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明史讲稿
35771000000018

第18章 第十八讲 大战与冷战下的文明

“二战”中的欧洲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1939年9月1日。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进攻波兰的“第一号作战命令”,也称“白色方案”,第二天,德国未经宣战便入侵了波兰。英国和法国在9月3日对德国宣战,英联邦国家,除了爱尔兰之外,均相继对德宣战。德国对波兰的战争并没有持续多久,德国依靠闪电战,以及现代化的机械部队和空中力量,很快就突破了波兰的防御体系,当苏联于9月17日进入东部波兰时,德国征服波兰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9月17日至30日,德军攻占了华沙。同时,苏联从背后袭击了波兰的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波兰政府逃往罗马尼亚,波兰灭亡。

尽管英国和法国很快对德宣战,但是并没有立即投入地面战争,而是躲在马其诺防线后面度过了一个冬天,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静坐战争”。在这期间,英法的海军与德国的潜艇在海上进行了争夺。而苏联则趁机在东欧抢夺地盘,试图建立一条“东方战线”,扩大苏联与德国的缓冲地带。其中包括:于10月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入苏联;9到10月间,通过条约,获得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地驻军和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迫使芬兰割让了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次年6月,又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克维纳地区。

第八编文明经受了考验第十八讲大战与冷战下的文明英法军队的静坐战争于1940年4月9日结束。这一天,德国突然入侵丹麦和挪威。丹麦没有进行抵抗,很快沦陷。挪威尽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英法军队也进行了救援,但是并没有阻止住德国侵略的脚步,挪威也很快在6月9日被德国征服。德军在顺利进军挪威的同时,于5月10日实施了“黄色方案”,全面进攻西欧。该天,德国军队集中攻占卢森堡并入侵了荷兰和比利时。5月13日,德军从侧翼包围了马其诺防线。德国的装甲纵队一直开进到英吉利海峡并切断了与法兰德斯的联系,将40万英法联军合围。由于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的犹豫,给英法联军提供了绝处逢生的机会。5月26日,被围困的英法联军进行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至6月4日,英国的各类船只将33.8万人的英法联军军队撤退到英国,但殿后的4万法军被俘,英法联军的所有重装备均被德国缴获。

尽管因为英法联军的节节败退,在5月19日甘末林将军已经被撤换,由魏刚将军担任联军最高司令,但还是未能阻止联军的失败。从6月5日开始,德军开始全面进攻法国,6月10日意大利也对法国宣战。巴黎在13日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4日首都巴黎被德国占领。德国15日从正面攻击马其诺防线,法军50万主力被击溃。22日,法国与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在法国建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傀儡政府,时任法国国防部副部长的戴高乐将军在英国支持下,组织了“自由法国”的抵抗运动。

法国战败后,英国成为盟军剩下的唯一的力量。德国试图说服英国投降,但遭到新上任的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两任英国首相)的拒绝。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签署了《第十六号作战命令》,即“海狮作战计划”,试图利用空军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的轰炸,迫使英国投降。但是英国并没有屈服,在顶住了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后,英国的空军开始与德国在空中进行较量,重创德国空军,并在9月以后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最后德国攻占英国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与此同时,战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意大利的军队在北非对英国发动了进攻;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入侵了希腊;德国的潜艇在大西洋进行了潜艇战;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1940年加入了轴心国,但是南斯拉夫顶住了德国的压力。1941年4月6日,德丘吉尔

国发动了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进攻,迅速取得胜利。5月,克里特岛陷落。

接着,德国开始实施“第二十一号作战命令”,即“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进攻之前,德国进行一系列的准备。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加强自己的联盟,同时在英吉利海峡练兵,作出渡海进攻英国的假象。1941年6月22日,德军未经宣战开始大举进攻苏联,德国的同盟国相继对苏宣战。德国依靠机械化部队和闪电战术,在苏联土地上全面推进,到12月,德国的机械化师已经击溃了苏联军队的主力并占领了苏联在欧洲的大部分土地。然而,苏联严寒的冬天阻止了德国进攻的脚步。德军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目标直指莫斯科,指望通过占领苏联的首都而使其丧失斗志。然而,尽管莫斯科形势危急,德国对莫斯科的进攻最终为苏联的反攻所挫败。

尽管大战爆发后美国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它也开始逐步走进战争。1939年11月国会通过了《新中立法》,有条件地取消了武器禁运条例,规定在“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的原则下,美国可以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为了避免英国在德国的进攻面前崩溃,罗斯福总统敦促美国国会在1941年投票通过了《租借法案》,授权总统有权向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以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租借法案》废除了“现购自运”的原则,规定可以用美国船只运输武器、货物。法案还规定,在战争结束后,受援国应归还“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国会当即拨款70亿美元用于《租借法案》,援助反法西斯国家。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公海上见面,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声明宣布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两国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的保证。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两国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这一宪章得到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支持。

为了建立基地保护自己的船只免遭德国潜艇的攻击,美国在1941年4月占领了格陵兰,后来又占领了冰岛。美国与德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而日本对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侵略,也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弹。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将美国真正拖入了大战之中。随着美国的参战,两大阵营的对立已经彻底明朗。1941年12月11日,德意日三国签订了《联合作战协定》,加强相互的军事联盟,而1942年1月1日以英美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出与法西斯作战到底的决心。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蒙哥马利将军于1942年10月在北非的阿拉曼发动了对隆美尔的攻势。接着美国的军队于11月8日侵入了阿尔及利亚,实施了“火炬作战计划”。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和达尔朗海军上将投降后转到盟军的法国正规部队,都加入了盟军。经过在突尼斯的激战,1943年5月12日,北非的轴心国部队被彻底清除。

