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维勒姆附近时,诺基亚一个急刹车将车子停住了;他默默地用眼神示意大家看前方。借助车的灯光,大家看到前方200米的树林旁边,站立着一个身高约2.5米的怪物:它没有前肢,背上长着折叠式的双翼,身体蓝灰色,很像人,血红的眼睛像车灯一般大。
四个人屏住呼吸注视了一分钟左右,然后掉转车头,开足马力拼命逃跑。怪物随即展开3米宽的翅膀,像直升飞机一样垂直升空,紧紧尾随而来。不知是何缘故,它没有扑动翅膀,就像在空中滑行似的。它边飞边发出“吱吱”的声音,而且速度很快,牢牢地“咬”在车子的后上方,史蒂夫妇清楚地看到它长着人一样的面孔,但嘴部像鸟。
这个被当地报纸称为“蛾人”的怪鸟人,在这一带已不是第一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人目击过“蝙蝠人”。它的翅膀像蝙蝠,有着青蛙的脚蹼。
1880年9月12日在美国纽约上空,1966年11月在英国肯特海岸上空,有许多人目击过以青蛙游泳的姿态飞行的“蝙蝠人”。
日本有“有翼天狗”的传说。江户时代有这样的史料记载:“宽文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江户上空出现奇怪的发光体,朝东飞去,长约2丈余(约7米),形状像人。”不知这是否是怪鸟人?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发现的怪鸟人——蛾人或蝙蝠人,都是平展双翼飞行而不像鸟类那样拍动翅膀,这完全不同于鸟或昆虫。有人推测,怪鸟人也许有着一种“具有电离子喷射功能”的翅膀;另外,怪鸟人的眼睛大而红,可能对红外线十分敏感,这样它的夜间视力就相当好,这可能是它常在夜间活动的原因。
怪鸟人是来自某个未知世界且装备有飞行机械的生物吗?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解释它难得被发现一次?怎么解释它奇异的飞行特性?
超感官知觉
现在,许多科学家都承认动物有超常感知能力。例如,它们有的会跑到从没去过的地方找到主人,鸟类在长途迁飞时并不迷路,一些鱼类洄游时能准确到位,有的能预感即将来临的自然灾害。
秋天,成群的大雁在高空排成“人”字形的整齐队列,向着遥远的南方飞去。到第二年阳春季节,大雁又沿着原路,准确无误地飞回来。有一种北极燕鸥,它们夏季出生在北极圈1驴以内的地方,出生后六个星期就离家南飞,一直飞到远在1.8万千米外的南极浮冰区过冬。第二年夏天,又飞回北极。由于路线迂回弯曲,这一个来回,燕鸥实际飞行了4万千米左右。而飞越如此漫长的路程,它们毫不会迷失方向。
像大雁、燕子(含北极燕鸥)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鸟,叫候鸟。候鸟的迁飞时间、路线几乎恒定不变,更奇特的是,有的候鸟如金丝燕,在第二年返回家乡时,还能找到它们去年住过的“老房子”,并又住进去。
除候鸟外,有些昆虫也有迁飞习性。如美洲的君主蝶——被喻为“百蝶之王”,每年秋天便成群地向南飞行,行程达3000千米,到中南美洲过冬;第二年春天又飞回去。
为什么有些鸟类和昆虫具有迁飞的习性?它们怎么知道何时迁飞呢?在迁飞过程中靠什么定向呢?要知道,短距离飞行可以用视觉定向,但长距离飞行单靠视觉是不够的。
可能它们是根据气候判断迁飞时间的。夏天结束时,白天越来越短,鸟和昆虫由此感知到了冬天将要来临的信号。也可能是它们体内的生物钟在起作用。不过最令人困惑的是长途飞行的定向之谜。在漫长的旅途中,鸟群不都是老一代带路,往往是自己找路飞到目的地,它们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
有人带了六只鸟儿到南极。这里要么24小时都是阳光灿烂,要么24小时都是漆黑一片,任意方向都是朝北,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鸟儿放出后,十多天没有找到回家的路。于是,有科学家认为,鸟类是借助地球的白转,以太阳和月亮为参照物确定方向的。但是,夜行的鸟类怎能在大海上发现很小的岛屿呢?最近,也有人提出新颖的观点,认为鸟类是靠一种我们还不甚了解的生物线来定位的。还有人干脆说,这一切全是靠遗传获得的本能。
