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与龙虾是章鱼常吃的食物。当章鱼抓住猎物时,用腕上的吸盘将其牢牢吸住,再用灵活的喙状口去咬,然后经由一种特殊的水泵状器官将毒液注入牺牲者的咬伤处,将其杀死,再注入消化酶,把其中可供消化的物质一点点吸尽后,将空壳丢弃。人们在捕捉章鱼时,预防被它咬伤比预防被它的腕缠住更重要。
圆圆胖胖的虫益虫
虫益虫是一群非常有趣的动物,圆圆胖胖的身躯有20多厘米长。身体前部有一个能神奇般膨大的吻部,吻的近上端有一对金色的钩状刚毛,围绕肛门还有一圈相似刚毛,喜栖身于沙滩或泥滩的半永久性洞里。它挖洞的方法很巧妙,前部的吻和刚毛像铲车一样在前方挖掘,靠身体后部的运动和肛门处刚毛的作用像推土机一样把挖出的泥沙向后推出洞外。洞一旦打成,它就在里边安居,不受骚动它是不会离开的。它前部的肌肉一收缩,身体就变细,洞外的水就被吸进来,收缩波沿身体往后传,变细的部分也随之后移,后方的水也就被往外推。这种蠕动作用,就像水泵一样把洞外的水吸进来,再由后方往外推。使洞里的水经常保持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新状态。吃食的方法也很高明,它先分泌粘液形成一个网眼很细的网,置于洞口附近,然后身全向后退,网也随之向下拉长,等拉到5~10厘米长时,它就在洞里停住,身体迅速蠕动使水流动,水从粘液网的网眼流过时,食物就被过滤下来。待网上积满食物时,它又上去,连网带食物一起吃进去。它虽是以过滤方式捕食,但它的过滤系统完全设置在体外上。
大块的食物虫益虫就丢弃了,但也浪费不了,虫益虫的几位“亲朋好友”会来享用。有几种海洋动物喜欢借住在虫洞里,一来这里能给它们提供食物,二来比较安全。如2厘米长的豆蟹和4厘米长的多毛类蠕虫就是如此。多毛类蠕虫还总爱和虫益虫靠得更近一些,以便比豆蟹更快地得到食物。还有两个常客是小虾虎鱼和蛤。虾虎鱼是以此洞为家,高潮时外出到泥滩上找食物;蛤不在泥滩上挖自己的浅洞,免得被人冲掉或被其他动物吃掉,而是在虫洞口下方的旁边挖通洞壁,把它那很短的出入水管伸进洞里,从洞内水流中吸取食物。
腰下宝珠青珊瑚
珊瑚礁区域往往成为“风景这边独好”的旅游胜地。人们漫步其上,拾珊瑚、捡贝壳,其乐融融。
珊瑚在能工巧匠手中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如粉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和竹珊瑚等,能制造价值高昂的艺术品,人们常称它们是珠宝珊瑚。珠宝珊瑚业最初在地中海沿岸兴起,现多集中在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日本处主宰地位,我国台湾也有珠宝珊瑚加工业。1989年世界出产的粉红珊瑚价值6000美元以上,而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
我国古代就用珊瑚制品作饰物。《晋书》载:“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即将皇帝冕前的后旒由珍珠改为珊瑚珠。《清史稿》载雍正年间规定一品官、二品官的帽顶都是珊瑚顶。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腰下宝珠青珊瑚”的诗句。唐代文学家罗隐《咏史》诗:“徐陵笔砚珊瑚架,趣胜宾朋玳瑁簪。”元赵孟兆页《咏珊瑚》诗:“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晶莹夺凡目,奇彩耀九洲;自我得此宝,昼夜玩不休。”皆赞赏珊瑚工艺品之精致、贵重和令人喜爱。
用珊瑚建造的房屋美观耐用。我国台湾有许多街道用珊瑚铺成,坚固而平坦。有些珊瑚可做药用,能提炼出前列腺素。有的珊瑚用来制造水泥和石灰。
古珊瑚被用来判断地质年代、寻找储油层等。近代人们用珊瑚骨骼制造能用以制造光纤与电缆的晶体纤维束。法国一位医生用珊瑚为人接骨,因为它含钙98%,与人骨很接近。现在愈来愈多的伤残人在腿骨和颌骨中装接了珊瑚骨骼。
珊瑚礁中有些鱼类如鹦嘴鱼、隆头鱼、叉鼻等,上下颌的牙齿愈合成板状,像钳子一样厉害,专门啃食活的珊瑚,显然是珊瑚的冤家。对珊瑚危害更大的是海星,大量繁殖后的海星能像农田的蝗虫一样,成群结队袭击珊瑚礁。如长棘海星爱吃珊瑚,尤嗜吃造礁珊瑚,它们也像其他海星一样,把胃翻出来盖在珊瑚上面,向可食的部分分泌消化酶,消化后溶解的部分就被胃吸收,使珊瑚死亡。
积沙成丘珊瑚礁
造礁珊瑚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块状种类年增长不过数厘米,板状者年增长4~5厘米,枝状者年增长10厘米以上,珊瑚群体能像树上长芽一样在边缘上长出芽体,每个芽体就变成新的珊瑚虫。这样,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几世同堂,使珊瑚不断扩大,群体之间不断重新聚合,且不断增高加宽,常言道积沙成丘,无数小珊瑚体就逐渐形成巨大的珊瑚礁。
珊瑚礁的形成并非全是珊瑚虫的功劳,还有许多生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珊瑚藻分泌的钙质鞘和珊瑚的骨骼很相似,能紧紧附在岩石表面。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和石瑚瑚长在一起。海绵中有些种类亦有钙质,硅质或解质骨骼亦有造礁作用。