同时,在苏联,斯大林格勒经受住了德国的进攻后开始反攻,迫使德国的第六军投降,此后,苏联的军队开始了连续反攻,并迅速收复失地。在地中海,盟军乘非洲胜利之势,于1943年7—8月占领了西西里,并开始进攻意大利,意大利在9月8日宣布投降。在大西洋,德国潜艇的威胁在1944年夏天也被消除。在德国占领的欧洲地区,地下抵抗力量也在盟军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反抗。

在战争过程中,盟国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加强了团结,并确定了一致的作战目标。1943年1德黑兰会议上的三巨头月14日至23日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对未来的作战计划、未来的法国政治问题和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1943年10月1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在反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会议签署了议定书,确定了美国和英国向苏联提供武器、工业设备和粮食,苏联向美英提供军事生产所需的某些商品和原料。1943年8月14日至2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及两国高级军政人员,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召开会议,确定了在西欧横渡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召开会议,探讨了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会后发表了《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会议,就加速击溃德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及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些会议的召开,盟国在军事上紧密合作,确立了联合作战的思路。

到1944年初,空军的制空权已经转移到盟军手里,盟军的空军对德国的许多城市以及德国占领城市的交通和工业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空中打击为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在北部法国诺曼底的登陆铺平了道路。在诺曼底经过激战后,盟军的装甲师进军莱茵河,到1944年10月消灭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大部分德国军队。德国冯·隆施泰特将军指挥在比利时的反攻也以失败告终。

在东部战场,苏联的军队在1944年横扫了波罗的海国家、东部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迫使罗马尼亚、芬兰和保加利亚分别于8月和9月投降。德国的军队在巴尔干半岛撤退后,在匈牙利进行退守,坚持到1945年。但是德国本土受到紧逼。俄国在1945年1月进入了东普鲁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占领了奥德河以东的德国。在德国即将战败的关键时刻,苏美英三国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三方就战后处置德国、德国赔款以及解除战后德国武装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3月7日,西部的盟军在布雷德利和蒙哥马利的指挥下,突破了坚固的齐格菲防线,占领了西部德国。4月25日,西方的军队和苏联军队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接着,朱可夫和科涅夫率领的军队攻占了柏林,希特勒在柏林的废墟中自杀,标志着德国的彻底崩溃。德国于5月7日在兰斯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次日柏林批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场以盟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亚洲和太平洋战场

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其持续的时间是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4日。参战的主要同盟国是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苏联也在1939年与日本发生了短暂的边境冲突,并在1945年加入盟军部队出兵伪满洲国。印度等英联邦的一些国家也加入了这场战争。轴心国则以日本为主,另外还有伪满洲国、汪伪政权、泰国。日本从朝鲜、中国台湾等殖民地区招募了大量士兵,德国和意大利则与日本缔结了正式的同盟。

这一地区的战争首先从中日战争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的关东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挑起了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日军从华北和上海两个方向向中国腹地发起猛烈攻击,并宣称能“三月亡华”。中国政府组织力量进行顽强的抵抗。在淞沪会战苦战3个月后,1937年12月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失守。为了报复中国政府的强力抵抗,和企图通过野蛮手段恫吓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日军在南京以及周边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其中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多万人被日军杀害。中国国民政府在撤离南京后,先迁到武汉,然后又退守重庆。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继续组织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广州组织过大规模战役。至1938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的大片领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广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继陷落。

由于日本的侵华行为,美国、英国以及流亡的荷兰政府停止向日本供应原油与钢铁。日本将此看作是一种挑衅,最终日本发动了侵略东南亚的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队攻击了香港,攻击了上海的租借区,进攻了菲律宾。同时利用法国维希政府在法属印度尼西亚的基地入侵了泰国,然后发动了对马来亚的战争。同日,日本利用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战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当地时间是12月7日),造成美军2400人阵亡,三艘战舰和两艘驱逐舰沉没。日本指望通过这次突然袭击,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的统治。但是美国拒绝谈判,日本没有达到目的,从此把美国直接拖入了大战。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德国于12月11日对美国宣战。

英联邦和荷兰的军队,已经在与纳粹德国的战争中耗尽了人力和物力,只能象征性地抵抗强大的日本。同盟国在战争的最初半年里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英国的两艘战舰于1941年12月10日在马来亚附近被日本击沉。泰国政府投降于12月21日加入了日本的轴心国组织,它的军事基地成为日本进攻新加坡和马来亚的跳板。香港也在12月25日陷落,美国在关岛和威克岛的基地也几乎同时失去。1942年1月,日本占领了缅甸、荷属东印度、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并夺取了马尼拉、吉隆坡等地。英联邦的军队试图在新加坡阻止日本,但是在2月15日向日本投降。这场战役被俘8万人,加上马来亚战争中被俘的5万人,共十几万人成为日本的战俘。日本继续进攻,巴厘岛和帝汶岛也在二月陷落。英军统率魏非尔辞职。

