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一战”之路
1914年6月28日星期天,奥地利的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 1863—1914年)携妻索菲亚来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进行特别访问,激怒了塞尔维亚爱国者,“黑手会”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最后斐迪南被年仅19岁的加菲格利·普林西波(Gavrilo Princip, 1894—1918年)所射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正是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这次刺杀事件只是大战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为复杂。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一触即发,是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所引发的矛盾长期集聚的结果。帝国主义就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的急剧发展和国内资本积累的大量增加,迫切需要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市场,由于这时候主要的殖民地已经瓜分完毕,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
普林西波被抓家面临着争夺欧洲霸主和重新瓜分、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利益的争夺导致欧洲列强间的紧张关系日趋严重。到1900年,大英帝国在五个大陆拓展,法国也控制了非洲的大片土地,这导致与比较晚参与划分殖民地而只获得少量非洲土地的德国人的敌对。军国主义是指政府越来越重视军队和军事力量,相信武力是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利益的最有效手段,这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主要国家大规模的军备竞赛。法国和德国的军队在1870—1914年间增加了一倍。为了争夺海洋英国和德国还进行了激烈的竞争。英国于1906年引进了“无畏级战舰”,德国随后引入了自己的战舰。德国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Alfred von Schlieffen, 1833—1913年)还起草了一份行动计划(Schlieffen Plan),该计划旨在使战争爆发时避免德国两面作战。按照这一计第六编社会发展与战争来临第十五讲近代的终点划,如果发生战争,德国会迅速攻击和打败法国,然后把军队转向俄国,因为俄国调动军队准备战争的速度很慢。作为同一民族、语言和政治观念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强烈支持本国的权利和利益,认为如果有战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1871年德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导致了欧洲旧秩序的失衡,也造成了德国与欧洲其他独立国家的紧张关系。奥匈和塞尔维亚的大片地区是各种民族主义组织的容身之所,民族主义者都想从所生活的国家中获得自由,这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
在日渐生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之网中,主要的编织者是欧洲的一些强国,其中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它们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和紧张关系,将欧洲大陆的所有地区以及欧洲之外的殖民地都卷入矛盾的漩涡之中。在这些国家中,德国和法国存在着矛盾。德法之间的结怨缘于普法战争。在德国统一的战争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年)许诺将卢森堡割让给法国,促成了法国的中立。但战争结束后,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开始害怕一个强大的统一德国的出现,双方开始积极备战,并于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貌似强大的法国其实不堪一击,很快普鲁士就确定了对法国的军事优势,法国巴赞元帅的军队被包围于梅斯要塞,拿破仑和麦克马洪元帅的军队则被包围于色当要塞。最后法国的军队向普鲁士投降,双方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根据条约,法国不但要赔款50亿法郎,而且还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开始实行“大陆政策”,就是通过联合奥匈,拉拢俄国和英国,孤立法国,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同盟体系。法国的割地赔款埋下了法德之间仇恨的种子,重新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法国的核心目标。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并没有能够真正维持均衡,德国、俄国和英国相对亲近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陷入新的矛盾之中。俾斯麦拉拢俄国的目的是为了孤立法国,但是俄国反对德国对法国发动战争,德国反过来反对俄国与奥匈争夺巴尔干,最后德国支持奥匈而疏远俄国,导致双方在经济上相互实行保护壁垒,德俄关系走向恶化。后来虽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俄国与德国和奥匈定了“三皇同盟”,与德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但是各自的利益冲突并没有解决。英德之间矛盾的加深源于德国从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Weltpolitic)的转变。世界政策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William Ⅱ, 1888—1918年在位)的政策,他相信德国有权利成为全球帝国,在经济上操纵中欧,创造一个殖民帝国,为此,应当发展军队和海军来支持其殖民目标。正是这种政策导致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引发了欧洲的军备竞赛,并在亚洲、非洲等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殖民地争夺。德国的这种世界政策,严重威胁到英国在全球殖民地的利益,并成为英国最强劲的对手。为此,英国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德国对自己的威胁,开始放弃长久坚持的“光荣孤立”政策,将德国视为自己的敌人,与德国展开积极的海军军备竞赛。