珊瑚礁有大有小,离海岸有远有近,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岸礁。它沿海岸或岛屿周围延伸,像一条彩裙,又像一道坚实的屏障,保护着海岸免受海浪的冲击,有人又叫它裙礁。红海沿岸的岸礁有2700多公里长。第二类是堡礁。它与海岸隔海相望,其间隔有几十米深的礁湖,大致与海岸平行延伸。世界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亚大堡礁。第三类叫环礁。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环形,如岛屿下沉,周围的珊瑚礁就是环礁。全世界有330多个环礁,最大的如马绍尔群岛上的夸贾林环礁,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
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称作暗礁,也被称作航海者的坟墓,因稍有不慎,船就容易触礁沉没。
由于珊瑚虫还能进行有性繁殖,受精卵在消化腔中发育成浮浪幼虫,由口部排出随水漂流,不断扩大其分布范围,所以静卧海底的沉船用不了多久也会长满珊瑚。
埃及金字塔被诗人昂蒂伯特于公元前200年称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最高的“法老”
胡夫的金字塔也不过高146.6米,与太平洋上的任何一个环礁都无法相比。大堡礁和珊瑚海被国际环境保护、教育、潜水、考古及博物组织于1989年9月评为世界水域七大奇观之一。它的确当之无愧。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的大堡礁,南北长达2000公里,东西宽65公里,低潮时露出水面的面积有8万多平方公里,储存的礁石可以建造800万座金字塔。这些礁石是一个个小珊瑚虫建造而成,所以珊瑚礁的历史都比较悠久,长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百万年。
茂密海藻成软墙
在富饶的沿岸浅水区,长满了许多大型海藻。它们用假根将藻体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或其他坚硬底质上。所谓假根就是说样子像根,但没有吸收水分及营养物等真正根的机能,只起固着作用。大型海藻含有气囊,可使它们的叶片在水中呈垂直状态由海底伸向表层。茂密丛生的海藻像海底的森林,像坚韧的软墙,对海岸往往有保护作用。狂风骇浪使坚固的码头和防波堤有时也难免毁于一旦,但海藻却可以随着海浪的进退,或起或平,或曲或直,常言道柔能克刚,靠这种变化就能挫败海浪的汹汹气势,使它溃散在这软墙之下,逐渐变小,变平静,从而保护好千里海堤和万吨码头。退潮后,大片丛生海藻也常露出水外,不得不短暂地忍受夏日的干热,冬天的风寒。但这对它们似乎无明显的损害,涨潮后被海水淹没了,它们又恢复勃勃生机。海藻丛生的地方,也是海洋生物最丰富之处,不仅为草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也为不少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隐蔽之所和繁衍生息的优良环境。
巨藻底栖藻也同样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光线射入水中后很快被海水吸收,透入水层的深浅与光波的长短有关。太阳光的光谱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色组成,红光光波最长,由红向紫逐渐变短。光波短,透性大,能达200多米深;光波长,能量少,只能透入几米或几十米深。各种海藻除叶绿素外还有一些其他色素。它们吸收光谱上各个部分的光能,并把光能转移给叶绿素。绿藻主要吸收红光,而红光透入水中很快被海水吸收,所以绿藻只分布于5~6米深的水层中,使水的上层看上去呈绿色。橙光和黄光透入水层略深,主要为褐藻所利用,所以30~60米深水中,往往是褐藻的天地。海水也几乎被染成褐色。再往深去,一般是红藻的世界,因为它们主要吸收绿光和蓝光,这些光波长较短,透入水层较深。
底栖藻的个体虽大,但分布范围小,总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其光合作用每年的生产力只有海洋浮游植物的2~5%。
物极必反
尽管浮游藻往往联合起保护自己,但还是有大量浮游藻被浮游动物或其他动物消灭掉。另有一些在缓慢下沉中逐渐老化,离开真光层,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又被细菌分解成为无机盐类,还归大海中。一般情况下,藻类的数量能保持得失平衡,不会过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受到污染,得到大量有机物,营养盐过盛,其他条件如温度、阳光适宜等,会引起浮藻特别是某些甲藻类如多甲藻、裸甲藻、光甲藻等突然大量增殖,往往使海水变红,人们称为赤潮。
