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的脾气十分暴躁,她的处事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一次分座位的时候,老师在杨阳的旁边安排了一个男生。为了表示平等,杨阳和那个男生商量一下后画了一条“三八线”,还制定了一些“平等条约”。从那时起,杨阳就“寸土不让”地坚守着自己的领土。
前两天相安无事,但到了第三天,同桌越线了,杨阳提醒了他一下,他便把膀子收了回来,这就是他们协议上的第一条:提醒。
后来,他又开始“超线”了,杨阳又拿出了条约,指着第二条说:“你该绕着咱们学校的操场跑上两圈,并向我道歉!”男生虽然不乐意,但为了保持诚信的名声,只好都一一照办了。
当他第三次越线时,杨阳说:“按协议上的规定,他应该写一份保证书和检查书。”可是同桌死活都不肯照做。杨阳怒不可遏,同桌却十分得意地说:“你能把我怎么样?”杨阳抡起拳头对着他的背部就是一拳,旁边的同学们个个瞠目结舌,男生也没有再说话。
放学后,杨阳去车棚取车子,发现自己的车胎瘪瘪的?检查后发现是被放了气,而且车子居然还被加了一把锁,上面还贴了一张字条:“叫我写检查书,连门都没有,写份检查来换这把锁的钥匙吧!”
青少年年轻气盛,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矛盾解决起来并不难,根源也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大家往往都是好面子,谁都不肯服输。非要争个高下不可。结果会将矛盾越闹越大。
甚至还有很多人迷信“拳头”。“他打我,我就找人揍他,看谁能打过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这种“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心理影响着很多青少年,导致校园暴力时有发生。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让矛盾很好的得到解决,反而也越来越深,直至打的头破血流方肯罢休。
这种方式,是十分不可取的。正所谓“怨怨相报,何时休”,而且这种情绪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及时地解决最好,道个歉,说声对不起,问题立马就解决了。你总是害怕同学笑话你软弱,为何不想想没准他们会觉得你有度量呢?
假如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或者遭到了同学的报复,一定不要产生“回应”的心理。要根据报复的性质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动作。
如果同学的报复属于恶作剧式的捉弄,那就别太往心里去,尽早的低个头,握手言和吧,毕竟多个朋友比多个仇人要好的多。等到将来,你再回头想想现在的矛盾,就会觉得太不值当了,没准还会为自己的幼稚行为感到可笑呢?但是,你也就有可能以为当时的幼稚而永久地失去了一个朋友。
如果同学的报复是采取了“暴力”的手段,就要及时地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在他们的调解中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万万不可擅自做主,将矛盾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