利益的取舍和追求势力均衡的结果,是欧洲的主要强国开始分化成利益集团,利益相互接近的国家逐步走到一起,从分散状态演变成了军事同盟。最先走到一起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1879年10月7日,两国签订了秘密同盟协定,规定,在遭到俄国攻击时,任何一国均有义务倾其全力进行救助,并在双方同意后共同媾和,若战争中没有俄国参加,则双方保持善意中立。以德奥的秘密协定为起点,德国和奥国又分别与其他国家签订协定,使这种同盟关系进一步扩大。1881年,奥匈与塞尔维亚签订了同盟条约,根据此条约奥匈控制了塞尔维亚。同时由于1881年法国占领了突尼斯,与意大利的利益发生冲突,于是1882年5月10日,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缔结了三国同盟。三国同盟条约规定:意大利遭受法国攻击时,另外两国给予军事援助;同样,德国遭受法国攻击时,意大利亦应进行援助;奥匈和俄国发生战争时,意大利需保持中立;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时,奥匈应恪守中立。1883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奥匈和德国又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双边和三边的同盟协定,正式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同盟。在德奥意相互接近的同时,法国、俄国和英国逐步走到了一起,结合成为另一个强大的同盟集团。首先,随着德俄关系的逐步疏远,法俄之间找到了共同点。在法国的提议下,双方同意缔结军事协定。军事协定签订于1892年8月17日,并于翌年正式缔结同盟。该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意中的任何一国攻击法国,则俄国倾其全力进攻德国,同样如果俄国遭到德奥中的任何一方攻击,则法国倾其全力相救;对德作战发生后,法国应提供130万兵力,而俄国应提供70—80万的兵力,并在战争中迫使德国立即在东西两线作战,且双方不能单独媾和。随着德国的强大和对英国的危险越来越大,英国也开始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尽管同俄国和法国也有着矛盾和摩擦,但是出于势力均衡和制衡德国的考虑,英国开始同这两个国家接近。1904年4月8日,英法两国在伦敦签订了英法协约,该协定主要调整双方在殖民地问题的矛盾。其中包括关于纽芬兰和西非、中非的有关协定;法国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而英国也承认法国获取摩洛哥;另外还有关于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的声明。从此开始,英法开始密切合作对付德国。随着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战败,英俄在远东的矛盾也逐步缓解,双方渐渐走到一起,在1907年8月31日签订了英俄协约。该协约就波斯问题、阿富汗问题和西藏问题达成了一致。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完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欧洲的势力均衡,并可以制约战争的爆发,但同时也表明,如果战争出现,必将成为牵动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的大规模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之前,已经开始出现可能导向大战的国际危机,这些危机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兆,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因。其中最重要的危机包括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干战争。1904年4月英法协定中英国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1905年法国企图使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宣称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并向法国发出照会以战争相威胁,局势顿时紧张。7月8日双方同意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会议期间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控制权。此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从1907年开始,相继占领了摩洛哥的乌季达、卡萨布兰卡、非斯及其他城市。对此,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作为补偿,并以保护德国商人为由,派遣炮舰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对此,英国进行海军作战动员,并表示不惜与德国一战。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德国被迫退让,在11月4日与法国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作为补偿,摩洛哥危机至此暂告一段落。1908年,奥匈占领了以前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惹恼了塞尔维亚人,后者认为该省份是他们的。