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情势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是度势高手一贯的做法。当然,度势要有非凡的眼力,才能囚势应变,游刃有余。
蔡志勇1931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到美国读书。他的兴趣很广,尤其对金融学下的功夫最多,因而走出校门没有多久,就加入一家股票行,担任证券分析员,对买进卖出股票做起了“评判”工作。也许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工作,为他在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之战中敢冒风险、大获成功打下了扎实的金融实践基础。
蔡志勇起初可以说是个没有多少本钱的学生,他凭着国际金融知识投资,先后在3个公司供职,取得不俗的业绩。但他仍然难以发挥潜在的能量,于是辞职自立门户,1965年他办起了“蔡氏公司”,出资200多万美元。3年以后,根据市场的变化,他突然把“蔡氏公司”卖掉了,个人财富增至3000万美元。这种“点石成金”的技术令人咋舌。他是靠什么来获得高额赢利的呢?
1978年,蔡志勇根据金融形势变化,投入220万美金收购了“联合麦迪逊公司”。这是一家财务公司,很适合他的口味,他认为只要财务管理得法,发展不成问题,于是招兵买马,扩展证券业务,一下就影响到华尔街的一些有声望的金融机构,这时蔡志勇注意到美国制罐公司主动向他接近,他认为是个机会。经过一番谈判,居然以1.4亿美元将“联合麦迪逊公司”卖给了美国制罐公司。这一招被美国人称为“点石成金”之术。
卖公司并不是目的,蔡志勇瞄准的是更大的目标。过了不长时间,他反过来又收购美国制罐公司近67万股的股票,价格是100万美元,占该公司全部股权的35%,这个比例表面上看起来不大,其实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很分散的,他占有的份额已使他登上这家公司的副总裁位置。蔡志勇上任后,就像一个将兵多多益善的“将军”,接连收购了另两家公司的部分股票,2年内增值10亿美元。制罐公司原来在财务处于被动的地位,让他这么变戏法式地一翻手,也就变成大赢家。
利用金融手段低进高出的融资手法,争取持股者增强投资信心,使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一年比一年高,这是许多有限公司的经营者惯走的路子。蔡志勇同样是利用这种手段,但他却敢于收购亏损企业,敢于卖掉业绩不俗的盈利公司,在买与卖的交替中“点石成金”。当然这种做法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从蔡志勇买卖企业股份的眼光,足可看出他对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过人眼光,这是他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法宝。
“点石成金”的关键,一是能够在石头堆中发现可以“成金”之石,二是具备有“成金”的技能。这要求操作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敢于冒险、敢于取舍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