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36240400000009

第9章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4)

其次,要使我们党成为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保证。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以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执行。不解决好反腐倡廉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都有。从本质上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剥削制度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为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创造了条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法制和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对外开放也容易使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而西方敌对势力又一直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我们内部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腐败现象还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而且加大了我们反腐败斗争的难度。这些土壤和条件不是短时期就可以铲除的。我们必须看到腐败现象产生的复杂的社会和历史根源,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不懈地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努力把它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既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

反腐倡廉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各方面共同作出努力。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主要内容的反腐败三项工作一起抓的工作格局,战略上总体规划,战术上分阶段部署,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反腐倡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厉惩处。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要坚持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要大力坚强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以利及时发现、有效防范和严厉惩处腐败行为。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对推动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至关重要。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好风气树起来,也才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带好领导班子,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党风和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负责。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现问题苗头,应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对其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向组织报告,支持和配合有关机构依照党纪国法查处。

以上所述,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党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第三节)主要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三个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三个文明”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我国,建设物质文明,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是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是由“三个文明”之间的互动性、对称性和共生性决定的。互动性是指“三个文明”相互依存、相互联动、相辅相成;对称性是指“三个文明”要协调发展,不能倾斜;共生性是指“三个文明”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辩证的观点。全面,就是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出发,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综合考虑“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实现“三个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协调,就是遵循“三个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安排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诸方面的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互进共荣;辩证,就是既要看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和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更要看到物质文明在“三个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充分发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导向和保证作用,使“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其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文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心,就在于物质文明建设能够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提高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起步和进行的。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考虑到我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近年来,我们在发展民主政治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党的领导方式从过去的“包揽一切”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转变;重大事务的决策由过去的“权力至上”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转变;干部人事制度由过去单一的组织考察、任命向差额选举、基层组织直选和公开选拔相结合转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依靠政策向依法治国转变。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是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担负着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提高党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概括起来说,也就是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键是要做到: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是坚持尊重文化的双重属性,运用两个规律。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建设的发展活力。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扶持党和国家重要媒体和社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老少边穷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对产业性文化要完善政策,培育市场,创造环境,培养人才。所有这些,也都要求我们党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二、大力提高五种执政能力一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崭新课题。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善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这是对我们这个执政党的在领导经济能力方面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先例,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遵循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等,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对加强我们执政党的政治能力方面的明确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内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方向。这表明,我们党找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和制度模式。

三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对我们执政党的文化能力方面的根本要求。当今世界,文化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通常是指精神、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包括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科技人文知识、文学艺术、社会心理以及社会舆论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于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的新认识,给我们党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四是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发社会主义活力,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增强社会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对我们执政党的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根本要求。

五是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党要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正确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这是对我们执政党的外交能力方面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