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34649000000011

第11章  皇帝选妃,各取所好

历史档案

美是一种态度,从古至今谁不愿去追求美。美,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最受重视的是人内心的美。在古代女子能生得一副好身材和一张漂亮的面孔那真是三生有幸,容貌在古代甚至可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美的范围太大了,而在各个朝代都有美的流行趋势,不同时期的人对美女的鉴定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说起皇帝每年在民间选秀女,那标准更是不同了。比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汉唐的“燕瘦环肥”,李煜的“三寸金莲”,这些都是典型的事实。帝王的喜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的审美情趣,在很多的文献中,都可以看出帝王们为自己选妃子的眼光各有千秋。

历史揭秘

早在先秦,皇帝大多数都崇尚自然之美,认为美人就应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们偏爱“杏脸桃腮,蛾眉凤眼,体若春柳,步出莲花”的女子;秦汉时期,帝王崇尚“端庄颀硕”的庄柔之美;魏晋时期,君王崇尚逸雅之美;隋唐又崇尚丰腴之美;明代讲究德才兼备;清代则是满汉不通婚,宫廷中满、蒙旗的女子明显比汉族女子地位高。

在古代,宫中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为皇帝甄选秀女,秀女选拔的流程跟现在参加选秀类节目似乎差不了多少。选秀女除了对样貌有严格要求外,还有章可循。首选是体检,所有进行选秀的女子都必须接受全方位立体式贴身检查,当然此检查一般多由宫中的女官来完成,包括身高、体重、胸围、样貌等。过关的女子会进入第二轮甄选,在这时负责采选的人会对心理、女工、才艺等各方面进行考查,也就是说这些女子不但要漂亮、干净,德才兼备,还要心理健康,无精神问题。因为她们一入宫门将再也不是普通的女子,以后要伺候帝王的起居生活,所以容不得一点疏忽。

除了上面的要求外,在年龄上也有很多限制,但各朝各代不尽相同。东汉时要求女子要在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到了三国时期,要求女子要在十五六岁左右。北齐时期要求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明朝朱元璋时期则要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最小年龄不能低于十三岁。

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想进宫最基本的要求是女子要皮肤白嫩细腻,不能有一颗痣、一点斑,并且必须是月经初潮时的处子,因为正处花季年龄的女孩子年轻貌美、含苞待放、娇俏可人,这些完全符合帝王选妃的心态。

朱元璋曾下过“十五岁以上”的祖令,因此一般情况下,采选人员都不会选择低于十三岁的女孩儿。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发生在明世宗朱厚熜时期。

朱厚熜无视祖令竟把采选女孩儿的年龄限定在十一岁,于是许多十一岁以下的女孩子被带入宫中。才十一岁她们还属于幼女吧!后来道士进谗言采集女孩子初潮时的经血可以炼制壮阳丹,昏庸的帝王信以为真后便做下了这让人神共愤的缺德事情:十一岁的幼女还没到自然来潮,朱厚熜便让人施催经术,强行采经血。当时的宫女妃子都对朱厚熜恨之入骨,想要将他挫骨扬灰,哀声怨语却只能在暗地里说说,否则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丢了脑袋。

朱厚熜不仅对这些采选的女孩儿残忍,对自己的皇后也同样下手不轻。他立过三位皇后,不是被折磨而死,就是被打入冷宫。一国之母都沦落到如此下场,可想而知,他对待征集来的女子就更不会留有情面了。

据说,在朱厚熜当政时期,为了炼制长生不老丹处死过两百多名宫女,他疯狂的采集“秋石”和“红铅”。所谓的“秋石”,其实就是采用童男小便,去其头尾,收其中段,加药熬炼而成;而“红铅”则是收取处女经血加药拌和、焙炼而成。为实现自己的成仙梦,朱厚熜曾三次大规模地从民间选取幼女,一次就多达数百人,而作此行径就是为了炼制丹药采阴补阳,实乃愚不可及。

朱厚熜为了满足自己采集炼丹的配料而大规模选妃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大多数帝王选妃的目的是想纳入宫中贪图淫逸。只看中女子姿色,甚至不顾年纪出身,也要选入后宫,像北齐的高洋、南北朝时期的前废帝刘子业和隋炀帝杨坚,他们要的就是美女,甚至连自家亲戚都不放过,只要自己喜欢,统统都纳入后宫。当然,这些仅是个例,大多数皇帝选妃都还是按照皇家既定流程和规章制度来的。

据《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在东汉光武帝刘秀当政时期,曾派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到洛阳的乡见选拔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带回后宫,选择合适的女子留在宫中。

在古时,能够进宫伺候皇上的女子少之又少,因此她们会将做皇妃当成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在表面看来,进入皇宫便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谁有真正喜欢后宫的淫乱辛酸生活,有谁会知道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什么,也许她们在笑着哭呢!

假若遇到朱厚熜这样的皇帝,入皇宫跟下地狱有何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