2月底和3月初在爪哇海的战斗中,日本的海军重创了海军上将卡莱尔·杜曼率领的美英荷澳等国海军。爪哇的盟军指挥官投降,盟军伤亡惨重。在日军强大的压力下,英军从仰光撤退到印缅边境,这造成西方盟国支援中华民国政府的滇缅公路被切断。菲律宾和美国的军队在菲律宾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一直坚持到1942年5月8日,8万人向日军投降。这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年)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的盟军最高司令,重新在澳大利亚建立了指挥部。海军上将尼米兹所率领的美国海军,则负责太平洋其他地区的指挥。与此同时,日本的空军消灭了盟军在东南亚的空军力量,着手进攻北部澳大利亚。2月19日开始攻击达尔文市,造成243人死亡。日本的空军也将英国的舰队赶出锡兰。

1942年4月1日,在华盛顿组成了太平洋战争委员会,其成员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首席顾问哈里·霍普金斯,以及英国、中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后来又添加了印度和菲律宾的代表。盟军的抵抗最初是象征性的,但渐渐变得强硬起来。1942年4月,美国的杜立德将军指挥了对日本的轰炸,尽管这次轰炸是象征性的,但是提高了人们的士气。在帝汶岛,澳大利亚、荷兰和当地的部队通过长达一年的游击战争,不断袭击日本的军队。

盟军在太平洋战争的转折是中途岛之战。这场战场发生于1942年6月3日至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日本之间异常重要的海上战争。日本的海军在山本五十六指挥下,试图通过打败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占领中途岛。美国的情报部门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调集了115架以陆地为基地的飞机和三艘航空母舰,准备对日本的舰队实施攻击。6月3日美国的空军即开始攻击日本的航空母舰。日本的空军力量无法和美国相比,在遭受了重创以后,放弃了登陆中途岛的计划。日本海军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2500人阵亡。此后日本再也没有能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了美国手里。因而这场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942年8月美日之间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标志着盟军开始在太平洋转入反攻。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陆地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是群岛中较大的一个岛。1942年6月,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遭受美军重创,被迫停止全面攻势。但它极力想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乃于6月底派部队在瓜岛修建机场,想以空军威胁美澳交通线,进而扩大在南太平洋地域的侵略。美军决定回击日本的扩张,于1942年8月7日,派2万军队在瓜岛登陆。日军抵抗失利,逃入岛的西北部丛林中,机场等重要军事设施落入美军手中。日军不断派兵增援,多次组织反攻,并在附近海域同美舰队作战30余次。日方损失惨重,有24艘大型战舰、600多架飞机被击毁,2.4万士兵被歼灭。盟军兵力损失仅为5800人。1943年2月1日至7日,日军被迫撤离瓜岛,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幻想破灭。从此,日军陷于守势,步步被动,直至战败投降。

从1943年9月开始了缅甸战役。1943年8月,盟国决定成立东南亚战区,英国的蒙巴顿为统帅,史迪威为副统帅,共同负责指挥缅甸攻势。中美英三方还成立了“中印缅战区”,史迪威为战区司令。中国驻印远征军(后更名为中国驻印军)先期集中于印度兰姆伽整训,由英国提供住房、粮食、军饷,美国提供装备并进行训练。在兰姆伽受训的中国军队装备了美式装备,后勤供应极其出色,因而士气高昂,斗志旺盛,后来成为反攻缅甸的主力部队。随着中印公路修筑的进展,中国驻印军发起了缅北反攻。到1945年1月底,滇西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及盟军在芒友会师,盟军一路势如破竹,3月初攻占缅北重镇腊戍,5月1日收复仰光,缅甸随后光复。

在太平洋上,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之后,美军开始逐步占领一些太平洋上的岛屿和战略要地。1944年初,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后,决定绕过坚固设防的加罗林群岛,直取马利亚纳,建立攻击日本本土的前沿基地,打开通往菲律宾的道路。美日海军于1944年6月在马利亚纳群岛以西、菲律宾海以东海域进行海战,亦称菲律宾海海战。日本海军根据其“寻机决战”的指导思想,企图以马利亚纳群岛、雅浦岛、硫黄岛的陆基航空兵削弱美海军力量,随后出动舰载机摧毁美国舰队。战役中,日军航空母舰3艘、油舰2艘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以及战列舰、巡洋舰、油船各1艘被击伤,损失飞机395架;美军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艘受轻伤,损失舰载机126架。此役,日军阻滞美军战略进攻的企图被粉碎,其航空母舰编队受到致命打击,从而丧失了马利亚纳海域的制海、制空权。这次海战后,美军迅速占领了该群岛的主要岛屿塞班岛和关岛,到8月中旬控制了整个马利亚纳群岛,将日本本土纳入B29轰炸机的攻击范围之内,从11月起,美国以塞班岛为基地,开始了对日本本土的袭击。

1944年夏秋,为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麦克阿瑟率部夺取菲律宾。10月20日,美军重兵开进莱特岛,对守岛日军发起攻击。23—26日,双方海军在莱特湾附近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为美军占领菲律宾奠定了基础。1945年1月3日,麦克阿瑟将军指挥军队分三路进攻菲律宾,一支在吕宋岛西岸登陆,一支攻打北吕宋,还有一支进攻马尼拉。双方军队经过激烈的厮杀,至3月3日,美军才完全占领马尼拉,4月下旬占领了日军的司令部所在地碧瑶山,至此美军已攻占全部菲律宾。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至1945年,日本在各个战场都开始显露败势。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从1944年开始对日本本土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1945年3月10日开始,东京也遭到轰炸。轰炸造成日本大量人口死亡。同时,美军开始夺取通向日本本土的岛屿,1945年4月开始攻占琉球群岛,尽管日本利用神风敢死队进行自杀式攻击,造成美军的重大牺牲,但是美军还是于6月攻占了冲绳岛。在中国大陆,日本为了建立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线,以代替被美军切断的海上交通线,1944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中国大陆的许多城市沦陷。但是从1945年开始,日本军队开始丧失其优势的地位。

