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还在乌云蔽日时,将企鹅放走,当早晨6点钟时,它们会全体面向太阳在它们右边的方向,因为那儿是正北方。12点过后,太阳渐渐移到它们左边,它们却不受影响,仍然面向北方。
为什么企鹅总是向着北方前进呢?有人认为,从南极大陆通向海洋的方向都是北方,它们每年离开故乡都是向北方前进,返回故乡时,要调转180°,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
海豚
海豚是海洋中聪明、善良、神奇、极富情趣而且对人类十分友好的海生哺乳动物。它很早就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为人类做过不少好事,其中尤以在海洋中救援遇难的人,更使人们感动。人们亲切地称海豚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救人是有意识的吗?当然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对海豚的生活习性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基本上揭开了这个谜。
海豚是哺乳动物,是用肺呼吸的,因而它在水里游一阵以后,就必须浮出水面呼吸。雌海豚为了让刚出生的小海豚顺利地呼吸第一口空气,总是让小海豚的头最后出来。待小海豚的头部刚一露出的瞬间,雌海豚将身体往上一翘,使小海豚正好露出水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气。这样小海豚再沉下水,就不会淹死了。
有时小海豚的出生会不顺利,头部不能及时露出水面,这时海豚就用吻部把小海豚轻轻托起,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自己呼吸为止。久而久之,海豚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凡是停留在水面不太动的物体,如木头、汽垫甚至快要死的鲨鱼,它都用吻部去推,或用牙齿轻轻去咬。要是有人落水,或是有海豚受了伤,它们也会这样做的。实际上,这是海豚的一种本能的表现。
科学家们认为,海豚具有很高的智商,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智慧生物,比猴子、黑猩猩还要聪明许多。
海豚是一种小型鲸类,因口中生有许多牙齿而被归于“齿鲸”一类。它们的个头比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鲸要小得多,小的海豚体长1.2米,体重20千克,大一点的海豚体长不过2.4米,体重约200多千克。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海上游荡,成员之间相处友好、和睦,并且都服从“家长”的领导。海豚具有敏锐的听觉,通过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也能利用超声波互相联络,彼此“沟通思想”。
由于海豚对人类十分友好,容易驯服,所以成为众多水族馆里的“明星”。经过训练的海豚,不仅可以表演节目,而且还能充当人类的助手。比如,“海豚救生员”,可以及时救助海上遇险人员;“海豚潜水员”,可以帮助打捞沉人海底的物品,或者进行各种潜水测试。有的国家还训练海豚进行军事侦察,或用于水下爆破等。随着人们对海豚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海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不管在室内或在室外,我们不难找到蜘蛛网。每张蛛网都是用很细的丝线织成的。这些蛛网可以用它捕捉苍蝇、蚊子、甲虫或其他昆虫。捉到的虫子就成了蜘蛛的食物了。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呢?
蜘蛛是一种会纺丝的节肢动物。它织网的丝很细,很难看清楚。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得清楚些。
织网的丝是从蜘蛛尾部的小孔中出来的,科学家把这种小孔叫丝囊。丝线是蜘蛛身体内的纺织腺分泌的,这种液体出了蜘蛛体遇到空气就变硬了。有时候蜘蛛需要用它的后肢帮忙才能抽出丝来。蜘蛛在草上、树枝间或屋檐下,来来回回地吐丝结网,织好网之后,它在网的附近结一个丝窝;然后,蜘蛛躲在窝里,等着捕捉落在网里的小虫。
蜘蛛丝虽然很细,实际上是很强韧的。它能像皮筋一样拉长。小虫落在蛛网里,蛛丝会延长,不过不会把蛛网压破。大风可以把树叶、尘土吹到蛛网上,但是吹不破蛛网。假如蛛网破了,蜘蛛会小心地,很快把蛛网修好。
蜘蛛除了用丝结网捕食小虫外,它还会用丝线保护自己。当你把树上的蜘蛛弹下来的时候,蜘蛛不会摔到地上,它会吐丝把身体悬挂着慢慢落到地上,或是悬在丝线上来回摆动,然后慢慢沿着丝线爬回树枝上。
会喷水柱的鲸
鲸是海洋中的“巨人”,也是现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不少人误认为鲸是鱼,实际它并不是鱼,而是兽。它属于哺乳纲鲸目。
在几百万年以前,鲸也是生活在陆地上,那时它们有四条腿,能在陆上行走。后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变,它们便迁居到水中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身体构造逐渐发生了变化,前肢变成了像鱼那样的胸鳍,尾巴变得扁平,和舵一样,整个身体变为流线型,以便在水中游泳。鲸到水中之后,虽然外部器官起了巨大变化,以致被误认为是鱼,但它们的内部器官仍然保持陆上生活的某些特点,如肺呼吸、胎生、哺乳等。