塞尔维亚威胁着要与奥匈开战,俄国与塞尔维亚结盟,动员自己的军队。德国与奥匈结盟动员了自己的军队,并准备威胁俄国。最后在德奥的强大压力下,俄国被迫退让,战争才得以避免。然而,1911和1912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巴尔干国家发动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把土耳其人赶出了这一地区。紧接着在巴尔干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这些巴尔干国家为了谁拥有那一地区而相互斗争。奥匈帝国对巴尔干问题进行干涉,强迫塞尔维亚放弃某些到手的东西。塞尔维亚和奥匈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正是在这里,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因此,塞尔维亚青年刺杀奥匈皇储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塞尔维亚本来就因为奥匈插手巴尔干地区而充满着仇恨,而奥匈帝国一直准备对塞尔维亚开战,斐迪南大公就是主要的战争策划者。他之所以前往萨拉热窝,就是为了巡视奥匈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而这一天恰好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正是奥匈的这一挑衅行为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
这一刺杀事件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迅即引起了欧洲同盟国和协约国的连锁反应。其中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为此,一直想染指巴尔干的俄国不能袖手旁观,俄国开始进行军事总动员,法国保证全力以赴支持俄国,于是俄国于8月1日正式对德国宣战。德国于8月1日和3日,对俄国和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这样战争开始全面爆发。战争爆发后,意大利、日本、土耳其、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及主要交战国的殖民地等都开始加入到战争中来,演变成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大战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尽管欧洲主要的国家都结合而成为军事同盟,但是两大集团的对立是由许多不同的矛盾所组成的,每个参战国的作战目的和着眼的地域不同,因而最初的战场相对分散。
大战初期的战场可以分为西线、东线和巴尔干战场、土耳其战场、意大利战场和殖民地战场。西线战争主要是英法军队对抗德国。战争开始后,德国就按照1905年制定好的“施里芬计划”,首先集中兵力向西进攻,然后再掉头对付俄国。因此,德军总参谋长在西线陈兵7个集团军,其中两个集团军在左翼防守阿尔萨斯和洛林,5个集团军则借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右翼迂回向法国推进。在德国按照预定计划攻占比利时的时候,法军则按照既定的设想,在总参谋长霞飞的指挥下,将主力集中在法德边境,指望对德国左翼发动主动进攻而一举恢复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法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的初次进攻便大败而归,而右翼的德军却在占领比利时后迅速斜插法国,其主力部队第一集团军于8月24日突入法国境内,兵临巴黎城下。霞飞抽调兵力组成第六集团军阻止德国右翼的军队也以失败告终,法国政府被迫迁往波尔多,巴黎危在旦夕。但是幸运的是,德国的第一集团军并没有直接进入巴黎,而是在巴黎以东南下,配合第二集团军区围歼法国的第五集团军,这样便把自己的侧翼暴露给法国第六集团军。正是这一失误给法国军队提供了反攻的良机。德法双方的军队最后集结到马恩河附近。9月5日霞飞下达命令,第二天进行全面反攻,双方主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较量。
法第六集团军继续与德第一集团军进行激战;法第五集团军则转守为攻,与德第一集团军厮杀,并同德第二集团军右翼交火,法第四和第九集团军则遏制住德第三、第四集团军,孤立德第一、第二集团军。至9月11日,德军所有的军队都开始撤退,马恩河战役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有30多万。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万人。这场战争的胜利,有效地遏制了德军的速战速决计划,保住了巴黎,并使施里芬计划破产。从此以后,西线战场进入了两军对峙的胶着状态。与此同时,应英法联军指挥部的请求,东线的俄军在还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德军展开攻击,减轻西线的压力。8月17日,第一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袭击东普鲁士,揭开了进攻的序幕,并一度取得了胜利。德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重新部署部队,派出军队牵制俄第一集团军,同时调遣第八集团军的几乎全部兵力去攻打俄国第二集团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至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在这场战争中,俄第一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尽管东线普鲁士战役的结果是俄国被逐出国境,但这场战役也有效地支援了西线,由此,东线战争也进入了对峙和胶着的状态。与此同时,同盟国和协约国各自的阵营也在不断扩大,战争的空间不断延伸。其中,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日本和意大利则参加协约国,正是在此时,日本开始争夺德国在中国胶东的殖民地。凡尔登战役经过第一阶段双方的较量,交战双方都没有能够达成自己预期的目标,也表现出交战各方最初的乐观和自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1916年开始,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都进入了消耗极大的阵地战阶段。这期间主要的战役都发生在西线。