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农业园艺知识篇》(上)
34723300000005

第5章 古代农学家与农书(1)

《吕氏春秋》里的农学

《吕氏春秋》是秦国宰相吕不韦召集一些文人编写的一部内容浩繁的著作,书成于公元前293年。由于战国早期编的农书《神农》、《野老》早已失传,因此,《吕氏春秋·上农》、《吕氏春秋·任地》、《吕氏春秋·辨土》、《吕氏春秋·审时》四篇,就成为我国现存专讲农业的最古老的农学论著。

《上农》篇中提出的重农理论和政策,与商鞅、吴起、韩非的重农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当时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已经认识到发展生产的重要性。这一篇着重讲了如何利用政治措施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先秦的“不违农时”的原则和农本观念基本一致。

《任地》、《辨土》、《审时》三篇,其主要内容是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农学知识,“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也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是《审时》篇中所认为的:庄稼是由人来种,靠地来生长,靠天来养成的。这三者之中,人是主观因素,但地和天是重要条件。这一篇还记有:“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审时》篇认为,进行农业生产,农时最为重大。此观点在《任地》中也有记载:

“不知事者,时未至而逆之,时既往而慕之,当时而薄之。”意为,时令还没到,逆时而种;时令已经过去了,还再继续贪种;可是正当令,又不好好种地。凡此种种,都失去了种地的好时机。此外,这一篇中,还记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指出土壤是可以改变的,土地可以成为肥沃的良田,也可以变成贫瘠的薄地。《任地》

讲了利用土地的原则,即整理、利用和改良土壤,以耕作来保墒,除草通风,使作物在前期就得到充足的营养,以利其生长,抽出良好的穗,得到了饱满的灌浆,使得子粒质量高,从而使农作物得到高产。

《辨土》篇讲了怎样用人力改变土壤状况,即怎样使用土地。

这一篇对《任地》篇所提出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回答。首先是对性质不同的土壤,要求在耕作时间上作出相应的安排。论述了由于耕作时机不恰当,会带来三种危害:“地窃”(播种过稀)、“苗窃”(缺苗)、“草窃”(杂草),并且谈到了由于耕作不及时、整地不得法带来的弊病,会使农作物受到很大影响。

《上农》等四篇农学论著,内容相当丰富,总结了我国先秦时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的经验,包含着丰富的农业辩证法思想,说明了我国远在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汜胜之和他的《汜胜之书》

汜胜之,山东曹县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他早年勤奋好学,以学识渊博而闻名。后来在西汉成帝时,被举荐到首都长安朝廷内担任议郎。在这里,汜胜之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到当时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促使西汉政权强盛的发达的农业经济,对他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使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看到由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广泛采用和推广,才使农业生产发展出现了高潮。汜胜之通过研究西汉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渐渐地产生了改革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种种设想。不久,他被任命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

担任了农官的汜胜之,有了更多的机会直接了解农业生产,也有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指导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条件。汜胜之熟悉关中平原,这里农业发达,群众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知识。

他十分注意学习和总结这些经验,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改进、提高和创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农业生产思想体系,成为当时指导农业生产极有成就的专家。

汜胜之根据关中地区的情况,提倡和鼓励农民大量种植小麦。

他还对多种农作物分别制定出一整套种植技术,教育群众在生产中应用。在汜胜之的精心指导下,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因此,他也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农学家,不少热心于农业生产的人都向他请教。由于他负责“教田三辅”作出了贡献,后来被提升为御史。

在西汉王朝农业生产技术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汜胜之为了使关中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以自己长期指导关中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对关中地区及当时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写成了一部农书——《汜胜之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学著作。

《汜胜之书》,在《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记录为《汜胜之》十一八篇,后来人们通称为《汜胜之书》。这部农书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各地广泛采用,成为当时声誉很高的一部农书。后来有人评说;“汉时农书有数家,汜胜为上。”类似这样的古农书,在世界上只有非洲迦太基农家多古的28篇农业著作和欧洲罗马农学家老迦图的《农业志》,可以相比。

这部闻名于世的农书大约到宋代便失传了。幸而由于北宋前许多古书的引用,才使这部农书的不少精华得以保存。这些散载于各种古书中有关《汜胜之书》的材料,汇集起来大约有三千多字。

现在,《汜胜之书》十八篇的全文虽然看不到了,但仅存的这部分材料,内容仍是十分丰富。它包括耕作的总原则,禾、黍、麦、稻、大豆、小豆、麻、台木(xǐ)、瓠(hù)、芋、稗、桑等十几种作物的栽培技术;有对选种、播种、管理、收获到贮藏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详细说明。此外,还包括几项特殊的内容,如“溲种法”、“沤(òu)种法”等。这些内容反映出当时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和水平,对后世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汜胜之书》中十分珍贵的是,汜胜之继承了我国汉代以前农学家重视天时地利,强调以人力改进农业生产的思想,在全面总结当时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耕作的总原则,即“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还提出田间选穗留种的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采用选穗留种的最早记载。

历代农学家尊为经典的——《齐民要术》

在我国北魏时代(公元5世纪至6世纪间),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名叫贾思勰。他精心钻研总结了历史上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耗费11年心血,写成一部11万多字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被历代农学家尊为经典。

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青少年时勤奋好学,是个“读书破万卷”,颇有抱负的人。最喜读的是农业著作,尤其对西汉时的《汜胜之书》,更是爱不释手。