鲸由于用肺呼吸,因而不能在水下停留很长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就必须到水面上呼吸一次;短的10多分钟就得出来一次。当鲸浮出水面时,要先把肺中的大量废气排出,排出的气体压力很大,能把接近鼻孔的海水喷射出海面;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很像小火车的汽笛。由于海面上的空气比鲸肺中的气体凉,所以从鲸肺中呼出的湿气,一遇冷空气就凝结成许多小水滴,形成雾状水柱。这种现象叫做“喷潮”或“喷水”。各种鲸喷出的水柱,高度、形状各有不同,蓝鲸的喷水柱高达9—10米。捕鲸者不仅可以根据海面上的水柱发现鲸的行踪,而且可以根据水柱的高低和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
会放电的鱼
在众多的鱼类中,能够放电的鱼有近百种。像生活在南美淡水中的电鳗,或栖息于地中海的电鲼等鱼类。它们能产生几十乃至几百伏的电压。在我们家庭中的用电电压是220伏,而电鳗产生的电压竟能达到300伏。相比之下,不能不为电鳗的特殊功能惊讶。这种鱼类就是靠放电的本领,震击小动物,使它们一命呜呼,以便捕到食物。
原来,在这些鱼的体内存在有一种特殊的电器官。这种电器官是由肌细胞中数百万个扁平细胞(发电粒子)依次规则地串联、并联构成的。这种串、并联的巧妙组合,以使鱼适应各自的环境,并获得产生电压和电流的最佳效果。在放电时,电器官能接受延髓中神经细胞群的指令,当指令传递到运动神经细胞时,由于突触延迟的微妙调节,使数百万个发电粒子能同步动作,完成数毫秒的脉冲放电。
其实,不仅仅是一些电鱼有电,人和其他动物,就是那些植物也都同样产生着电流,不过微弱些罢了。在科学上,称这种生物体带电的现象叫“生物电”。
鱼为什么有腥味
鱼是一种极好的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但是带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很讨人厌。腥味从何而来呢?为解开这个谜,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得出结论。原来,腥味来自鱼肉蛋白质的代谢和腐败时产生出的一种叫做三甲胺的物质。三甲胺是鱼肉中液体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溶于水中。所以用鲜鱼煮的汤往往比用鱼干煮的汤要腥得多。
鱼的腥味与鱼的品种、鱼的肥瘦程度及蛋白质的多寡有关。说到底,还是决定于三甲胺含量。吃过鲨鱼肉的人都知道,其腥味比塘里养的鱼要大,道理就在此。据测定,每1公斤鲨鱼肉里含有1.32克三甲胺。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每公斤含量都有0.5克以下。
鱼肉虽有腥味,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烹煮鱼的时候,只要放少量的酒、醋和生姜,就能除去腥味。这是因为酒有促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蛋白质不分解,就不会形成三甲胺。其次,酒易挥发,能带走一部分三甲胺。醋是一种酸,可以与三甲胺起化学变化,生成盐减少腥味。盐还能把部分三甲胺包围住,使之无法钻出来刺激人的嗅觉。至于生姜,它是酵和酮的合成体,这两种物质都是消除腥味的有力武器。因此,若想鱼的味道好,没有酒、醋和生姜是不行的。
凶猛的动物——娃娃鱼
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有尾两栖动物,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生活在淡水中,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一般体长60~70厘米,体重几十斤。1971年,在湖北省神农架溪流里,曾捕到体长2.4米,体重60公斤的大鲵。
大鲵叫声似婴儿啼哭,因此得名叫娃娃鱼。它运动器官不是鳍,而是短小的四肢,体表皮肤裸露而没有鳞片。全身棕褐色,背面有深色斑纹,腹面色较浅,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后,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大鲵的幼体完全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经常露出水面,主要用肺呼吸,也能爬到陆地生活。它在水中游泳时,四肢紧贴身体的两侧,以减少水的阻力,主要依靠尾巴和躯干的不停地摆动使身体前进;在水底运动时,腹部贴在溪底地面上,以后肢推动身体前进,前肢用于变换身体运动的方向。
大鲵生活在山区水质清澈而湍急的溪流中,一般匿居于山溪的石隙或洞穴里,头向外,尾朝里,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食物和敌害。大鲵以小鱼、蟹类、蚯蚓为食,也能捕食蛙、蛇等动物,这在两栖类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它算是两栖类中最凶猛的一员。因为大鲵的眼睛不发达,怕光,一般白天躲在洞穴中,夜间出来寻找食物。为了获得食物,它有时爬上岸,一动不动地等待着。这时候,如果有青蛙过来,大鲵立即猛扑过去,一眨眼功夫就把猎物吞食掉,美餐一顿。另外,它常常在滩口的流水处觅食,展开大嘴巴等候,吞食随水下来的小动物。
