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知识百科全书——《能源知识篇》(上)
34723200000004

第4章 太阳为我们工作(4)

科学上矛盾的发现往往是科学发展的起点。科学上的难点促使人们去思考,去探索,应当说是一件大好事。太阳中微子之谜一旦被人们揭开,人们就会抛弃一些陈旧的观点,引导出崭新的理论。

太阳不过是一颗平凡的恒星,天上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中微子发射源。一些超新星以及演化到晚期的恒星也都是强大的中微子发射源。而中微子是人们研究天体结构、能量平衡、演化途径的必不可少的助手,因而解开太阳中微子之谜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虽然要解开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但是人们仍然十分重视它。目前,已经形成天文学的一个新分支——中微子天文学。我们相信,中微子天文学今后将获得丰富的成果。

太阳能的源泉

光辉灿烂的太阳,一刻不停地发射着极大的能量。太阳辐射的总额是38×1026焦耳/秒,或121×1034焦耳/年。太阳的寿命长达几十亿年,在它的“一生”中要贡献出何等浩大的能量啊!1克优质煤完全烧掉,只能放出836千焦的热。如果整个太阳是一大团煤球,它按目前的功率发射能量,那么不到1500年,太阳就烧得精光了。太阳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太阳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问题。

太阳能源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途程。曾经提出过流星学说,即大量流星坠落到太阳上,由摩擦生热而燃烧。但是计算表明,这样得到的能量太少了。这个说法很早已被扬弃。后来又有人提出收缩学说,即太阳不断在缩小,位能减少,热能增加。假定太阳本来至少有现在太阳系那样大,那么由收缩而释放能量,顶多只能维持5千万年。这比起由地质和古生物探索得出的地球年龄还小100倍。此外,用天然放射性来说明太阳能源,也以失败而告终。

一直到相对论问世后,这一难题才得到比较可靠的解决。根据相对理论,通过原子核反应,质量可能转化为能量。按照爱因斯坦的公式:能量E=mc2,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由此公式不难算出,一克质量可以变成9×1013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1万吨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既然太阳是一个拥有2×1033克质量的庞然大物,它可以算是取之难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了。

在什么场合下,质量才能变成为能量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作一点历史回顾。早在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发现了铀(U)的放射性。铀矿石发出的辐射可以穿透纸张和金属片,并使照相底片感光。后来居里夫妇经过繁重的实验和辛勤的探索,发现了钋(Po)、镭(na)等放射性元素。它们在不断蜕变的过程中发射出能量和粒子流。例如镭放出。射线(即氦原子核)、射线(即电子)和射线(与X射线相似,是波长更短的辐射)。这些蜕变都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人们既不能阻止它,也无法促进它。但到了20世纪上半期,物理学工作者实验室里用加速器等工具实现人工的核反应。通过核反应,可以使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并获得大量的能量。在一定意义上说,中世纪炼金术土梦寐以求的“点石成金”终于实现了。人类开始掌握原子核能,并建立了一整套核反应的理论。

在30年代末期,科学家才明确认识到有两种核反应可以解释太阳的能源。一种是所谓的“碳-氮循环”。它包括6个步骤,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经过一整套六步反应,碳和氮的总量都不变,真正受到损耗的只是氢。好在太阳上氢原子多极了,足够长期维持这种核反应。

还有一种是“质子—质子循环”。

仔细考虑一下可以看出,这两套循环的总效果都是使四个氢原子核合成为一个氦原子核。

而碳、氮、重氢等原子核只起触媒的作用。请注意,在这个核反应中质量是有损耗的。

一个氢核的质量(原子单位)是1008,而氦核是4004,因此每次反应的质量损耗是△m=4×1008-4004=0028。由此可知,每克氢原子转化为氦时释放出能量E=0007×(3×1010)2=63× 1011焦耳。于是不难算出太阳辐射的“成本账”:为了维持每秒4×1026焦耳的辐射,太阳每1秒要耗费62X1旷吨的氢核“燃料”!需要说明,我们讲的是有这样多的氢核聚变成为氦核,实际损耗的质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即62×108吨×0007=43×106吨。

即便如此,每秒430万吨的代价确也不小了。但是太阳的家底极为雄厚,总质量达2×1033克,并且绝大部分是氢。因此太阳上只要有2%的氢转变为氦,”就可释放 25×1043焦耳的巨额能量。这已经足以使太阳按现在的产能率维持2亿年了。下面要谈到,太阳的寿命是几十亿年。因此我们有根据说,核反应可以充分供应太阳的能源。

