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于一,小于等于二
1999年 6月底至 2000年 6月底,儿子从一岁成长到二岁。这一年,主要是在北京郊区那套大房子里度过的。
妻子仍然 24小时陪着儿子,做全职妈妈。我这段时间做一份时尚刊物的主编。编辑部在北京城的西边,我每周有两至三天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去上班。在家的日子里,还要编稿子、写书。虽然很忙,但与其后的几年相比,那段时间相对还算宽松,精神也不紧张。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在记录着与儿子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温馨絮语”,并且,这段时间儿子已经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了,这都体现在“成长印迹”中。本章收录的“成长印迹”还很少,而且大多集中于临近两周岁的时候。后面几章,随着儿子越来越大,需要我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就会看到,这种记录也开始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
成长印迹
◎ 把菜刀当玩具
家里住的是复式房屋,通往二层的楼梯很陡,装修的时候最担心的便是这楼梯,棱角分明,大人摔倒了都有骨折的危险,何况是小孩子呢?所以我的设想,应该在楼梯口拦上些什么,以便阻止儿子向上爬。但妻子却坚决反对。
妻子的观点是:你越阻止孩子做什么,他就越要去做,而我们是不可能每分每秒都盯住他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教给他如何去做。儿子八个月大的时候从奶奶家搬回了自己的家,一进门便对楼梯发生了兴趣。当天他的妈妈便开始认真地教他爬楼梯:双手紧紧抓住栏杆,一级一级稳稳地上;只向上看,不向下看;转弯处要格外当心,等等。儿子很快学会了,爬上爬下成了他的游戏,前几天我们还在一旁扶着他,但他开始哇哇叫着不让人扶,我们便在后面紧紧地跟着,紧张地张开双手准备迎接随时会出来的险情。几天之后,这已经显得没有必要了,儿子能够相当熟练、迅速地爬上爬下。儿子从来没有在楼梯上摔倒过。事实是,我们大人也从来没有摔倒过。这说明,越危险的地方,往往是越安全的地方,因为我们时时警惕着危险,便回避了危险。
两岁那年的夏天看着妈妈切西瓜,儿子便迷上了那锋锐的西瓜刀,哭着闹着要自己切。我们的观点是:不要因为一些非原则的问题阻止孩子意愿的满足,经常不能满足会使孩子产生受挫折感,影响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看法。所以,妻子便将西瓜刀交到了儿子的手上,同时教他应该如何切。但这对于两岁的孩子确实很难把握,事实上他根本无法稳稳地握住那把刀。看着他挥舞着闪光的刀向西瓜一下下猛砍,我们才真懂了什么叫心提到嗓子眼儿。刀很快成了儿子的玩具,他不仅用它切西瓜,还将一切能够拿到的东西都切上几下,不仅瓜果让他切得不成样子,连馒头也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再多的小心也没有用,儿子有一次果然切到了手指,鲜血直流,哇哇大哭。这事教育了儿子,从那以后,他还坚持玩刀,但总是自觉地把左手放得远远的,于是再也不存在切伤自己的问题了。妻子总结说:不要怕让孩子吃亏,受点苦头,他会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如何去做。
妻子缝衣服的针,也是儿子的玩具。一开始我看着心惊肉跳,坚决反对,但妻子说:“扎了也没有什么,不就是流点血嘛,他就会学会以后不被扎。”确实,我们应该有勇气让 孩子在受伤中成长。
因为小区的热水供应总是不好,所以家里每天还要插电热水器洗澡。儿子又迷上了这件事情,总要亲自插拔插头。我们小的时候,家长是绝对禁止小孩子玩插头的,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是本能地阻止,但没有用,越禁止他便越要做,每天都要为这事哭好久。于是妻子便转变了战略,教给他如何插拔插头,那以后,烧热水器便成了儿子的工作。他从两岁开始每天做这件事情,从来没有被电着过。孩子爱劳动的热情也受到了保护和培养。
◎ 使劲儿地娇宠他
没有儿子的时候,一天去朋友家吃饭,那家的小男孩儿在沙发脊上爬来爬去,他爸爸训斥他。我便劝:“他想爬就爬呗,这也不太危险。”那朋友便笑我:“将来你有了孩子还不知道怎么惯呢。”
也许是因为读过太多的精神分析学著作,我坚信对幼小的心灵应该格外呵护,尽可能满足他的欲求,我还断章取义地找出阿德勒的一句话逢人便讲:“三岁之前怎样娇惯也不会惯坏一个孩子的。”而这一开始被妻子视为过分的宠爱了。但她似乎很快也接受了我的观点,于是我们两人便使着劲儿地娇宠儿子,常常让亲友们看了目瞪口呆。
儿子有一张自己的儿童高椅,那成了他的腿,他整天推着在屋里跑来跑去,然后飞快地爬上去,踩到上面拿他想拿到的任何东西。有时还要爬到桌子上,爬到窗台上,最厉害的一次是要往冰箱上爬,吓得来串门的一位朋友连喊头晕。
有段时间儿子对手纸发生了兴趣,一卷刚拿出来的手纸会被他迅速抖开,拉着满屋跑,铺得满地都是。有一次让奶奶看到了,抢着不让他浪费,我和妻子都说:“别管他,他玩完我们再卷起来,先让他高兴高兴吧。”儿子喜欢玩尿桶的时候,我们给他专门买回一个当玩具的干净尿桶;玩家里的水桶的时候,我们又去买了水桶回来。我们相信,任何能够带给儿童快乐的“玩具”,都将促进他智力的发展和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