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36393500000005

第5章 忤合第二(2)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

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巳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四、诸葛亮隆中对

十四岁的诸葛亮带着年幼的弟弟跟随着叔父来到豫章。可是不久,诸葛玄辞掉官职,带着诸葛亮兄弟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叔父死后,诸葛亮不愿寄人篱下,于是就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来到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的隆中地方居住。建安十七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在隆中会见了诸葛亮,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诸葛亮被刘备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详尽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把自己早巳制定好的计划和盘托出。他说:“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四方豪杰同时起事,跨州连郡,称雄数不胜数。曹操和袁绍相比,名望较小,人马又少,然而曹操竟能击败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靠的是机会,也有赖于人的计谋。现在曹操巳经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着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孙权割据长江下游一带,巳历经三代。那里地势险要,民众依附,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我们只能和他相互支援,而不可进攻他。荆州北据汉水、沔水,向南直到海边的物资都可被它利用,其地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郡、蜀郡,这里是用兵的好地方。可是,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可能是上天有意要把这块地方留给将军,不知将军您是否有这个意图?益州地势险要,易于防守,沃野千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就是凭借这个地方建立起汉朝基业的。而据守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北边的张鲁同他也有矛盾。益州虽有众多的人口和富饶的资源,可是刘璋不懂得爱惜民力,那里的有识之士都希望得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是汉朝皇室后裔,国人都知道您讲信义,正在广招天下英才,思贤若渴。如果您能够占据荆、益二州,守住天险,与西方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对南方的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对外与孙权结成同盟,对内励精图治,修明政治。只要天下有什么变故,就派一员大将率领荆州的兵马直取南阳、洛阳,您则亲自统率益州的兵马出师秦川(今陕、甘一带),进取长安,老百姓怎能不热烈欢迎您呢?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您就可以建立霸业,复兴汉朝的天下了。”

五、高允的诚实品格

北魏权倾一时的崔浩被收捕的时候,高允正在中书省衙门值班。太子拓拔晃派人叫来高允,让他在自己营中留宿。第二天,让人送他们至皇宫门口,对他说:“呆会儿见了皇上,你看我的眼色行事,如果皇上问你什么,你也听我的。”进宫见了太武帝拓拔焘,太子说高允一直小心谨慎,而且地位也很低,惹您生气的那本国史是崔浩写的,要求太武帝赦免高允。太武帝召高允过来问话:“那本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高允答:“《太祖记》是前著作郎邓彦海所撰;《先帝记》及《今记》是我和崔浩合写的,而且我写的比崔浩写的还多。”太武帝大怒,说:“你比崔浩罪恶还大,你还有活路吗?”太子赶紧说:“您龙颜大怒,他给吓糊涂了。我此前曾问过他,他说都是崔浩写的。”太武帝问:“真象太子所说的那样吗?”高允说:“我罪该万死,我不能说假话。太子殿下是念在我陪他长期读书的情份上替我向陛下求命。我说的都是真话。”太武帝对太子说:“他很诚实啊!”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他却能至死不移。他对皇上很忠诚,不说假话,这也算是忠贞之臣,即使有罪状,也应赦免一次。”高允竟如此逃过这一灾难。立刻召见崔浩,派人讯问,崔浩惊惶迷乱,答不上来。高允则条分缕析,说得清清楚楚。当时大武帝正在震怒之中,下令高允起草一份诏书,崔浩一家,从崔浩到奴仆共一百二十八人皆灭五族。高允迟疑推托,太武帝催他快写,高允便请求见皇上,当面请示一下。见了之后,高允说:“崔浩所犯罪恶极大,死有余辜。但他因为过于直率而得罪皇上,似乎还不至死罪。”太武帝大怒,命卫兵拿下高允。太子请饶过他,大武帝:“你不知道,假若没有这家伙在旁提醒我,恐怕就巳经有数千口子人被处死了。”最后仅崔浩一家被灭门,其余则只有本人被处死。宗钦临刑前称赞:“高允是个圣人啊!”

