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34752600000015

第15章 故事传说的启蒙

民间的慈风孝行往往以民间文艺记录,又以民间文艺传播与传承。这里的民间文艺,泛指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文学。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这一集体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口头性、变异性、集体性、传承性。民间文学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民间叙事诗、史诗、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戏曲文学等。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也代表了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的形式内容包容了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美术、说唱、戏曲、杂技与绝技、手艺等。

可以说,民间的慈风孝行在上述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的类别中无所不包,如年末岁首张贴的年画、窗花是栩栩如生的民间美术,采用的花样有直接表现二十四孝故事主题的,也有间接表现或寓意慈孝文化的,以慈孝物语的艺术形式存在于民间。比较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的慈孝物语,相对而言,在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诸方面,表现的伦理道德内容更丰富些,记载也多一些。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但尽管各地区民间文艺有着不同的叙述语言与叙述内容,但所表达的精神向往、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则是相似的。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到学龄前的六七年间,几乎都与父辈及祖辈等亲人一起生活,因而受家庭影响最大。旧时,民间有请奶妈、保姆的习俗,有的婴儿便依偎于奶妈之怀,吃喝拉撒睡,几乎形影不离。因而,人们最初的启蒙多来自于母亲、奶妈等女性的口头文学,比如摇篮曲,比如民间故事。著名作家冯骥才在《逛娘娘宫》一文中描写了奶娘带他逛天津娘娘宫的情景,其中写到奶娘讲的《傻子学话》《狼吃小孩》《烧火丫头杨排风》等故事——“这些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不知为什么每听起来依然津津有味。她一边讲,一边慢慢摇着大蒲扇,把风儿一下一下地凉凉快快扇在我身上”。可以说,如今年过半百的人大多有这样听故事的经历,讲故事的除了母亲、奶妈等家人,还有邻居,还有儿时的伙伴。

民间故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民间传说和狭义的民间故事,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例,全国有董永行孝型、动物感恩型、义兽救人型、折箭训子型、换代物型、弃老复归型等几大类故事在民间传播流行。据笔者对考察中心的调查,以下几种类型的民间故事更多地传播、规范、影响着人的慈风孝行。

借神传孝

慈城曾经有“三孝乡”和“三孝镇”之称,这些称呼源于慈城的“三孝子”,即(东)汉孝子——董黯,唐孝子——张无择,宋孝子——孙之翰。有关三孝子,史料记载如下:

“黯母尝寝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厥疾用瘳。溪在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

“张无择,字君选。寻刺和州,以父艰奉丧归,负土结庐,七日绝浆,三年不栉,感醴泉芝草之瑞。服禫,辞禄,庐墓。以寿终。至今庙食慈溪。”

“孙之翰,字文举,少志学,天性孝友。母病剧,刲体取肉为粥以进。越夕,母如醉自醒,乃底以宁。里人以其事上于郡守赵伯圭,将闻于朝。之翰曰:‘本心救母,他无所觊。’力止之。卒,葬五磊山。咸淳间(1265-1274),令金昌年立位于董孝子庙右祀之。”

在民间,上述三孝子的传说却与记载有所不同,如董孝子的传说在慈城的民间至少有三个版本,其中一个是说董黯家住句章县的谈妙涧旁(即今慈城慈湖北岸),与母相依为命。后母病,思饮娘家大隐溪水。董黯每天来回行走30多里路去大隐挑水。母病愈后,董黯在田间锄草,忽从地下冒出一股清水,董黯就地掘土为井。乡里人听说此事,纷纷称赞是董黯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而董黯却说是母亲的慈祥感动了天地。

唐孝子张无择的传说也是孝行感动了天地的奇迹,说张无择在父亲坟墓边搭建草屋相伴,读书养性,后有泉水从草棚旁涌出,溪边还长出了灵芝。就这样,在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加入了神话的色彩,强调了一个人的孝行如何感动天地的神奇与神秘。浙江上虞的孝女曹娥的传说亦是如此。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曹娥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孝迹为人传说,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仍在绍兴,其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而曹娥殉父的江现称曹娥江。

