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部门的一种分类。指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亦是相对于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第一产业、把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采用三类产业的分类法来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以便从不同角度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水平。1985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我国三类产业划分的意见:第一产业即农业,其中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在工业中又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第三产业即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个层次本来不属于产业的范围,只是为了便于同西方国家通用的口径相协调和进行国际对比而设立的。党的十四大要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20世纪90年代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关键是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扫清思想障碍,重新确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②更新观念,放宽政策,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③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广开资金来源,拓宽筹资渠道,增加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入;④遵循价值规律,改革价格体系。
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上升到新的等级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水平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必然处于较低层次。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①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②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③由以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总的来看仍以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当前国际产业技术进步趋势表明,依靠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最终不能摆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正在进行。党的十四大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方针是:①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③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加工工业
对采掘工业和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或对加工工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的工业部门。其主要特征是:以过去的生产物作为劳动对象。它又可以分为两大类:①直接对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原料,通常又叫原材料工业,如金属冶炼工业、炼油工业,某些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②对经过初步加工的采掘工业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再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制品,通常又叫做制造工业,如机器制造业、木材加工工业、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食品工业等。采掘工业和农业所提供的原材料即初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发展加工工业的决定性条件,如果初级产品数量不足,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加工工业的一部分生产能力就会闲置和浪费,如果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不足,则会造成各种原材料的积压。加工工业的发展必须与原材料的可供能力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加工工业的发展还受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的制约,如果加工工业超前发展,就会造成交通运输紧张和能源不足等。我国加工工业长期以来存在两大问题:①加工工业与提供原料的采掘业和农业以及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比例不协调;②加工工业本身技术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党的十四大要求必须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加工工业进行联合改组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行业结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把整个加工工业的素质提高到新水平。
区域经济
国民经济的地区分工、比例和结构。一切资源和生产活动都和一定的地域空间相联系,空间的差异性会带来地域生产活动的特殊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劳动的地域分工日益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各具特点而相互依存的区域经济便应运而生。区域经济的主要内容有:①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域的划分;②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的城市布局;③区域经济中的国土资源以及地区比例和各经济地带的联合与协调等。我国地域辽阔,区际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补充作用。所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过去,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以部门管理为主,区域经济常被忽视,计划工作偏重于全国部门比例关系的安排,而忽视区域经济的综合规划与区际发展比例关系协调。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安排区域经济规划,实现区域经济和全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区域经济,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体为:①在全国统一规划指导下,各地区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②从专业化协作和分工原则出发,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分工协作,加快地区经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在统一经济统一市场的前提下,首先要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赋予优势、人才和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地理位置优势);③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比较利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打破条块分割
传统管理体制下部门管理与地区管理相互分离、互不协调的状况。是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的合称,条条管理指部门管理,即将各工业部门的企业分别划归各自所属的部门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块块管理指地区管理,即将各工业企业按其所在地区分别由地方政府和地方主管部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提出条条管理的要求,但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同,工业基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同,又要求实行块块管理。建国以来,就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问题,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五”期间我国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以条条为主的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管理效率较高,但限制地方的积极性。所以,“大跃进”期间我国将大批企业的管理权限下放。这种管理体制较为灵活,但却容易造成宏观失控。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我国恢复了以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文革”期间我国又一次下放企业管理权限,从而又出现块块管理为主的格局。条块分割不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和流通,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横向联系,打破地区封锁,使条块分割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彻底打破条块分割,还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路下,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地区经济合理布局
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区和各地区内的合理分布与组合。其主要内容是:①正确划分经济地带和大经济区,正确选择每个时期的重点发展地区,处理好重点建设地区与非重点建设地区的关系,安排好不同时期重点建设地区的转移与衔接,确定各产业部门在全国的总体布局,确定全国性的产业地带的走向与发展;②根据不同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域的现有生产力水平,针对各自的条件与特点,围绕全国经济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制定区域性的发展战略,确定能发挥不同地区优势的地区产业结构;③确定地区内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济基地和城镇体系的布局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值低,区域差异显着,因此,合理组织地区经济,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和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布局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既取得了成就和经验,也产生了问题和失误:目前我国要按“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原则,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
地区倾斜政策
国家为改善生产力布局而给某些地区的优惠政策。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力布局有不合理的方面。国家从资源、劳动力、运输、市场等因素出发,对生产力进行合理的布局,以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具体措施是在税收、信贷、外贸、财政拨款等方面给某些地区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某些地区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建立和发展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发挥了这些地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扶持和加速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经济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杭嘉湖平原和苏锡常通地区,以加工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黄金水道”(沿长江产业密集带)“T”型分布的结合部,面积6.3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素称“金三角”。它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4个大城市,及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城市群体。其人口约占全国的1/20,而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国的1/8、1/7和1/6。这里是长江下游流域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综合配套能力强,科技教育发达,在经济技术和自然地理等各方面均有优势。近代史上,上海(浦西)曾是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带动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但到后来,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不断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①将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和温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先后开辟了上海虹桥、闵行、漕河泾,宁波小港和苏州昆山等经济技术开发区;②设立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我国的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以带动整个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全面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4个城市,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前,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水准较高,其中又以加工工业产值比重最大,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加工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