1916年2月至12月,德法两国军队均投入重兵展开了凡尔登战役。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在这里构筑了四道坚固的工事,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埃尼尔将军率领第三集团军11个师在此镇守,战争打响后,更是逐渐增加到69个师。实施进攻的德军则是威廉皇太子率领的第五集团军17个师,后来增加到50个师。为了隐蔽主攻方向,德军计划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全部炮兵进行8.5小时的炮击,并出动航空兵轰炸敌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的法军。德军于2月21日7时15分发起进攻,动用炮兵和航空兵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随后,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占领了前沿阵地和杜奥蒙堡垒,但未能突破法军的防线。霞飞将军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有效地阻止了德军的进一步突破。双方经过70个昼夜激战,德军总共才推进六七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双方都不断投入新的兵力。德国甚至使用了毒气弹等新型武器,但仍然被法国击退。从8月份开始,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一切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从9月开始,德国不得不停止进攻,到12月,法国重新夺回了杜奥蒙堡等堡垒,并重新前进到最初的防线,德军以失败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投入的部队人数众多,损失惨重,消耗极大。德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50个师,损失近60万人。法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69个师,损失35.8万人,因此,历史上形象地把这场战役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就在凡尔登战役进行之时,为减轻法军的压力,英法联军于同年7月至11月主动与德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索姆河会战。参加会战的是法约勒将军率领的法国第六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四集团军,统一由福煦将军指挥,目的是突破德国冯·贝洛将军率领的第二集团军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地段的防御。英法联军投入军队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后增加到86个师,德第二集团军共有8个步兵师,后增加到67个师。6月24日—7月1日经过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英第四集团军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英第三集团军和法第六集团军实施辅助突击。最初,英法联军占领了德国的前沿阵地,并一度占领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但之后因德军投入预备队以及本身在突破方法和组织指挥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英法联军推进缓慢,未达成战役突破。双方进入了阵地消耗战,英军首次将坦克投入到战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双方不断增加兵力,战争不断扩大,但英法联军仍然没有最后突破德军的防线,至11月双方战斗停止。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损失61万人,德军损失53.8万人。虽然德军失去了240平方公里阵地,但也有效地遏制了英法联军的进攻。
除了陆上的大规模战役之外,英国和德国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争夺。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日德兰海战。在海上,英国庞大的舰队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尽管德国大力发展海军,但是在舰船和火炮方面仍然落后于英军。因此,战争开始后,英国的主力舰队一直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而德国的军舰躲在港口不敢轻举妄动。1916年,新上任的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莱茵哈德·舍尔制订计划,决定用派出少量战舰作为诱饵诱使部分英舰出动、紧随其后的德军主力舰队将其歼灭的战术来消耗英国舰队的力量。5月31日,德国舰队出发。但是,此时英军已经掌握了德国海军的密码,并成功地破译了德国舰队即将出航的电报。于是英国派出一部分舰队前往预定海域应敌,同时主力舰队紧随其后,准备全歼德国出动的舰队。但是双方谁都没有料到在先头部队之后是对方的全部主力舰队。于是,在日德兰海域,双方的全部主力舰队展开了一场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战斗异常惨烈,最后,都没有能够达到歼灭对方的目的,德国舰队在6月1日凌晨杀开一条血路,突破英国舰队的封锁回到自己的军港。在这场海战中,英国共出动舰只151艘,德国出动了110艘,其中英国损失战舰14艘,伤亡6945人,德国损失舰只11艘,伤亡3058人。英国没有能够显示出对德的海上优势,但是德国也未能冲破英国海上舰队的封锁,之后,潜艇战和反潜战成为主流。
1917年双方又进行了一些战役,但都没有任何一方在军事上取得优势。不过协约国在争取同盟力量方面获得了不少的成就。尽管俄国因为爆发十月革命宣布退出了战争,但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对美国的威胁,将实力甚强的美国拖入战争,美国于1917年4月16日放弃中立对德宣战,随美国之后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这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同时,罗马尼亚、希腊和中国北洋政府也宣布加入到协约国作战。由此,协约国开始确立对同盟国的优势。