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四面楚歌。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战场,从1945年8月中国抗日武装开始进行大规模反攻;8月9—10日,苏联开始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承诺,从中国的东北出兵进攻日本的关东军,并很快将其击溃;美国为了避免在攻击日本本土时大规模人员伤亡,以及为了独占日本和显示原子弹的威力,在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死亡。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日本向中国投降的仪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束。日本签署投降书战后世界体制

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二战后也面临着针对战败国的处置和确立世界新体制的问题。新体制是通过战胜国分区占领战败国、军事审判清算法西斯的罪行以及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来实现的。

首先,针对失败的轴心国成员国,盟军基本上采取了分区占领或者由一国单独占领的政策。1945年5月,盟军占领了整个奥地利,7月9日,依据英法美苏签订的《关于管制奥地利的协定》,分区占领了奥地利,奥地利被划分为英占区、法占区、苏占区和美占区。同时对苏占区之内的维也纳市,也实施了由四国分区占领的政策,内城则由四国轮流共同占领。为了协调四个占领国的关系,成立盟国委员会。同年11月奥地利国民议会举行了战后的首次选举,组成了人民党、社会党和共产党三党联合政府,卡尔·伦纳当选为总统。盟国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肃清法西斯的势力,保证奥地利脱离德国和逐步恢复奥地利的独立。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与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10月25日,四国撤走了在奥地利的全部驻军,结束了战后以来的占领状态。次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永久中立”的宪法条文。1955年10月26日被定为奥地利新的国庆日。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英法美苏四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分区占领了德国。其中苏联占领东部,英国占领包括鲁尔在内的西北部,美国占领包括萨尔区在内的西南部,而柏林则由四国共管。同时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邀请法国为第四占领国,从英美占领区中各划出一部分作为法占区。为了协调占领国之间的关系,成立盟国管制委员会。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和均衡,很快不同占领区开始走向独立和分化。其中英美占领区在1947年1月1日正式合并,成为双占区,双占区和苏占区各自成立自己的政治机构,实行独立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导致德国走向了分裂。

同欧洲的奥地利和德国一样,亚洲的朝鲜和越南也被分区占领。由于美国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对日战争突然结束,因此占领日本的殖民地朝鲜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迪安·腊斯克提出以北纬38度作为受降分界线,得到了苏联的许可,形成了著名的“三八线”。苏联进入了三八线北部接受日本投降,而美国则在南部接受了日本投降,分区占领了朝鲜。三八线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朝鲜的分裂,1948年南部成立了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而北部则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的问题相对更加复杂。印度支那原为法属殖民地,但二战中被日本占领。在波茨坦会议上,确定以北纬17度为分界线,南部和北部分属英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和中国战区司令部。日本投降后,中国国民党军队在越南北部受降,英国则进入南部。但英军把大批的法军运抵南部,并把民政权力交给法国,法国不承认越南的临时政府,而中国的军队也在1947年3月全部撤出印度支那。在越南土地上,形成了法国军队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军队的对抗。最终,法国扶植流亡在巴黎的保大建立了越南共和国,得到了英美的支持,而中国、苏联则支持和承认北越的胡志明政权,形成了越南南北的对立。

在分区占领战败国的基本格局下,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尽管最初苏联提出在未来对北海道进行军事管制,但是遭到了美国的拒绝。1945年8月28日美国的先遣部队已经到达日本神奈川的厚木机场,30日麦克阿瑟飞抵日本,之后美国47万人进驻日本,对日本进行了单独的占领和军事管制。9月7日,成立了“盟军最高统帅总司令部”,以美方为主体,全面控制了日本的内政。1945年10月,美军指挥部对日本各战略要点实行了全面控制。整个国土被分成两个占领区。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日本,麦克阿瑟接受了日本政府的请求,取消了军事管制,并通过日本天皇政府进行对日间接统治。尽管在12月成立了由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作为在盟军最高统帅之上的决策机构,以及由4名代表组成的“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但实际上一切事务都由“盟军最高统帅总司令部”和麦克阿瑟来定。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初期,实行了一系列以限制日本为主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措施。但随着日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堡垒。

英美等强国将所占领的地区和国家逐步被改造成亲西方的势力,而受苏联影响的东欧国家在战后则纷纷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在二战期间存在着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临时政府,南斯拉夫解放军成为反抗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二战结束后,废除了君主制,通过选举共产党获得胜利,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存在着霍查领导的临时民主政府,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全部国土,并于1947年1月11日建立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作为二战期间法西斯的盟国,在苏联的军事压力和影响下,也逐步走向了人民民主政体。罗马尼亚的国王米哈伊于1947年12月30日退位,成立了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则在1949年8月15日宣布成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在1947年9月15日宣布成立了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波兰被德国灭亡后,资产阶级流亡政府设在伦敦,苏联红军攻入波兰后,组建了以卢布林为首的临时政府。后经协调,以卢布林政府为主,加上伦敦流亡政府的成员,组成统一政府,但在后来的大选中人民民主联盟获胜,1947年宣布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工人党领袖贝鲁特担任总统。1945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以捷共为核心的民族阵线获得大选,共产党人掌握了政权,建成了人民民主国家。

