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在家律要广集
35610200000022

第22章

合注。或自說。或教人說。或作書說。但令彼人領知信服。據此時結重。若人問汝得果得道否。若點首自肯者。結重。默然不言非者結輕。其餘小妄言等。隨一一語。結一一輕垢。隨多人領解。結多多輕垢。不犯者。狂亂。病壞心。及戲笑說。誤說。獨說○此亦性遮二業。開遮者。戒本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等。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作妄語。自無染心。惟為饒益諸有情故。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說言。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如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作是說者。當知不犯四重。若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當知是人。犯波羅夷果報者。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解曰。大妄語亦分三品。對父母師僧人天為上品。對鬼畜等為中品。對佛菩薩聖人為下品。以不受惑故也。又欺誑心。強弱分三品。又悔不悔分三品。以此牽墮三塗。小妄語及綺語。則對上境為上品。罪在欺侮故。對中境為中品。對下境為下品。又亦約心約悔論三品。牽三塗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一。口常清淨。優鉢羅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誠證。人天敬重。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虗妄。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淨戒品云。斷妄語者。不復造作惡業。何以故。以他問時。如實答故。若在閒靜不起妄念。何以故。若人問我。汝閒居時。生妄念否。若言無者。是虗妄語。若言有者。羞愧他人。以是因緣。能令妄心漸漸微薄○若究極理解違如實理。有所言說。皆名妄語。凡夫說有。違於本空。外道說無。違於緣起。二乘說真違俗。菩薩說俗違中。別教說中。雙違二諦。惟圓人了達法界。如理而說。名不妄語。亦名非無義語。

○第五酤酒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異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七聚。貨賣但犯第三篇。酤即貨貿之名。酒是無明之藥。令人惛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薩十重中攝也。

發隱。智論三十五失。始於現生虗乏。終於來世愚癡。又四分明三十六失。始於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終於落水失火。凍死熱亡。故知酒者。大則喪失慧命。小復傷殘色身。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輕。

發隱。教人自賣。則利歸人。

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前人。

合注。眾生三品如上說。上品者。賣與無醉亂人則輕。賣與有醉亂人則重。中品人天。正是所制。犯重。下品。舊云結輕。以亂道義弱故。今云酤與受戒鬼畜等。亦重。

發隱。問。人天因醉而亂。則誠然。云何上品亦有亂者。答。此有二義。一則師僧父母。未必是聖。二則小聖亦有亂者。如降龍羅漢之類。

合注。眾生想者。有醉亂。醉亂煩。疑。犯重。餘四句輕。又中品。中品想。疑。二句則重。中品下品想。及下品三句。皆輕。又下品。有戒。有戒想。疑二句則重。餘四句輕。希利貨賣。正是業主。出家菩薩。一切販賣求利都制。在家菩薩。止許如法求財。不許作此惡律儀也。真酒者。飲之醉人。犯重。飲不醉人。無罪。

發隱。一切酒者。謂酒有多種。俱不得酤。大莊嚴論云。佛說身口意。三業之惡行。惟酒為根本惡行。根本正起罪因緣也。明達者。簡是別非。無所昏蔽。曰明。趣是背非。無所滯礙。曰達。問。飲酒犯輕。酤酒未必飲。云何犯重。答。繇酤乃有飲。飲之害有限。酤之禍無窮。故重也。

合注。此惟遮業。以王法所不禁故。然是惡律儀。雖不受戒人。作此業者。亦招苦報。故特為大士設此厲禁○徧觀律論。唯遮不開○果報者。過酒器與人。飲酒。尚云五百世無手。況復酤酒。

○第六說四眾過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

發隱。大士慈物為心。但有所說。皆傷慈。

上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

發隱。聲聞分罪輕重。

眾。謂同法四。眾。

合注。說者。向未受菩薩戒人。說大乘七眾罪過。向未受具戒人。說比邱比邱尼罪過也。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邱比邱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出家在家菩薩。即通指大乘七眾。比邱比邱尼。即別指小乘二眾。以住持僧寶。關係法門。故亦同重。罪過因等。應云說因說緣說法說業。因者。說罪之心。緣者。欲說時莊嚴方便。法者。輕重罪相。業者。了了出口。前人領解。二乘名惡人者。執一定之規繩。疑大人之作略。不知大乘妙用。故斥之為惡人。佛法中罪過者。揀非外道罪過。亦持非犯邊罪已失戒人罪過也。