后来,太子责怪高允不听自己的,结果惹得皇上大怒,高允解释说:“史书是帝王行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后代帝王的鉴戒,借助史书,当代人可以了解过去,以后的人可以了解现在。所以帝王的一举一动,都应该详细记载,这对君王也是一种约束。但崔浩一家几代受皇恩,权倾一时.私欲压倒了其公正之心,个人的爱憎好恶遮蔽了对事理的冷静判断,这是崔浩的过失。至于他在书中详尽记载皇宫朝廷的各种事件,并对国家的政事上的利弊得失发表评论,这是历史学本来的要求,本身并没有错。但我确实是与崔浩共同主持编写工作的,按理对我们的处理不应该有什么不同。确实是靠了殿下的仁慈,才使我得以保全性命,但这毕竟不是我的意思。”太子对他的这种诚实的品格喷喷称叹。

六、顺水推舟

杏花村有一个叫王林的人,以卖酒为生。老伴死得早,留下一个女儿,名叫满堂娇,年方十八,还没有嫁人。

一天,贼人宋刚和鲁智恩到杏花村喝酒,宋刚自称是梁山泊头领宋江,鲁智恩自称是花和尚鲁智深。王林没有见过宋江和鲁智深,以为他们俩真是梁山上的好汉,便热情接待,并让女儿满堂娇敬酒。

宋刚要讨满堂娇作压寨夫人。鲁智恩对王林说:“把你女儿与俺宋公明哥哥作压寨夫人,只借你女儿三天,第四天便送回来。”说着就要把满堂娇带走。

正好李逵也下山游玩,来到王林酒店喝酒,听说宋江和鲁智深抢走了王林的女儿,非常气愤。李逵立即回山与宋江理论。

李逵回到山寨,见了宋江,连忙打恭道:“给哥哥道喜!”宋江问道:“喜从何来?”李逵道:“哥哥不是要讨压寨夫人么?”然后指着鲁智深说:“秃儿,这是你做的好事?”鲁智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逵说:“原来这梁山泊有天无日,我恨不得砍倒这面杏黄旗。”宋江忙说:“你这铁牛,有什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提起板斧来,要砍倒杏黄旗。”吴学究在一旁说道:“山儿,你也忒心直口快了。”宋江说:“山儿,你下山喝酒,遇着了什么人?他们说了我些什么?……”

李逵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出来,宋江否认。李逵不相信,便与宋江打赌说:“如果不是你,我愿把这个脑袋输了。”宋江道:“既然这样,就立下军令状,交学究收着。”李逵道:“那怕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为了弄清问题,宋江、鲁智深和李逵一起下山去找王林。路上,李逵总认为宋江和鲁智深走路太慢,一定是心中有鬼,便道:“让我来给你们逢山开道。”鲁智深说:“山儿,我要你遇水搭桥呢!”李逵道:“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宋江知道李逵话中有话,便说:“山儿,你记得你上山时,是八拜之交认我做哥哥的吗?”李逵不听这些,只是不停地往前走,不觉来到杏花村王林家。对质的结果,抢王林女儿的果然不是宋江。

宋江回山要杀李逵的头,李逵也无话可说。正在这时,王林来报,那个假宋江,假鲁智深巳经送他女儿回来。宋江便说:“山儿,你下山抓住那两个贼人,恕你无罪。”李逵听说,连忙谢恩。他说:“这是揉到我山儿的痒处了。管叫瓮中捉鳖,手到拿来。”说完,他立即下山把两个贼人捉拿上山。

七、王允斗智

王允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自幼诵习经传,演练骑射,一心想为朝廷效力。他十九岁当上郡吏、豫州刺吏。