从1918年开始,战争双方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开始将兵力集中于西线,拟赶在美国军队到达之前,给英法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1918年3月至7月间,德军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进攻,但是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英美联军的防线依然稳固。与此同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被全面突破。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德国已经不能继续抵抗,要求结束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2月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诺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万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同盟国的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波及欧亚非三大洲,将33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场战争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军事变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每个参战国家整体实力的对抗,也是利益集团之间总体实力的对抗,更是各种战术经受战争考验以及各种新式武器的演练场。人类科技发明的成果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也大大改变了战争的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了冷兵器和火药枪的阶段,开启了现代立体战争的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术的主体是堑壕战,围绕着堑壕战,德国又发明了闪电战和渗透战术,应该说这几种战术主宰了一战的主战场。而围绕着这些战术的成功实施,出现了武器配备的改良和更新。
堑壕战是非常注重防御的战术体系。堑壕战的主体组成要素是壕沟、雷区、机枪、火炮和铁丝网,一般由几道防线组成。其中最前沿的防线是壕沟,一般是8—10英尺深,5—8英尺宽。壕沟之后便是带刺的铁丝网,一般10英尺高和12—14英尺厚,之后便是雷区,一般有数百米宽。在这些障碍物之后,才有士兵的部署,士兵一般躲在堑壕里,装备有机枪和步枪,对试图接近或者突破障碍物的敌方士兵进行扫射。为了支援这些防御的士兵,在堑壕之后5—6公里的地方还建有炮火支援阵地,配备有重炮和轻炮等各种武器。这一切的防御配置构成第一条防御地带,一般还要设立大致相同配置的第二和第三防御地带。在主要的战略要地和敌我双方对峙的地区,这样的防御地带往往有数条,绵延达数十公里。在当时武器装备的条件下,突破这样的堑壕防御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在重重的障碍之下,无论是步兵和骑兵都难以发挥作用。最初对付堑壕防御体系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炮击。攻击一方往往首先集中炮火对敌方的第一道防御体系进行轰炸,一方面毁坏铁丝网,一方面压制或者摧毁防御一方的机枪阵地,给步兵和骑兵突破防御阵地打开通道。但是,即使进攻一方侥幸摧毁和占领了第一道防御地带,也往往难以突破后续的防御线。因为,当时的大炮的射程无法达到第二防区,炮兵必须推进到前沿阵地,才能继续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双方围绕第一防区的炮击和扫射,第一防区的地面已经基本上无法通行,因此,突入第一防区的士兵往往会失去炮火的支援,完全暴露在防御方的火力之下,从而导致辛苦占领的阵地得而复失,造成大量的伤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德国军队,还是英法联军都不是单纯的守方和进攻方,而是交替扮演着防御者和进攻者的角色。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国军队面对的是法国坚固的堑壕防御体系,而在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作为进攻的一方,面对的同样是德国的堑壕防御体系。结果在这两场战役中,双方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正是面对堑壕战这样的特点,德国从一开始便试图从战术上进行突破。在战争初期德国便提出了原始的闪电战战术。闪电战战术的制定者是德国的将军冯·施里芬,闪电战就是德语闪电和战争两个词的合成词。尽管一般所谓的闪电战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依托机械化武器装备而实行的战争样式,但是闪电战的基本思想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奠定的,也就是要像闪电一样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和突然袭击,令敌人措手不及,从而一举确立战争的优势。此时闪电战所依托的核心思想是避免正面攻击敌方的主力部队和坚固的堑壕防御体系,而以运动的方式从最薄弱的侧翼进行迂回包围,然后直插敌人的心脏地带。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国就是采用这种战术。它没有选择与欲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士兵正面对抗,而是借道比利时,迂回直插法国的首都巴黎。尽管在迂回包抄的过程中,德国仍然受到法国的强有力阻击,并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但是德国还是突破法国防线兵临巴黎城下,如果不是德军指挥官判断失误,弄错了进攻的方向,也许巴黎在德国的第一次进攻中就会陷落。但结局是德国错失良机,双方还是进入了阵地战。除了这种迂回攻击的闪电战战术之外,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堑壕防御体系,德国的下级军官根据战争的实践,提出了“突击群战术”或者称“渗透战术”。