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三大孝子黄香、丁兰和孟宗出自江苏梅李大地,无论是孟宗的《哭竹生笋》,还是丁兰的《刻木事亲》,古代孝子(女)的故事像神话一样,即行孝的人总会得到神灵所助。湖北孝感孝子董永因卖身葬父孝感天庭,也是借神传孝这一类型的故事。

借神传孝的故事让一个人在启蒙时接受了慈风孝行的教育,这样“孝”就烙印在了一个人的心里。民间的借神传孝,除以上的孝子(女)故事外,长辈们还借景借势,编一些动物、植物、风物的传说,如流传于江北的《念娘鸟》《哭爹鸟》《怨鸟》《竹杠鸟》等故事,这些故事的梗概大多是某某因不孝或者没能及时行孝死后变成了鸟,而变成鸟儿后幡然醒悟以叫声来思念父亲或母亲。而一些聪明才智型的故事,也是有神话色彩的,如流传于宁波的《谷龙》《河水鬼断案》《河水鬼修城隍》等故事。这种借神传孝的故事无非是想在人们,尤其是孩子的心灵上烙下一个“孝”字,犹如埋下一颗孝的种子,让其随着孩子的成长而生根发芽,从而认知故事中所蕴含的孝的真谛,再绽放出人间的真善美之花。借神传孝是民间借用超自然之力,循序渐进地告诉人们孝的道理。如此的民间教化其实是对人的一种道德养成,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其幼便告诫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慈孝并传

上述慈城董孝子的传说,其故事结尾颇有意思,乡人称赞是董黯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而董黯却说是母亲的慈祥感动了天地。一席话在原来的借神传孝上多赋予了一层含义,即以孝子的孝来颂母亲的慈,从而使故事具有慈孝并传的功能。因为慈孝并传,因而宁波江北区被授予的称号是“中国慈孝文化之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孝德文化之乡的特色。

应该说,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曾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自汉代以来,封建制度所提倡的孝道或多或少有“移孝作忠”的封建旧俗,因而是一种强调“子(女)孝”,而相对忽视了“父(母)慈”的单向流程。而民间的启蒙故事则是慈孝并传,以“好是双向的好”这一最朴实的观念来诠释“父母慈子女孝”的文化传统,从而达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慈与孝双向对流的关系。

关于慈孝并传,除赋予上述孝子传说以“母慈子孝”这一双向关系外,还有两种类型的故事:一是直接歌颂母亲慈祥的故事,二是子孝母不慈的故事。

直接歌颂慈母的比较多,如流传于慈城的《三娘教子》,故事说的是儿子的后娘(其父小妾)不是亲娘胜似亲娘地抚育孩子的逸事,此故事的另一版本是小妾王春娥抚育薛子成才的故事,此传说后被改编为京剧剧本而流传于全国。又比如宁波八月十六中秋的传说。宁波人的中秋节不是在八月十五过,而是在八月十六过。关于其原因有三个版本的故事,其中两个版本因母慈而传。一个是与宋代的宰相史弥远有关,说是因公务回家晚了一天,他向母亲施礼赔罪,而史母说,不误,十五的中秋我们十六过。一个是与明朝工部尚书赵文华有关。赵母年轻守寡,独立抚养儿子成才,因而儿子十分敬爱母亲,一年中秋节前巡察江南海堤,便以书信告诉老母要回家过节,不料因事误了日期,而赵母不见儿子回家便命全家等待,翌日儿子回家,赵家才设宴庆贺。从宁波到考察中心其他地区,歌颂慈母的民间故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孟母断织》与《孟母三迁》。孟母,一个以儿子的姓而留世的慈母,为了培养儿子可谓是煞费苦心,而孟子乖巧听话,遵循母亲教导,终成大儒,其故事应是慈孝并传的典型与楷模。