企鹅不会飞,看似傻乎乎的,但也有“老马识途”的本领。美国动物学家埃莫斯,把五只企鹅带到远离它们故乡几百千米的地方,以1千米的间距挖了五个冰窖,把企鹅一只一只地放进去。他发现,企鹅从冰窖钻出来后,先徘徊了一阵,然后若有所悟似的向北方前进。
几个月后,它们又回到了故乡。要知道,茫茫雪原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参照物信。
众所周知,经过长途跋涉,鸽子也不会迷路,但鲜为人知的是,鸽子还有超感官追踪的本领。1940年,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名叫珀金斯·凯特的女孩,收养了一只被人遗弃的鸽子,它脚上戴着的标志圈编号为“167”。第二年冬天,凯特在一天夜里突然患病,家人急忙把她送到200千米以外的一家医院做手术,鸽子被留在家里。然而,这只鸽子给了凯特全家意外的惊喜。几天以后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躺在病床上的凯特忽然听到窗外有翅膀扑打玻璃的声音,她一看是鸽子,就连忙叫护士把窗子打开,鸽子飞了进来,脚上标志圈的编号正是“167”。这只鸽子是怎样找到200千米以外的这家医院的这间病房的?它又经历了何种艰辛?无人知道。
在泰国首都曼谷市附近的山区,有个著名的蝙蝠洞,里面栖息着4000万只蝙蝠。它们不仅表现出超感官知觉能力,而且似乎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每天傍晚到第二天清晨,它们都外出觅食,这时会在空中形成一条绵延几十千米的灰色长带。这些蝙蝠每天固定在傍晚6点出洞,前后不会相差五分钟。4000万只蝙蝠全部飞出洞,至少要用五个小时。奇怪的是,这一进一出的全过程,将近十小时;但蝙蝠们的编队整齐有序,而且这样的往返规律已经保持了100多年,一直没有变过。这些蝙蝠的神奇表现,竟使得当地人把它们当作神灵来供奉。
鱼类中也有“身手不凡”者,鲑鱼洄游之谜就是一例。鲑鱼是一种名贵的鱼类。它在淡水河流中产卵,孵出的幼鱼只在河流中生活很短的时间,就游向大海生活;到长大发育成熟时,又回到出生的河流中来产卵。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谜:大海是如此之浩瀚,江河是如此之众多,鲑鱼是怎么在无数流入海洋的河流中,找到它们出生的河流,从面子里迢迢回到故乡的呢?有科学家用试验表明,鲑鱼是循着一种特殊的气味——谁确地说不是气味,而是化学嗅迹回到它们幼年生活过的河流中去的。但鲑鱼又是如何嗅到这些嗅迹的呢?这些嗅迹又是:
什么呢?
陆地动物中,猫和狗的超感官知觉比较突出。曾经有一只军犬,掉队陷在了敌后,它竟翻山越岭,昼伏夜行,突破敌人几道封锁线,长驱300余千米,赶到了部队新的驻地。其实,对于经过训练的狗,要做到这些并不难。由此可见动物有多么大的潜力。
大象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临死前一定要跑到一个秘密的集体墓地去等待死神的降临。为了获取贵重的象牙,在野象的盛产地非洲,经常有探险者深入密林之中,寻找大象的墓地。据当地一位酋长说,他有一次打猎迷了路,途中发现一个大岩洞,洞中白骨累累,而且亲眼见到一头大象走进去死在那里。后来酋长带着人去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人们没有找到大象的墓地,可是在森林里又找不到它们的尸骸,它们究竟是到哪里结束生命的呢?大象这个森林里的巨无霸,就是在死了之后,仍给人类留下一大谜题。
由动物超感官知觉所产生的奇异反常的行为,还经常可以预示诸如地震、雪崩、台风、洪水以及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例如大地震来临前,往往鸡犬不宁,猫鼠乱窜,动物园里的动物横冲直撞。1999年8月土耳其大地震后,西方报纸有幅漫画:一只关在铁笼子里的大猩猩在挠头自问:“为什么我能预测地震,而人类不能?”