这种战术的宗旨是面对坚固的堑壕防御体系,避免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冲击,而是在密集炮火的覆盖下,利用弹幕徐进的方式,派出数支小股“突击部队”,绕开敌人的火力点,利用敌军防御的间隙和空当,渗透到敌人的防御体系当中,对地方的通讯设施和主要目标进行打击,同时将敌方整体的防御体系进行分割,从而为大部队的正面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在实施这种战术的过程中,涌现出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 1857—1934年)这样著名的德国将领。无论是在1917年针对俄国的里加战役中还是在1918年德国发动的春季攻势战役中,他都充分利用渗透战术立下了赫赫战功。保证这种渗透战术成功的,是渗透部队精良的装备。当时渗透部队的典型装备已经有手榴弹、手枪、短刀、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轻型迫击炮和火焰喷射器。轻型迫击炮可以使突击部队近距离对付敌人的火力点,而火焰喷射器可以大大增加小股部队的杀伤面。
面对这样的堑壕攻防,战术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新型武器的发明和运用,在这方面英法军队更加突出。我们所熟知的飞机、坦克等武器尽管还没有成为战场上的主力,但是都已经亮相主要战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飞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1903年发明的,实现了人类飞上天的梦想。但这项人类的伟大发明很快就被用于战争,在一战的战场上空军初露锋芒,并在未来成为操纵战场的利器。其中,1909年,美国陆军装备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主要使用它参与战场侦察和训练飞行员。正是飞行员认识到飞机作为攻击武器的重要性,因为飞行员在飞行时,为了自身安全,将步枪、手枪和机枪等带到飞机上,以便在遭遇敌机时进行射击。法国的飞行员最先在飞机上安装了火力很强的霍奇斯基机枪,主要是固定在座舱前的机身上,沿着机身方向射击。后来德国人进行改进,制造了一种机枪射速协调装置,螺旋桨和机枪相互配合,避免子弹击中螺旋桨,飞机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攻击武器。1916年,法国人又首先在飞机上安装了航炮,取代了飞机上的机枪,飞机的战斗力大大增强。1916年,法国首先在飞机上安装了37毫米的航炮,取代了早期那些随意加装在飞机上的各种机枪。这些航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对地实施扫射和空中格斗的主要武器。1918年8月,英国在索姆河反攻中,首次大规模使用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强击机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但这些飞机的速度较慢,有的1小时只能飞几十公里,最快的也只有200公里左右。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于空战的歼击机、用于突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用于支援部队作战的强击机以及用于侦察的飞机都出现了,甚至反潜飞机也已经具备了雏形。飞机的出现,使战争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坦克也是在对付堑壕战的过程中诞生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攻破堑壕防线的需要,英国和法国等开始研制新型的武器,该武器不但具有强大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而且具有强大的机动能力。坦克的制造得到时任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推动。坦克在英国一经问世,便于1916年9月投入了索姆河战役,在攻城略地方面初露锋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潜艇也开始初具规模,并在海战中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当时交战各主要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潜艇群,英国的潜艇数量最多,但是德国的潜艇性能最为优秀。1914年9月23日,德国海军的U9号潜艇在短短的1个小时内,就将英国皇家海军排水量为1.2万吨的三艘巡洋舰击沉海底,令举世震惊。1917年2月德国开始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给协约国造成很大损失。潜艇技术的发展,也给反潜技术提供了空间。德国和英国在一战时期开始使用飞行器进行反潜。德国曾用飞艇攻击英国的潜艇,英国则在1915年制造了第一艘专用反潜的飞艇。1916年8月,奥地利开始用飞机攻击英军的潜艇,9月开始攻击法国的潜艇,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坦克、大炮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之外,一些特殊的但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的武器也被广泛使用。首先,交战双方都曾经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侦察对方的通讯信息、干扰对方的通讯联络。而且,德国统帅部在1915年4月22日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使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
综上所述,现代战争最主要的武器如飞机、坦克、大炮、潜艇等等都已经开始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毒气战和信息战也已经初露端倪,预示了今后战争的立体化、机械化和信息化。这些新式武器的发明是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后果,同时军事和武器变革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