在确立战后新体制的道路上,另外一个值得书写的事件就是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判。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 1945—1946年)是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的审判。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于1945年10月18日在柏林举行。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移至德国纽伦堡城举行。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审判主要围绕发动侵略战争罪、使用奴隶劳工、掠夺所占领的国家、虐待和屠杀平民(尤其是犹太人)和战争俘虏罪进行起诉。审判之前,阿道夫·希特勒、海因里·希姆莱、约瑟夫·戈培尔已经自杀,但是赫尔曼·戈林、J·里宾特洛甫、W·凯特尔、A·约德尔、E·卡尔滕布龙纳、J·施特赖谢尔、H·沙赫特、马丁·博尔曼(缺席)和其他16位罪犯都各自接受了审判。24名罪犯中21名被判有罪;其中12人被判处绞刑,其余的被判处监禁。戈林在被执行死刑前畏罪自杀,博尔曼则一直畏罪潜逃,其余的人于1946年10月16日被执行绞刑。下级军官也受到审判,其中包括达蒙战俘集中营的官员和看守以及谋杀美国飞行员的平民。最终,24名被告被判处死刑,128人被投入监狱,35名被无罪释放。纽伦堡审判同样的审判也在东京举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1月19日受麦克阿瑟之命组成,麦克阿瑟任命了11位法官,分别来自不同的同盟国,经过起诉、辩护和宣布判决,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其间共动用了230名译员、419名证人、4336件展示品。法庭对犯罪的指控主要集中在三个范畴,即反和平罪、反人类罪和传统的战争犯罪。法庭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被告违反了100多项国际条约,在过去的20年里犯下了无数的战争罪行。尤其是,当日本于1937年进攻中国南京后,日本士兵强奸了至少2000名中国妇女,屠杀了大量平民,在大屠杀中大量的中国平民被抓获、移送到日本的劳动营,在枪口的威逼下从事劳动。另外的证据表明,日本军队在1942年曾经残忍地让5万名美国战俘进行了跨越巴丹半岛的长途行军,许多战俘营养不良、脱水和营养失调,其间有些人受到折磨,并被枪杀和活埋。还有证据表明,日本使用美国、苏联、菲律宾和中国战俘的身体进行野蛮的科学实验。经过审理,26名被告被确定犯有战争罪,其中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1人被判处20年监禁,1人被判处7年监禁。在审判期间,两名被告死亡,1人因精神原因不能够再接受审判。法庭起诉的高级官员包括:1941年进攻珍珠港时担任首相的东条英机,他被判定犯有发动侵略战争罪,判处死刑;广田弘毅是日本1937年入侵中国时的首相,他因反人类罪而被判处死刑;日本的天皇裕仁则因为日本在1945年投降而被免予起诉。

确定战后秩序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早在1939年,在美国国务院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了创建新世界组织的具体计划。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1年提出的,用来指联合对抗轴心国的国家。这一名称在1942年1月1日正式使用,那一天,26个国家宣布加入联合国宣言,发誓继续联合作战,决不单独媾和。1943年10月30日,中英美苏四国在《莫斯科宣言》中,首次正式提出有必要用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取代过去的国际联盟。1944年8月到10月,在华盛顿风景优美的敦巴顿橡树园,盟国谈判人员开始起草《联合国宪章》。美国基本驾驭了议事日程。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两个重要机构组成的组织:一个是作为辩论论坛的大型大会机构;另一个是规模较小的安全理事会,由它启动联合国的“执行权力”。就结构而言,联合国与老国联有着一个重要区别,即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四大盟国——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对提交到安理会的议案享有绝对否决权。而在国联,任何成员国都可以对执行行动予以否决。联合国将权力还给了大国。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还确定了其他一些重要问题。除法西斯政权以及阿根廷等支持这类政权的国家外,联合国将接纳全世界所有国家。组建一支联合国空军及警察力量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联合国依赖成员国武装力量的方案占上风。国际法庭将得到恢复。罗斯福本不希望联合国与国联的殖民地委任统治制有任何牵连,但后来同意建立一个联合国托管理事会(U。N。Trusteeship Council),而且这个理事会成为了联合国的一个主要机构,担负起与国联大部分委任相关的职责。另一个重大让步与法国有关。罗斯福虽然极不信任法国解放领导人戴高乐,而且在1940年向德国屈服的法国在二战期间并非主要盟国,但在苏联和英国的压力下,罗斯福最终同意让法国拥有安理会席位。

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于1945年4月到6月聚集在旧金山完成宪章的起草工作。这次起草的代表同25年前在巴黎集会起草国联盟约的代表有着重要区别。在1919年,很多代表确实相信能够实现天下太平,而旧金山会议则更加清醒。在联合国管理下的是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不仅仅是道义舆论,这被视为未来和平的关键。与会代表甚至组建了一个联合国军事参谋团。军参团直到今天仍在定期举行会议,但毫无声息,也不具任何责任。《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了通过地区军事联盟进行自卫的权利,这一条款成为日后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1949年)和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 1955年)的法律基础。宪章的修改于1945年10月24日完成,这一天被认为联合国成立的日子,现在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联合国第一次全体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把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1946年联合国大会接受了洛克菲勒580万美元的捐赠,买下了纽约东河旁的一块土地。1952年联合国的主体建筑、秘书处和联合国大会以及会议大楼都纷纷竣工。