动物的超感官知觉能力,可能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可以给人类何种有益的启发呢?至今仍没有满意的答案。
动物自杀之谜
动物的自杀,可能也是一个与动物超感官知觉有关的谜。
在万物竞生存的自然界里,有些生灵却在寻求自杀。生活在挪威、瑞典山区的旅鼠,就以奇特的旅行自杀名闻遐迩。它们主要以树根、草茎、苔藓为食,每遇食物匮乏的荒年,就大规模地迁徙,数量多达几十万只,甚至几百万只。从它们的旅程之初,便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它们循着一个既定的方向,拼命向前奔跑——越过重重山峦,跨过茫茫草原,闯过江河激流。沿途农作物被扫荡一空,一部分旅鼠被淹死、累死或被猛禽和野兽杀死;但是,这支庞大的队伍却依,然毫不隐蔽地、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经历了千里乃至数千里之遥的旅程,它们来到了大海之滨。面对浩瀚无边的怒涛,它们的脚步没有稍停,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一只只纵身跳进去。
鲸的集体自杀也令人惊叹。据英国大英博物馆所作的鲸类自杀记录来看,自1913年以来,仅有案可查的鲸类搁浅自杀者,总数就达l条之多。
1970年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岸,有数百头鲸冲上沙滩,不久死去。同年3月18日,在新西兰的奥塞塔海滨,也发生了一次鲸的集体自杀事件。
1976年7月,在加拿大欧斯峡海湾,成群的鲸竞相冲向海滩。渔民们驾着船用高压水泵喷水阻拦,还用绳索把搁浅的鲸拖回海中,但均未奏效。它们前仆后继,先后有100多条鲸自杀于海滩上。
1985年12月22日晨,福建省打水岙湾的海面上,一群抹香鲸乘着涨潮的波浪冲上海滩,全部搁浅。渔民们用尽方法将鲸拖下海,可是被拖下海的鲸竟又冲上海滩。退潮后,12头长12~15米的抹香鲸无一存活。
鲸的集体自杀原因何在?有的科学家认为,大批的鲸收到了它们同伴搁浅时发出的求救信号,便赶来救援,结果同归于尽。也有的科学家认为鲸的声纳系统出了毛病。
海洋动物除鲸以外,乌贼有时也有集体自杀的行为。1976年10月,在美国的科得角海滩,成千上万的乌贼忽然登岸自杀。此后,这类事件迅速向北蔓延,大批乌贼在加拿大海滩自杀,直到12月中旬才告平息。关于乌贼自杀的原因,有的海洋生物学家怀疑它们患了某种传染病,不堪折磨才寻死的;然而那些寻死未成的乌贼却能继续健康地活下去。也有科学家怀疑是海洋中的次声波杀死了这些动物,然而次声波怎么会持续那么久的时间,波及那么大的范围?
鸟类中也有自杀者。1905年,印度东部贾廷加村的几个农民,黑夜里举着火把进山。突然,大群的鸟儿扑过来,跌落在火把周围,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任人拾取。几天后,科学家赶来考察,燃起熊熊篝火,不多时,这种鸟儿又如期而至。科学家赶它们飞,它们不飞;喂食,它们不吃。不到两天便统统饿死。它们自杀的原因一直没有科学的结论。
不过有些动物自杀的原因,现已弄清,这对人们不无启发。例如“飞蛾扑火”的原因,是由于飞蛾是“天文导航”的动物,夜间飞行靠月光判定方向,却把灯光或火光误认为是月亮。又如有的海鸭、海老鸦,它们既会凫水,又会潜水,但飞落到海面上就渐渐下沉,一命呜呼;原来,这是石油污染酿成的悲剧——羽毛粘上油后,海水便侵入了充满空气的羽毛间隙。再如一些昆虫绝食而死,是因为遭遇了含有“抗食素”的植物——“抗食素”足以破坏昆虫的味觉和食欲。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旅鼠、鲸、乌贼、鸟类的自杀,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前述的各种推测,诸如声纳故障、次声波等,恐怕还得注意到以下可能性:旅鼠每逢食物匮乏才迁徙,是否出于舍“小我”而保种族的本能?相传远古大西洋为大西国陆地之所在,旅鼠是否保持了远古时期遗传下来的迁徙记忆,以至于“投海如归”呢?鲸和乌贼的自杀是否也有可能是出于超感官知觉的故障?
动物的报复与利他行为
一些动物具有报复的心理,有过复仇的行为;而海豚,则有乐于助人的“美德”。这一切均像是在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的行为,仅以“本能”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化。
动物具有报复心理,甚至实施复仇行为,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样的事例却经常发生。
在重庆动物园里,曾有一只金丝猴王,它好像自恃“血统高贵”,十分“骄狂”,经常抓伤饲养员。有一次,饲养员用竹条狠狠地打了它的屁股,这令猴王觉得“丢了面子”。过了几天,饲养员调走了。半年以后,他回到动物园看望他饲养过的这只猴王。谁知猴王从人群中认出了打过它的饲养员,想报复又一时找不到东西,便拉下一个粪团,扔到饲养员的脸上,弄得饲养员十分窘迫,猴王却得意极了。
在沙特阿拉伯,有个油坊老板养了一头骆驼。有一次,老板做生意赔了本,就用鞭子抽打骆驼出气。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这头骆驼悄悄来到主人的帐篷外,站了一会儿后,突然冲进帐篷,向主人的床扑去。主人不在床上,它就把被子撕成了碎片,捣毁了一些家具,才满意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