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拿到刘备的签名,如释重负,自觉不虚此行,脸上不由浮现了笑容。但刘备却变得异常紧张,连声叮嘱董承:“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
董承告辞而去,刘备内心里翻腾激荡,却是再也安定不下来。
刘备这是后悔了。他不但后悔,而且后怕。
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短期内,“有所作为”更令人后悔;从长期来看,“不作为”更令人后悔。刘备此刻后悔的是自己上了“血诏党”的贼船,就再也下不来了。但是,如果他今天不签这个名字,日后他一定会更加后悔当初竟然无所作为。这是因为,当人们回忆往事时,在当时显得特别巨大的风险、困难、障碍,后来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在事情刚刚发生的这一刻,当事人刘备却不得不面对内心里的惊涛骇浪。曹操此时并不知情,也毫不设防,他依然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如果刘备拼将一死酬汉帝,是有大把机会铲除曹操的。
可是,刘备尽管愿意报效汉室,但却并不想当烈士。这是典型的生存性自私,即一种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为第一优先目标的信念规条。
当初,曹操凭着一股青春锐气,想要刺杀董卓,但却在不想当烈士的生存性自私驱动下,临阵退缩。此前,刘备被吕布夺了徐州后,忍辱屈身,也同样是这个原因。
这世界上很多人都有梦想,但能够实现梦想的人却不多。这背后的残酷真相是,只有自私的人,才能实现梦想。这种自私首先体现在对自己生命的高度珍惜上。他们希望别人为他们牺牲,而绝不肯为别人牺牲。曹操的名言“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就是最赤裸裸的自私性生存宣言。
不得不说,在曹操刘备生活的年代,“舍生取义”依然是最主流的选择。曹操、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残酷的征战中笑到最后,多多少少也是“得益”于他们的自私。
刘备陷入强烈的认知失调,痛苦无比。为了缓解内心紧张的情绪,他不再外出纵马骑射,而是开始在住处后院种菜,浇灌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这其实是一种行为否认。刘备希望借种菜学圃的安稳平静,欺骗自我此前在诏书上签名的行为并非事实。
但是,他的兄弟关羽却很不解了。他明明看到刘备当着董承的面自表“敢不效犬马之劳”,以他风风火火的血性,接下来就该是甩开膀子干了。但刘备却浑若无事,干起了农夫的活儿。关羽忍不住问刘备:“兄长,您不留心弓马以取天下,为何学小人之事?”
刘备摆摆手,说:“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刘关张向来无话不谈,但刘备的心事竟然对关羽也不讲了,可见他的压力有多沉重。
关羽无奈,只好经常与张飞两人外出习练弓马解闷。
这一日,关张外出,刘备一个人正在浇菜,许褚张辽带了十几个兵士,急冲冲来找刘备,说:“丞相有命,请玄德公立即去见他。”
刘备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强自镇定,投石问路道:“丞相找我有什么紧要事?”
许褚张辽说:“不知道,丞相只是叫我们赶快来相请。”
刘备虽仍惊疑不定,但多少安了点心。许褚张辽的答话看似没有透露任何信息,但没信息就是好信息。如果血诏事件已经暴露,曹操就该派人来“抓”自己,而不是“请”自己了。不过,刘备知道曹操有时候心机很深,喜欢玩“猫戏老鼠”的游戏,依然不敢大意。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两个保镖竟然一个都不在身旁,只好单身一人,跟着许褚张辽去丞相府。
曹操一见刘备,就板起面孔,说:“看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一听,曹操果然要对自己玩“猫戏老鼠”,吓得骨头都酥了,心中连珠价叫苦,痛悔自己不该在血诏上签名。
曹操见刘备脸色大变,突然哈哈大笑道:“玄德,你在家学圃可不容易吧。”
曹操这个人,在心情大好的时候,往往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喜欢捉弄人。比如,有一次,他的后花园新开了一道门。曹操看了,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一言不发就走了。众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还是杨修聪明,猜出了曹操的哑谜。门上写个“活”字,就是个“阔”字。原来,曹丞相是嫌园门太宽了。
今天,他逗刘备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可是刘备做贼心虚,差点被吓个半死。刘备一看没事,这才缓了过来。
曹操吩咐用刚熟的青梅煮酒,与刘备对饮。酒至半酣,突然天幕阴云密布,眼看骤雨将至。
曹操站起身来,遥望远空,看乌云翻腾,就像巨龙一般。曹操心中那股英雄之气,顿时油然而生。他一向自诩为人中之龙,而经过了十数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就连皇帝也只是他手中的木偶,这样的人生成就,环顾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曹操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不巧他的祖父当过宦官,连带曹操经常被清流人士看不起。但此刻曹操已经可以笑傲所有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了。曹操心情激荡,忍不住想到了一个问题:“玄德,你久历四方,不妨说说谁是这当世的英雄?”