宁波俗话说:“六月日头,蛮娘拳头。”子孝母不慈型的故事,大多是说后母不慈不善,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子舜的“孝感天地”。众所周知,舜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相传舜的父母,尤其是母(因是继母)不慈,反而加害于舜,而舜毫不记恨,仍然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由此而感动了天帝。故事中舜的父母不慈反衬了舜的孝,形成鲜明的孝与慈、善与恶的对比,从而达到慈孝并传的目的。类似这样反衬并传慈与孝的,民间有大量的故事,如浙江衢州地区的一些农村有“七月十五吃豆腐”的习俗。此俗由来就是一个孝媳妇与恶婆婆的故事。旧时衢州有户人家子孝媳贤。一年的七月十五,婆婆说想吃肉。因家里穷买不起肉,媳妇就从左臂上割下一块肉,烧好后端给婆婆吃。谁知老人吃了吵着还要吃,媳妇只好告诉婆婆真相。可婆婆竟说:“你还有右臂哩!”结果,婆婆的话惊动了阎罗王,婆婆提前入了地狱。在阎罗殿受审判时,婆婆才悔恨交加大喊:“我不吃肉,要吃豆腐。”

除上述三类慈孝并传的故事,还有一些讲述非血亲间的慈善友好的故事。如温州玉环岛有些地方的中元节不在七月十五过,而是在十三那天过。此习也源于一个因慈孝并举而流传了一百多年的故事。据传,这是一个有四百多户人家的村庄,一条小街将村分成东村与西村。东村人姓颜,西村人姓潘。清道光年间,因两宗姓都有孝,均在中元的前一天举行祭祀“新鬼魂”的仪式(乡俗是新鬼魂不能与老鬼魂同祭)。七月十三傍晚,各家各户将祭品送到各自祖先的灵前,准备祭祖、打醮、放河灯。潘姓族长觉得供的猪肉太小,派潘甲再买一刀。

潘甲到村街口的肉摊前,发现肉摊上最后一大刀猪肉已被颜乙买下。因还没付钱,潘甲争着要,颜乙又不肯相让,结果俩人互骂,还打起架来。一打惊动了两姓族人,大家纷纷赶到了村口,谁也不肯吃亏,见着异姓人,扭着就打。

幸好双方的长辈比较冷静,强令停止斗殴。第二天,两份呈状同时送到了玉环厅同知衙门。官司打定后,两姓的长辈回村走的可还是同条路啊!姓潘的长辈想:咱们两宗姓世代住的是一方地,吃的是一脉水,进门不见出门见,这么一闹,往后怎么相处啊!姓颜的长辈也在心里忖:咱们两宗姓,昼顶一样日,晚照一轮月,坐时不见行时见。这么一闹,子孙后代能和睦么?姓潘的前面走,姓颜的还踩着他的脚印子呢!颜老叫住潘老,一路上就唠开了。谈着、说着,双方心里消除了疙瘩……这是一则劝人们和善相处的传说,是广义的慈孝并传。

应该说民间故事中的慈孝并传更具有当代价值,其实慈与孝有时是一对矛盾体,民间的慈孝并传,提醒并强调若要儿女孝,还得父母慈;若要他人慈,还得自己孝,这样才能避免慈与孝的相互冲突。

报应斥恶

大千世界,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民间既有上述故事中的孝子(女)慈父(母),也有婆婆视媳如仇人、恶媳妇虐待婆婆、出嫁女儿忘娘恩之类不慈不孝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民间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想象加工成结局不同的故事,以痛斥晚辈侍奉长辈、长辈对待小辈以及平辈之间的不孝不慈行为,从而引导一个人的慈孝行为。

在宁波流传有《孝顺媳妇犯天打》,说一穷一富两个媳妇,穷媳妇虽穷但孝顺婆婆,虽犯天打得到黄金;富媳富而事姑不孝,结果遭天打而变狗。此类为幻想故事,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专有“逆妇恶报型故事”(也称“狗头媳妇型AT779”),说某一媳妇事姑不孝,遭天谴变狗、牛、驴、鸟等动物。这类故事于考察中心流传有浙江省的卫氏三妯娌的故事,山东省有《杜小雷》,河南省有《狗头妇》《狗头新妇》等。此外,考察中心外的一些地区也流传有狗头媳妇型的故事。

