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武术已经走出国门,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以粗陋的原始木石工具为武器进行狩猎、捕鱼、采集果实,并从中学会了徒手和使用石器、木棒等打击猛兽的方法。这些基于本能的原始技能,虽然是低级的,但它却是武术技术与格斗的萌芽。
在氏族公社时期,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成为掠夺财富和扩张土地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人们把战争中使用比较成功的搏击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反复模仿练习,并传给下一代。军事斗争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商周时期,由于作战的需要,人们将一些有效的搏击方法编成武舞作为当时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习舞干戈列为学校的教育内容。后来武舞逐渐开始分化,但它的动作组合却是形成武术套路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频繁,练兵习武活动在军队和民间得到了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一些诸侯国开始提倡“拳勇”“技击”,特别是“相搏”与“斗剑”发展较快,涌现出不少武艺高超的武术家,他们在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总结。
秦、两汉、三国时期,武术不仅应用于军事训练,而且逐步向竞技方向发展。当时盛行角羝、手搏、击剑等竞技项目。同时也出现了剑舞、刀舞等近似套路运动的舞练形式项目,攻防格斗技术和适应表演需要的套路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套路技术不仅有单练,也有多种形式的对练,而且还模仿和吸取了动物的动作特点,结合武术的攻防技法创编了“五禽戏”等拳种,使武术朝着表演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流派。
两晋南北朝时代,武术的发展有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的特点。
唐代开始实行武举制度,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的民间练武活动广泛开展,官方始建立了武学,由知兵法武艺的人任教。套路结构渐趋完整,形式多样,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和集体演练等。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的昌盛时期,各种流派林立,内容丰富,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代出了练功、军躌、对搏训练、形成了功法、格斗、套路三种运动形式。人们把练武的主要内容统称为“十八般武艺”。一批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武术家在较为系统总结前辈武术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健身强体功效。使武术除了具有保家卫国、防身自卫的军事目的之外,还兼有锻炼体魄、修身养性、观赏娱乐等各种社会功能。因此,武术健身的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初步形成为体育运动项目。
清代时期,拳、械继续繁衍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流派,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明清时代,又是武术家着书立说的鼎盛时期,武术理论不断丰富。此时,大量的武术着作问世,主要有《纪效新书》《太极拳谱》《拳经》《拳法备要》等。
辛亥革命之后,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和体育会等武术组织。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相继又成立了“中华武士会”和“致柔拳社”等,这对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23年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
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德国柏林,在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受到了热烈欢迎。武术进入了现代运动的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