刘备要是心中无事,以他平常的机变,肯定是一句“丞相您就是当世的英雄”,就把曹操哄开心了。这一幕也就揭过去了。
但此刻的刘备,惊弓之余,只想息事宁人,推脱着说了一句:“刘备肉眼凡胎,哪里识得英雄?”
这下曹操不爽了,心想:“站在你眼前的我曹孟德,和你出则同舆,坐则同席,难道你就没看出我是英雄?”
曹操说:“你不必客气,还是说说吧。”
刘备不便再推三阻四,说:“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应该算是英雄了吧。”
刘备这不是存心恶心曹操吗?袁术刚刚被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连老巢寿春都被曹操占了,被迫逃到淮南。刘备深知这一切经过,但现在竟然当着曹操的面说袁术是英雄,岂不是自讨没趣吗?
刘备确实是存心这样说的,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恶心曹操,而是有意贬低自己的眼光,以衬托自己的庸碌平凡。我们知道,在社交场上,人们往往愿意使用自我提升策略来强化自己的优越感。但是,此刻的刘备因为血诏事件担惊受怕,根本就不敢引人注目。只有让自己显得渺小、庸俗,甚至猥琐,才不会引发他人,尤其是曹操的怀疑。这才是刘备的真实目的。
曹操哈哈一笑,觉得刘备的眼光实在太差了,说:“袁公路不过是冢中孤骨,早晚被我灭掉,他算得了什么英雄?”说完,目光灼灼,直视着刘备。
刘备只能继续往下说。既然曹操不吃这一套,刘备只能正儿八经说出他心目中的英雄了:“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现虎踞冀州,兵多将广,谋士如云,他可以算是英雄了吧?”从实力对比来看,袁绍强于曹操。但是曹操丝毫没有把袁绍放在眼里,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算不上英雄。”
刘备只能再举刘表、孙策、刘璋等人,但曹操既然连最厉害的袁绍都否定了,怎么还可能看得上这些更加庸碌无能的人呢?
刘备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说:“我实在不知道谁是英雄了?”
曹操半是恼怒,半是激动,用手指了指刘备和自己,说出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从曹操自诩为英雄而深感满足亦可佐证他此时并无僭越称帝之心)
刘备顿时吓坏了,心念电转,自己再怎么低调掩饰,还是被曹操当做了“英雄”,显见曹操必已察知了血沼密谋,今天绕了这么大一圈,终于要揭开底牌了。手一抖,一双筷子瞬间就掉到了地上!
无巧不巧,正在此时,天雷轰鸣,霹雳电闪。
曹操见刘备一脸慌张,疑心大起,冷言问道:“玄德这是怎么了?”
刘备警醒过来,立即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一震之威,竟至于此。我自幼惧怕雷声,只恨无处可避。”
刘备自从受了孔融刺激后,戎马之余,经常翻阅《论语》等先贤典籍,关键时刻终于派上了立场。可见,多读书还是有用的,关键时候就成了救命符。刘备说的这句“圣人云”,出自《论语·乡党》,意为“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用在此刻的情形中,倒也十分妥帖。
曹操本人熟读诗书,他对刘备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没怎么读过书,也不怎么喜欢读书”的惯性认知中(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时),而现在刘备出口成章,毫不生涩,引用孔子的话完全应景,可见他说的必是实话。否则,一个没多少文化的人在这短短一瞬间是不可能如此逼真作伪的。
曹操不再生疑,但对刘备却看轻了很多,再联想起他许田射鹿时对自己的唯唯诺诺,更加认定他不过是个无用之人。从此,曹操的刘备的防范心理也减弱了许多。这倒是刘备的意外之喜。
心理感悟:这世上如果有后悔药,就会少掉太多的精彩。
后悔分化效应在短期内,“有所作为”更令人后悔;从长期来看,“不作为”更令人后悔。
生存性自私一种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为第一优先目标的信念规条。
自我贬低策略有意让自己以卑微、无能的形象出现,以减小自己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威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