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的故事
34615400000040

第40章 菩提本无树

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小船悄悄地驶离江北的岸边,开始向对岸划去。船上二人,正是刚刚从湖北黄梅东山禅宗五祖手中秘密接过衣钵的慧能和他的师父弘忍。

这是发生在大约唐高宗咸亨初年的某一个夜晚的事情。

显然,船上二人都不识驾船,船在江心的溜溜地转了几圈后,开始顺水向下游淌去。

弘忍说,还是让我来划吧,渡你的本来是我啊。

慧能则说,不,弟子迷时,由师父度我,弟子悟时,应该自度。就这样,小船顺风顺水,终于艰难地靠到了江南的岸边。弘忍挥手与弟子作别,并嘱咐说,小心啊,在我未寂之前,千万勿弘此法。慧能说,师父放心,衣钵只是一种信物,而真正的传承,是师父的以心传心。弘忍点头默许。于是,师徒二人就此分别。不久,弘忍示寂,慧能经过一番生与死的磨练,终于在曹溪登坛说法,成为高举禅宗革命大旗的一位法将,人们公认他为禅宗六祖。

说起慧能的接法,其中必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慧能俗姓卢,先世为河北范阳人(今河北涿县),后因父亲吃了官司,被贬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并在此生下了慧能。然而生下不久,父亲病殁,于是慧能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老了,慧能只得以打柴和卖柴,以供母子二人的生活必须。

一次,慧能卖柴到一个镇上,在一个客店里听到有人在朗朗诵读,慧能当下就觉得这是一本好书,遂问这是何书,那人说是《金刚经》。慧能爱不能忍,便问此书是从何处得来,那人说,是从湖北黄梅东山寺弘忍大师处得来。弘忍大师正在那里宣讲此经,你若想作佛,可去他那里受听佛法。那是一个作官不如作佛的时代,但凡听说什么地方有高僧说法,便会有一批一批的人舍弃一切,从四面八方前来问佛。慧能说,可惜我家一贫如洗,老母还等我卖柴的钱买米度日。那人听罢十分感动,遂拿出一些钱,让慧能去供养母亲。慧能安顿好母亲,立刻往湖北而来。路过韶州曹溪,又听到一个尼姑在念一部经,慧能问是什么经,尼姑回答说是《大般涅槃经》。慧能说,你有一处念得不对。尼姑不服,说你念念试试。慧能说,我不识字。尼姑怪了,说:你不识字,又怎么知道我念得不对呢?慧能回答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慧能的意思是说,但凡真理,都是一致的,明白人谁都知道,这与文字有什么关系呢?那尼姑对慧能敬佩得了不得,认为他是个奇才。这件事到处传开了,都知道有个不识字的农夫懂得佛经,于是,有座寺庙的住持就把慧能请去了,慧能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然而慧能的心思只在湖北黄梅东山寺,他在这寺庙里住没多久,就继续往湖北黄梅而来,又经过一些日的长途跋涉,慧能终于到达目的地。

五祖弘忍问他,你从什么地方而来,你来这里欲求何物?

慧能回答说,弟子从岭南而来,弟子不求什么,但求作佛。

弘忍故意逗他说,岭南人一般都野蛮得很,如何能作佛呢?

慧能说,人分南北,佛也分南北吗?岭南人的佛性与和尚的佛性又有什么区别呢?

弘忍知道这个看上去有些粗鄙的岭南农夫是一个可以造就的人物,就像一切有识见的前辈一样,弘忍让慧能去后院的碓房做了一名舂米的伙夫。

弘忍一天天老了,像一切佛门大德一样,在他的晚年,他希望能选好自己的接班人。弘忍的门下,有弟子七百,有才能有作为的弟子少说也有几十人。这一天,弘忍让他的所有弟子都作一首偈子,通过偈子看其开悟的程度以作为接班人的备选条件。

这件事在寺里传开了,但是,谁也不敢做什么偈子,大家都知道,神秀大师是弘忍最推崇又是最有学问的弟子,衣钵的传承,非他莫属。然而神秀对自己并不自信,因而迟迟没有写出师父要求的偈子。经过一再的斟酌和反复的推敲,神秀终于把他的偈子贴到了墙上,那首偈子是: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

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做得好啊,谁能做到其身体像菩提树一样端庄,一样正直呢,谁能让自己的一颗冥顽之心像明镜台一样纯净无染呢?就是这样的人,他还是要时时检查自己,免使自己惹上世俗的尘埃。大家都说,到底是神秀大师,师父的衣钵必是传他无疑了。

慧能已在碓房舂米半年之久,弘忍传法的事虽然闹到沸沸扬扬,但一直就没有传到舂房里来。那天慧能路过那面壁前,见很多人都在看热闹,于是便问那墙上写的什么。多数的人都不屑地走开了,只有一个小沙弥告诉慧能说,那是神秀大师写的偈子,神秀大师要做弘忍师父的接班人了。慧能让小沙弥把神秀的偈子读给他听,慧能听罢,连连摇头说,这首偈子没有见性,我做一首,保证比他的这首见性。小沙弥说,你斗大字不识半篓,你也能做偈子?慧能说,我来口授,你替我写上去就是了。于是,慧能当下就口占一偈,小沙弥依言写到了那方墙上。慧能的偈子是: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说,奇了奇了,不识字的人也能做出偈子来。这事很快就被弘忍知道了,弘忍来到那方墙下,但他看到这首偈子后,不免大吃一惊,这个岭南农夫果然非同小可啊。他看了看四周,便脱下鞋子将慧能的偈擦去了,并说,这首偈子也没有什么,大家做自己的事去吧。

就在这天夜里,弘忍用黑布遮严窗户,把《金刚经》的妙旨细细地讲解给慧能听。当慧能听到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顿时就开悟了。于是,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并嘱他赶紧逃离黄梅东山寺,免得别人加害于他。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躲过争夺衣钵的追杀,逃过一次次险情,慧能来到一生深山老林,混杂在一群猎人中间。又过了几年,慧能听到弘忍圆寂的消息,知道该是自己出山的时候了,于是便来到广州法性寺,正遇上那里举行盛大的法会,一代禅宗巨匠印宗法师在法会上开讲《涅槃经》。讲经间歇的时间里,有两个僧人为一面幡旗的飘动展开了争论,一人说,那是幡动,非是风动;一人说,那是风动,非是幡动。二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分上下。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了这场争论。慧能见大家争论不下,于是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的心动啊。”大家听到这样的解说,顿时感到非同寻常,印宗法师早知六祖南逃的消息,现在见到慧能,便知道这位说出如此惊人言语的人一定是慧能了。于是问过经过,当下就为慧能举行了剃度,接着又为他传授了具足戒。慧能被推上了法性寺的法座,由此,慧能正式向外宣讲他的禅宗大法。此后的三十几年里,慧能一直就住在韶州曹溪宣传他的禅宗大法,由此又被人称为“曹溪六祖。”

弘忍之后,禅宗开始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慧能为首,北宗以神秀领班。后又由于慧能弟子神会的北上进京,匡正了南宗的正统地位,从此,中国禅宗开始书写它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