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36393700000028

第28章 人在事业中强大——职业进化与社会助长(1)

小心邻桌那条三八线——豪猪法则

瑞斯是个天生的热情派,参加工作之后更是喜欢热情地与人打招呼,热情地包揽公共卫生,力所能及地为同事服务,这一点大家是给予肯定的。但是由于瑞斯太过热情,也让很多同事感到不舒服。比如,每月发工资的时候,瑞斯总是追着人家看工资条,有时候还大呼小叫的,“哎呀,你和刘姐一个部门,你的工资二千五,她的有四千呀,是不是发错了”;有人打电话的时间长了,瑞斯一定会笑嘻嘻地追着人家问:“你男朋友打的么,聊什么了那么开心,他是哪里人啊,做什么,一个月多少钱?”弄得人家好不尴尬;瑞斯还总是突然地凑到邻桌小齐的身边,不顾她浓重香水对小齐鼻炎的刺激……时间久了,同事都从心理上抗拒她。

瑞斯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但她的硬伤就在于越过了同事间的最佳距离。人与人之间再友好,亲密,都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就叫做“豪猪法则”。寒冬,一群豪猪为了生存靠在一起取暖,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毛伤到。为了不至冻死,它们必须保持最佳的距离。与人相处,同样要遵守这个法则。

这里就涉及社会学中个人空间的概念,个人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四周的直接区域以传达某种意义。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来测量。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做了大量的实验之后,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个人距离有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的距离又都有自己的活动和关系特征。人们选择特定的距离进行互动,不仅反映着而且有时还塑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四种个人距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在0到45厘米之间。一旦陌生人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我们看到,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互不相识的人通常保持着僵直的身躯,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尽管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们在各种公共场合保持这种距离,但对于成人而言在公共场合保持这种距离是很不合适的。

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厘米到1米之间。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致触犯对方的近身空间。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社交距离一般在1到3.5米之间。其中1米到2米之间通常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例如在银行取款时要输入密码,为了保护客户的机密,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一米线”之外。2到3.5米是远一些的社交距离。商务会谈通常是在这个距离内,相互之间除了语言交流,适当的目光接触也是不可少的,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在屏幕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是中近景,这是为了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因为这个景别的视觉效果是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只有两米左右。

公众距离一般在3.5米到7米左右,往往是公众集会、知名人士做演讲时保持的距离。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无法以正常的音量进行语言交流了。

因此,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坐公交车时,有连着的座位人们都选择坐两边;拥挤的电梯内,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消除这种接近的不快感,或者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态木然。这些都是因为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虽然用眼睛没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际距离的准则会有所差异,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和喜欢的人交谈要靠得近,熟人要比生人靠得近,性格外向的要比内向的人靠得近,女人之间比男人之间靠得近。仔细想来,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都建立在恰当的交往距离之上,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冲突也往往是从不恰当的距离开始的。因此,在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距离语言”,我们才能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中科学地把握好距离。

梓丹曾在报上发表过一篇短文,题为《距离也是一种美》,他在文中是这样写的,人与人的交往何妨拉开一段距离。由于有了距离,所以就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存在。视线通透了,看对方也长远些;而且主体和客体的位置常常可以互换。因此,亲密朋友相处也需要距离,太不把自己当外人,往往会滋生一些矛盾,而影响友谊的发展。夫妻相处需要距离,如果完全模糊了界限,很容易失去对彼此的吸引。著名诗人雷抒雁先生有一首极有哲理的诗《星星》,是这样写的:“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说的也是 “距离产生美”这个道理。

距离的存在让我们懂得,欣赏优雅的山峰,无须身临其境;领悟汹涌的大海,无须登上轮船;欣赏湛蓝的天空,无须翱翔天际。万物之间均是因距离而产生美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因能保持适度的距离而产生情感上的美。如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姊妹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等无不保持在适度的距离上,才能构成和谐家庭、和谐环境、和谐社会。不同关系之间距离的远近,因人而异,而衡量这些关系的距离标准就是美,美就是值得回味的、值得颂扬的高尚的情感关系,美就是和谐关系,就是共鸣关系。