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年,每年繁殖一次。到了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就是大鲵的产卵期,产卵量为300枚以上,最多达2100枚。大鲵的卵呈圆形,卵外有腹膜连成卵带,受精卵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经过45天左右,就能孵化出鲵苗了。
大鲵还是一种可食用的动物,它的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肉及皮都能人药,可治疗贫血和疯癫病。大鲵的分布较广,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区都可以找到。但是,由于大量滥捕,大鲵也有濒于灭绝的危险。近年来,在湖南、陕西等地建立了大鲵自然保护区,使大鲵的数量开始增多。
动物海绵
提到海绵,小朋友会马上想到洗澡时用的海绵,以及床垫、椅垫、布娃娃里装的海绵。
其实,这些海绵都是人们用塑料制成的。那么,为什么管它们叫海绵呢?真正的海绵又是什么呢?
原来,海里确实生活着一种叫“海绵”的动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生活着一种叫沐浴海绵的动物。它的骨骼很细,成网状。当它死去的时候,身体便腐烂了,可是骨骼却没有烂。就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海绵一样松软。人们觉得它的用处很大,就进行人工养殖和塑料仿制。
那么,海绵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原来,海绵的构造非常简单,它没有嘴巴,又没有鼻子,不会游动,只固着在水中的岩石上。海绵上面有较大的开口,周围壁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孔,里面有个腔,也就是它的肚子,肚子里充满了水。肚子周围的体壁很薄,只有两层细胞。两层细胞间有骨骼。
海绵不能游动又没有嘴,那它是怎么捕食生存的呢?原来,它的内层细胞中长着鞭毛,能急速地摆动,使大海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小孔流人体内。细胞内还有一种像鱼网一样的东西,可以把水中的小生物、氧气等海绵所需要的东西留下来,其余的水或食物残渣便由顶端的开口处排出。由于海绵结构简单,又没有多细胞动物所具备的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等,所以说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断足之后能再生的螃蟹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一套逃避敌害的策略。其貌不扬的螃蟹,当它们大难临头陷于困境时,便很快地将螯足或步足自行断掉(即自切),借以脱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再生出新足来。那么螃蟹是如何长出新足的呢?
螃蟹的足在断掉后,约6天之内残留面上就长出一个软的结节。它被包在透明的几丁质囊中,人们叫它肢芽。在以后二三个星期的时间里,肢芽迅速生长并开始分节。它的上皮组织、横纹肌纤维、运动及感觉神经元等也出现了。这以后便进入一个缓慢的生长阶段,一直持续数月之久。最后,在临近蜕皮之时,肢芽又开始迅速生长,分节明显,各节之间的关节生长完成,表面出现了感觉毛和刺,感觉神经嵌入感觉毛,组织生长到此即告完成。蜕皮之后,肢芽脱去几丁质囊,新的足就形成了。
上述情况给人们一个启示:如果从自切面上截断螃蟹的足,它是否还按这个方法再生呢?有人做过实验,将螃蟹足与身体之间的关节切断,观察其再生情况。结果发现,经过这样手术的螃蟹,总是先再生完整的底节,然后再长出肢芽来。这表明,底节的存在是足再生的重要条件。后来人们又发现:在蟹足自切面附近,贮存着极丰富的蛋白质,它们是为足的再生做准备的。
从螃蟹的断足再生现象可以看出,螃蟹再生的结构与功能自成一系,它配合着自切一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使种群能够在漫长而残酷的自然选择下,得到生存和延续。
“建筑奇才”——螺
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能为自己建造可居住的“家”。其中,蜜蜂、喜鹊、纺织鸟、珊瑚等,都是名闻遐迩的动物建筑师。在提及动物建筑师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螺类动物,它们盖房的本事可也不小呢!
螺类动物有海螺、田螺和蜗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无脊椎效体动物。它们的肉很鲜美,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最喜欢的是海螺,因为海螺的壳特别美丽,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问题而操心。
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仿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建筑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飘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