“铁幕”与“遏制”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美苏冷战的序幕是由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Fulton Speech)正式拉开的。1946年3月5日,已经卸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应密苏里州富尔敦的维斯敏斯特学院邀请,发表了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出了“铁幕”(Iron Curtain)一词,表明了西方和苏联的对立。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得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道铁幕背后,昔日的中东欧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等,这些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居民被置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受到莫斯科的严密控制……过去的力量平衡原则已经过时,我们不能在一个狭窄的回旋余地中活动,给对方尝试武力的机会。如果英联邦的人和美国联合起来,在空中、在海上、在全球,同时在科技和工业、在道德力量方面进行合作,就不会出现摇摇晃晃的势力平衡,不会助长对方的野心和冒险,相反会带来稳定的安全保障。丘吉尔的演说明确把世界划分成两极,并鼓动英美联合起来与苏联进行对抗。尽管丘吉尔的观点并不能完全代表政府的意见,然而在之后的行动上,英美正是本着丘吉尔演说的宗旨,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措施。

促使对苏联进行“遏制”的理论更加明晰化的是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 1904—2005年)。从1944年7月到1946年4月,乔治·凯南担任美国驻苏代办。在任期即将结束时,他从莫斯科向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尔纳发送了一份长达5000多字的电报,勾勒了美国处理对苏外交关系的新战略。他在电报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提出了作为美国冷战政策基础的一些概念。他指出:苏联认识到自己与资本主义会永远处于战争之中;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被视为敌人,而不是盟友;苏联将把可以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作盟友;苏联的侵略从根本上并不与人民的愿望和经济状况相关联,而是源自历史上俄国对外部的恐惧和偏执;苏联政府的结构妨碍人们对国内或国外的现实有客观或准确的了解。在电报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凯南精确地描绘了苏联将会采用的战术和战略,其中大部分在冷战期间得到应验。第五部分是整个长电报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它提出了苏乔治·凯南

联的弱点并提出了美国的战略。凯南认为,苏联对武力非常敏感;苏联弱于联合起来的西方世界;苏联难于承受内部的动荡。凯南主张做出合理的评价,加强公众教育;与世界其他地方建立巩固的关系;作出建设性的努力构建更加积极的世界;坚信西方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尽管乔治·凯南被称为“遏制之父”,但在这份电报中并没有出现“遏制”一词。

这份报告引起了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尔的注意,后者是杜鲁门内阁中主张对苏联实行强硬路线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莱斯特尔帮助凯南回到华盛顿,并促请他发表“X先生的论文”。凯南回国后担任了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的主任,他的遏制理论成为杜鲁门制定“杜鲁门主义”的基础。1947年2月,凯南以“X”为署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更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遏制理论。与长文电报不同,凯南并没有强调俄国传统上对不安全的意识,而是强调斯大林的政策是由两种因素组成的,一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强调用革命推翻外部的资产阶级势力,另一种因素是斯大林决定用“资本主义的包围圈”作为幌子,让自己对苏联的统治合法化,从而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凯南认为斯大林不会也不可能缓和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任何政策都必须是长期和耐心的,但同时要坚定警醒地对苏联的扩张倾向进行遏制。只要根据苏联政策的变动,在不同的地点和政治领域对苏联进行一系列机警的反制,就能够遏制苏联对西方世界自由制度的压力。美国必须单方面实施这种遏制,如果这种遏制并没有削弱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那么苏维埃的党组织就会经历一段非常紧张的时期,其结果苏联的势力不是解体就是逐渐变得成熟温和。

通过这篇文章,乔治·凯南完善了自己的遏制理论。尽管他的理论成为美国制定官方政策的指针后不久,他就开始批评他帮助建立起来的那些政策,尤其是艾奇逊在1949年被任命为国务卿之后,美国的冷战趋向更加趋向侵略性和军事化时,凯南哀叹自己的思想遭到了误解,但是他提出的遏制理论已经成为杜鲁门和马歇尔制定遏制苏联具体计划的依据。

冷战思维和遏制理论的具体化是通过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和马歇尔计划实现的。杜鲁门主义体现为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Truman, 1945—1953年任职总统)于1947年3月12日所阐发的外交政策,其主题是呼吁美国应当为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以免他们滑到苏联的阵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对苏的外交政策正式从缓和政策走向凯南所建议的遏制,也被历史学家视为冷战的开端。

杜鲁门主义出现的起因是,当时英国紧急通知华盛顿,由于英国国内经济困难,不能再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为避免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之手,美国应当担负起这个责任。为此,杜鲁门总统于1947年3月12日向国会发表咨文,指出: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辖;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自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援助。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援助。希腊的邻邦——土耳其,也值得我们关注。土耳其将来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和经济上健全的国家,这一前途,对于全世界爱好自由的各民族来说,其重要性显然不亚于希腊的前途;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希腊和土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的繁荣昌盛。

5月22日,杜鲁门签署了法案,向土耳其和希腊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确定了美国对苏的遏制政策,引起了连锁反应。在共产党比较活跃的意大利和法国也得到帮助,极力把共产党组织排除在政府之外。作为回应,苏联也作出努力,在东欧国家清除反对派团体。杜鲁门发表咨文后,关于如何对苏联进行遏制,以凯南为首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生了分歧,前者主张用谈判的方式,后者则主张依靠军事力量全面出击。最后通过妥协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NSC20号系列文件,提出既不全面出击,也不被动防御的对苏政策。这样,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变成了针对苏联的具体官方政策。

同年,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出台,根据凯南等的建议,开始全面援助欧洲,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所以该计划也被称作“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也是通过一个演说提出的。1947年6月5日,时任国务卿的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1959年)对哈佛大学的毕业班发表了演讲,他在演说中描述了欧洲经济的困境,强调欧洲必须向“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作斗争,“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马歇尔表示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美国政府要“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不过,“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美国将“能力所及,予以全力支持”。