工作中,请把冷遇当成热炕头——蘑菇定律

李伟大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进了一家国企做研发,一想到自己很快就会成为工程师,设计自己的产品,李伟就兴奋不已,虽然知道在进研发部之前要先在一线装配部待几个月,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总要一步一步来。去单位的第一天,李伟和几个一起分进来的新同事被安排到厂区后院一个冷清的房间,没什么人气,只有几个老师傅无聊地在讲着闲话,而所谓的装配部,就是在这里拧螺丝、装机器,有时还要负责抬上百斤的机器。除了在月末大会上看到厂长一次,李伟见到最大的官就是装配部的部长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部门里,老同事都在耗时间等退休,新同事都刚出学校,就知道天天拧螺丝,偶尔抱怨一下。李伟心想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好工作么?自己十多年寒窗苦读就要在这拧螺丝么?他打电话向同宿舍的刘洋诉苦,刘洋是靠老爸的关系加上个人努力进了市林业局做职员。本来李伟觉得刘洋的工作一定很幸福,没想到刘洋一接电话也是一顿抱怨,说他倒是能见到领导,可是自己坐在一个偏僻的办公室里,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领导送报纸。两个刚入职场的大男孩这样抱怨了一个多小时,才互道珍重地放下了电话。

其实,对于初涉职场的新人来说,多有过像李伟和刘洋这种经历,像蘑菇一被置于偏僻的角落(在不受重视的部门,或做打杂跑腿的工作),头上浇着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只能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就是蘑菇定律。在职场上,很多公司都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员工,所以说,新人受到这种待遇也并不稀奇。

要知道,蘑菇虽然平凡,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生存的环境。《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蘑菇”,经过不懈努力,为企业创造出价值,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杜拉拉,一个普通的女孩,平凡就是她的代名词,不被重视就是她开始时的工作境遇。直到有一天,杜拉拉的上司李斯特告诉她:玫瑰有孕身体不便,所以她的工作量会加重。公司决定给拉拉特别加薪5%,以示鼓励。他说相信拉拉会在这样的重任中“学到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东西,从而使得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上升到一个决定性的新台阶”。

拉拉天生是个勤快人,一见有活干就兴奋,她的注意力全放在怎么把活干好,至于干好了能够怎么样可以怎么样,她就几乎不想。拉拉认为,那5%是一个光荣的象征,是公司对她的信任,而且,像李斯特说的,她可以在项目中“学到东西”。拉拉没想过,“学到东西”当然很重要,可“学到东西”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和更好的前途吗?总之,她没有想过,没有想假如一个人把这样一个项目干下来,公司应该给这个人什么。

因为觉得受到器重,拉拉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指派,从此开始了昏天黑地的忙碌。拉拉每天都要加班到11点以后,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拉拉在这样的磨炼中,飞快地成长,加薪不说,还让别人看到了她的力量。

可见,做“蘑菇”只是一时的境遇,应当努力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价值,直到机会到来的那一刻。

在小说《一地鸡毛》中,主人公小林夫妇都是大学生,很有事业心,努力、奋发,有远大的理想。二人志向高得连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小机关都不放在眼里,刚刚工作就锋芒毕露。于是,两人初到单位,各方面关系都没处理好,而且因为一开始就留下了“伤疤”,后来的日子也经常是磕磕碰碰。说到底,夫妇俩都败给了自己的职场第一步。

这更加要求我们在蘑菇定律中,占有主动权,努力为自身增值。那么这个特殊、敏感又至关重要的时期要如何度过呢?

第一,职场起步阶段,切勿过早锋芒毕露。

柳萍刚下岗,她好不容易让理发店老板同意把她留下来工作,她觉得应该主动找事做。于是,她每天赶在大家起床之前,就把地拖了,把所有的理发器具也擦得一尘不染。

令柳萍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过分表现”却引起了别人的不满。原先负责搞清洁的女孩,表面跟柳萍客客气气,常说“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多多批评”一类谦虚的套话,但背地里老跟跟柳萍过不去,总打她的小报告。幸好后来有了个机会,才使两人消除了误会。柳萍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把别人的工作抢了。职场新人,要像新手驾车上路一样,只有小心谨慎才能保证安全。

第二,对人尊重,主动请示。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公司的领导,同时也要尊重公司里的保洁人员。有句话说“上山的时候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山的时候还会再遇到”,有不懂的问题主动向老员工或者领导请教,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因为你毕竟是个新人,就算不是刚毕业,你还需要适应这个公司的文化和氛围。

第三,积累人脉,适当表现。

人脉就是钱脉,人脉的积累并不难,友善地对待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不人前背后闲言碎语,不抱怨,这样一个正直又友善的人谁会不喜欢呢。这里所说的适当表现,并不是不顾别人的感受万事一马当先,而是不要让“默默无闻”埋没了你的才能,不要让企业把你遗忘了,这样的“蘑菇”才会有翻身的机会。