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史而明智。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古今中外思想家对于人才问题的思想精髓,力求做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以资借鉴。
我国古代人才思想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人才思想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是我国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开始兴起的社会变革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开始确立的时期。面对当时社会矛盾的发展,诸子百家,学派林立,纷纷向统治者陈述自己的观点,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最解放,学术空气最自由,创见最多的时期,推动了人才问题的研究和人才思想的发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底蕴的奠基者,在中外历史上极负盛名。因此,其人才思想特别值得挖掘研究。其主要思想:
(1)首先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才难”的思想,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然而,人才十分难得,但却对国家十分重要。因此,他感叹:“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胜。”(2)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必须“重才能,举贤人。”(3)在人才选拔和用人上,强调领导者的作用。他说,作为领导者—国君和执政者,首先要身正、贤明、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也就是说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其次,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知人善任,时刻警惕那些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随时提拔那些学问道德很高并有治世才能的人。再次,选拔人才时,要注意听取和鉴别群众的意见。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固执己见。对于人才,也不能求全责备,应善于看到和发挥人才的特长。(4)重视人才的修养。他认为“仁”是人才所具有的高贵人格和理想境界,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口号,主张人才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大思想家墨子,同样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在其所著的《尚贤》一文中,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主张。他从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中,深刻认识到尚贤是为政之本,为政者尚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因而,提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一家之治薄。”
其次,他首次辩证地认识人才,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也就是说,做官的也可能因失去才能而成为一般人,而老百姓也会因有才而成为显贵。有才能就该得到选拔,没有才能就应该被免除职务。
人才的废举,要听取公众的意见,不能凭个人的恩怨行事。这就是“任人唯贤”的思想。
再次,重视人才的自身修养。他认为人才在遇到困难时,要有自信心,不能因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更改;要有宽广的心胸,经常与其他领域的人才进行交流,而不能有门户之见,固步自封。
第四,在成才方面,他认为人才的成功往往来自艰难困苦和屈辱,即所谓“国难多才,败促人成”的观点。环境仅是人才成长的一个方面,要想成才,必须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毕竟“名不徒生而誉不自大。”另外,墨子还提出了“人才易毁”的观点,提醒执政者要及时发现人才,多培养人才,认真保护有效地利用人才。
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首先提出了尊重人才的新思想。他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就是说,执政者,如果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使用,让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那么,天下的人才就会高兴地听从国家的召唤,愿意为国家服务。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大思想家们的思想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系统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吕氏春秋》,分别用“下贤”、“察贤”、“期贤”、“赞能”等篇章,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等问题,实际上是对秦人才思想的总结,并有较大的突破。首先,它要执政者广揽人才、不辞辛苦。其次,要认真辨别人才。怎样辨别人才真伪呢?必须“人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进行调查研究。再次,要运用感官进行考察,观其行。书中总结了外用八观六验,内用六戚四隐的方法。“八观”主要是观察人在通达穷困、富贵贫贱时的不同表现,“六验”是观察人在喜、怒、哀、乐、惧、苦等情况下,能否保持操守。“六戚四隐”着重考察一个人如何处理与亲属、朋友、故旧、邻里的人际关系。还有,使用人才要充分信任和大胆使用。
可以看到,由于春秋战国长期战乱,人才对于国家盛衰兴亡的重要性突显,孔子、墨子、孟子等大思想家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兴国安邦的巨大作用,呼吁执政者要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但各有不同,出于“人才难得”的感叹,孔子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强调执政者在吸引、留住、选拔和辨别人才中的主导作用。墨子站在下层民众的立场上,呼吁统治者要任人唯贤,阐述了官民互生的辩证思想,认为在多灾多难的春秋战国出现了很多人才,但是人才易毁,而非难得。人才多出自社会的下层,而非达官豪门。看到了广大民众的巨大作用,以自身成长的经历和观察,他认为要想成才,必须自信、大度、刻苦努力。既看到环境对成才的影响,又强调自身的努力。孟子,也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提醒执政者,若尊重和重用人才,就会产生连锁效应,使臣民顺服,人才相佐。《吕氏春秋)在总结上述思想的同时,同样站在执政者的立场上,对发现、辨别和使用人才进行了论述。但在成才问题上,只强调主观努力的因素,而忽视环境的作用。可见,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阶层,人才思想观是不同的,各为本阶级服务,在人才重要的共识前提下,注重人才的培养、识别、选拔、吸引,并重视有效利用。在人才问题上,都强调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但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阐述了如此丰富的人才思想,是对世界人才思想的巨大贡献。
汉唐时期
两汉时期,随着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非常注意选拔、造就适应其需要的大批专门人才,因而,使人才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以王充刘邵等人对人才问题的研究最为突出,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明显超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较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人才问题。他继承并发扬了司马迁时势造英雄的思想,认为人才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必须经过实践的磨炼。他说:
“学问日多,简练其性,雕琢其材也。”强调了积累知识,锻炼品性,磨炼成才的重要性。