马歇尔计划提出后,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立即联系法国外交部长乔治·皮杜尔,开始对此做出反应。两者同意有必要邀请苏联参加。马歇尔的演讲中也清楚地向苏联做出邀请,认为如果排除苏联将会是对苏联明显的不信任。然而国务院的官员们知道斯大林基本上不会参加,而且向苏联运送大量援助的计划也不能得到国会的批准。斯大林最初对马歇尔计划表示谨慎的欢迎。他认为苏联在战后处于非常优势的位置,能够决定进行援助的条款。因此,他派外交部长莫罗托夫前往巴黎会见贝文和皮杜尔。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明白美国根本不希望苏联参与,于是向莫罗托夫提出了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加入该计划的国家都必须提供本国经济情报。苏联根本不可能同意,莫罗托夫离开巴黎,拒绝了马歇尔计划。

7月12日,欧洲的国家除了西班牙以及摩纳哥等小国外,均集合于巴黎召开大规模的会议,讨论马歇尔计划。尽管明知苏联会拒绝,还是向苏联发出了邀请。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原本打算参加,但遭到苏联的批评,最终宣布抵制。其他东欧国家则立即宣布拒绝参加。芬兰为了避免与苏联产生对抗,也拒绝参加。

与会16国对马歇尔计划进行了商谈,最终各国达成一致,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向美国要求200亿美元的援助。美国国会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同意在4年里援助欧洲124亿美元。杜鲁门总统于1948年4月3日签署了《对外援助法案》,由保罗·霍夫曼具体负责,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

计划原定期限5年(1948至1952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余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促使了西欧联合和经济的恢复,同时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得以抗衡苏联,阻止共产主义西进。此项计划也为北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奠定了基础。1949年,杜鲁门总统又提出了他的“第四点计划”,开始把眼光投向亚非拉地区,试图通过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将美国的势力扩张到全球。

标志着美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正式形成的是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也成为北约的成员国。与此相对抗,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55年在华沙签署《友好互助合作条约》,正式建立了华约组织。两个组织都具有军事性质,由此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冲突与发展

在美苏冷战的大格局下,世界文明围绕着冲突与发展两条线索展开。

就冲突而言,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虽然没有演变成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但是双方在势力交错的敏感地带还是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危机。首先出现的是柏林危机。随着二战后德国苏占区和西占区各自发行货币和筹建独立的政府,柏林很快陷入了危机,从1948年4月开始,苏联开始紧缩对柏林的封锁圈,继而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英美等也同时宣布对苏占区进行封锁,禁止煤炭和钢铁运往苏占区,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直到1949年5月这场危机结束,但是也造成德国正式分裂,9月西占区成立了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西德政府,10月建立了以威廉·皮克为总统的东德政府。但柏林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6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6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但是这场冲突的结果是在苏联与东德沿东、西柏林分界线及西柏林与东德其他交界处筑起了一道“柏林墙”。

在亚洲,朝鲜成为冷战格局下的另一个敏感地区。以三八线而被分割的南北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战争。随后美国的介入和所谓联合国军的参战,导致战争扩大化。战争初期,朝鲜军队取得节节胜利,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但是9月15日美军突然在仁川登陆,投入战斗。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为捍卫国家主权,中国组成志愿军,于10月进入朝鲜。双方的军队经过数次激烈的战役,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从1951年7月起,战争双方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的胜利,保障了朝鲜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从此以后,中美关系陷入到低谷。

在美洲则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美国通过各种情报得知苏联在古巴部署了SS4型中程弹道导弹,造成美国的恐慌。美国肯尼迪政府命令陆海空三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在加勒比海地区设置了隔离线,对古巴进行封锁,同时对一切运往古巴的进攻性武器装备实行禁运。同时,苏联也下令武装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双方剑拔弩张。美国对古巴的封锁令于10月24日生效,而苏联的几艘货船正在驶近美国的隔离线。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货船掉头返航。赫鲁晓夫答应从古巴撤出导弹,而美国也口头答应从土耳其撤走美国的导弹,化解了这次导弹危机。

在越南,美国从1961年直接介入了越南的内战,发动了越南战争。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越南战争正式爆发。1964年8月2日,一艘执行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美国随即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又称“北部湾事件”)。随即战争大大升级。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短短数月之后,美军在越人数已高达22万。约翰逊批准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北越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与美国进行了全面的战争。1969年尼克松上台,开始寻求结束越南战争之路。其间,谈判、轰炸和战斗交错进行,最终于1973年1月27日越美签署了《巴黎协定》,越战结束。1975年5月1日北越军队全面解放了南越,攻克了后者的首都西贡。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被改名胡志明市。

在冷战的大环境下,冲突也溢出了美苏集团对抗的格局,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地区冲突,其背后也往往有着美苏争霸的影子。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从1947年至1971年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

在中东地区,则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1917年英国的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宣布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导致许多犹太人涌入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二战后,犹太人建立国家的愿望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1948年经联合国投票表决,议定在英国于同年8月1日结束委任统治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时在巴勒斯坦建国。英国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拉开了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苏联为了在阿富汗培植亲苏联的势力,于1979年12月27日大举入侵阿富汗,并建立了傀儡政权。但苏联的侵略行为遭到了世界各国的反对,同时苏联也遭到阿富汗抵抗组织的强烈反抗,苏联在阿富汗陷入了泥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寻求政治解决阿富汗的途径。最终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苏联于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在阿富汗的军队。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试图控制柬埔寨,于1977年底入侵柬埔寨边界,1978年12月大举入侵柬埔寨,建立了以韩桑林为首的傀儡政权。但是越南的侵略遭到以乔森潘、宋双和西哈努克为代表的抵抗力量的反击,越南被迫于1989年宣布撤军,柬埔寨成立了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最高委员会,开始了艰难的联合政府建立历程。

