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的谈话方式有问题呢?
许多父母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其实,孩子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与孩子谈话,光有一副热心肠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谈话的技巧。如果你的谈话孩子不愿听,甚至感到厌烦,那么,即便你说的全是“金玉良言”,在孩子的心中还是一分不值。
在一个家属院里,住着一位很朴实、很普通的老太太,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都喜欢听她讲故事,喜欢在闹矛盾时找她劝解,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难以压服的,老太太三言两语之中,孩子便勇于认错、承担责任。她的这种能力让院中为人父母者惭愧不已,于是纷纷登门讨教:“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呢?”老太太笑着说:“其实很简单,一般的父母总爱用大道理教导孩子的前途、行为等,可孩子还小,理解力有限,他们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那些东西,所以用生动的例子、实在的话和简易的道理就行了。”
强制性的以理压人,迫使孩子就范,往往起不到正面的作用,相反,还能使孩子形成戒备以及产生逆反心理。
比如有位母亲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一直对他说“你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出路。”可上了学之后,孩子才知道考大学竞争很激烈,而自己的成绩平平,恐怕很难如愿,逐渐心灰意冷,再遇到妈妈对他说这样的话,他就开始反感,甚至反驳:“我才不上大学呢!行行出状元,社会上那么多富翁不都没上过大学吗?”妈妈很失望,不明白自己讲的全是为孩子好的大道理,为何孩子不听。
父母的愿望是好的,但却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些事。就像一位中学生对地理和植物学感兴趣,一有机会就到郊外的山上,带回一些花草和山石碎片,可父母却希望他学计算机系,并给他讲一通信息时代如何离不开高科技的大道理。父母有着比孩子丰富的社会经验,在他们看来,掌握好计算机,在未来社会中一定会更有用武之地、更吃香。
但即使孩子真正能明白这些,我们也不能干涉他们的自由和选择,有谁能否认,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会成为一名地质学家呢?
一旦孩子背离了父母的原则和要求,父母便表现得伤心失望,以为孩子不照自己所说的去做,就不会有好结果,理由是明摆着的:父母坚持的都是无可反驳的大道理。给孩子设定某一目标,可能本身没错,只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中,我们应该以理智的、能被孩子接受的态度和方式来说教,这样更有利于挖掘孩子的潜力,也更能使孩子有出息。
大道理人人都会说,也永远不会出错,可往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甚至还会有负面作用。别说是孩子了,就是我们成年人,听着别人给我们讲那些大道理和说教,不也昏昏欲睡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古话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良药为什么一定要苦口呢,忠言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如果不苦口、不逆耳了,那不就更容易让人接受吗?
说话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说出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居高临下的说教,远不如平等地沟通交流有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屡试不爽的。
再说了,孩子有孩子自身的特点,要不,那么多教育专家都强调寓教于乐呢?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正儿八经地摆出一副在家里开设政治课、随时随地教育人的架势出来,而应该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你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有位母亲说:每当她一跟孩子讲道理时,孩子总是极不耐烦。她要严肃时,孩子就耐着性子等她说完,应付一下回自己房间。她要是不严肃,和颜悦色时,孩子甚至会调皮地模仿下课铃声,说:“妈,您讲累了吧,该课间休息了。”
另一位母亲说:她很少给孩子“上课”,但经常同孩子一块读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书,同孩子一块交流读后感,经常同孩子聊天,同孩子一块玩,可不知不觉中,她的观点孩子接受了很多,孩子的很多想法她也觉着有道理,能接受。孩子有一次跟她说:“我们同学都说我有个好妈妈。”孩子说这话时很自豪,这位母亲说:“那一刻,我自己也觉得我是个好妈妈,而且是最幸福的妈妈,我和孩子简直像好朋友一样。”
当孩子向你说出真实想法时,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训责“这不对”、“那也不行”,然后就是一堆道理铺天盖地而来。孩子这时心中一定后悔:跟你说这些干吗,下次再也不说了。
即便孩子想法、做法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块分析讨论,如果孩子要求不要告诉别人,那么你应为孩子保守秘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不说教的根本就两点:一是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朋友;二是掌握一点说话的艺术,教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