对太阳来说,上述两种核反应中哪一种起主要作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天文学家反复动摇了好几次。有时认为碳—氮循环是主要的,过些年又说质子—质子循环更要紧。总的说来,它们都在发挥作用。不过由于前一种核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比后一种高,并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要大得多,一般认为太阳的能量主要是质子-质子循环供给的。顺便谈到,比太阳更亮、也就是更热的恒星基本上由碳—氮循环获得能量,而比太阳温度低的恒星,却是靠质子-质子反应“过日了”。因此就能源来说,太阳在恒星世界中也是比较适中的代表。

高温高压的世界

太阳的能量由核反应产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核反应呢?地球大气也有大量的氢,但它们绝不会聚变成氦。只有在上千万度的高温状态,氢原子才会完全电离并获得足够的能量来克服核子间的排斥力,实现核反应。另外,物质要高度密集,才能使核反应持续进行下去。那么,这些条件在太阳内部是否具备呢?

我们观测太阳只能看到它的大气,而整个太阳内部对我们的眼睛和仪器来说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可说是讳莫如深的“禁区”。除掉近年来太阳的中微子这个行踪诡密的“特殊使节”可能传递一点直接信息外,我们对太阳内部只能用理论计算加以研究。半个世纪来,经过天文学家的努力钻研,已经创立比较完整的恒星内部结构理论。

太阳是一大团气体,它的结构主要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太阳的重力,即日心引力,它使太阳物质收缩。同时,气体有膨胀和逃逸的倾向。这两种相反的力大致处于平衡状态,结果使太阳成为一个基本稳定的气体球。让我们先考虑太阳的表面层——光球。那里的温度和密度早已从直接的观测定出了。如果对表面层下面的一点选择一个温度,然后计算在什么密度下这一点的气体物质才能处于平衡态,既不被上面的气层压塌,也不因膨胀而冲到外面去。接着对第三点也取某个温度,按同样方法定出它的密度。如此逐点内推,直抵太阳核心。当然,我们所选的一系列温度是否正确,还须加以鉴定。为此,我们要求由各层密度的计算结果推出的太阳总质量,应与观测结果吻合。另外,太阳的平均密度也是—个判据。实际计算甚为复杂,因为还须考虑化学成份、不透明度、能量传输方式等很多因素。经过大量计算,已经建立太阳的结构模型。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果有些差异。大致说来,太阳核心的温度是1500万~2 000万度,物质密度为100~130克/厘米3。至于太阳内部温度和密度随深度的分布,温度和密度都随与太阳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所以核反应发生的区域很小。这个区域的半径R≤015R⊙,这里R①是太阳的半径。我们可以把这一区域叫做太阳的心脏。

将近2000万度的极高温度和超过地面大气压力3000多亿倍的巨额重载!这些都远远超出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在这种骇人听闻的高温高压的世界里,那里的物质是处于所谓高温等离子体状态。本来在低温情况下,原子核把电子牢牢吸住,使它们循一定轨道绕原子核旋转。但是在高温状态,电子具有极高的动能,它们挣脱了原子核羁绊,取得了“独立”地位,成为飞快奔驰的自由电子。不仅只有一个电子的氢,甚至有几十个电子的金属原子,也都纷纷电离了。在正常情况下,原子的直径约为10-8厘米,但在高度电离的状态,丧失了全部或大部分电子的原子核就显得更微小了,直径不超过10-12厘米。原来是稠密的气体,现在变得稀疏了。不仅对太阳核心(密度约为102克/厘米3),甚至对白矮星(密度高达106克/厘米3),原子核还处于可以自由运动的状态。那么,究竟要达到多大的密度,原子核才能摩肩接踵,联成一片呢?答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1014/厘米3!要是我们一旦遇到这种物质,那怕只有针尖那样大一点,用巨型起重机也很难搬动它呢!

热能的旅程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的能量是在核心由热核反应产生的。那么能量怎样由太阳核心传到表面?物理学告诉我们,能量传播的方式有3种:传导、对流和辐射。举例来说,铁棒一端烧红,另一端触之灼手,这是热传导的结果;开水沸腾,热升冷降,这是对流;冬日围炉,向火觉暖,这是辐射的结果。由于气体的导热率甚低,并且太阳内部基本稳定,物质流动并不会很剧烈,因此可以肯定,太阳的能量主要靠辐射的方式来传播。但是还需要指出,对流过程也有一定的作用。谈到对流,前面举出沸水升降作为例子。为什么这时有对流呢?因为水壶下面有炉火,与上面有一定的温度差。一般说来,温度梯度愈大,对流运动就愈旺盛。由太阳核心向外,温度急剧下降,温度梯度很大(每千米约差几十度)。经过理论分析,可以肯定在太阳核心附近有一个对流区。这个区域相当大,大约包含物质的10%。在对流区内,由热核反应产生的氦原子核不断外流,而作为核反应原料的氢核源源输入。这好像一支燃烧着的蜡烛,附近也有空气对流。作为燃烧产品的二氧化碳在烛火上空排出,而燃烛所需的氧气在蜡烛下面不断流进。因此太阳核心区的对流运动起着吐故纳新的作用,使热核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二、“动力之乡”——海洋