發隱。既云同法。若遇有過。應當三諫殷勤。密令悔改。內全僧體。外護俗聞。而乃恣口發揚。豈大士之心耶。

合注。此亦性遮二業。六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說罪心。四所說過。五所向人。六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有菩薩戒。有比邱比邱尼戒者重。無戒者輕。下境。舊云有戒無戒皆輕。今云有菩薩戒者宜重。但未必失戒耳。若前人實犯重罪已失戒者。說但犯輕。或雖犯重而未失戒。或雖失戒如法重受。說皆犯重。眾生想者。有戒無戒六句。二重。四輕。說罪心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繫縛等。此二心正是業主。不論是實是虗。皆犯重。若獎勸心說。及僧差說罪。皆不犯。所說過者。或說罪事。或說罪名。各有當疑僻六句。罪事者。殺盜婬妄飲酒食肉等事。罪名者。大則七逆十重輕垢。小則五篇七聚等名。若重名重事。作重想重疑而說。犯重。作輕想說。犯輕。若輕名輕事。作輕想輕疑而說。犯輕。作重想說。犯重。所向人者。上中二境。無菩薩戒。為說菩薩七眾罪過。犯重。無比邱比邱尼戒。為說二眾罪過。犯重。若向有大乘戒有具戒者。如法說實舉過。令其懺悔。不犯。若所說不實。自屬謗毀戒也。下境。不論有戒無戒。向說皆輕。損毀不深故。前人領解者。口業事遂。據此時結罪。隨語語結。隨人人結。若未解時。止結方便○小乘說第一篇。犯第二。說第二篇。犯第三。說第三篇以下。悉犯第七聚。大士宜掩惡揚善。故說重同重。說輕同輕○開遮者。惟除僧差。及獎勸因緣。餘悉不開○果報者。若所說是實。即上品兩舌。亦兼惡口。若所說不實。復是妄語。其報具列華嚴二地品中。

發隱。問。菩薩說外道之過。不令惑眾。犯重否歟。答。經言佛法中。則揀非佛法矣。此之說過。正大士摧邪顯正之大權也。焉得犯。問。菩薩說惡比邱之過。不令眾效其所為。犯重否歟。答。疏開獎勸被差。則惟除惡心私心耳。此之說過。正大士勸善懲惡之大機也。焉得犯。問。菩薩而作言官。說百寮之過。不令天下受其害。犯重否歟。答。經舉四眾。則揀非四眾矣。此之說過。正大士忠君報國之大義也。焉得犯。

○第七自讚毀他戒

疏。自讚者。稱己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

發隱。明單者不犯重。

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菩薩利安為本。故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他犯第三篇。自讚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顯己德而彰人短。使名利歸於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貪心自讚。但以瞋心毀他。各各結染污犯。戒本經中。別有此條。今經亦此戒兼制也。教人者。或教人讚我毀他。則重。或教彼自讚毀人。則輕。因者。貪名利之心。緣者。作諸方便。法者。陳其善惡。業者。前人領解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眾生想者。上中。上中想。疑。二重。餘四句輕。或下境作上中想。亦重也。讚毀心者。欲彰彼短。使名利悉歸於己。非為折伏。非為利益也。說讚毀具者。一。種性或尊或卑。二。行業或貴或賤。三。伎術工巧或上或下。四。過犯或有或無。五。結使或輕或重。六。形相或好或醜。七。善法或具或不具。前人領解者。口業事遂。隨語語結重開遮者。戒本經云。若輕毀外道。稱揚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調伏。捨離不善。修習善法。又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果報者。自讚若實。即如婬女為一錢故。而現戲笑。若復不實。自得大妄語報。毀他若實。名為惡口。不實。復兼妄語。所有果報。悉如華嚴二地品說。

發隱。菩薩善戒經云。若菩薩為人所讚。言是十住。若阿羅漢等。默然受者。得罪。據此。則受人讚亦不可。何況自讚。而兼毀他耶。

○第八慳惜加毀戒

疏。求財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大全共。菩薩不揀親疎。求者皆施。不與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聲聞惟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犯第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

發隱。二歲內。出家未及二年也。初始出家。未能自立。財法之與宜急。已經二歲。稍能自立。與或可緩。聲聞不與財不制。尼雙制者。以女乞財法。兩俱不易故。

加毀隨事各結。不合為重。

發隱。慳毀二事。不相合成重。言各結罪。不同讚毀例也。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惡心者。慳悋鄙惜。瞋心者。不喜其人。明非見機折伏也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毀相。五。前人領納。眾生者。上中二境。及下境有戒者。悉重。餘輕。眾生想六句。三重。三輕。如上說。慳毀心者。謂惡瞋悋惜財法。欲以打罵拒絕。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見訶辱。皆不犯。示慳毀相者。或隱避不與財法。或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或自作。或使人打罵。皆重。前人領納者。知我悋惜之相。受我打罵之辱。隨事隨語結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遙作訶罵。既非對面。損惱稍輕。皆不結重。或雖重不失戒也。不犯者。戒本經云。若自無。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犯王法。護王意故。若護僧制。此明不與財非犯也。又云。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或毀呰退沒。若彼聞向惡人說。此明不與法非犯也。又菩薩善戒經云。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又菩薩攝受徒眾。即應以二事將護。所謂法及衣食。亦應此戒兼制○開遮者。戒本經云。觀眾生應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憂惱而不為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觀彼現在少所利益。多起憂惱○果報者。慳毀之罪。亦在三塗。又慳財餘報。生生貧窮。慳法餘報。世世愚鈍。發隱。身貧乞財。心貧乞法。隨其所須而給與之。故云一切。優婆塞戒經云。見乞者。多少隨宜給與。空遣還者。得罪。按此在家菩薩尚然。況出家菩薩。學大悲者耶。問。自理未明。無法誨彼。奈何。答此制有而不施。如其無法。自應實對。不可妄說誤人。反取深咎。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疏。不受悔謝。乖接他之道。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瞋隔犯重。聲聞自利。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