能引起亦潮的浮游生物有330多种,我国海域有127种,如夜光虫、骨条藻、根管藻、盒形藻、角毛硅藻、束毛藻等。以20多种甲藻最常见。不同生物引起的赤潮,海水的颜色也不同。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的颜色有时几乎无变化。赤潮的浮游藻的浓度可达每升海水20万个到30万个,高潮时达100万到600万个细胞。这么多藻类因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使鱼虾因缺氧而死。在赤潮末期,动植物尸体被细菌分解会产生毒素,使动物窒息中毒;有些藻类附在鱼的鳃上,使鱼丧失呼吸机能而死亡。甲藻能产生一种毒素,麻痹动物的神经,它的毒性比常用的古柯碱麻醉剂的毒性大10万倍,能直接杀死贝类。贝类若吃了这种藻,毒素就富集在体内,人若吃这种含毒的贝类,往往会引起中毒,舌、手指麻木、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以致死亡。如1977年,委内瑞拉发生的赤潮,使133人发生麻痹性中毒,9人死亡。近几年广东宝安赤潮,使养殖的牡蛎有70%以上死亡。对鱼虾的幼体危害也很大。1989年8~10月,渤海沿岸发生的一次大面积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赤潮末期,死亡的鱼虾横尸水面,有些被冲到海岸上,海滩上到处是死鱼、死贝、臭气熏天,令人窒息。有些海域甚至成为死海,一幅可怕的景象。为此为们千方百计地预防赤潮的发生,并监测海洋的污染情况。
许多浮游藻遇到不利条件时(如温度突变、光照不足或营养盐不足等)会使细胞壁加厚,变成孢子而进入休眠状态。孢子能长期忍耐干旱,也能忍耐酸、碱等物质,待条件好转时再恢复生机。据美国报道,在安特卫普发现一张1834年的报纸上,上面附有干燥了的硅藻,经浇上水后,潜伏了近150年后的硅藻竟奇迹般地复活了,可见其生命力有多强。
僧帽水母
葡萄牙僧帽水母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们的祖先是一种呈坐姿过群体生活的古代原始动物。它们之中许多个体在未成熟期游来游去,寻找日后的生活伴侣。它们相互联合形成硕大的群体,但看上去似如一个独立的、结构复杂的单体。这种群体组合往往使人误认做一种稀奇古怪的动物,根本看不出它其实是一个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僧帽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处于其不同进化阶段的有两种不同形式的代表:过着依附生活方式的水螅体和自由漂移的水母。僧帽水母群体也由两种形式的代表组成:水螅体和水母。
群体的核心是个空心柱,与群体所有成员内部的消化腔相通。由于这个腔肠系统,落到这里的食物平均分配给整个群体。在空心柱的上端是个体的水母,它钟罩形的帽子变成了充满气体的气罐。在群体中它被称为气囊,它的横断面长达30厘米。这个大气泡呈蓝色或紫色,淡虹色的脊背上部几乎完全露出水面,对葡萄牙僧帽水母来说它起着浮室和风帆的作用。
气囊壁具有相当大的密度,因而很坚实,能够经受相当大的内部压力,在内壁的下方是由水母群体许多成员组成的泳钟——“游水的钟”,它们有节律的收缩把水挤出,由而群体得以向目标移动。
群体中最重要的成员是营养水螅,这是坐在群体“肚子”上的水螅体,它们很像倒扣的小罐子。水螅体履行猎人和厨师的职责,喂养群体。为了捕捉猎物这些猎人备有小套索——带刺细胞的长枝形触角。触角负责捕捉并杀死猎物,将它送人“口”中,而水螅体戴着“尖顶小帽”开始为群体做饭。
群体的成员之间靠共同的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因此一个成员受损就会引起整个群体的防御性反应:收缩触角和水螅体的躯体及气囊。由于呼吸管的缩小,群体的比重增加,于是整个生物体就沉下或者向别的方向移动。僧帽水母的游水气囊是不对称的,分成所谓“右翼”和“左翼”的群体。由于脊背呈“S”形,就便之更加不对称。葡萄牙僧帽水母迎风游动时,这种风帆便呈锐角,而且“右翼”向左,“左翼”向右。被风带到岸边的僧帽水母沿自身的垂直轴线转弯,向相反的方向逆风游动,这时呼吸管往往成一团。它们的小船队由葡萄牙僧帽水母的一部分“左翼”或“右翼”组成。两翼不能在一起游动,因为风疤它们吹向不同的方向。成团成簇的编队运动很像一支支帆船船队在进行演习。
浮游生物
微型浮游生物(动物学家称之为毫米浮游生物,这个词来自拉丁语“nana”,意为微小)的机体在5微米~50微米之间。它们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整个躯体由惟一的一个小细胞组成。
在微型浮游生物中有孔虫目是重要的一支。它们的名称由拉丁语foramen——“小孔”和fero——“我有”两词组合而成。这种生物小小的躯体被包裹在有机质的申壳里,甲壳饱含碳酸钙或者粘附着沙粒。有孔虫目有些生活在水底,而有些漂浮在水层中,后者的甲壳上生有辐射针。它们以辐射针为桨在水层中畅游。当有孔虫目走完生命旅途之后,它们的甲壳沉入水底,同含钙的藻类一起形成粘泥。大西洋底的三分之二被这样的粘泥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