到大海里去取宝

20世纪初,有人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海面上,发现飘浮着一层闪闪发光油花。人们奇怪,这油花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呢?人们捞起一些油花来分析,发现是石油。要知道,当地并没有在陆地开发石油,也没有人往海里倒石油啊。于是,有人分析,这石油不是从陆地来的,而是来自海底。就这样,人类开始了海底采油的历史。

海底有石油,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石油是古代有机物沉积而变来的。在海洋里,有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也有使生物变成石油的条件,只是由于它躲在海的底下,人们一时还难以发现它,更谈不上开采它而已。

后来,科学进步了,寻找石油的方法也更先进了,使人类探测海底石油方便了。比如,有一种海上人工地震法,就能探测石油。是用炸药在海上放炮,放炮产生的地震波向海下传播,当这种波遇到海底不同的岩层层面时,就会反射回来。有石油的地层,往往是由不同性质的石头构成的,上面是不透水的页岩,下面是疏松多孔的砂岩。地震波从这种地层反射回来后,可以用磁带记录下来,经过计算机分析,就能探出确有石油存在。地球上的油田,包括海底油田,百分之八十都是用这种方法发现的。

据普查显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极为丰富,仅就目前探测出的,就占地球上石油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

知道海底有石油,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开采。

在海上采油,可比在陆上困难得多啊。即使在大陆架浅水区,水深也有20米,深水则有二三百米。所以,要用一套特殊的设备,才可能在海上采油。

海上采油一般是用钻探船。这种船最早出现是在40年代。船表面上像是一个浮在海面的平台,实际上平台是由支柱固定在海底。在平台上安装有钻井。钻井的形状和陆地上的一样。钻完之后,平台可以卸下,移到新的地方安装。现在,出现了一种自航式钻探船,它可以像船一样航行,在深于200米的海域作业。

海上采油,现在已经不新鲜了。那么,海底有煤吗?能不能从海底采煤呢?回答也是肯定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海底煤田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英国、希腊、冰岛、加拿大、土耳其、芬兰、法国、智利、日本等国近海水域,我国近海水域也有发现。

最著名的海底采煤工程是在南美智利的麦哲伦海峡,它是地球最南端的煤矿,煤层厚度达30米,总储量达5000亿吨。日本煤的开采量有30%来自海底,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洲。

海底采煤的方法一般是开凿海底坑道,采用机械化设备将煤运到海面。这真像“黑龙出海”了。

海里还有一种重要的燃料,那就是原子能资源——铀和氘。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海水中,由于很分散,提炼起来十分困难。比如铀,从1000吨海水中,也提炼不出锈花针大小的重量来。

但是,科学家也不放过这些可贵的资源,并想方设法来提取。有一种吸附法,可以提炼铀。不过这要处理大量的水。如果每小时不断地吸附1亿吨海水,一年可提炼出1000吨铀来。而要让这么多海水流经吸附床,则要设置几千台大水泵。这当然是十分困难。

海上人工地震法寻找石油还有一种海洋炼铀法,就是从绿藻中得到铀。绿藻是一种海藻,它在生长过程中会自动吸取铀。据估计,1千克干绿藻中含有03克铀。这种方法提炼铀为原子能的利用带来新希望。

“大海的脉搏”

每年中秋节前后,四面八方的人群,都会涌向浙江杭州湾的钱塘江畔,为的是去观潮。其实,大海朝朝夕夕都在涨落,只不过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潮更壮观而已。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潮汐的规律。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看潮诗》中,就有“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的诗句。可是古时人们并不懂得,造成海洋潮汐的“祸首”是远在天外的月亮。

月球用它巨大的引力,吸引着地球的海水。使海水有时涨、有时落。当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的合力背向地心时,就涨潮;面向地心时,就落潮。白天在海面涨落的叫“潮”,晚上在海面涨落的叫“汐”。合起来,就称作“潮汐”。由于海洋中同一地点的海水受的力,每天都有一次面向月球,一次背向月球,周期为24小时48分,所以,潮汐也有周期性的变化,这就像人的脉搏。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人称潮汐为“大海的脉搏”。当然,其他天体,如太阳等,也对地球的海洋有吸引力,但由于它们离地球太远,所以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