以伊拉克为中心,则发生了一连串的战争,使中东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僵局,并给大国提供了插手的机会。首先伊拉克和伊朗因为边界冲突和宗教矛盾,1980年进入了全面战争,美苏各自暗中支持伊朗和伊拉克,阿拉伯国家也分化成两个阵营。最终双方在都付出惨重代价后,于1988年8月宣布停火。两伊战争停火不久,伊拉克就因与科威特的领土争端、石油问题以及债务问题,于1990年8月2日出兵科威特,仅一天的时间就将科威特占领,萨达姆宣布将其并入伊拉克。萨达姆的行径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也遭到了联合国的反对。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发动了以“沙漠风暴”为代号的空中打击行动,迅速瘫痪了伊拉克的军事力量。接着发动了以“沙漠军刀”为代号的地面进攻行动,全面攻入科威特和伊拉克。2月底,伊拉克被迫宣布撤军,接受联合国的决议。这场战争为日后美英联军再次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下,发展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线索。西方国家走上了从复兴到发展的道路,而苏联阵营里的国家则从追随苏联的体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西方世界,第二次大战后百废待兴,首先摆在各个国家面前的是国家复兴问题。美国通过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和《充分就业法》,着手解决战争结束后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以及扩大社会福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冷战思维下,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国会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限制了工会的权利,而杜鲁门签署的《忠诚调查法令》则展开了对共产党的搜捕,导致了麦卡锡主义的泛滥,直到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促使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才结束了人人自危的社会紧张关系。英国战后工党开始执政,艾德礼继丘吉尔担任首相。工党政府大力推行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恢复了英国经济,并使英国沿着福利国家的道路发展。法国二战后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恢复国内的政权,清算法西斯的势力,并通过国有化政策整合国内经济,使法国逐步走向正轨。1946年11月通过大选,组成了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首的第一届内阁。战后日本为美国占领,美国占领当局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方面对日本进行了改造。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美国加紧复兴日本,将其打造成美国在远东的基地,为日本的崛起铺平了道路。战后成立的联邦德国组成了以阿登纳为总理的政府,该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生产领域的民主化改革,并推行国家福利政策,促成了国家的稳定。战后意大利建立了共和国,并在美国的影响下,在政府中排挤了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力量。当政的加斯贝利政权同样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促进了意大利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在经历了复兴阶段之后,西方国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经济腾飞之路。

赫鲁晓夫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包括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中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在最初基本上都照搬苏联的模式,但是不久便纷纷寻求自我发展之路。苏联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逐步过渡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变和西方全面对抗的思维,提出了和西方资本主义和平竞赛的方针,批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及带来相应恶果,推行民主和法制。在此基础上他以农业为中心进行了刺激生产的经济政策,并适当将管理工业的权力下放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职,勃列日涅夫上台,勃列日涅夫强调了集体领导原则,也实行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他调整了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重新走上霸权主义的道路,庞大的军费开支拖累了苏联的经济。此后的安德洛波夫、契尔年科等均因年老继任,未来得及有所建树。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导致苏联发生了剧变。

战后,南斯拉夫建立了铁托领导的共产党,并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领导人对苏联的专横不满,导致与苏联的决裂。1948年苏联从南斯拉夫撤走所有专家,并在1949年与南斯拉夫断绝外交关系,此后南斯拉夫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实行了以工人自治和社会自治为原则的社会制度。波兰在经济建设方面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波兰党的领导人哥穆尔卡因主张走独立发展之路而被视为“铁托分子”。但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使波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哥穆尔卡被恢复权力后,开始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国内出现了稳定的局面。但是从60年代起,波兰国内经济陷入危机,尽管在1970年末上台的盖莱克政府为摆脱经济困难,提出了利用西方资金的高速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使波兰彻底走出经济困难的阴影,80年代工人罢工浪潮汹涌,反对派公开反对政府,导致波兰在1981年进入了军事管制状态。在匈牙利,苏联在政治和经济上施加着巨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匈牙利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要求撤走苏联驻军并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造成局面失控。1956年11月4日,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对示威游行进行镇压,组成了以卡达尔为首的新政府。卡达尔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在经济方面,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开始发挥市场的作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政治方面强调干部的严于律己和调查研究,彻底改变了匈牙利的社会面貌。捷克斯洛伐克针对实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在杜布切克上台后,大力推行改革,在对外政策上实行独立自主,在对内政治上强调民主,在经济上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些改革被称作“布拉格之春”。但是捷克的改革引起了苏联的不满,1968年8月20日,苏联突然出兵捷克,联合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占领了捷克全境。双方虽然经过谈判解决了危机,但是杜布切克最终还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被解除了职务,反对苏军占领的党员也遭到清洗。胡萨克上台后,进行了小心翼翼的改革,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则因为与苏联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通过苏联撤走专家、中苏论战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事件,与苏联彻底决裂,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一切实践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事实上已经四分五裂。

在美苏各自的阵营走向各自发展道路的同时,二战以后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国家也都纷纷走上了独立的进程,从此殖民体系彻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