂蚁窝里去。
要进入一个蚂蚁的巢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对于食客甲虫来说就不在话下了。它们只要略施小计,便可顺利进入蚂蚁的巢穴中。在秋天的一个较短时期内,食客甲虫对这种蚂蚁的气味异常敏感。凭着这种短暂的敏感性,它们很快就能找到蚁穴的位置。对于企图闯入的不速之客,蚂蚁总是要冲上前去检查一番。这时甲虫就将它的腹部尖端展示给蚂蚁看。原来,它的腹部尖端又发育出另一种特殊的新腺体,这种新腺体所分泌的新物质能够抑制对方的检查行为。在这种分泌物作用下,守卫在蚁穴口的蚂蚁就不再对食客虫进行严格的检查,而是爬到食客甲虫的侧面。这时,食客甲虫的另一个腺体又释放出另一些外激素,这种外激素的气味与这种蚂蚁的气味大致相似,所以,当蚂蚁嗅到这种气味后,就把这个“骗子”当作自己人请进蚁穴,让它在整个冬天里都享受着现成的粮食。
冬天过后,雌甲虫返回到第一个寄主蚂蚁的穴中去产卵。食客甲虫的这种种行骗的高超技能都是先天固有的,在它生活的每一个适当的阶段,这些行为自然会一一出现,以保障它的生存。
忠实的“清道夫”——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