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自满,永远追求卓越”,这样的企业文化提醒所有微软员工时刻保持一种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我有一次在北大演讲,题目是“如何做一个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位同学问我:“你能评价一下自己哪里讲得不好吗?”我至今仍对那位同学和他睿智的提问记忆犹新,他的问题提醒我,只有勇于自我批评的人,才能在别人面前有足够的说服力。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做自我批评的人。例如,有一次比尔·盖茨从印度回来后,说印度某公司在电子政务领域走在了微软前面,他要求微软公司的相关部门向印度公司学习。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永不自满的领导,微软公司才在软件研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的人才优势
以人为本
在信息时代里,人才的价值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工业时代里,一个优秀技工和一个普通技工的收入差异不会很大,但在信息时代里,一个高级程序员和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收入差异可能高达五至十倍。微软公司刚起步时,比尔·盖茨为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编写BASIC语言解释器,他写出的解释器可以在64KB或更小的内存中运行,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尔·盖茨的天分造就了后来的软件巨人——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人才对于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几乎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把人才视为自己最可宝贵的财富。例如,微软公司总裁兼CEO史蒂夫·鲍尔默就拥有一本独特的《人才报告》,该报告中罗列了微软公司600余位高级人才的背景、履历、工作记录和考评结果。史蒂夫·鲍尔默经常在入睡前翻看这本《人才报告》,以便研究每位高级人才的长处和不足,为他们在公司内的发展设计最好的路径。
任人唯贤
美国企业强调任人唯贤。在此方面,微软的成功经验包括:鼓励管理者雇佣比自己更强的人才;使用严格的人才录用和评估过程;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领导坚持以身作则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切实保证了微软能够将全世界最优秀的IT人才汇聚在公司内,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IBM著名的深蓝计算机的设计者许峰雄博士此前加盟微软公司。许峰雄博士是我的好朋友,我追踪他至少五年了。逢年过节时,我总会给许峰雄博士打电话,聊一聊他的近况,探听一下他的想法。最终,当我知道他想离开IBM时,就果断地邀请他到微软来。在微软,许多人都像我一样主动从事发现人才、跟踪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工作。
人尽其材
微软公司鼓励公司内部人才的流动和发展。史蒂夫·鲍尔默就对每一个中层管理者强调,你们管理的人才不属于你们自己,而属于整个公司。当发现某个人适合新的岗位时,史蒂夫·鲍尔默会直接跃过他的主管领导,做出人才调动的决定。微软其他的各级管理者也都遵循类似的人才使用方式。这样一来,微软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动比较频繁,优秀的人才大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微软公司还专门为人才的发展设计了“双轨道”机制。在一般的公司里,当一个员工表现非常出色时,领导会让他在管理轨道上发展,先做经理,然后做总经理,再做副总裁,等等。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管理工作,有的人就希望在技术的道路上钻研下去。为此,微软公司既允许优秀员工在管理轨道上发展,也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技术轨道上发展,甚至还允许员工在某个轨道上尝试失败后,转入另一轨道发展。例如,微软公司就拥有二十多位资深工程师,他们在公司的地位以及他们的收入都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副总裁不相上下。这样的“双轨道”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才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多元化的人才体制
美国的人才体系是多元化的,在美国的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微软这样的软件企业中,研究人员、工程人员、架构人员、测试人员、支持人员、可用性保障人员等不同工作角色协作完成项目研发任务,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市场人员和流程控制人员等各类人才共同保证公司管理和经营的正常有序。在微软公司里,不同的人才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启发领导力
领导是一种特殊的人才。美国企业在培养领导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般说来,所有领导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高智商、科技和专业知识、商业头脑、执行能力、战略能力、经验等。但要成为一位真正的领导,仅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诚实守信、乐于沟通、主动热情、自我批评、终身学习等价值观。举例来说,一个领导在工作中应直截了当地与人沟通。例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某个人说我有一个新的想法,能够改进公司现有的产品。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想法,就该当面提出来,不能一面在会上人云亦云地点头称是,一面在会下对别人说:“那个主意并不怎么样,我会上只是不好意思批评他罢了。”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它既会降低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
在拥有了上述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了成为优秀的领导,我们还需要有出色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和与人相处等)和良好的情商。情商是领导能力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要素中,自觉、自控、同情心和社交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调查,调查者采访了188家公司的所有领导,测试了他们的情商和智商,然后跟踪并记录了他们在事业方面的成就。该调查发现,情商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力比智商重要九倍。这充分说明了情商对于领导人才的重要性。
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统计分析指出,一位领导者要想从优秀上升到卓越的层次,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在“谦虚”、“勇气”和“毅力”这三个方面的品质。
谦虚使人进步。许多领导者在工作中唯我独尊,不能听取他人的规谏,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见相左,这些不懂得谦虚谨慎的领导者也许可以取得暂时的成功,但却无法在事业上不断进步,达到卓越的境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经常在演讲结束后,请撰写演讲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讲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改进。
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挑战。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我此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时,曾主管一个技术团队,当时,我心里清楚该团队的成员素质不符合公司发展的需要,我应当解散这个团队。但起初我没有勇气这样做,因为这个团队的人大多是我亲自挑选的,解散他们就意味着承认我自己在人才选拔时的错误。但最终,我还是下决心解散了它,新组建的团队也很好地完成了研发工作。结果,公司领导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
毅力就是指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一旦认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须在该方向的指引下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轻言放弃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前面提到的微软开发WindowsNT的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的教育优势
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
在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中,70~80%是美国的大学。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美国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大学是精英汇聚的地方,是思想开放的社区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美国依靠着世界上最为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和工作。在微软、苹果等美国高科技企业中,你会看到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加拿大人、法国人、英国人等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人才,这些国外的精英大多是被优越的教育环境吸引到美国来的,他们为美国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私立大学的贡献
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国私立大学体制的灵活与高效。美国的私立大学有私人捐赠基金的支持,并拥有自主的办学方针和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样的学府里,领导团队通常都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士组成,有出色的想法和灵活的决策机制。这一切使得私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
美国的私立大学都按照各自的办学方针,努力发展特色学科。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实力非常强,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世界一流,而我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T学科声名显赫,所有喜爱计算机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
一流的师资条件
美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拥有一流的师资条件,汇集了众多杰出的大师。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教授在美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其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都非常高。在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这样的著名高校,一个教授的职位常常有上千人同时申请。同时,美国的教育机构也施行严格的师资评审制度,由同行对教师的资质进行客观考评。在美国的高校里,获得一个终身制的教授职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必须经过同行的严格评审。此外,美国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强调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专注,不鼓励办企业、经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
灵活的教学方式
美国的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教师和学生在直截了当的沟通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不管现在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美国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会使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国,教师鼓励学生追逐兴趣而不是追逐“热门”。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在美国,教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我读书时,曾提出过与导师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当时,我的导师说:
“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促使我沿着自己的道路获得了成功。这种因人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美国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中国的未来
教育产生人才,人才催生科技,只有科技才能让国家强盛。
新的世纪是华人的世纪。在新世纪里,中国应当虚心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科技、人才和教育事业。只要坚持走这一道路,未来的中国就能在科技创新方面接近和赶超美国,并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我坚信,中国一定可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超级强国,中华民族也一定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