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
倘若要问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有哪一个能够称得上是“王侯将相”,那么非韩信莫属了。韩信不仅被封过齐王、楚王、淮阴侯,还当过大将军、做过左丞相、相国,当真是名副其实的王侯将相,称得上是国士无双。除此之外,更有“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美誉。同时,韩信不愧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军事上功勋卓越,战功赫赫,屡出奇兵,是中国军事思想上“谋战”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战神什么的一点都不为过。你能想象这样一个被我们无数人仰视的人物,曾经受过胯下之辱吗?在当时那个把名声看的比自己命更重要的社会,和现在的节操碎一地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的屈辱在当时简直是破天荒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正是韩信有这样的胸怀才成就了他后世之盛名!
历史揭秘
大家可否还记得轰动一时的楚汉争霸,就是上演霸王别姬的那段历史。在刘邦赢得项羽的对决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位大丈夫韩信。
韩信生于江苏淮阴,他家当时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长此以往这就导致了他营养不良,影响发育,人长得是又瘦又小。他家里就他孤身一人,自己又没有什么谋生技能,可以想象日子过得怎样艰难了。他那时去投奔过一个远亲,他初来乍到,好歹也是亲戚,这个远亲就收留了他,免费劳动力呢,不用白不用。可这时间一长,这个亲戚就觉得自己亏了,因为发现他只会吃饭不会干活,这亲戚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这亲戚就脑瓜一动,偷偷使坏,为了不让韩信吃饭,竟然早早地做了饭,吃了。而到正常吃饭时,自然是不会再做饭,韩信也自然没有饭吃了。饿了几顿的韩信,已经看出这是下了逐客令了,既然如此,便也不愿意再寄人篱下,于是再次远走他乡。
韩信无处可去,只能流落街头。一次,在淮阴的街头,被几个没事找事的街头恶霸围住,言语奚落,恶意挑衅,明显就是挑事来了。就在他们乱哄哄的奚落中,其中一个人站出来了,他仗着人多势众,要让韩信从他的胯下爬过去,韩信被迫不得已,只能忍辱从他的胯下爬过。经历了这次屈辱,韩信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心,那就是一定要成才成功。另外还有一次,他已经饿了好几天了,几乎前胸贴后背了,走到一条河边时已是精疲力竭,眼看就要晕倒了。那个民风淳朴的年代里好心人总是有的,这时在河边洗衣服的善良老婆婆看见了,带他回了自己家,做了香喷喷的饭菜给他吃。韩信吃了饭,感激涕零的,他含泪对婆婆说,今天您款待我吃了这顿饭,就等于救我一命,我感激万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有朝一日我飞黄腾达成人上人了,一定用千两黄金来报答您。好心的老婆婆开玩笑乐呵呵说自己是一个快要入土的人要那些黄金做什么。她当时怎么会想得到,这个饿得快要死了的年轻人竟然是一个潜力股,他会成为那个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还很荣幸得被当今圣上封为齐王。
家境贫寒并没有丝毫影响韩信成为一个见识过人又胸怀壮志的人。秦始皇的驾崩后,秦二世胡亥的当政,这就标志着天下要大乱,要说乱世是场灾难吧,但是同时对某些人来说也是机遇。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一点儿不错。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时,一时之间,天下各路英雄好汉一一响应,群雄并起。刘邦起兵于沛,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亦起兵江东。韩信得到消息后,心里暗喜,他安身立命的机会来了,星夜兼程长途跋涉的投奔于项梁。项梁兵败身亡之后,韩信被归于项羽属下,他被任命为执戟卫士。韩信抓住机会多次向项羽进言献计,那出得都是好主意啊,但项羽为人过于刚愎自用,他打心眼里就非常瞧不起韩信,对于他说的话,当然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几次之后未果,韩信也伤心了,怀才不遇啊,也不再向项羽献策。因为他知道说了也白说。韩信知道项羽不是自己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在他都不给自己表现的机会,肯定不会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于是,他转投刘邦。刘邦起初也没看出眼前的这位不起眼的小兄弟是匹千里马,就只是让韩信做了一个无名的治粟都尉,管理粮草,韩信再次怀才不遇。辗转于此又受到冷落,心中烦闷不已,就找萧何谈谈心,发泄发泄郁闷情绪。不想萧何被韩信的才华所折服,认为汉王刘邦如得天下,实在是幸运至极。萧何欣赏韩信的才华,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谁知每次都被刘邦拒绝。
话说有一次,刘邦在南郑打了败仗,将领士兵逃的逃,散的散,韩信一想反正在这里也没有机会,便也趁机离开了。这韩信离开的消息传到萧何耳朵里,萧何焦急万分哪,来不及禀告刘邦就亲自朝韩信走的方向追去。不巧此时正因为没有禀报刘邦误以为萧何也离他而去,顿时感觉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心痛万分。功夫不负有心人,萧何终于追回韩信,这也意味着他追回来刘邦未来的天下,兄弟俩一起前来拜见刘邦。萧何再次推荐韩信,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就当前的形势对刘邦真挚地说,倘若他就只想在汉中称王,那么就不用任用韩信也可。若想与那项羽争夺这天下,那么此人必不可缺。刘邦一副不以为然的得瑟样,却也不好驳萧何的面子。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斋戒沐浴,设台拜将。看到这阵势,众将领都在琢磨着这是要给谁升职了,当得知是韩信时,大家心有不满,凭什么啊,他不就是个小小的管粮草的吗?他有这能耐?虽然是心中不服,但是情况紧急迫于局势也无可奈何。
韩信走马上任的韩信,中肯地给刘邦透彻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刘邦听完,对韩信立刻另眼相看了,心想:没看出来,还真是个少有的人才啊!立马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作了部署,效果相当不错,很快便占领了关中。从此,刘邦是越来越信任韩信。在接下来紧张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刘邦兵败彭城后,韩信迅速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阻挡了项羽的攻势。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双方僵持着,局面异常紧张,韩信灵机一动,率兵突然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猛烈攻势。人家韩信在击魏时,先以疑兵佯渡临晋,主力却出其不意地奔袭安邑,去俘虏了魏王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平定了河东郡。要说楚汉之争的每一次战争中,都闪烁着韩信的超凡军事才能,这一点都不为过。历史永远铭记的一刻到来了,韩信与刘邦会师垓下,此时便是楚军气数散尽之时了,项羽自刎江边也不曾想到当时自己看不起的小小士兵竟然有如此威力。大获全胜的刘邦也在感慨当初萧何的力荐是今天成功的关键吧,真是造化弄人,真可谓得韩信者得天下。
事实胜于雄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不是当时萧何的奋力一追,也成就不了韩信的丰功伟绩卓尔不群的一生,当然就不会有刘邦如今安稳的天下。归结到底,都要感谢萧何的慧眼识珠,萧何的识人辨才之能,当得起名副其实的伯乐。当年那个忍胯下之辱的年轻人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愿望,走出了光辉的人生,他的非凡才能成就了他,同时也因为这葬送了他,当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他的结局让人惋惜,有道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如果韩信也如范蠡般泛舟湖海之间,功成身退,学得聪明一点,也许就不会落得最后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