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论语·子张》记载,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跟谁学习。大概是这位公孙朝先生的话里有嘲讽孔子并非名师高徒的意思,子贡也毫不客气地予以反诘:“文王、武王的大道并没有崩坏,还在人间。贤者理解它大的方面,不贤者了解它小的方面,文武之道,无处不在。夫子哪里不能学习?他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这一段文字,给了我们两个信息:一、当时一般人都不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二、孔子的学生(包括子贡)也承认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之所以这样,除了孔子青少年时代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的确没有拜过名师之外,还有可能是,孔门弟子有意不提孔子的老师有哪些人,为的是把孔子塑造成横空出世的“至圣先师”。
事实上,孔子承认,自我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他只是一个因为喜欢古代典章制度,所以努力去钻研、了解的人。小时候学习各种“鄙事”(大约指吹拉弹唱、驾车、射箭之类技艺),十五年立志学习古代礼仪典章知识,五十年以后研习《易》,无不表明,孔子是一个学习上不知满足的人,而且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可以肯定,他也是一个为了获取知识可以“不耻下问”的人。
孔子的学习,固然相当程度上是自学行为。但是,这不等于说,孔子一直没有向他人求教与学习过。孔子很可能只是没有正式、长期地拜某个人为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私淑前贤、短期求学、向他人学习某一项具体技艺之类的事情,孔子做过不少。换言之,孔子的学习道路上,可能不曾有过狭义的老师,但广义的老师肯定是有过的——事实上,还有过不少位。下边我就分类略作介绍:
乐曲老师。孔子最爱学习的是乐曲,包括器乐与声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齐国的时候,跟齐国的宫廷乐师谈乐曲,听到周朝的宫廷乐曲《韶》,喜欢得不得了,立即拜齐国的宫廷乐师为师。学习演奏《韶》的几个月时间里,因为全身心沉浸于美妙的乐曲之中,连他平日里最爱吃的肉的味道都闻不到了。可惜的是,这位教孔子演奏《韶》的老师没有留下姓名。不过,另外一位教孔子弹琴的老师,却留下了姓名,他就是鲁国的师襄子。师襄子在宫廷乐队中的专业是击磬,但是,他也很擅长抚琴。孔子就曾经跟他学了一段时间抚琴,直至把一曲《文王操》彻底掌握并深刻理解。《论语》记载,孔子跟人一块唱歌,假如觉得别人唱得好,就会让人重唱,自己学会之后,再跟人合唱。遗憾的是,这些教过孔子声乐的老师,都没有留下姓名。教过孔子乐曲的,还有一位周朝的大臣苌弘。《大戴礼记》有孔子到周“学乐于苌弘”的记载。
其他技艺的老师。有一次,达巷党人嘲讽孔子,说他博学无所成名,孔子说自己掌握了驾车技术。孔子还说过,自己年轻的时候,身份低贱,因此学会了不少雕虫小技。合理想象,孔子学习这些技艺,都应该是有老师的。
为人、思想方面的老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如下一段话:“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严事”,就是心怀敬意地对待,实际上也就是以他们为学习榜样,以他们为师。有的学习他们的为人品德,有的学习他们的思想观点。这其中,老子是曾经对孔子作过当面点拨的老师,临别之际,还语重心长地送了孔子如下几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接受了老子的一番教导之后回到鲁国,孔子身价提高了不少,投到门下的学生明显增加了。《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感慨自己年老体衰,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显然,周公是孔子思想方面最重要的老师。他的礼乐治国思想,就来自周公。
古人拜师有哪些规矩
在此说说梨园拜师学艺的规矩。旧时,拜师学艺有四种方式:即科班学艺、做手把徒弟、请家中传艺和票友学艺。
科班学艺,学员入科后,必须按科班排名顺序,另起新名,并以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作为标志,显示科班的特点或学艺的先后。学员多是贫寒子弟,入科班目的是学习技艺,以谋衣食。凡进科班,都要履行入科手续,立“关书”(即学员家长与科班订的契约字据)。学艺时间多是7年,有的还外加帮助科班1或2年。科班负责学员的吃穿,但“天灾人祸、车轧马踏、投河觅井、悬梁自尽,各听天命,不与班社相干。”若学生逃走或半路退学,家长与中保人还要赔偿科班7年的损失。科班里教学时采用“打戏”的方式,即“不打不出功”,这是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在科班中,学员最怕的是“打通堂”,即一人犯错,全体挨打。由于挨打时趴在板凳上,故科班演员都自称“啃板凳出身”。老艺人常将学员的7年学艺称为“七年大狱”。
做手把徒弟,即演员在家中收徒进行的个别传艺。学艺时间、拜师立字据与科班相似。生老病死,老师亦不负责。学艺期间,可任老师打骂。演出收入归师。学艺之余还要帮老师做家务。手把徒弟要想搭班演出还要另拜老师,叫“带道师”,否则,同行不予承认。
请家中传艺,由于出钱请老师教戏,学生一般不太受罪,老师教授也较仔细。一般家道殷富的梨园人家方能做到。这种学艺与手把徒弟一样,都要借台练艺,即搭科班进行演出练习,早晚仍在家中学戏。
票友学艺,票友的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可出钱请老师教戏。他们若以唱戏为生(即“下海”),也需要拜“带道师”,否则将受到同行的歧视。
旧时,拜师学艺有一套程序。尤其是拜著名演员为师,拜师仪式更为隆重。拜师要有引荐人,即“引荐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择定吉日,正式拜师。
拜师仪式一般在饭庄举行,学生负责所需费用。仪式开始,学生先向祖师爷磕头,然后分别向师傅、引荐师、师伯、师叔磕头认师。再拜见各位师兄。行礼完毕,设宴款待。宴席结束后,新徒随师回家,拜见师娘、师兄、师嫂等,一一呈上见面礼。师傅也要给徒弟回礼,称为“衣包借牒”。从此,此徒便成了该老师的入室弟子。按传统,这种师徒关系如父子,即“一日为师,终生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