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34632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在“11·24”特大海难四周年之际,《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一书出版发行了,这不仅是告慰遇难者的祭文,也是当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一本好教材,值得很好一读。

四年前,不幸的“11·24”特大海难发生了,我作为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整个救助、打捞、善后和调查工作。这一事件不仅在当时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对后来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国家加强了对海上交通安全特别是海上滚装船的管理,比如国家实行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又比如目前正在实施的海上救助打捞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在“11·24”特大海难以后出台的重大安全生产措施。因此,认真总结这次事故的教训,无疑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翻阅此书,“最后的时刻”,“空前大营救”,“难忘的二十个日日夜夜”,“人间自有真情在”,当年的救助情景恍若昨日,在滔天巨浪中的救援船舶,在刺骨寒风中的搜救人群,在紧张忙碌的医院病房中的医护人员,一齐涌现在我的面前。

本书客观分析了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对此,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经过一年的调查之后,已经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结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以翔实的资料披露了“‘大舜’号轮档案”及“‘大舜’号轮重见天日”的艰难过程,记述了事件发生后“亡羊补牢犹未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声疾呼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提出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船员素质,树立安全意识,改革海上救援体制并改进救援装备,“让悲剧不再重演”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本书坚持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面对“11·24”特大海难中的人和事。不虚构,不猜测,让事实说话;不人为炒作,不着意渲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1·24”特大海难中涉及的许多人物、事件、地点、数字,由于时间和条件的局限,当时对外公布的有一些不够十分准确,书中都一一做了补充和更正,采用了权威、统一的结论。这既是对事件本身的负责,也是对历史的负责,实属难能可贵。书中附录也很有特色,比如新华社关于“11·24”特大海难的新闻报道,为本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国家重要海上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不仅体现了“11·24”特大海难依法处理过程,而且对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50年来国内外重大海难事故,可以让人们系统了解一些海难知识。

今年,我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治,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而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一定能够引起社会各个方面对安全生产的进一步重视,汲取惨痛教训,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以搞好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告慰遇难者的在天之灵。

2003年7月16日

公元1999年11月24日,在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在离海岸1.5海里的地方,山东烟大轮渡公司的“大舜”号滚装船,在当晚11时45分,在东经121°47.6′、北纬37°28.5′的海面沉没。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04人,获救的幸存者仅有22人,282人葬身在冰冷的海水中,全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惊。

悲剧已经过去4年,但惨痛的画面历历在目: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云溪村海滩。

午夜,彤云密布,寒风刺骨,天空不时飘着雪花,那是是年入冬第一场雪,气温约摄氏零度左右。

绵延数十公里长的沙滩上,一队队人群或开着手电,或摸黑往来搜寻,一个大浪扑向岸边,人们瞪大眼睛,在大浪退后的一刹那,抢出一个人,又抢出一个人,但都没有一丝气息,变成一具具僵尸横陈沙滩。

死者身上有的穿着橙色的救生衣,有的衣着不全、半身裸露,个个张手向空,死不瞑目;他们脸上青紫,身体蜷曲,痛苦之状惨不忍睹。

死者有老人、儿童、男人、女人。一个30多岁的母亲侧身躺在沙滩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娇憨女孩。

一位老人,蓝衣蓝裤,黑黪黪的右手死死攥住一只白色运动鞋。他攥的鞋子是谁的,是他的同伴、亲戚、孙子……谁也不知道。有人试图从那只手里拿出那只鞋,可拽了几次,就是拿不出来。他攥得实在太紧了,鞋和手全然融为一体了。

一辆抢运遇难者遗体的车辆夜里在路边抛锚,年轻的司机竟然不敢下车修车,因为车上拉了一车尸体,他感到无以言状的恐惧。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何曾遭遇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何曾经过如此惨烈的场面,何曾亲眼目睹如此之多的尸体,心灵的震撼、无奈的悲哀,难忍的疼痛,像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人们的心,在场所有的人都欲哭无泪,沉浸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

苍天!何以残暴如斯!何以荼毒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