王允被朝廷派去讨伐黄巾起义,一次,打败敌军,搜出一封信件。信件是朝廷中常侍张让写给黄巾起义部将领的,王允将这件事禀报了皇帝,皇帝把张让痛骂了一顿,张让叩头辩解,最后不了了之。因此王允遭到张让的报复,张让借故把他关进牢狱,想治他死罪。

朝廷司徒杨赐,素知王允性情孤傲、清高,受不了严酷的刑法,派人告诉他:“现在你裁在张让手上,难以活命,别再受罪了,设法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吧!”一些同僚好友也捧着毒药流着眼泪送给王允。

王允夺过药碗,狠狠地摔在地上,愤然地喊道:“我是朝廷的臣子,获罪就应该伏刑以谢天下,岂有自己喝药求死的道理!”

王允面无惧色,走出牢门上了囚车。满朝大臣全都非常同情他。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块去请求皇帝,免他一死:“我等身为朝臣,不敢沉默,王允受朝廷之命诛逆安境,时间还不满期限,就取得很大的成绩,州境安定,功劳显著,本应加爵封赏,而今以奉事不当,受以大刑,恐怕有亏众望,臣等请陛下免他一死,以昭忠贞之心!”

皇帝无奈只好免了王允死罪,第二年才放他出来。当时汉朝廷宦官专横,王允担心又一次遭厄运,就隐姓埋名,迁居到远离京都的地方。

汉献帝即位后,朝廷又封他为太仆、尚书令。他与太将军何进等人,利用美人计收买吕布,借吕布之手杀掉了董卓。除掉董卓以后,王允觉得大患巳经被除去,天下就会太平了,就不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后来被董卓部将杀害。

八、窦建德断案

窦建德迁都洺州以后,奖励耕织,除暴安良,使得洺州大治,广大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就连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也只好规规矩矩。

当时,城里东大街有一名无赖,姓肖,外人送号“肖无赖”,从小不干正事,专靠敲诈勒索过日子,百姓既恨他,又怕他,谁也不敢招惹他。自从窦建德到洺州以后,他再也不能胡作非为了,心里很是不满,总想伺机与窦建德为难。

这一天,肖无赖从乡下回来,买回一头耕牛,先故意在大街上炫耀了一番,然后才牵到家里去。到了半夜,肖无赖忽然在大街上大喊大叫起来,说是有人把他的牛偷走了。这一嚷不要紧,别的绅士们也跟着嚷开了,说什么“夏王迁都,该有吉祥之兆,今竟有人乘夜入户盗牛,成了什么世道!”刹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窦建德耳朵里。他想:自迁都以来,军纪严整,盗贼消迹,百姓安居乐业,今夜为什么又发生盗牛之案?再说,城里人除了经商,多数干些手工作坊之类的活计,并没有种地的,肖是有名的无赖,一向游手好闲,他买牛干什么?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便差人把肖无赖找来,窦建德亲自审问。只见他上身穿着一件兰色绸褂,下身穿一件紫色絹裤,两个眼珠滴溜溜不住四下观看,一点发愁的样子也没有,心里便明白了几分。于是开口问道:“听说你丢了一头牛?”肖回答:“是的。”

窦建德又问:“什么时候买的?”

肖又回答:“天黑之前。”

“什么时候丢的?”

“半夜之后。”

“什么时候发现的?”

“黎明时刻。”

“什么时候报的案?”

“当即报案。”

窦建德见其对答如流,心里更加清楚,遂又问道:“你发现牛丢了,找过没有?”

“找过,找过,左邻右舍,大街小巷,芦荡苇坑,都找过的。”“那你是先找牛后报案,还是先报案后找牛来着?”

“当然是先找牛后报案……不,不……是先报案后找牛…不,不,不…是,是一边找牛一边报案的。”

这时,窦建德心里巳是胸有成竹,于是进一步追问:“你买牛干什么?”

“生犊呀!”

“那不是一头犍牛吗?”

“是呀,犍牛生犍不是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