贾思勰曾任高阳太守。他鄙视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因此在他出任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地努力发展高阳地区的农业生产,耐心地教导百姓重农、务农和爱农。并决心用毕生的精力,做一些对祖国农业和子孙万代有益的大事。

贾思勰顺应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约在公元533年,开始撰写农书。在撰写农书之前,为自己规定一条原则:“采捃经传,搜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他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同时,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问,详细记,有时还亲自参加耕种,拜老农为师。

贾思勰进行广泛调查,去菜圃学习栽培技术,记录蔬菜品种;到果园学习嫁接和繁育技术。走遍一些桑园、蚕室、酱园、磨房……甚至向妇女儿童收集与农业有关的歌谣谚语,学习烹饪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知识和方法。

贾思勰为了研究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掌握各地情况和生产技术,不仅长期在山东深入调查,还到豫北、冀中、冀南、晋东、晋南等地考察。

《齐民要术》共分10卷,92篇,其中正文7万多字,注文4万字。“齐民”即平民,“要术”就是百姓民众谋生的主要技术。这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农艺、蔬菜、果树、林学、畜牧、养鱼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其中农业部分约占全书的1/3。

本书的农艺部分,记述了从整地播种到收获贮藏的一整套技术。特别是整地作业,继承《汜胜之书》的耕作原则,总结了耕、耙、耪的技术体系。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春季少雨多风,且多伏旱,农业生产历来受干旱的威胁,防旱保墒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齐民要术》

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本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巧妙的轮作安排。关于绿肥的使用,为培养和恢复土壤肥力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在栽培植物的品种特别是禾谷类作物和果树方面,贾思勰曾下过很大功夫,收集到许多宝贵的材料。在良种繁育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提出了选种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等,把我国古代选种、育种科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贾思勰对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也有许多创造,对播种前的“浸种”、“拌种”技术和播种期、播种量的掌握都有记载和创造。

本书记载的果树繁殖技术包括播种、扦插、分株等繁殖法。果树嫁接法,已有不同种间的嫁接。这说明我国很早就掌握了果树的无性杂交技术。

本书有相当篇幅记载林木经营的内容,所记的树木都有一定的用材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多为速生树种,甚至对其移栽法和应注意的事项,都叮咛备至,这些经验被后来的农书或种树书所引用。

它还介绍了我国古代在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方面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术。

《齐民要术》写成后,风行于黄河流域,后来又传播到江淮地区,不仅北方旱农视为规范,水乡泽农也广泛采用书中的原理和一些技术措施。近代以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都在研究《齐民要术》,称它为“贾学”。

《齐民要术》总结和传播了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齐民要术》现在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它对我国和世界农业技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贾思勰作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和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承前启后的农学家——王祯和他的《农书》

王祯,山东东平人。在公元1295年任宣州旌德县县尹,任职六年。公元1300年,调任信州永丰县县尹。

王祯是劝桑兴农、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农学家。他编写的《农书》在我国的农学遗产中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他与西汉汜胜之、北魏贾思勰、明末徐光启,被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

王祯的《农书》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部农书,大约是王祯在旌德县任职时开始编写的,调永丰县的第二年完成了该书的初稿,又经过10年的反复修改、补充,于公元1313年才印刷完毕,前后经历了十五六年。王祯的《农书》,约136万字,共36卷(一种版本为22卷,只是卷目作了凋整,内容并不残缺)。该书共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谷谱”和“农器图谱”。

“农桑通诀”部分的主要内容贯穿着农本观念与天时、地利、人力共同决定的思想,似乎是作为农业总论写的。开卷,依据陈甫《农书》3卷的三大主题,叙述了农事、牛耕、蚕事的“起本”。然后又以“天时”、“地利”与“孝弟力田”三篇,说明天时、地利的作用与“力田”的重要性。正文记载从耕种到收获,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共同的基本措施;附加“种植”,“畜养”、“蚕缫”三篇,作为农家副业。最后是“祈报”篇。中间有一篇“劝助”,针对当时名为“劝农”的行政长官,在屡次劝农中所表现的形式主义,进一步提出要求,希望官吏们自己持家。“祈报”则全抄陈甫《农书》的祈报,教农民在耕种之前先祈祷上天保佑,收获后则应设祭来报答上天。这篇和《齐民要术》序文中“教民”主导思想一脉相承,说教意味很重。

“谷谱”是农业总论,分别论述了各种谷物、蔬菜、瓜果、竹木、麻、棉、茶等作物的栽培、保护、收获、贮藏、利用等技术方法。与前面的总论相对应,这部分属于农业的分论性质。值得指出的是,“谷谱”先将农作物分成若干属(类),然后再按属——列举各类作物,已具有现代作物分类学的雏形,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农学的发展水平。在“谷谱”的最后部分,附有“备荒说”,列举了许多可以代粮的野生物。这是王祯借鉴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中救荒这一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时隔300多年后,明朝末年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时,又承袭并补充了王祯《农书》中“备荒说”的内容,以“荒政”目记入《农政全书》。

“农器图谱”是全书的重点,也是它的精华。篇幅占全书的五分之四。这部分共分20门,包括有《田制门》、《耒耜门》、《锸门》、《钱钅门》等讲述耕作农具的;《钅至艾门》、《把扒门》、《蓑笠门》等讲述收获农具的;还有讲述搬运工具、水利设备和灌溉工具的;养蚕工具丝绵和棉布加工工具等等。每种农具或用器都附有图谱,在图谱后面附有说明,记述其结构、来源、演变和用途等。其中有些农具已失传,这些图谱就成了研究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史和农业机械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