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34951400000010

第10章 古代家训的体式

中国古代的家训包括家诫、家规、家范、家箴、庭诰、遗训等形式,父兄以及长辈写给子弟等晚辈的劝谕性家书,也可归入。大体可分为家范和家书两大类。

属于家范类的,有家诫,如三国王昶的《家戒》、西晋李秉的《家诫》等;庭诰,如南朝宋颜延年的《庭诰》、清康熙的《庭训格言》等;家训,如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今人王利器谓此书当成于隋朝初年)、南朝王褒的《幼训》、北宋包拯的《戒廉家训》、南宋陆游的《放翁家训》、明庞尚鹏的《庞氏家训》、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家范,如北宋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等;家箴,如元郝经的《家人箴》、明方孝孺的《家人箴》、明张英的《聪训斋语》等;家规,如明徐三重的《家则》、清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等;遗令,如东汉赵咨的《遗书敕子胤》,三国时向朗的《遗言戒子》等。

上述的那些家训都是专门写下来,立此存照,训诫家中子弟,以至传至后代的,因此,往往比较系统,一般围绕修身、治家、处世、教子等几个大的方面,条分缕析,面面俱到。有些家规,如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司马光的《家范》甚至连长幼如何行礼、子孙如何祭祀、坟地的树如何栽种、来往亲戚如何接待等,都一条条地加以规定。这部分内容尽管比较庞大,但今天已无多少价值。有些家箴类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韵、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具有训诫意义的家书,是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因人而异、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语义幽长,词气真切,今天读来,仍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慨。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训子、诫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东汉郑玄的《戒子益恩书》、三国刘廙的《诫弟纬书》、三国诸葛亮的《戒子书》、南北朝时徐勉的《诫子崧书》、唐卢氏的《训子崔玄緯书》,唐柳玭的《戒子弟书》、明徐媛的《训子书》、清纪昀的《训次儿书》、清曾国藩的《谕子纪泽书》等。另外一些家书则是在书信中隐含劝谕训诫之意,如三国虞翻的《与弟书》、唐颜真卿的《与绪汝书》、唐舒元舆的《贻诸弟砥石命》、宋胡安国的《与子书》、明李际阳母的《与子书》、明彭士望的《示儿婿书》、清左宗棠的《致孝威、孝宽》、清张之洞的《与儿书》等。

与家训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的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

家书中不乏文情并茂的动人之句,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士望的“惟勉勉以求益,非汲汲于知名”,纪昀的“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训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