其次,他看到人才是参差不齐的,不同层次的人才胜任不同的工作,要恰当使用人才。再次,重视人才实际作用的发挥。他认为,空读诗书而不能学以致用,就如同知草木而不能采伐,“以作房屋”或“以和方药”,这样的人才毫无用处,不能算作人才。并提出以人才发挥作用的大小评价人才,实际上是最早的“实用主义”。另外,他还认为人才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用人者—即执政者,也就是重视环境对人才利用的影响,最早提出了人才有效利用的思想。
三国时期,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才学理论专著—《人物治》。在这部书中,刘邵总结了人才成长的历史经验,继承了以往的人才思想并有创新,系统阐述了人才本质、人才分类、鉴别人才与用人的标准、原则等问题。
(1)第一次从气质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区分。
认为物质是由五种不同物质即“五行”构成的,所以“质有兼偏、性有高下”。
(2)选拔人才,坚持德才标准,德为先,反对曹操的“唯才是举”。他将人才分为“兼德、兼才、偏才”
三类,认为德才兼备者最佳。首次,从德才两方面审视人才。反对只唯德,只唯才。
(3)首创“八官”和“五视”的方法识别人才,并将观察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颇谬误总结为“七缪”。
(4)在人才选拔上,强调君主和人才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君主要善于识别、任用人才;另一方面,人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表现。
(5)第一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才的心理动态,建议采取不同的方法驾驭人才,量才而用。
唐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既是政治家又是思想家。他从隋朝灭亡中认识到人才在治理国家、维护统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制定了压制士族,广揽人才,虚心纳谏的政策,还改革了科举制度,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良好局面。
从这段时期来看,重视人才仍然是主要的话题。但由于社会地位、价值观和所处时代的不同,思想家们又各具有不同的人才思想。司马迁提出实践出人才,时势造英雄的思想,大胆驳斥人才天生论。王充针对当时无才之辈居官自傲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以实际效果来评价人才的思想,是实用主义的先驱。刘邵不仅揭示了人才的本质,而且,还最早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区分和选拔使用,将人才选拔标准具体化为德才的双重标准。
可以看出,在具体内容上,思想家们的人才思想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是应时而生。与先秦相比,在人才培养上,从重视社会锻炼,养士,到开办官办学校,大规模培养人才。在人才选拔方面,从笼统的“贤”具体为“德”、“才”或“德才兼备”。在人才使用上,从重外在考察到关注人才的心理特征,对人才的了解更全面,使用更科学。从只顾选拔、任用,不重效果,转向注重业绩的考察。可见,对人才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时期,封建制度趋向保守,大批人才受到压抑,但其人才思想仍有许多闪光之处。
如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人才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才论》、《兴贤》、《知人》等文章中,对人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不仅深刻认识到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强调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说:“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认为天资再好,若缺乏后天教育,也难以成才。在人才的选拔上,王安石主张用推荐和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来选拔人才,取消官僚子弟的特权。在人才的使用上,他强调要唯才是宜,用人所长而避其短,不求全责备。更重要的是,使用人才,应让其做其所擅长的专门工作,而不能什么工作都做,甚至做其所不能。一旦做了某项工作,要长期进行考察和评价,不能随意更换工作,这样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是王安石人才思想的一个独到之处,对今天仍有启发意义。另外,对于人才管理,他提出“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即通过物质、精神、法律等方面的措施来约束和激励人才。
北宋宰相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人才思想。其中,最有创见的部分是他对德才关系的论述。他反对“唯才是宜”的观点,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品德是选拔人才的首要依据,用无德有才的人还不如用德才全无的愚人。
清朝康熙皇帝提出了“人才至上,德才兼备,纳谏招贤,宽以待人,从实考核”
的用人原则,大量地选拔不同民族的人才。作为皇帝,他没有用“天才论”来愚弄人民,否定“天才论”
,认为人类知识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此外,他还注意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人,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体现出尊重人才的思想。
可见,这段时期,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同样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又有所创新,但突破比较少。如王安石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思想、司马光的德才关系论等。与前两段时期相比,在成才问题上,更强调教育的作用,在人才选拔问题上同样存在“德”与“才”的争论。
人才思想评析
我国古代的人才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涉及了人才的本质、人才资源开发、分类、识别、原则、吸引、留住、管理和利用等。总的趋势是人才思想的探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全面,由重外在因素到重心理特征,由任人唯亲到任人唯贤,由一般使用到重有效利用,由重社会锻炼到重大规模正规教育,由不够尊重人才到尊重人才。在个人作用的发挥上,充分注意到环境的因素,特别是政府职能的发挥和个人的主观奋斗。虽然各朝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不同阶层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人才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想内容受到时代的制约,服务于本阶级的需要。人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线索:
l.在人才的选拔标准上,“德”与“才”的争论。总体而言,主张德才兼备,德为先者占绝大多数,但也存在“唯才是举”的不同意见。如三国时期魏国丞相曹操。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忠君”思想。这种思想有时甚至走向“无才便是德”的极端,使不少庸才之辈当道。
2.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路线的斗争。虽然大部分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重视人才的重要性,主张选拔有才能的人。但是由于士族制度、世袭制度和宗族制度等的存在,导致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激烈的进行。
一方面,执政者特别是皇亲国戚等主要掌权者,为维护其家族的统治,毫不犹豫地安排其宗室位居高官,执掌大权。只有当宗室们不能胜任或迫于外力压迫时,才肯任用非宗室之人。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则让非宗族之士进人,以缓解下层有才之士的不满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一些高官或一般官僚在选拔人才时,也往往让自己的亲朋密友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有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吏真正用人唯贤。这就使得许多政治家,特别是皇帝们一方面主张任用贤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维持宗室制度,成为两面派。归根到底,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只能使封建政府的某些部门,向天下贤士敞开大门,不可能使天下贤士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