对于一个人的慈孝行为,民间舆论是相当爱憎分明的,比如对自我觉醒的忤逆对象,民间的痛斥态度就有所不同,流传的故事结果又是另一情形,如慈城的水上坟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慈城住有孟姓夫妇,中年得子十分高兴,便十分宠溺儿子。不料养出了个事事不顺父母心意的逆子,人称“拗孟公”。拗孟公的逆就是事事与父亲、母亲唱反调,父亲要他买酒,他偏要买醋;要他吃饭,他偏要睡觉;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结果母亲被拗孟公活活气死。后来,父亲被气病,临死前怕拗孟公仍旧违背他的意愿,就留下遗嘱:死后把他葬在慈湖里。父亲的死让儿子突然良心发现,拗孟公遵照遗嘱真的将父亲葬在慈湖里。

笔者对考察中心的有关地区进行调查时发现,浙江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慈城“水上坟”的传说,如浙江临海有个“孝心”的笑话,说的也是一逆子,平生专与父亲对着干,父亲临死前嘱咐他:“你一定要在我死后把我葬在海里。”其实父亲想的是儿子肯定会违背他的话,将他葬于土中。而父亲死后,儿子哭道:“平时我从没听过您老人家的话,今天我不敢再违背您的意愿了。”于是把父亲抛进了大海。这就是民间的智慧,类似“水上坟”的传说,旨在提醒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警示式的针砭时弊。

流传于宁波的故事《老子、儿子和孙子》说的是:父子俩用箩筐抬阿爷到山沟,扔掉阿爷回家来,儿子对父亲说,这只箩筐蛮牢固,以后老爹老了,也好派用场。儿子一言惊醒父亲,接回阿爷孝顺。与此雷同,流传于宁波庄桥一带有《敲破猫饭碗》,说的是太婆、婆婆和孙媳妇三代人。这类故事在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被称为换代物型故事,以第三人提醒的方式,婉转地劝止忤逆行为,从而使当事人有所感悟,停止恶行而加倍孝敬老人。笔者将其列入报应斥恶类别,此类故事各地流传甚多,以宁波为例,就有十余个之多。

慈风孝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谓形形色色,民间故事也是丰富多彩,如宁波地区的故事《儿子不如石子》就是针对一些只图老人的钱财却不赡养老人的不孝之子。这类故事中以事实上没有的财富吸引儿女赡养老人,而且在宁波地区大多以同名流传。

这就是民间的智慧,针对忤逆与不孝的不同程度,故事中不仅因果报应的程度不同,而且斥恶深浅程度也不同,以达到警示教育目的。

报恩颂善

笔者儿时曾听过乘客过江救蚁的故事,说的是人救蚁一命,蚁报恩,也救人一命。这次调查发现,儿时所听的故事与流传于山西的《汾水老姥》为同一主题,老太救了鲤鱼一命,鲤鱼报恩救了老太的儿子,这是一类报恩颂善的故事。

在民间故事中,有一类专说某人因发善心不忍伤害动物,或者特别精心饲养动物,在其遇到困难的瞬间受到了动物的救助。这类故事在民间故事分类中称为“动物报恩型”。在考察中心,流传有许多动物报恩型故事,其中不少是说老虎报恩的。

虽然流传时间不同,流传的地区不同,借代拟人的动物不同,但其主题均是善恶相报,以引导人们心向善,行为慈。

在浙江等地的民间还流传有以“两兄弟”“两妯娌”等命名的故事。这类故事大多通过兄弟或姐妹的善恶对比,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较为普世的认知,来诠释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这些故事大多以“兄弟(姐妹)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而结尾。

综上所述,如果说借神传孝与慈孝并传引导的是人的慈风孝行,那么报恩颂善与报应斥恶则提醒着人们要心怀敬畏去恶扬善。

关于人的善恶有两种观点,一说人之初,性本善;一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人之初不可能全部是善抑或全部是恶,也许是有人善,也有人恶。有道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研究表明,十岁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那么,人之初的启蒙就是至关重要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倘若每个人自懂事起,接受的全是如何做善人的教育,那么养成之人必心怀慈悲,便能践行并宣扬慈风孝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